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新闻观后感(共8篇)

来源:作文周刊网 时间:2017-03-30 03:50:30

篇一:新闻课观后感

《时事新闻课》观后感

四年二班 刘奕辰

老师说这学期开始,在教育局的组织下学校开设了“时事新闻课”。今天老师就领我们观看了第一堂实事新闻课。

在“时事新闻课”上,首先由市教育局局长马军讲话,他希望同学们通过“新闻时事课”了解历史、把握今天,体验社会、了解国情,把自己的发展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培养自己“知天下,报家国”的高尚情怀,把自己锻炼成具有国家意识和国际视野的现代学生。 然后我们观看了今年冬奥会热点新闻,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是这样一段话:“在今年澳网公开赛上,中国选手李娜杀入决赛,下面就来看看她是如何追梦的……”我们知道了网球运动员是如何辛苦夺冠的,了解了她小时候是如何刻苦训练的。同时还观看了周洋等其他冬奥会运动员夺冠的情景。

随着孙楠的歌声“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红旗飘呀飘……”我的心也跟着激动,跟着振奋,并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这一刻,我好像才明白了“中国梦”的含义,并暗下决心,自己也要努力学习,像那些奥运冠军一样将来也实现自己的中国梦,为国争光。

我觉得“实事新闻课”开得特别好,我们小学生不太懂得关注新闻,现在上了这个课,让我们多关注新闻,同时也逐渐理解了中国梦的含义,我们自己的梦想与国家的梦想是密不可分的,期待下一次“实事新闻课”。

有关马的成语

车水马龙 金戈铁马 金马玉堂 走马看花 蛛丝马迹指鹿为马 枕戈汗马 招兵买马 跃马扬鞭 一马平川一马当先 选兵秣马 悬崖勒马 心猿意马 香车宝马舞刀跃马 五马分尸 乌焉成马 问羊知马 万马齐喑万马奔腾 天马行空 四马攒蹄 司马青衫 士饱马腾识途老马 声色狗马 塞翁失马 戎马生涯 一、带马字的诗句

1.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杜甫《房兵曹胡马》)

3.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5.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凉州词》)

7.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8. 好山好水看不足, 马蹄催趁月明归。 (岳飞《池州翠微亭》) 塞翁失马的故事战国时期,塞翁养了许多马,一天,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跑来安慰,塞翁笑了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会带来什么福气呢。” 邻居听了觉得很好笑。过了几天,丢失的马不仅自动返回家,还带回一匹匈奴的骏马。 邻居听说了,对塞翁的预见非常佩服,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有远见,真是福气呀。” 塞翁听了反而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带回来的那匹马每天都骑一天,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纷纷来慰问。

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篇二:观摩中央电视台《新闻1+1》有感

观摩中央电视台《新闻1+1》有感(对比凤凰卫视《时事开讲》)

现如今各大电视台的新闻深度报道类节目百家争鸣,,而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核心在于:对所报道题材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的展示,挖掘出事实真相;运用理性思辨,揭示事物的本质特点,使观众不仅具有感性的直观触及,而且能得到深刻的理性认识。而一直经久不衰并成为电视新闻界一块招牌的《新闻1+1》凭借其栏目的品质沉淀,时间的打磨考验,还有结合主持人个性引导与对新闻客观事实的尊重受到了广大受众的好评。下面学生就以自己的理解来谈谈感受。

层次结构: 《新闻1+1》时长近30分钟,每期一个话题,节目中主持人的作用尤其重要,一方面要分解话题不停发问,另一方面要把握评论节奏和走向。每期节目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展开分析评论。《新闻I+l》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采用“1+1”即一位主持人和一位新闻观察员的双人谈话模式,第一时间跟进评论直播,深入解析新闻幕后错综复杂的背景脉络,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相,力求以精度、纯度和锐度为新闻导向,呈现给观众最质朴的新闻。 节目开始5-10分钟精炼的介绍本期主题事件,将事情交待清楚。在之后开始总结民众的关心热点问题并进行深度挖掘。节目中段根据问题找到相关负责人并进行采访,从中获取信息反映给受众。最后由主持人(新闻评论员白岩松)进行评论。

不足:与凤凰卫视《时事开讲》相比,新闻1+1的结构层次有些许单调和程式化。《时事开讲》拥有自己固定的“自由评论员”,他们签约于凤凰卫视,有的还担任一些高层管理职务,但由于凤凰卫视的媒介性质和运行机制不同,所以他们的话题顾忌较少。同时,凤凰卫视“名记者、名主持人、名评论员”的“三名”战略也使节目评论员们的个性特征非常鲜明,言论风格和语言表现从来不拘泥于任何形式,观点独特、辛辣,尤其是站在世界华人的大角度去评析新闻事件,给内地观众不一样的解析和评论。由于争取到了“第一解释权”,因此在对外传播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每一期1+1只有一个话题和方向的讨论,而《时事开讲》有3到5个开放性话题。

采访问题设计: 优势:《新闻1+1》强调在1对1的互动中体现主持人的作用,以“问题疫苗”这期为样本。 在这期实际25分钟的节目中:主持人开场解说词1次,短片3次,电话连线2次,共占时间12.28分钟,占整个节目时长的一半多。这些视听元素的加入使得节目叙事更流畅,新闻评论更客观和权威,同时受众也更易接受和理解。现场问题或者连线采访多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提出,其中“调查式采访”方式以及“分析式采访”方式。将节目开头叙事时没有完全弄清楚的信息和关键词提炼出来询问被采访对象,以及根据事态发展方向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分析出隐藏的信息。

不足:尽管《新闻l+l》的创办宗旨是“给您不一样的解析”,力求对事件进行深刻、公正的评论,但由于行政和体制的双重规范,它会不可避免地站在党和国家的角度去解读事件,所以有时采访连线。但值得称赞的是,《新闻1+l》的节目评论员并没有一味宣讲和图解党和政府的声音,尤其在涉及政府的一些负面新闻时,评论员会给予客观甚至严厉批评性的言论,这也是节目开播以来受到广大观众欢迎的主要原因。

主持人语言表达方面

优点:在节目的主持人上,“1+1”主持人是董倩,白岩松以新闻观察员的身份出现,节目中以白岩松一人评论为主;“开讲”通常是曹景行、郭一鸣、朱文晖、邱震海、马鼎盛、石齐平、何亮亮等众多嘉宾轮番担纲节目主角,以嘉宾评论为主,董嘉耀和郑浩仅仅是引出话题和串场的作用。从这两种安排上来看,在央视众多的主持人中,白岩松确实是最适合担当新闻评论员的人选,他的新闻脱口秀不仅内涵深刻而且独具风格,他诗情画意的语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确实可以赢得电视观众特别是高端人群的青睐。单纯以电视人的角度来看,个人认为白岩松在电视主持人里的相对知识结构和相对知识储备是很强的,但是如果只靠白岩松一个人来撑起一个日播栏目,那必将产生力不从心之感,长此以往“1+1”的节目质量也会下降,不过我相信白岩松后面会有一个强大的编辑团队来给他支持。相对而言,“开讲”则有更为庞大的嘉宾团,每个人都有其特长和独特的知识面,可以为“开讲”提供更丰富的视角和个性的观点。

缺点:与《新闻1+1》相比,《时事开讲》拥有自己固定的“自由评论员”,他们签约于凤凰卫视,有的还担任一些高层管理职务,但由于凤凰卫视的媒介性质和运行机制不同,所以他们的话题顾忌较少。同时,凤凰卫视“名记者、名主持人、名评论员”的“三名”战略也使节目评论员们的个性特征非常鲜明,言论风格和语言表现从来不拘泥于任何形式,观点独特、辛辣,尤其是站在世界华人的大角度去评析新闻事件,给内地观众不一样的解析和评论。由于争取到了“第一解释权”,因此在对外传播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节目谈话过程控制比较,《新闻l+l》与《时事开讲》在谈话过程管理方面也有所不同。《新闻1+1》开创了一种“双人舞蹈”的新范式,董倩的身份是主持人,对节目进行引导,对新闻意见进行有益的补充和平衡,形成双人立体交互式评说模式。《时事开讲》节目主持人董嘉耀认为“我作为串场,只能提供新闻背景事实和外界的反应,但不能发表意见和评论。我的意见和取向,甚至对于这件事的看法隐含在我的发问与对于此事件的最后结论。最重要的是,我恪守这样一个原则,新闻和评论必须分开。我提供的是新闻,但绝对不是评论。”

二者都是当下比较成功且具有代表性的新闻评论节目,对我国电视新闻评(本文来自:www.zuowenzhoUkaN.cO m 作 文 周刊:时事新闻观后感)论节目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同时也必将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化、法制化建设做贡献。

13英汉3班 131101305

韩竣

指导老师:李海宏

篇三:2015-2016(1)观后感与研讨作业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概论》课校内实践教学项目

一、读后感或观后感要求:均采用word 文档,2000字

1、禁止抄袭。

2、格式规范:字体:宋体

名称:三号

正文:小四

段落:1.5倍行间距

字数:2000字

3、内容:

读后感:跟政治相关

观后感:《辛亥革命》、《建国大业》、《建党伟业》、《我的1919》、《大国崛起》、《恰同学少年》、《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东京审判》、《金陵十三钗》、《南京·南京》、《拉贝日记》、《赛德克·巴莱》《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等

二、实践教学主题:“中国梦,我们的梦”

内容要求:积极健康向上,且为原创,以大学生独特视角和全新创意,

围绕“中国梦,我们的梦”主题进行形式多样的演绎,争

做优秀大学生,践行中国梦。

项目一:DV摄影或微电影

项目二:模拟播报——环球时事

项目三:模拟外交部新闻发布会

项目四:“美丽校园建设”方案策划

项目五:“中国和印度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比较”展览

项目六:“中国梦,大学生的梦”创意设计

项目七:“民生热点”专题调研

篇四:时事政治感想

物欲横流的社会,使得现代大学生忽视甚至是不重视政治理论,认为那是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再加上利益熏心的社会影响,我们参与到政治方面的热情降低,政治信仰也逐渐出现冷漠化的倾向。网络加快了人们生活的步伐,五花八门的讯息遮住了我们对政治时事关注的双眼。

虽说我们是艺术生,但艺术与时事政治也是紧紧相关的。社会中的很多人想要在政治方面有所作为,但是在的不到统治者的赏识时,他们往往会想到运用艺术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政治才华。这一点,在我国古代文论、诗论和画论里历来都有提及。例如,孔子曾经用绘画比喻“礼”,用雕刻比喻教育,用诗和音乐来比喻他的政治理想,希望用艺术为手段,通过诗教和乐教来达到他“克己复礼”的政治目的。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在政治观方面表现出矛盾性、功利性、自主性、可塑性,以及不成熟性。时事政治是一门很有必要开设的课程,很有效的让我们了解到社会现在面临的状况,带动我们爱国的热情。树立正确的正确的政治认知,认同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更加积极配合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选拔制度,发奋学习,争取在融入社会以后为国家的建设做出贡献。

看到国家日益强大,我们对新世纪社会主义建设充满信心,因此在学习方面更加富有激情,迫不及待要将自身所学运用到为国家更加繁盛的建设添砖加瓦。听到别的国家企图用不法手段破坏我国的完整统一,我们更加团结一致,用理智的心态,适当的手法,作为国家的新一代,在知识方面更加充实自己,用头脑而不是武力去征服那些不安定分子。

毛概、马哲书上的理论虽然枯燥,但那是前人取得胜利的经验理论的传达,时事政治从当今社会的现实出发,讲述我们身边的事,但是要想解决国家正面临的那些难题,我们不得不借鉴前人的理论,从而推导出更适合解决目前问题的方法。时事政治,不但让我们认清了社会的现状,也让我们懂得了毛概、马哲的重要性,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的政治理论实在缺乏,政治取向功利化趋势日益严重,是时候该正视我们之前不太重视的政治了。

时事政治带给我们更多关于社会的现状,无论从什么方面去理解,都使我们树立了正确的政治观,从而变得成熟起来,在生活和学习方面认清了前进的道路,从而带动我们的自主性,激发我们的潜能,达到社会所急需的人才可塑状态。

篇五:开展时事课堂有感

开展时事课堂有感

时政教育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与时事紧密相融,使时事融入课堂,使知识从时事中浅出,是这种教育方法的根本目的。通过时政教育,分析、归纳与教材内容的关键点,源于教材但不拘于教材,超出教材,把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生活实际中,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验到自主意识和能力,通过学生群探,师生多向交流,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新,充分发挥教与学的作用,实现课堂教学优化,为开展探究性学习,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政治学科的教学要注重强调教学的过程,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要改变课堂上只侧重于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修订后的政治课程标准变动最大的在于突出了教学的实践性和灵活性,对学生的实践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时政教育是顺应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要求,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让学生去收集、整理时政资料,就是促使学生把目光从自身和家庭狭窄的空间投向辽阔的社会大舞台,让他们去关注,去体会世界的变化,感受时代的脉搏,从而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人类的美好品质,培养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本着这样的目标,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时政信息,一方面多阅读各种有益的报纸杂志;二是要求学生每天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和今日说法等节目。学生必须学会在读和看中摘取国内外、省内外甚至区内外的时事要闻。

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须课程。它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灌输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具有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和文化教育的功能。时事教育则着重解决学生在当前形势和政策方面的思想认识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识和了解社会,正确把握形势,同时吸取新的知识。因此,时政教育与政治课具有同样的功能。

1

篇六:观看纪录片观后感

《中外纪录片赏析》作业

姓名:田京

学号:20140809101016 年级:2014级

学院:机电学院

班级:机械设计及其制造1班

每一部纪录片,都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这些凝聚着无数幕后拍摄者的心血与特殊视角的纪录片,也带给了观者视觉上、心灵上的无数震撼!

纪录片既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同时,也是一种“方法”。作为一种方法,它从来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东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种方法都在不断地在发展、变化着。

纪录片作为一种“理念”,它永远以自己特殊的视角和方法观察、描述、记录这个世界。它既有对那些社会的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关注,也有对我们今天飞速发展和变迁的社会和文化的记录与关注。纪录片“理念”的核心,在于它永远维护“非虚构事件”的真实性,拍摄者与被拍摄对象永远在“平等”之上进行平视的对等的交流。纪录片作为一种“精神”,它既包含着制作者对苦难的关注,以及制作人对苦难的忍受,包括怎样在险恶环境中怎样适应环境,怎样与你拍的文化和被拍人溶为一体,以及与被拍摄者一样思维、一样呼吸、一样喜怒哀乐;也包含着制作人(导演、摄影师等等)和投资人(老板、监制、制片人)对社会的责任和执着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这种代价包括可能无法或者无需收回的投资。所以,纪录片应当是一种崇高而神圣的事业和理想,而不仅仅是一种功利的事情(媒体在许多时候需要纪录片提供某种功利)。

纪录片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国民人文教育的一部分。从理论上说,

所有严肃的人文观念都是需要普及的,新闻如此,纪录片也是如此。这个普及的过程也是培养观众收视习惯的过程。如果说新闻是一个社会非常态的真实写照,那么,纪录片则是这个社会常态的真实反映。也就是说,纪录片是非新闻化的、日常的、静态的、过程式的、讲述普通人生活的、可以有观点的电视作品形态。正因为如此,纪录片的真实和新闻的真实给我们的感受是不同的。

在纪录片中,主观的色彩越少越好,越客观,越真实。纪录片的真实,倒是尽量让观众忘记记者的存在,换句话说,观众是通过摄像机这个眼睛去看纪录片中的人物。

纪录片大类可分为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功能上分为:时事报到纪录片、历史记录片、传记记录片、人物地理片、舞台记录片、专题系列记录片、人文记录片。上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观看了舌尖上的中国、微观世界和昆虫总动员三部纪录片。

“民以食为天”,饮食也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中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地域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各地各民族的美食文化也各不相同。美食文化是人们几千年来养成的饮食习惯,不像其它特色文化那样容易消失,只要这一地区还有人,那么这一地区的美食文化就不会消失。

上下五千年,造就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造就了讲究的中国人,也便造就了如同山水画一般充满了文化气息的中华美食。

这一部介绍中国美食文化的纪录片,统共七集,处处充斥着一个又一个让人垂涎三尺的镜头,与满含文艺情节的解说,以如此诱人地

诠释着中华美食,也从中渗透着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的习俗,中国人的质朴,与中国人的智慧。

《舌尖上的中国》,与其说是在介绍中国美食,不如更准确地说是在介绍中国的文化,把文化通过味蕾传给大脑。舌尖上舞动的不仅仅是那些或珍贵或平常,或鲜美或回味的食材,更是那令所有中国人为之自豪的文化。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人吃什么,这其中涵盖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人与食物的关系已经达到密不可分的境界。《舌尖上的中国》用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故事串联起祖国各地的美食生态,这其中,有制作的技巧,有艰辛的劳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也有食物的演变过程,有方寸间的方桌厨房,也有广袤的祖国山河?人文关怀贯穿其中,用最质朴的表现手法展现那些贯穿于日常生活的东西。

《微观世界》是描写的是昆虫生活的世界,这是一个拟人化的人类世界,只是这个小世界更自然、更纯净。每一个小生命都在努力活出最精彩的自己,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华丽的辞藻,唯有一种真实的震撼,它们以渺小的身躯令我们这些庞然大物肃然起敬!!

镜头将微观世界放大了N倍,于是在我们眼中的草丛变成了茂密的森林,小石子变成了雄伟的高山,一根草杆就像电线杆一样高,蜻蜓就像直升机一样庞大,毛毛虫就像奥特曼里的怪兽那么巨大……同时,时间也以不同的方式缓缓地流逝,一小时就像过了一星期,一昼夜就像过了一生。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时间里,无数微小的生命在行走,在生活,在忙碌,他们虽渺小而卑微,却执著而蓬勃,在神奇变

幻险恶神秘的的大自然中追逐自己的生活。它们三个珍贵的品质最让我感动,但却在人类世界中不断地被污染、淡忘……《微观世界》这部影片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审美上的意义,还有更

多的是教育意义。它敦促人们:在不断变换的社会环境下,永远不要迷失了最初的美好,而要保持一颗质朴纯净向上的心。

《昆虫总动员》中虽然昆虫形象之多,但此片完全摒弃了人类语言的配音,通过动物夸张搞笑的口型所创造出的独特的音效,虽然我们听不太懂,但在通过故事情节与肢体动作结合理解,很容易读懂它们的交流内容。那些快乐开心、愤怒生气、恐惧担心、生死攸关等桥段的呈现,将音效、肢体动作与剧情结合得天衣无缝 ,将故事演绎得生动鲜活。影片的故事极为简单,情节非常清晰,摄影 手法、音效处理也是非常讲究,从创作到制作 的精细程度上看至少显得诚意十足。孩子们可以从通俗易懂的表现手法中了解昆虫的小世界 ,从传达的朴实 道理中学到独立自主、勇于冒险、披荆斩棘、战胜恐惧,团结作战赢得最终胜利,获得自己幸福生活的正向价值观!

篇七:《看见》读后感

选读《看见》之理由: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在跟朋友的闲聊之中。他是我非常要好的一个哥们,上进心很强的一个孩子。所以他推荐的书基本上都挺靠谱,更重要的一点是会符合我的口味,这也正是我们能成为哥们的原因之一吧!看豆瓣上关于本书的书评,有一条很有意思,说《看见》是一本适合老男人读的书。一个女人写了一本适合老男人品读的好书?这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非要拜读不可了。源于好奇拿起这本书,伴随着惊叹和共鸣读完之后,我只能说我这次的好奇让自己捡到宝了。

扯了太多,归结一下,读这本书理由有三条:一、朋友推荐;二、源于好奇;三、喜于共鸣。

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读柴静《看见》后感

“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这是摘自《看见》序言中的一句话,是的,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尽管我们在这种不安之中感到了艰难、纠结和痛楚,但这种不愉快的经历却让我们清晰的知道——我们是在进步,这是一个破茧成蝶必经的过程。正如朋友经常拿来鼓励我的话:如果你过的不顺畅、感觉很痛苦,那恭喜你了,因为你正在走上坡路,只有走上坡路才会如此吃力!

人生成长分成许多的阶段。我们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最明显阶段

就是二十岁左右的那段青春岁月,在此之后,许多的价值观念就会根深蒂固的根植于心间,成为我们判断这个世界是非的标准,再不能轻易改变。而本书给我们展示的正是作者在人生路上不断去挑战和更新自己价值观念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之中,作者通过描写自己接触的人和事,进而反思自己,从不同角度去剖析当事人的心态和观念。最后组成了一个不断重铸和更新价值观念的过程,每一个读者都能够真切的感觉到作者的那种成长的踏实以及其中必经的痛楚。这是一个关于思想的故事,而且触及灵魂深处,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有人会说这是一本适合老男人品读的好书了。

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2003年初春,中国大地上永远也难以忘却的一个新名词——SARS病毒,全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这种疾病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致命性、传播快,更在于我们对于它的无知。作者当时作为“新闻调查”的记者,担负着记录事实的职责。我不想去重复这种境况下这份工作的危险性,因为经历的人就自然懂得。在作者深入一线记录的诸多情境中,从字里行间你仍能感觉到强大恐惧袭来,“她也得了,昨天去世的”、“背后就是门,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觉到身体不受控制,脚往后缩,想掉头就走”。这就好像死神就在你面前,你只要上前一步就可以握住他的手走入冥界,退后一步那就是人世。但也是在这样的境遇下,我们看到了说出“我也是母亲”的善良护士,默默背着消毒喷雾器拐街穿巷的不知名医护工作者,那个勇敢说出“给我三天,我一定让你好”的医生,那位无奈却坚韧说出“我们靠精神防护”的急诊科主任朱继红。请不要嫌我啰嗦且不耐其

烦的举例,因为每一个例子后面不仅是告诉你故事,那更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闪烁。感谢作者的描写重新讲述展现了曾经的现实,“痛苦也是一种清洗,是对牺牲的人的告慰。” 这场劫难我也经历了,现在不知道该说是幸运还是不幸。

我只是讨厌屈服。“不管你有多强大,包括一个国家部委,当你被告上法庭的时候,你是被告,我是原告,大家坐在对面,中间是法官。你和我是平等的。”郝劲松的一番言辞让多少走上法律之路的人们心中燃起了灼热的火焰?这是我们渴求的法律愿景,一个真正属于法治的时代。可是现实总是不带感情的出现在眼前,强拆征地、钓鱼执法,这些赤裸裸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无情地给人当头来了一盆凉水。但是,我们都应当有一个敢于梦想的心,不是吗?最大的强制力从来不是暴力,虽然大多数时候暴力是最有效率的一种方式。面对于强大于自己的力量,我们本能地选择屈服,但是这种屈服和妥协只是暂时的,因为我们还不够强大。但是心中始终坚信我们应当反抗并享有权力的信念才是最伟大的力量!有信念才有希望,有希望才会有动力,才会有实现的一天。最可怕的敌人是慢慢消逝的主观意志,当屈服和妥协成为一种习惯,我们才真的是完了。正如文中陈丹青的感慨:让我最难过的是所有人都认了。古人云: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该做的事情坚决不做,就算是最后无奈妥协,也千万不要随着时间而丢弃了当初的正确判断。为自己找寻犯错的借口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行为,它会在时间的遮掩下逐渐成为一种叫做习惯的东西,继而堂而皇之的占据你道德的指挥所。时刻提醒自己,讨厌屈服,这将成为心中

常亮的灯塔,护佑人生路上的各种迷途时刻。最后再借用郝劲松的一句答话以作结尾和期许“我想要宪法赋予我的那个世界”。

采访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很疑惑?我初看这个标题也是同样的感觉。总觉着这个是什么逻辑,采访竟然成了“病友间”的相互探问,难不成两个人都有病?“做新闻,就是和这个时代的疾病打交道,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采访很大程度上是病友之间的相互探问”。这是一句比较难以理解的话,但是看了文章之后就可以理解释然了。药家鑫这个名字,我想大家不会陌生,尤其是喜欢关注时事新闻和学法律的朋友更是熟悉。我们这里不必作案情回顾,因为大家都知道。当然我也不是来说情的,因为没有必要,人已经去了。文中面对药案,先以大家的争论开头,继而用“正义不能一概而论,只能在个案中实现”埋下伏笔,继之从另一个角度给大家讲述了药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在看到药父面对药家鑫欲死后捐赠器官而极力阻止时的话语:“你捐了以后,人家用上你器官,再有什么事,我没有连带责任我都受够了。我希望你把你的罪恶都带走,不要再连累别人。”这是一个父亲对于一位即将赴死的儿子遗愿所说的拒绝理由。中国人有个习俗,无论多么罪大恶极的罪犯,临刑时监斩官总会问一句犯人还有什么要说的,或者有什么遗愿未了,此时能够满足的皆会尽量满足。而对于儿子的这个遗愿,父亲却断然拒绝了。理由很简单:怕舆论再找麻烦,给自己平添压力。因为药案发生后,最大的压力不是来自法院和儿子的死刑,而是疯狂而至的舆论压力。这些语言上的暴力已经压垮了药的家人,甚至到了谈之色变、避之不及的地步。法院判决早已经执行,我

们不论药是否该当死刑,但是导致法院判决死刑这个结果的原因中却必然少不了舆论的干扰,至少这个结果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受到了舆论的裹挟。而重点恰恰就在这里!当我们大多数人不清楚案情的真正始末,面对以点击量和阅读量为主要目标的片面甚至失真的媒体宣传,很容易陷入到盲从。当然地就会失去理智,而冲动下定结论。言语的力量大多数时候是弱小和微不足道的,但有时候它的力量又会大的让人咂舌!盲目的去追求焦点,形成舆论强制力,这是一种社会的病,也是我们每个个体发自内心从众的通病。只有在平静后细细探寻事情的始末,方知彼此都病的如此沉重和深入骨髓。

《看见》里还有许多地方引发了我的反思和深深的共鸣,只是限于能力,不能一一道来,成于纸上。判断一本好书的标准,我自己从来的标准只有两条:一,有吸引我读下去的欲望;二,能让我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柴静的这本书无疑很到位的做到了这两点要求!阅读本就是对于精神的一种修炼和升华,大多数时候它通过眼睛进行感知,思想进行咀嚼,最后通过精神进行同化和吸收。在结尾之处,我希望以引述开始,也能够以引述结束。“他说过,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无意识,那才相当于死。他说期望的,是我能继续他曾做过的事——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愚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篇八:常识读后感

在本书自序《江山不幸诗家幸》里,对书名特地说明了一番,表示绝非有自大之意。他说,一是向前人致意,美国人托马斯?潘恩1776年写了传世之作《常识》,是美利坚合众国独立的奠基文本;二是他认为自己所言皆在常识范围之内,没有故作深刻。如作者所言,“本书所集,卑之无甚高论,多为常识而已”。因为是常识,所有公民都应具有的常识,所以通俗好读,才能使其普及于世,以影响这个“常识稀缺的时代”。 书中所涉常识,我觉得大致有三种:政府与民众的关系,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和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如果你想清晰地了解,在一个合理的构架中,政府应当做什么,公民应当怎么做,媒体又该是怎么一个样子。

《常识》通篇在讲最基本却又最容易被忽略的道理,他的文字读上去,既不卖弄聪明又十分睿智,既不语言晦涩又文理独步众生。

《常识》香港社会评论员梁文道近两年来撰写的时评评论集,取名为常识,与美国独立时期的托马斯? 佩恩的撰写小册子《常识》同名,自序中可了解其立意,是向美国作家托马斯佩恩致意,归宗于知识分子的传统。而且在书中可以领悟到,在作者的笔下“常识”就是作者所谓的,“被埋在底下,或者跟我们另一些常识相互矛盾,被我们扔到一边去了,可谓缺失的常识”,比如说“潜规则”;

通过对书中的自序部分的阅读,可看出作者出书的目的与托马斯的《常识》的出发点是一样的,都希望让一些想法公之于世,交给“公众”研判思考,再酝酿出变化社会的土壤。 通过阅读,细细思考,会发现作者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是那么深刻,不过有意思的是回头看书名,真的就会有一种思维开化的感觉,正如里面所说:观点皆不脱常识的范围。

书中自序有一段话是关于时事评论的,文章写到:只有一种情况能使时事评论不朽,那就是你说的那些事老是重复出现。几年前发生过矿难,评论家费煞苦心地分析它的成因,推介善后的处置,指出杜绝它再度发生的方法。结果它不只没有消失,反而更加频密地发生。如果时事评论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现实,那么现实的屹立不变就是对它最大的嘲讽了。任何有良心的评论家都该期盼自己的文章失效,他的文章若是总有现实意义,那是种悲哀。除非他那作者的自我要大于一个知识分子的志趣;

仅仅看完书的自序,就会被他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敏锐的洞察力所折服,用词信手拈来,例证丰富却自成结构。字里行间中就能感受到作者理性思维的光芒。

在作者看来,我们社会通用的所有常识之间是断裂的,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点与点之间存在很大的空袭,导致了不同轻重缓急的矛盾。

在文中作者认同人类学家吉尔兹的“常识是一种文化体系”的观点,认为一个地方的人心中的常识不一定也会为其他地方的人所认同,所以作者想力图能用“本地人”的眼光去看、去思考眼前问题,通过这个过程来产生批判的距离,从而唤醒本地人的一些自己可能都意识不到的本地常识。然而读过作者的几篇文章后,能感受到作者仍是以一种略近港台思维方式的角度来观察大陆社会氛围,也许这正是一种反讽吧。

这本书的正文部分分为上下两部分,话题涉及到政治、民主、民族、教育、新闻自由、公民道德等诸多方面。上部分是:理解当代中国的七十张关键切片。将中国的问题分为七十个小切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自己见解与读者分享。

其中,书中谈到国耻这一敏感话题,作者认为中国人到现在还没有勇气放下以前的悲痛、仍旧怀着一代代留下的盲目的悲痛把怨恨撒向如今的他国,是一种自虐的心理状态。如果要治愈这段创伤经验,最好的方法除了是不断要求日本“认真对待历史”之外,也得自己认真对待一下历史。全面放开抗日战争真相的研究报道和教育,建立一个国家级烈士陵园,是自我疗伤的方法。想要与日本促成全面的历史和解,首先要自己与真相和解,舔一舔自己的伤口。政府在抗战结束这么多年来的低调举动,不但无益于历史伤口的治愈,也落后于民情的要求。这些观点都充满着理性,引导着人们正确对待历史。

对于国人的大局观,中国人好谈政治,往往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在政府的位置,常常以当局的利益及视角为“大局”,乃至于诡异地忘却自身,居然很乐于牺牲自己的权益去配合“大局”,十分地无私。中国文人更有当国师的传统欲望,尤其容易养成这种不把自我当回事的“大局

观”,有时还不限于策论,更要主动充当政府发言人,替官抚民。

对于和平年代的反对别国的运动,反对一个国家就是反对那些我们所不满的个体和单元,而反对那些个体与单元就是反对那个国家的全体。对于这种一代表多、多代表一的民族主义逻辑,作者认为这深深影响着我们年轻的一代人的爱国主义观。

这些观点就现在而言仍然具有思维开化之用,当今社会的浮躁之风很需要这些理性的思想来正确引导。??

尽管如此,这毕竟只是作者本人的世界观,是他的常识,可是起码反映了一些见解,借用作者的话说,“世界的梦想并不是人人都能会说英语,而是人人拥有普遍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