忙与闲的议论文(共6篇)

来源:作文周刊网 时间:2017-04-12 19:19:39

篇一:“忙与闲”高中生范文

于忙碌处觅充实

福楼拜曾说:“我每天坚持写作,每天看日出。”我被这句话猝然绊倒了:素以勤奋著书著称的福楼拜,自然每日忙碌,何来“每天按时看日出”的闲暇? 时下人们生活的疲劳与困惑与此问是缘起同一的:“因为终日忙碌,失去了生命的闲暇。”他们这么报怨着。殊不知,当我们开始抱怨起“忙碌”,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闲暇”的可能。

私以为,“忙碌”与“闲暇”并非有对立的概念之分,而只是个人的心态之别。正如海斯利特和西塞罗所言,“忙碌”与“闲暇”是相伴而来的。也许,这个“忙碌”所指的,是充实。

生命的充实,正来源于人的心态。所谓的“忙碌”,在有些人看来,是生命的折磨与压榨,这样,其人当然会有暴戾之气,即使偶遇“日出”想必也是感慨一句:“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吧?而绝不会真正如福楼拜把日出视作风景与感动。

于是,生命便只剩下流汗与“忙碌”的苦难。

我想,昆德拉“此处”与“彼处”的概念是极契合“忙碌”与“空闲”的,这里蕴藏的深意也是生命的出路。因为“生活在别处”与人们对“空闲”的追求是一致的,太多焦虑不安的人往往是把“彼处”作为对“此处”的否定。然而,昆德拉的本意并非如此,没有“此处”的存在,是无法寻到彼处的,一味把“忙碌”当成痛苦,“空闲”也便成为天方夜谭。两者本是生命的两种风景、两种状态、两种美,割舍了任何一种,都会是缺失甚至是缺憾。惟有正视,平静地对待所谓的“忙碌”,将它演绎为“充实”与“满足”,才有可能在生命中找到“闲暇”,并感悟它,享受它,感谢它!

我们的心需要慢下来,不再被生活的琐琐屑屑牵着走,不再焦躁着赶路,不再抱怨生活。慢下来,也许无法改变所有,但至少,我们改变了自己的心态,不再紧张与困惑。

我想,海斯利特的话也许应该改为:“越是能感受忙碌给人们带来的充实,就越会有闲暇。”如此这样,从今天开始,好好去品味属于自己的“忙碌”,品味这充实的点点滴滴,偷得闲暇处,也不会因为空闲的短暂而患得患失,而是真正地感受岁月,感受风景,感受爱。生命本是忙碌,我却用它来寻找充实和感动。

高考放榜,逐梦道路上没有输家

在这样一个阳光灿烂的中午,高考分数在万众瞩目下炙热出炉。随着这场牵动着亿万人心的考试结果尘埃落定,照样有人欢喜有人忧。

然而,无论是一如既往优秀的学霸,还是毫无悬念垫底的学渣,无论是逆袭的黑马,还是发挥失常的优等生,这一刻的喜悦或悲伤都值得纪念和回味,因为你们都经历了青春时光里最残酷的一场竞争,你们在青涩的年华里承受住了这个几乎所有人都会生畏的挑战。尽管这不是一场“重在参与”的比赛,但所有的高考生都应该为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喝彩。

在中国,高考是多少孩子的梦想之门,但它不是金碧辉煌的目的地。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人生轨迹,而高考只是其中拥挤的一个驿站。你可以为自己的高分雀跃一会儿,也可以为自己的失意嗟叹一会儿,但你无需在此耽误太久,更不需要沉浸在喜悦或悲伤里,你总要走向下一站,迎接新征途。

人生轨迹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你过得富有还是贫穷,幸福还是困厄。世界正因为每一个个体的

忙与闲的议论文

独一无二才呈现出万千气象。时光浩荡向前,没有人可以预知前方,每个人的轨迹都需要自己去经历和探索。正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永远不要因一时得失而放弃自我的坚持与追逐。

如果高考开启了你的理想未来,请你勇敢且努力地走向前方,不要抛弃你在高考这场挑战中培养的优秀习惯——坚强、自律、勤奋、执着。你定会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但如果高考没有为你打开通往梦想的大门,也请不要悲伤,会有一扇窗为你敞开,同样也会有无数人的人生因你而明媚。你还会拥有其他闪闪发光的机会,属于你的梦想谁也夺不走。

无论你有没有、能不能去到最心仪的学校,无论你想成为医生、律师、教师还是企业家等,你都要记得曾经在灯下为解开一道题而兴奋的你,记得在黎明前的灯光里默默读书的你,记得在课堂上与瞌睡虫对抗认真听讲的你,记得与好朋友相约友谊地久天长的你。这个执着坚守无所畏惧的你是令人骄傲的,在未来或灿烂或黯淡的岁月里,不要让这个你失望。

高考不是奋斗的“终点”,事实上它只是一个新的起点,生活从来都不会是一帆风顺,要走向远方依旧需要风雨兼程。你终归要踏上人生征途,拥抱自己的星辰大海、流岚虹霓。

篇二:忙与闲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越是忙碌,就越会有闲暇。(海斯利特)

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西塞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关于审题 题目形式为新材料作文,材料分别为英国文艺评论家、散文作家海斯利特和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的格言,两句话都是紧扣“忙”与“闲”两个要素,阐述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按百度百科中的解释:“忙”最重要的义项是事情多,没空闲;“闲” 最重要的义项是无事,与“忙”相对。这样看来“忙”和“闲”是两种对立的状态,但仔细分析一下就发现这两种状态往往纠缠在一起,难以截然分开,“忙里”不是可以“偷闲”吗?实际上海斯利特和西塞罗的话都表达了这种对立中的统一。

第一句“越是忙碌,就越会有闲暇”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只有充分有序的忙碌后,才会有闲暇;第二层意思是在忙碌自己喜欢的事时,即便忙碌也让人有轻松畅快的闲暇之感。 第二句“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理解:第一个角度,忙于事而闲于心,即第一句的第二层意思,全神贯注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其实也是一种最好的放松;第二个角度,忙于事而闲于思,在忙碌中放逐了思想;第三个角度,忙于思而闲于身,思想不停地运转而身体处于放松的状态。 考生写作时,既可以围绕一句话来立意,也可以从两句话的同异性入手,但应该扣住“忙”与“闲”的关系行文。如果文中既有“忙”也有“闲”,但缺少“忙”与“闲”合理的关系思考,不能超过四类中。

佳作欣赏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西塞罗说:“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

这句看似矛盾的话不禁让我眼前一亮,开始思索。人世间滚滚红尘、万物万象,纷繁杂乱,纵使你腰缠万贯,也未必真有“空闲”的时候;即使有,也可能在宝贵的的闲暇时光里不能停下身心的惯性运动。

这样想来,尘世纷繁,亦不过一池白莲,半亩静塘。

首先,真正的空闲,不是指无事可做之时。一个人若是内心皎洁如新月之光辉,明澈如山间之清泉,即使身边事务繁多,也不能影响到他内心的“空闲”一丝一毫,此正所谓“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小隐之人不能隐于功名利禄的漩涡中心,乃是其内心不够“空闲”,不能做到“坐忘”,定力不够也。故其须以身外环境之清静来达到内心的清静。

那么,人“空闲”了,为何又要忙呢?

忙什么?忙着以文化之华实填补心中脑中之“空闲”,以知识之精华灌溉眼中手中的空虚。

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实验研究表明,人的眼睛总是在不断寻找落点,若一段时间内找不到落点,人就会因为焦虑和迷茫而失明。这也是“雪盲症”的原因。人的心与眼睛一样,也在不断地寻找落点,心,总得看到点什么、以什么为目标才行。而文化和知识,即是人心最好的“落点”。此时须以文化和思想灌溉心灵,促进人格和性灵的成长。

灌溉心田,怎能不忙?但增加人格力量只是一方面,还有另一方面却更为重要。 闲暇之时,人们可以与自己相处。生活的节奏太快,我们必须常常停下脚步,等一等落后的灵魂,自己陪伴着自己,过内在的生活。

有一点人们常常误解,那就是并非只有自己一人在一个独立的无他人的空间里才叫做“独处”。独处是指一个人面对自己,与自己的灵魂对话。由此可以看出独处的重要性了。周国平说:“人们总是用很少的时间进食,用很长的时间消化。”独处就是那个消化世界的过程。非独处的集体活动时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道理、经验,而惟有通过独处才能内化成自己心灵的营养。

有些人害怕与自己独处,大概是因为连他自己都感觉到了自己的空洞和乏味,故其必须找点别的消遣才能直面自己吧。

尘世纷繁,不过一池白莲,半亩静塘,只要明白了这点,我们就能像西塞罗一样在空闲时充实地忙碌,直面自己,素颜修行。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简评】此文既有思辨的力量、独立的思维,也有充足的文气、清畅的表达。 首先,辨识?空闲?本身——?真正的空闲,不是指无可做之时。?厘清概念本身,这是写议论文的一种可贵品质。接着,用设问句?那么,人‘空闲’了,为何要忙呢??引起分析。设问句单独成行,成为醒目的行文标志。但可能作者也 自觉这个问题不便回答,于是转换问题?忙什么??一忙灌溉心田,增加人格力量;二忙与自己相处,过内在的生活。纲举目张,条理清晰。此外,文中对?空闲?、?独处?的认识都不落窠臼,而是提出自己的见解,颇为难得。 文气充足,既体现在文脉的通畅,也体现在词句的华采上。从题目及文中部分语句不难发现作者的才情。但纵有千般才情,仍旧控制,实为难得,因为华丽的文采会对议论本身构成伤害。 当然,本文也存有瑕疵。康奈尔大学的实验初看新鲜,其实放在文中并不很妥贴。该实验证明心灵落点之于人的重要,而不能推出文化和知识即人心最好的落点。推理链条有点断裂。如果排除该例,此文尚缺令人信服的事例。纯说理议论文,对思辨的要求很高。建议本文加一些合适的例证。(徐飞)

忙中自有闲暇在

李渔曾亲笔题写过一副对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忙到极致时,莫心烦意乱,静下心来,体味忙碌中存在的些许闲暇。正如海斯利特所说:“越是忙碌,就越会有闲暇。”

繁忙之中,亦可观漫天云卷云舒,亦可细数庭前花开花落。五柳先生“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忙碌劳作之余,亦有“采菊东篱”的闲适;杜子美忧劳为国亦有“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的闲暇;王维位至右丞仍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闲逸。

古人的淡然与超脱成了忙的焦头烂额之人心中的神,也有一些现代人以特立独行的方式来为我们诠释:忙中自有闲暇在。

若今生逆旅天涯,四海为家,愿来世袖手天下,一幕繁华。一代才女林徽因,在繁忙之中谈笑如风,步步莲华。十五年间,寻访两千多处古建筑,为保护古建筑忙碌奔波。如此庞大的工程也从未见她厌倦,她走过山重水复的流年,笑看风尘起落的人间,在忙碌中寻得灵魂上的自由,精神上的超脱,于生活的闲暇中,为世间演绎了一个永恒的四月天。

“即使兵荒马乱,也要简车从行。”文学家莫言在忙碌之中悟到了简单,为闲暇留了一席之地;“愿上苍给我足够的云翳,来造就一个美丽的黄昏。”冰心为民请命之余寻得淡然,让闲暇贯穿于忙碌之中;卞之琳忙碌之中“站在桥上看风景”,装饰了别人的梦。忙中自有闲暇,寻得闲暇,便可于百忙之中获一缕清风。

康德曾说:“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的,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聪慧的古人现代人用他们的从容走过了忙碌,走出了尘世的羁绊。

可眼下很多中国人都在忙,为名,为利,忙的天旋地转,天昏地暗,何必如此汲汲?失去闲暇的忙碌,是否太过枯燥?

愈是忙碌,就愈会有闲暇,繁忙之中,且许我一闲暇角落,煮一盏自己的浮世清欢。

越是空闲,越是忙碌

富兰克林曾说过:“闲暇是为了做出某种有益的事而有的时间。”所以越是空闲,越是忙碌。

时间即是生命。我们的生命一分一秒地在消耗着。我们若能养成一种利用闲暇的习惯,一遇空闲,就利用其做一些有益的事,不仅使心灵获得休息,更能获得充实??

很喜欢赵朴初老人的一句话:“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丈偈,不如吃茶去。”多么闲暇,但闲暇中不乏有忙碌。七碗生风,一杯忘世,这是闲,老人花开见佛,果满成功,一生为佛学事业奔波,是忙,是禅,亦是超然。

很喜欢莫言,喜欢他的“即使兵荒马乱,也要简车从行”,这种闲暇无人能及,但他却又在闲暇中汲取养分,体味风土人情,寻找创造灵感,为自己的作品增色。莫言越是空闲越是忙碌,不仅使他收获了诺奖,更让他的心灵得到了休息,获得了充实。

很喜欢浙江卫视当家花旦亚妮的清闲,当别人都忙着追名逐利时,她却甘愿放下,收获了空闲,但她亦是忙碌,她陪着一群盲人歌者流浪,去记录中国的民歌。亚妮放下了城市的繁忙收获空闲,却越是空闲越是忙碌,她投身于民间,为了民歌而忙碌。越是空闲越是忙碌,亚妮不仅使心灵得到了放松,更使心灵得到了充实。

很喜欢坚持又不乏倔强的朱迪·乔治,她只是美国一位家庭主妇,但有一双巧手总是把每一个房间都装饰的独具特色。她积累了经验,并最终成为了家居女王。朱迪·乔治在空闲

中仍然忙碌着,忙碌着装饰屋子,忙碌着充实自己。朱迪·乔治最终在空闲中收获了成功,由家庭主妇蜕变为家居女王。

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感受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的观照。累积、沉淀、宁静观照,哪一样不是在空闲中产生?闲暇、逗留,确实是创造力的有机土壤,不可或缺。所以越是空闲越能产生智慧。

真正的闲暇,是为所欲为的自由,可不是一事无成,无聊偷懒。所以越是空闲,越是忙碌,才能使心灵获得休息,使心灵获得充实。

于忙碌处觅闲暇

人们一味地匆忙赶路,抱怨着生命失去了闲暇,殊不知,忙碌与闲暇往往相伴而生。 诚如海斯利特所言:越是忙碌,就越会有闲暇。由此,就需要我们于忙碌处觅得闲暇。 于是便有了莫言“兵荒马乱也要简车从行”的忙中小憩;便有了李叔同“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的“缓”“和”之道;便有了赵朴初“空持百丈偈,不如吃茶去”的忙中归真。

是啊,也许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匆匆行事中忙的焦头烂额,那么我们为何不放慢自己的步伐,也学着于忙碌中“偷”得闲暇。

闲暇是苏格拉底心中最美好的财富,是萧伯纳心中为所欲为的自由,是富兰克林眼中可以做出更有益的事的宝贵时间,是西塞罗眼中可以让心灵充足而又得到休息的时间。

这些大家并没有因“偷闲”而湮没无闻,可见,闲暇在我们生活中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可是,在充满竞争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在不自觉的加紧了前进的脚步,身前身后,全是忙忙碌碌的群体,生活的节奏以其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加快。我们把自己变成了流水线上的罐头,没有个性,毫无情感,只是机械的,快速的向前移动。

人们就是因为整日忙碌而忽略了花开花落的美好。其实,我们所需要的,是在忙碌中觅得闲暇,更好的播种收割自己,生命没有必要那么分秒必争。觉得忙时,就应挤出闲暇,把自己整理清楚,然后再出发。

否则,我们走到生命尽头,回望这一路的记忆,会发现这多么的苍白无力。

所以我告诉你,当所有人都在都在成功大道上忙忙碌碌时,其结果有可能是崩溃,假如有可能,你又何不于忙碌中觅得闲暇,做些看似无用之事,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地。正如一个品尝过沧桑的人,有时只想静看云卷云舒。

安静的午后,展开的书卷中有淡淡光影,就在这时觅得闲暇吧,沉住气,忠于内心,生命才饱满。

在忙碌中寻求闲暇

山一程,水一程,行一程,远一程,望着人们渐行渐远的背影,渐行渐快的步伐,一丝情愫从心底升起:为何不在忙碌中寻求一份闲暇?

苏格拉底说:“我认为闲暇是所有财富中最美好的财富。”的确如此,当所有人在成功大道上狂奔时,其结果也可能是崩溃,假如有可能,在忙碌中寻求闲暇,也必将成为一种乐事吧!

写作的道路可能是忙碌的,但爱丽丝·门罗却能在这忙碌的写作中寻得一份闲暇,和“快乐影子”一起跳舞,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莫言也能“经得起流年”的冲刷,当时光碾过青春,他信马由缰,提笔伏案,“用快乐注解悲伤”,把每一个句子后加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有人说:“我越是忙碌越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忙碌没有错,但我们更应该从忙碌中获得一点闲暇的快乐。像陈道明一样,在忙碌的拍戏生活中,仍找出时间品茗读书,修身养性,获得闲暇的快乐;像赵朴初老人一样,在忙碌的生活中,仍能返璞归真,气定神闲的饮一杯淡茶,去忧忘世,享受闲暇的美好;像梭罗一样在忙碌的城市生活中,能够将梦想寄托在瓦尔登湖的18元的小木屋里,于创作的劳碌中亲近自然的美好。

这世界越来越忙碌,有些人笑的前仰后合,有些人哭的泪雨滂沱;有些人发的金玉满堂,有些人栽的焦头烂额。不管结果怎样,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都不应该与灵魂脱离,如果身体的劳碌把灵魂的影子甩的太远,那么,请慢慢走,在忙碌中寻得一份闲暇,停下来做些看似无用之事,等一等我们疲倦的灵魂。

人生的风景,说到最后,是心灵的风景,心若走急了,神弛,意乱,景衰。无论走多远,也没有什么韵致可言。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当今社会的快节奏,但我们至少可以“忙里偷闲”,获得快乐。

风一更,雪一更,诗一更,酒一更,我愿意放慢步子,在忙碌中获得一丝闲暇,背手含笑,静待流年,享岁月之安好。

精彩段落:

带着一颗闲暇的心行走,忙碌的日子会在风浪之后更加通透和慈悲。

邱吉尔即使在战时最紧张的周末,还是坚持游泳;在选举的白热化时期,他还是坚持去钓鱼。 泰戈尔说:休息之隶属于工作,正如眼睑隶属于眼睛。

忙碌如同植物的根系,越是忙碌,根系就越发达;闲暇就如同植物的花朵,越是闲暇,花朵越是鲜艳。

忙碌与闲暇是创造有机土壤中不可或缺的原料,要在忙碌中体味闲暇,在闲暇中为忙碌蓄力。 闲暇,不是为所欲为的自由,而是在生活中沉淀灵感,在经验中积累学识。栖身闲暇,感受到宁静致远,忙碌中蕴藏闲暇,闲暇中寻找忙碌,正如西塞罗所言: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

如今,在这个快时代中,却有着关于慢的呼唤。“慢跑”“慢节奏”在人的意识中成形,栖身闲暇,品读慢的味道。

他以163首诗歌获得了201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用80多年的时间,仅仅写了163首诗歌。他的生活如此之闲,他写诗如此之慢。他写长诗《画廊》,竟然花了10年时间,他是特朗斯特罗姆,他的名言是:不是我在找诗,而是诗在找我。

德国科学家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观察后发现:蜜蜂并不如人们想的那么勤劳。蜜蜂非但不勤劳,

篇三:“忙与闲”作文教学案

江苏省海门中学2016届高三作文讲义编制人:姚红萍

“忙与闲”作文教学案

一、文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写作指导

“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大家都在忙碌的事情,你能够悠闲地对待,才会有时间、有心思去做别人忽略的不想做而自己想做的事情。

此语涉及两类人:世人和自己。世人是别人,是世间的大部分人;世人之所忙者即是这世间的普遍性现象。

语中关键“忙”与“闲”。“忙”与“闲”是人生的两种生活常态,对待“忙”与“闲”的态度也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点应是“闲”。别人忙碌追逐的你不追赶,别人置之不理的你用心去体会。这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发现什么呢?发现一种生活方式,发现生命的质量。一个真正会生活的人,应该从“忙”中摆脱出来,进入“闲”的状态,这样才能够获得一种智慧的能量,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效率。审读材料,并体会张潮表达的内涵,一个人不要随心于世间众人汲汲追求的功名利禄,唯有如此,才能达到自我的境界,过自己想要过的生活。闲,不止是心态,不有心境、教养等,“事到无心皆可乐,人非有品不能闲”,所谓的闲,是心境上的闲,是有教养的闲。

具体立意主要有以下几个角度:

1.谈“忙”与“闲”的关系,阐述什么是真正的“闲”,揭示“闲”的人生价值。

2.追求不可盲从。在人生的过程中,切莫盲从大部分人所谓的潮流,大道自然,该选择自己喜欢且能提高自己的事物。

3.放下欲念,追求生命的本真。

4.寻找自己的闲情逸趣。

三、习作选编

1、吾将曳尾于涂中

高三8班 陈昊婷

千年馥郁芳华转世,老庄的那一句“吾将曳尾于涂中”却在鸟飞兔走间沉淀下来,成世人皆在忙什么?随着城市化的金属色逐渐侵蚀了我们的气味、话语、生活与思想,为多少高洁之士的毕身夙愿。 世间滋生的疯狂物欲不可抵遏。世代不缺忙于尘世奔波的身影,只是这个时代又加速了这个群体的扩充与激长。世人皆形色匆忙,步履矫健,却显得无的放矢,身心憔悴。他们在 1

篇四:(教师版)“忙碌与闲暇”作文

月考作文评讲与指导(教师用)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越是忙碌,就越会有闲暇。(海斯利特)

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西塞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关于评分】

1.判分原则

议论文重在评判其理性思辨和分析说理能力,记叙文重在评价其构思、细节、文采、意蕴等写作技巧和智慧。

2.判分等级

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物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分以下。

3.个案处理

①确认为抄袭,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最高不超过10分。

②记叙文或议论文文体模糊不明,视为五类卷;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分不能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④游戏高考、游戏人生、语言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评分不得超过40分;凡思想庸俗低下,即使是切题完篇,评分最高不得超过20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10分。

⑤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卷面较差扣1分。

【审题指导】

题目形式为新材料作文,材料分别为英国文艺评论家、散文作家海斯利特和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的格言,两句话都是紧扣“忙”与“闲”两个要素,阐述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按百度百科中的解释:“忙”最重要的义项是事情多,没空闲;“闲” 最重要的义项是无事,与“忙”相对。这样看来“忙”和“闲”是两种对立的状态,但仔细分析一下就发现这两种状态往往纠缠在一起,难以截然分开,“忙里”不是可以“偷闲”吗?实际上海斯利特和西塞罗的话都表达了这种对立中的统一。

第一句“越是忙碌,就越会有闲暇”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只有充分有序的忙碌后,才会有闲暇;第二层意思是在忙碌自己喜欢的事时,即便忙碌也让人有轻松畅快的闲暇之感。

第二句“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理解:第一个角度,忙于事而闲于心,即第一句的第二层意思,全神贯注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其实也是一

种最好的放松;第二个角度,忙于事而闲于思,在忙碌中放逐了思想;第三个角度,忙于思而闲于身,思想不停地运转而身体处于放松的状态。

考生写作时,既可以围绕一句话来立意,也可以从两句话的同异性入手,但应该扣住“忙”与“闲”的关系行文。如果文中既有“忙”也有“闲”,但缺少“忙”与“闲”合理的关系思考,不能超过四类中。

【原创呈现】

1、题目呈现③心中有“纲”(钟依卿)

忙闲两重奏(李 渴) 两面性(陆传琴)

忙里偷“闲”(王子钰 ) 时间并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刘烨)

① 在闲暇中忙碌(卢 熠)④ 论时间(吴煜玟)

空闲,还是忙碌?(褚湫雯) 时间(马晓雯)

忙与闲(岳明华) 勿让万事成蹉跎(杨奕 )

=忙碌?(施沁雨)⑤ 苦中也要作乐(杜状明)

永不止步(薛嘉璐)

成功的秘诀(束倩钰)

于闲暇处生花(张雨婷 ) ⑥ 碌碌(刘锦燕)

与时光喝杯茶(李荣清)忙碌(费嘉雯)

是谁偷了忙里的闲?(高灵) 另类的生活(刘丹)

⑦ 星期六的傍晚(吴银)

忙碌先生与闲暇小姐(支晓钰)

参考题目:《事倍功半是为了事半功倍 》/ 忙,是傻还是智慧?/ 忙的智慧

忙为不忙/思与行

2、原文呈现

时间塑形

高二(11)叶志远

时间,不在乎你拥有多少,而在乎你怎样使用。

------艾克

当年我邻座的学霸天天废寝忘食地学习,他为自己定了个细致入微的作息表,比华盛顿的变态程度更甚。厚厚的熊猫眼圈从沉重的镜框下如墨地漫了出来。

我问他,你未什么这么用功哇?

“我只是不想虚度光阴。”

我的世界观里时间与生死二字直接挂钩。时间,便是拿来做事的,有时间做事情便是生着,没时间,那就是死了。死是没有空间和时间概念的认知黑洞,如果时间没了,真的是太可怕了,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做你想做的事,这自然而然成了古往今来的热门论题。如果改变了利用时间这门学问,你自会在其他领域有所建树,恰恰很多人缺少这敲门金砖。

也许你会问,时间就这么多,一分一秒,计量着流动,怎么可能压缩时间去做更多事呢?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压缩的不是时间而是我们应用时间的方式和态度。高尔基那句妇孺皆知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鲁迅先生所言:“没有什么天才,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拿来读书”。闻鸡起舞,萤囊映雪,说的都是抓紧一丝一毫空余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你看,本来很少的时间,进行合理或者是严格的分配、利用,做了更多的事。那一个一个的数字,似乎真的被挤压了一般,浓缩成了人生的精华。这都取决于我们对待时间的态度和利用时间的方式。古往今来,多少名人圣贤悟得此道,便翻开了人生的新一页,迈向辉煌的殿堂。

而时间却也不是没有质感和限度的。如果“听君一席话,通宵夜读书”,也倒谬误了。三国贤相诸葛亮,日理天下事,夜秉烛读书,久之落下恶疾,最后无力回天,星陨五丈原。乔布斯先生和其最初合伙人在苹果初创时期平均每天工作十八小时。为了开拓市场、争夺资源,时间是他们最大的戏码,他们无节制地疯狂工作,最后均患上重症,乔布斯也与世长辞。这些人都善于利用时间,却不知道张弛有度,时间并不完全被忙碌定义,空暇的美好时光也是它一重要成份。

时间是无形的,智者为其塑型度身,然后为己所用,成就人生。

常常于噩梦中惊醒,-------梦见自己的葬礼。然后看看手表,莞尔一笑,倒头入梦。 光阴如梭,我愿化作织梭的命运女神,一手持枋。一手握剪,编绘一片锦绣前程。

【问题总结】

1、 审题不深,思索欠谨。

审题不细不严,不加思考就下笔开写,致使写作内容最容易偏离了题旨。还有些学生对题目往往抱有无所谓的态度,总是想当然或以表面的认识来审题,即使没走题,也得不了高分。审题时,虽然不可能字字斟酌,但也一定得字字细细推敲,并从整体上把握话题的内容指向,这样才能达到审题的目的。

2、 选材陈旧,积累肤浅。

作文代表那些思想积极向上、学识丰富厚实、思维灵活敏捷的学子心声。从作文上看,有很多地方能看出一个学生的涵养,阅读广而体悟深,积累厚重而又充实就是一个重要方面。

可许多作文中,材料过于陈旧,给人积累浅薄的印象。极少数可能由于时间、气氛限制而“灵机应变”,致使材料选择失当。绝大多数学生是不注重平时的生活积累,不注意补充生动鲜活的材料,仅仅记住了有数的几个事例,一用就是一个学期甚至几年。尽管材料取自现实生活,但你用我用他也用,太多太滥,也就不新鲜了,陈旧了,自然打折了。所以,材料的选择就应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让你那特色靓丽的材料,带着早晨晶莹的露珠,映到读者眼中,使之眼前一亮,在疲惫中耸然一振,眼睛顿时睁大,放出异彩:这个学生读书一定多!

3、 字数贫血,书写糊涂。中学作文的字数要求是“不少于800字”,字数不够,是明显没

达到起码的要求。所以字数一定要够。字体难看,不易辨别,近似“甲骨文”。更有甚者卷面勾勾抹抹,惨不忍睹。

4、 转贴抄袭,改头换面。作文的目的之一是考查你独到的认识和感悟,独到的就不能

是别人的。有的考生平时不注意积累,临写看几篇范文,下笔时做一番调整或略做改动,就堂而皇之地交了上去。然而这样的作品往往会被读者所发现,除了受到更多的嘲笑和打击,你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5、 对象类似,千人一面。“文似看山不喜平”。许多同学面对话题,审题后得出一个写作内容,立即动笔,很少或根本没有考虑到他确定的内容许多人都能够想到,写出的文章就如一粒沙落进了沙堆,怎么也寻不见。内容的雷同表现在许多方面,可以是对象的雷同,认识的雷同,形式的雷同,也可以是题目的雷同。特别是题目,有的同学化用话题或直接用话题文字作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阅卷人如走进同一个模子生产出的器物中,厌倦感自会油然而生。所以,力避雷同,坚决放弃第一个甚至第二个脑子里冒出来的想法,换用第三甚至第四构思,就显得分外重要了。

6、 语言平淡,没有波澜。作文是综合考察语文素养的,而语文素养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就看语言的功夫。学习十几年语文,倘语言还是平平板板,像一潭死水,没有一丝的波澜,自然让人难以认可。更何况,读平板的文章,一路坎坷,怎能提起劲头?最低要求是通顺,再往上才是生动。对于大多数人来讲,生动就是力求语言富于文采,给人强烈的感染。

要有文采,就需注意灵活使用句式手段和修辞手段,让阅读者读来一路畅快甚至大呼痛快。从目前中学生习作来看,语言上最大的毛病就是直来直去,不会含蓄委婉,表意过于直白,一览无余,没了趣味。

特别是“学生腔”严重。

“学生腔”的表现特征

①思想上的幼稚。这种思想上的幼稚常表现在低能力的叙述上。如在高中生的作文中就有这样的句子:“在我很小的时候……”“小时候,我问祖母……”“从出生开始,我就在爱的包围中长大”这种低能力的叙述当然和审题有关,但笔者认为更多的还是他们语文素养和作文功底的薄弱,且已经到了幼稚的地步,集中表现就是中学生作文“学生腔”。

②内容上的空洞。这种内容上的空洞常表现在语言风格上的浮华。此类中学生作文大多句式整齐,语言华丽,只可惜他们太注重文章的外在形式,而忽略了文章最基本的内容。

7、情趣低俗,格调降低。中学生除了学习足量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还应该养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健康健全的心理素质。而不少同学的文章,与这一要求不相吻合甚至背道而驰,虽然可能的确是真情流露,但格调低俗,认识偏颇,让读者深为叹息。

【佳作赏析】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苏大附中高三(9)班 高子媛

西塞罗说:“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

这句看似矛盾的话不禁让我眼前一亮,开始思索。人世间滚滚红尘、万物万象,纷繁杂乱,纵使你腰缠万贯,也未必真有“空闲”的时候;即使有,也可能在宝贵的的闲暇时光里不能停下身心的惯性运动。

这样想来,尘世纷繁,亦不过一池白莲,半亩静塘。

首先,真正的空闲,不是指无事可做之时。一个人若是内心皎洁如新月之光辉,明澈如

山间之清泉,即使身边事务繁多,也不能影响到他内心的“空闲”一丝一毫,此正所谓“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小隐之人不能隐于功名利禄的漩涡中心,乃是其内心不够“空闲”,不能做到“坐忘”,定力不够也。故其须以身外环境之清静来达到内心的清静。

那么,人“空闲”了,为何又要忙呢?

忙什么?忙着以文化之华实填补心中脑中之“空闲”,以知识之精华灌溉眼中手中的空虚。

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实验研究表明,人的眼睛总是在不断寻找落点,若一段时间内找不到落点,人就会因为焦虑和迷茫而失明。这也是“雪盲症”的原因。人的心与眼睛一样,也在不断地寻找落点,心,总得看到点什么、以什么为目标才行。而文化和知识,即是人心最好的“落点”。此时须以文化和思想灌溉心灵,促进人格和性灵的成长。

灌溉心田,怎能不忙?但增加人格力量只是一方面,还有另一方面却更为重要。

闲暇之时,人们可以与自己相处。生活的节奏太快,我们必须常常停下脚步,等一等落后的灵魂,自己陪伴着自己,过内在的生活。

有一点人们常常误解,那就是并非只有自己一人在一个独立的无他人的空间里才叫做“独处”。独处是指一个人面对自己,与自己的灵魂对话。由此可以看出独处的重要性了。周国平说:“人们总是用很少的时间进食,用很长的时间消化。”独处就是那个消化世界的过程。非独处的集体活动时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道理、经验,而惟有通过独处才能内化成自己心灵的营养。

有些人害怕与自己独处,大概是因为连他自己都感觉到了自己的空洞和乏味,故其必须找点别的消遣才能直面自己吧。

尘世纷繁,不过一池白莲,半亩静塘,只要明白了这点,我们就能像西塞罗一样在空闲时充实地忙碌,直面自己,素颜修行。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简评】

此文既有思辨的力量、独立的思维,也有充足的文气、清畅的表达。

首先,辨识“空闲”本身——“真正的空闲,不是指无可做之时。”厘清概念本身,这是写议论文的一种可贵品质。接着,用设问句“那么,人‘空闲’了,为何要忙呢?”引起分析。设问句单独成行,成为醒目的行文标志。但可能作者也自觉这个问题不便回答,于是转换问题“忙什么?”一忙灌溉心田,增加人格力量;二忙与自己相处,过内在的生活。纲举目张,条理清晰。此外,文中对“空闲”、“独处”的认识都不落窠臼,而是提出自己的见解,颇为难得。

文气充足,既体现在文脉的通畅,也体现在词句的华采上。从题目及文中部分语句不难发现作者的才情。但纵有千般才情,仍旧控制,实为难得,因为华丽的文采会对议论本身构成伤害。

当然,本文也存有瑕疵。康奈尔大学的实验初看新鲜,其实放在文中并不很妥贴。该实验证明心灵落点之于人的重要,而不能推出文化和知识即人心最好的落点。推理链条有点断裂。如果排除该例,此文尚缺令人信服的事例。纯说理议论文,对思辨的要求很高。建议本

篇五:(学生版)忙碌与闲暇

月考作文评讲与指导(学案)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越是忙碌,就越会有闲暇。(海斯利特)

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西塞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1、找关键词: “忙”与“闲” (对立统一关系)

2、理解含义:

①“忙”:事情多,没空闲;“闲”无事,与“忙”相对。(对立的状态)

②海斯利特和西塞罗的话:“忙”与“闲”对立中的统一

“越是忙碌,就越会有闲暇”的两层意思:

“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可以从这些角度来理解:

【关于评分】

1.判分原则

议论文重在评判其理性思辨和分析说理能力,记叙文重在评价其构思、细节、文采、意蕴等写作技巧和智慧。

2.判分等级

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物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分以下。

3.个案处理

①确认为抄袭,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最高不超过10分。

②记叙文或议论文文体模糊不明,视为五类卷;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分不能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④游戏高考、游戏人生、语言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评分不得超过40分;凡思想庸俗低下,即使是切题完篇,评分最高不得超过20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10分。

⑤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卷面较差扣1分。

【原创呈现】

1、题目呈现③心中有“纲”(钟依卿)

忙闲两重奏(李 渴) 两面性(陆传琴)

忙里偷“闲”(王子钰 ) 时间并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刘烨)

① 在闲暇中忙碌(卢 熠)④ 论时间(吴煜玟)

空闲,还是忙碌?(褚湫雯) 时间(马晓雯)

忙与闲(岳明华) 勿让万事成蹉跎(杨奕 )

=忙碌?(施沁雨)⑤ 苦中也要作乐(杜状明)

永不止步(薛嘉璐)

成功的秘诀(束倩钰)

于闲暇处生花(张雨婷 ) ⑥ 碌碌(刘锦燕)

与时光喝杯茶(李荣清)忙碌(费嘉雯)

是谁偷了忙里的闲?(高灵) 另类的生活(刘丹)

⑦ 星期六的傍晚(吴银)

忙碌先生与闲暇小姐(支晓钰)

参考题目:《事倍功半是为了事半功倍 》/ 忙,是傻还是智慧?/ 忙的智慧

忙为不忙/思与行

2、原文呈现

时间塑形

高二(11)叶志远

时间,不在乎你拥有多少,而在乎你怎样使用。

------艾克

当年我邻座的学霸天天废寝忘食地学习,他为自己定了个细致入微的作息表,比华盛顿的变态程度更甚。厚厚的熊猫眼圈从沉重的镜框下如墨地漫了出来。

我问他,你未什么这么用功哇?

“我只是不想虚度光阴。”

我的世界观里时间与生死二字直接挂钩。时间,便是拿来做事的,有时间做事情便是生着,没时间,那就是死了。死是没有空间和时间概念的认知黑洞,如果时间没了,真的是太可怕了,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做你想做的事,这自然而然成了古往今来的热门论题。如果改变了利用时间这门学问,你自会在其他领域有所建树,恰恰很多人缺少这敲门金砖。

也许你会问,时间就这么多,一分一秒,计量着流动,怎么可能压缩时间去做更多事呢?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压缩的不是时间而是我们应用时间的方式和态度。高尔基那句妇孺皆知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鲁迅先生所言:“没有什么天才,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拿来读书”。闻鸡起舞,萤囊映雪,说的都是抓紧一丝一毫空余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你看,本来很少的时间,进行合理或者是严格的分配、利用,做了更多的事。那一个一个的数字,似乎真的被挤压了一般,浓缩成了人生的精华。这都取决于我们对

待时间的态度和利用时间的方式。古往今来,多少名人圣贤悟得此道,便翻开了人生的新一页,迈向辉煌的殿堂。

而时间却也不是没有质感和限度的。如果“听君一席话,通宵夜读书”,也倒谬误了。三国贤相诸葛亮,日理天下事,夜秉烛读书,久之落下恶疾,最后无力回天,星陨五丈原。乔布斯先生和其最初合伙人在苹果初创时期平均每天工作十八小时。为了开拓市场、争夺资源,时间是他们最大的戏码,他们无节制地疯狂工作,最后均患上重症,乔布斯也与世长辞。这些人都善于利用时间,却不知道张弛有度,时间并不完全被忙碌定义,空暇的美好时光也是它一重要成份。

时间是无形的,智者为其塑型度身,然后为己所用,成就人生。

常常于噩梦中惊醒,-------梦见自己的葬礼。然后看看手表,莞尔一笑,倒头入梦。 光阴如梭,我愿化作织梭的命运女神,一手持枋。一手握剪,编绘一片锦绣前程。

【问题总结】

1、 审题不深,思索欠谨。

2、 选材陈旧,积累肤浅。

3、 字数贫血,书写糊涂。

4、 转贴抄袭,改头换面。

5、 对象类似,千人一面。

6、 语言平淡,没有波澜。(特别是“学生腔”严重)

7、情趣低俗,格调降低。

【佳作赏析】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苏大附中高三(9)班 高子媛

西塞罗说:“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

这句看似矛盾的话不禁让我眼前一亮,开始思索。人世间滚滚红尘、万物万象,纷繁杂乱,纵使你腰缠万贯,也未必真有“空闲”的时候;即使有,也可能在宝贵的的闲暇时光里不能停下身心的惯性运动。

这样想来,尘世纷繁,亦不过一池白莲,半亩静塘。

首先,真正的空闲,不是指无事可做之时。一个人若是内心皎洁如新月之光辉,明澈如山间之清泉,即使身边事务繁多,也不能影响到他内心的“空闲”一丝一毫,此正所谓“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小隐之人不能隐于功名利禄的漩涡中心,乃是其内心不够“空闲”,不能做到“坐忘”,定力不够也。故其须以身外环境之清静来达到内心的清静。

那么,人“空闲”了,为何又要忙呢?

忙什么?忙着以文化之华实填补心中脑中之“空闲”,以知识之精华灌溉眼中手中的空虚。

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实验研究表明,人的眼睛总是在不断寻找落点,若一段时间内找不到落点,人就会因为焦虑和迷茫而失明。这也是“雪盲症”的原因。人的心与眼睛一样,也在不断地寻找落点,心,总得看到点什么、以什么为目标才行。而文化和知识,即是人心最

好的“落点”。此时须以文化和思想灌溉心灵,促进人格和性灵的成长。

灌溉心田,怎能不忙?但增加人格力量只是一方面,还有另一方面却更为重要。

闲暇之时,人们可以与自己相处。生活的节奏太快,我们必须常常停下脚步,等一等落后的灵魂,自己陪伴着自己,过内在的生活。

有一点人们常常误解,那就是并非只有自己一人在一个独立的无他人的空间里才叫做“独处”。独处是指一个人面对自己,与自己的灵魂对话。由此可以看出独处的重要性了。周国平说:“人们总是用很少的时间进食,用很长的时间消化。”独处就是那个消化世界的过程。非独处的集体活动时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道理、经验,而惟有通过独处才能内化成自己心灵的营养。

有些人害怕与自己独处,大概是因为连他自己都感觉到了自己的空洞和乏味,故其必须找点别的消遣才能直面自己吧。

尘世纷繁,不过一池白莲,半亩静塘,只要明白了这点,我们就能像西塞罗一样在空闲时充实地忙碌,直面自己,素颜修行。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简评】

此文既有思辨的力量、独立的思维,也有充足的文气、清畅的表达。

首先,辨识“空闲”本身——“真正的空闲,不是指无可做之时。”厘清概念本身,这是写议论文的一种可贵品质。接着,用设问句“那么,人‘空闲’了,为何要忙呢?”引起分析。设问句单独成行,成为醒目的行文标志。但可能作者也自觉这个问题不便回答,于是转换问题“忙什么?”一忙灌溉心田,增加人格力量;二忙与自己相处,过内在的生活。纲举目张,条理清晰。此外,文中对“空闲”、“独处”的认识都不落窠臼,而是提出自己的见解,颇为难得。

文气充足,既体现在文脉的通畅,也体现在词句的华采上。从题目及文中部分语句不难发现作者的才情。但纵有千般才情,仍旧控制,实为难得,因为华丽的文采会对议论本身构成伤害。

当然,本文也存有瑕疵。康奈尔大学的实验初看新鲜,其实放在文中并不很妥贴。该实验证明心灵落点之于人的重要,而不能推出文化和知识即人心最好的落点。推理链条有点断裂。如果排除该例,此文尚缺令人信服的事例。纯说理议论文,对思辨的要求很高。建议本文加一些合适的例证。(徐飞)

于忙碌处觅充实

星海实验中学高三(4)班陈天然

福楼拜曾说:“我每天坚持写作,每天看日出。”我被这句话猝然绊倒了:素以勤奋著书著称的福楼拜,自然每日忙碌,何来“每天按时看日出”的闲暇?

时下人们生活的疲劳与困惑与此问是缘起同一的:“因为终日忙碌,失去了生命的闲暇。”他们这么报怨着。殊不知,当我们开始抱怨起“忙碌”,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闲暇”的可能。

私以为,“忙碌”与“闲暇”并非有对立的概念之分,而只是个人的心态之别。正如海

斯利特和西塞罗所言,“忙碌”与“闲暇”是相伴而来的。也许,这个“忙碌”所指的,是充实。

生命的充实,正来源于人的心态。所谓的“忙碌”,在有些人看来,是生命的折磨与压榨,这样,其人当然会有暴戾之气,即使偶遇“日出”想必也是感慨一句:“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吧?而绝不会真正如福楼拜把日出视作风景与感动。

于是,生命便只剩下流汗与“忙碌”的苦难。

我想,昆德拉“此处”与“彼处”的概念是极契合“忙碌”与“空闲”的,这里蕴藏的深意也是生命的出路。因为“生活在别处”与人们对“空闲”的追求是一致的,太多焦虑不安的人往往是把“彼处”作为对“此处”的否定。然而,昆德拉的本意并非如此,没有“此处”的存在,是无法寻到彼处的,一味把“忙碌”当成痛苦,“空闲”也便成为天方夜谭。两者本是生命的两种风景、两种状态、两种美,割舍了任何一种,都会是缺失甚至是缺憾。惟有正视,平静地对待所谓的“忙碌”,将它演绎为“充实”与“满足”,才有可能在生命中找到“闲暇”,并感悟它,享受它,感谢它!

我们的心需要慢下来,不再被生活的琐琐屑屑牵着走,不再焦躁着赶路,不再抱怨生活。慢下来,也许无法改变所有,但至少,我们改变了自己的心态,不再紧张与困惑。

我想,海斯利特的话也许应该改为:“越是能感受忙碌给人们带来的充实,就越会有闲暇。”如此这样,从今天开始,好好去品味属于自己的“忙碌”,品味这充实的点点滴滴,偷得闲暇处,也不会因为空闲的短暂而患得患失,而是真正地感受岁月,感受风景,感受爱。

生命本是忙碌,我却用它来寻找充实和感动。

【简评】

当别人正在苦思“忙”与“闲”的关系时,作者却一下子抓住了生活中“忙”与“闲”背后人们的“心态”、“心理”,直击当下忙碌而困惑的大众的内心深处,站的高度不可谓不高,有如高僧俯视众生,没有深奥哲理,只是在平实地分析说理,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先用福楼拜生活中的“矛盾”引出现实人们生活的矛盾,继而用昆德拉的“此处”与“彼处”详细分析了当下人们生活的矛盾心态:对当下的忙碌充满着报怨,而对未来却永远充满的希望。其实质是不够满足、不够充实,也就看不到“闲暇”的风景,岁月的静好。从而得出自己鲜明的思想主题:越是能感受忙碌给人们带来的充实,就越会有闲暇,品味生活的常态,在忙碌中寻找充实和感动,也就会有了闲暇的愉悦。文章切口很小,却站得很高,环环相扣,分析得深入而透彻。如能在引用昆德拉的“别处”再自然些,内容上再详细些,生活中人们的心态再具体些,语言上再多些变化,幽默些,可能会更加出彩。要求可能太苛刻了,中学生能有这种高度已经很是难得。(陈元德)

【其他佳作赏析】

养 壶 琐 事

苏大附中高三(9)班 薛歆仪

爷爷是一名退休教师。说起来,人退休了,总该停下来歇歇了吧,然而,爷爷却是一刻也闲不下来。

我抬头望着爷爷的茶壶柜,一把“曼生壶”的仿品,上面篆有梅尧臣的诗“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再看另一把,上面是欧公的诗“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

篇六:2015年高考作文题预测及范文:把握内心的速度

2015年高考作文题预测及范文:把握内心的速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尽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①。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菜根谭》

【注】①日月的光明永恒不变。

【审题立意】

1、审题:

时间运行不止,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天道万古永恒,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闲时吃紧:珍惜时间,有所作为

忙处悠闲:忙碌时,要懂得享受生活的从容和诗意。

2、立意

坚定信仰,坚守自我,方能闲而不散,忙而不乱。

游刃于悠闲与匆忙之间,方能活出生命的丰盈与从容。

3、构思

游刃于悠闲与匆忙之间,方能彰显生命的大智慧与大境界。

闲时要能吃紧,方能不虚度年华,充实生命。

忙处要有悠闲,方能不迷失自我,活得从容。

游刃于悠闲与匆忙之间,方能活出生命的丰盈与从容。

[预测题优秀作文]把握内心的速度

身处瞬息万变、时光飞逝的世界,指缝中流过的匆匆时光令人恐慌于人生的短暂;置诸

亘古不变、寂然不动的自然,该如何找到享受宁静与奋进不止的平衡?这着实令人迷茫。

我以为,面对着时疾时徐的外界,唯有把握好内心的速度,我们才能收获一个充实而幸福的人生。

我们常常只看到了外界的速度:日月星辰流转的昼夜更替,朝朝暮暮之间短暂的蜉蝣人生,工作杂务加身时的无暇喘息,悠闲年月中的百无聊奈&&仿佛人生就是一只被鞭子抽打的陀螺,忙乱时晕头转向,无外力加持时又颓颓将倾。那条鞭子或名为责任、义务、工作,或名为利益的引诱,功名的招徕,可无一例外,那些只懂得被它鞭策驱使的陀螺们无一不成为了生活的奴隶,他们内心虚空迷茫,身体疲惫倦怠,不经意间,就抛掉了对安宁与幸福的感知能力,所换取的又少得可怜,谈不上充实满足。

殊不知,真正的人生赢家绝非被鞭子所左右的陀螺,他们深谙的,是把握好内心的速度,以自驱力为原动力,平静又毅然地驶向光明的远方。这自驱力,在于他们意识到人世无百岁,于是,他们分分秒秒都希望为创造价值,感受幸福而奋斗;这速度的自在掌控,在于他们明晓了人生绝非一场急功近利的冲刺,于是,他们能够拥抱闲趣、品尝感情、闲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忙与闲,于他们而言,并不冲突,也绝非用于划分人生、相互隔绝的两种状态。

于是,罗本岛二十七年的停滞没有停得下曼德拉的孜孜积累与自我磨砺;于是,繁重的写作计划与高密度演讲中的雨果仍能为恋人写下几十年的情书。闲时吃紧,忙处悠闲,小可体现于立业度日的规划与态度,大处自有东坡一样的高人参透那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与物于我皆无尽的玄妙,以一支妙笔,倚一缕才思,度那超脱外物,潇洒自在的人生。他们内心的速度支撑着为人的信念,同时也不妨说,他们为人的信念驱动着内心的速度。相比之下,外界的忙与闲、疾与徐,便微不足道了。

拒绝做那疲于奔命又无所依凭的陀螺,把握住内心的速度吧!唯有此,我们才能让短暂的人生成就一座丰饶的园林,不失了快乐与幸福,拥抱充实,潇洒前行!

[预测题优秀作文]平衡身心

当时间与效率的巨轴飞速地旋转,闲下来品一杯清茗似乎是一种奢侈;当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任务表被一项项打上完成的符号,有多少人肯停下来手边的工作去欣赏夕阳西沉?当然,我们也会看到白领精英一边喝着牛奶一边浏览报纸,了解一天的新闻;也会看到有人傍晚关掉手机隔绝纷扰,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我们应当闲而知忙,忙里有闲,寻找生活和心态的平衡点。

不得不说,平衡身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忙碌,似乎已经成为生活的常态,即便有突然的闲暇也很少有人肯就此闲下来,人们马不停蹄奔向那个看不见的远方;而太过悠闲呢,又会助长懒惰的习气,久而久之便会抗拒奋斗,恐惧繁忙。寻找生活的心态的平衡点,既要居安思危,又要忙里偷闲。

闲时吃紧,未雨绸缪。闲,是相对于忙的另一种状态,一个人闲下来的时候要有吃紧的

心思,我们切切不可因身体彻底放松而懈怠了自己,不能因时间的宽裕而冲击了本来充实的生活。解放南非的英雄曼德拉,27年的囹圄生活便是他的闲暇,在这27年的空闲里,他不断地积累知识,锻炼身体,为日后的忙碌做事先的沉淀。曼德拉的闲中吃紧,无疑就是一种生活的平衡状态,也正是这种平衡状态成就了他解放南非的事业这正是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的体现。

忙里偷闲,苦中作乐。闲暇,亦是忙碌的一种沉淀,静下来思考忙碌的方向,自己为自己探探路,试试脚。因为,当我们为生活疲于奔命时,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所以,我们在忙中要偷得人生半日闲去理清生活的头绪,使得忙乱中能够抽出一丝叫做轴心的银线,在生活的正确方向上闪闪发光。就好比在喝完苦涩的中药后含上一颗话梅糖,在苦涩中品得一丝甜头,同时,也给了自己积极生活的信念和决心。这便是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了。我们只有在忙碌中守护好自己的世界,才能赋予生命诗意和美感。

宇宙间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相间,运动不停,如此,才能完成宇宙的旋转,这是宇宙变幻无穷的根本法则。生活也是一样,有忙有闲,忙碌中找得到生活的乐趣,闲暇时寻得着奋斗的目标。

平衡身心,积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