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壶口瀑布的写景作文(共6篇)

来源:作文周刊网 时间:2017-04-09 03:40:04

篇一:描写瀑布的词语

白练垂空 白练腾空 白练下垂 白龙出山 白龙下山 白瀑悬空 奔泻而下 电光飞来 跌宕奔腾 飞花碎玉 飞流直下 飞流坠地 飞瀑倒泻 飞瀑高悬 飞瀑溅珠 飞瀑雷震 飞瀑凌空 飞瀑如练 飞腾而下 飞珠溅玉 高山流水 高崖飞瀑 轰然下坠 轰然泻下 訇然鸣响 壶口瀑布 驾空飞降 溅玉飞雪 惊雷震天 九天直下 雷霆万钧 凌空而下 凌空飞下 凌空腾起 凌在飞下 喷烟吐雾 匹练飞空 飘云拖练 破空而下 破空直泻 瀑布垂挂 瀑布倒悬 瀑布飞泻 瀑布高挂 瀑布凌空 瀑声如雷 气势恢弘 千山万水 倾泻而下 如雪崩泻 如烟如雾 声如奔雷 声如雷鸣 声似奔雷 声震山岳 水帘悬挂 水沫飞溅 似玉如银 碎玉摧冰 腾空而下 万丈瀑布 悬河泻水 悬空飞练 烟雨霏霏 一挂飞瀑 一泻千里 银河倒泻 银河倒悬 银瀑飞溅 银瀑飞泻 银雾腾空 银珠飞溅 玉龙走潭 震耳欲聋 直泻而下 珠帘倒挂

散珠玑

白练 白瀑 暴怒 奔腾 奔泻 冰瀑 穿云 垂挂 垂瀑 垂下 跌落 飞迸 飞跌 飞溅 飞练 飞流 飞瀑 飞闪 飞泻 轰鸣 呼啸 溅雪 溅玉 洁白 晶帘 巨瀑 流瀑 流雪 落差 咆哮 喷涌 瀑布 瀑涧 瀑口 瀑流 瀑泉 倾泻 清瀑 泉瀑 如带 如练 水帘 水瀑 湍急 溪瀑 细瀑 下泻 泻落 悬挂 悬河 悬瀑 雪白 银箭 银练 银链 银瀑 玉练 玉龙 直泻 珠帘 坠落

篇二:写在云水翻腾处

写在云水翻腾处

沈 琨

①这就是我久已向往的壶口.这就足九曲万里黄河最;壮观的壶口。

②雄险、磅礴、壮丽、奇崛??这些字眼都不足以概括壶口的气势,最富于表现力的中国文字,在此显得多么苍白无力。

③黄河从遥远的源头而来,一路奔腾,百转千回,经历了多少跌宕,却从没有遇到过像壶口这样的“险”,这样的“绝”。你看,前边的河道还是那样开阔,足有三百多米宽。水急急地流,浪排排地涌,坦坦荡荡,欢欢畅畅的。哪知一到壶口,几百米宽的河道一下子束紧了腰身。还没等黄河水反应过来,已经跌进了那条仅有四十余米宽的“龙槽”里。突然吗?岂止是突然,简直是猝不及防。黄河水惊愕、慌乱,无所措手足,难怪下口处涌起团团漩涡,飞出无数个惊叹号——喷扬起珠玑万斛!

④河水跌入龙槽,不,河水是被一个张开的大口吸进去,急急地吸进去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尽管是名句,在这里却断然不能套用。壶口是可姑妄称之为“地瀑”的,是从平地里往下倾灌。倒是《禹贡》上说的“悬注旋涡,如一壶然”,简洁而又传神。

⑤河水向槽底俯冲而下,待冲到三十多米深的槽底,又轰然急骤喷发,激起几十米高的浪花、雾沫,形成被人称之为“水里冒烟”的壮美奇现。那景象引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佳句,怕也有点意所不逮。叫我说,壶口就是壶口,那倾入壶口里的水,也好像霎时变成了滚沸的开水,那冲天而起的烟云;,不就是沸腾开锅的滚滚气浪吗?⑥黄河之水在壶口,经受了粉身碎骨的磨难,有过陷入重围的迷惘,曼有过失去进路和退路的惊恐。它们拥挤、撞击、喧嚷,也可能彼此埋怨、责难,甚至咒骂过。但在最终,它们又共同在绝境中杀出了一条生路。这是一种凝聚的力,喷发的力,奋勇抗争的力,因而也是一种可以排山倒海的雷霆万钧之力!

⑦壶口,令我难忘的壶口。此生此世,我怕是很难有机会专程来拜谒你了。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你——黄河壶口、壶口黄河,因为你给我的昭示,将是我此生此世受用不尽的。(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13.全文共由七个自然段构成,共分为两个部分。说说应该怎样进行划分。(2分)

14.阅读第①段,说说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2分)

15.阅读第③段,说说壶口“险”在哪里?(不超30个字)(2分)

16.阅读第④段,说说为什么不能套用“飞流直下三于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形容壶口瀑布的壮观。(2分)

17.阅读最后一段,说说“你”字为什么用得好。(2分)

18.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结尾处的“昭示”指的是什么?(2分)

四、完成下面19—24题。(12分)

爱,只有一个奢望

古 木

清晨6点,天空灰暗而宁静。西尔玛·瑞尔特,一个77岁的小个子女人,通常会在那个时候坐在屋后的台阶上看日出。两只紫色的金丝雀在她的头顶上空盘旋。西尔玛经常比这些小鸟起得还要早。她通常要在半夜里起来照顾她的丈夫威尔伯,在那之后,她很少再回到床上去睡觉,而是去擦浴缸或是架子上的灰尘。自从威尔伯10年前出事后,西尔玛白天就没有什么时间干家务活了。

由于腿部患有严重的关节炎,西尔玛走路很不方便。在厨房里,磨咖啡的机子快乐地唱着歌。西尔玛熟练地在为威尔伯准备苹莓汁和麦片粥。

通常,当西尔码走进前面的卧室里的时候,放在壁炉架上的时钟的指针正好指向7点。她丈夫的呼吸很浊重,他的.眼艮睛紧闭着。威尔伯似平是睡着了,但是他说:“我醒着呢。”西尔玛笑了。

“我给你拿来了毛巾和眼药水。”

威尔伯用一只手拿着温热的毛巾擦脸。自从他的左胳膊在一次严重的劳动事故中受伤到现在,威尔伯只能用一只手做事情。更不幸的是,6个月前,由于血液循环不顺畅;他的右脚经常疼痛,终于不得不被切除掉。

“我确实没有必要再活下去了,对吗?”有一天他说。西尔玛用手拍着他的胸口说道:“最好的一部分还在这儿。”西尔玛用力把她的丈夫从床上扶起来。威尔伯的眼睛像铁屑追随磁铁一样追随着西尔玛。现在,威尔伯和西尔玛谁也离不开谁。她是他的动作,而他,则是她运动的原因。

在浴室里,西尔玛为她的丈夫刮胡子,为他梳洗。然后,他们一起到厨房里去,坐到散发着各种香味——热珈啡和清凉的洗脸液的香味的餐桌边。喝过麦片粥和牛奶之后,西尔玛和威尔伯一起祈祷:“我们的父,感谢你赐予我们食物??”祈祷还没有结束,眼泪就顺着威尔伯的脸颊流了下来。

在静静地喝完两杯咖啡之后,他说:“如果你早知道事情会糟糕到这地步,那天也许就不会说‘我愿意’了。”

西尔玛透过她那深度的老花眼镜看着他。

“你知道吗?能够看到你的笑容和你正在看着我的蓝色眼睛,就值得我付出一切。我没有更多的奢望——也许只有一件事,如果我能够每年拿出6个月的时间与你交换,我愿意代替你坐到轮椅里去。”

(选自《语文报》)

19.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2分)

20.结合文章的内容解释本文标题的含义。(2分)

21.从不同的方面各用一句话说说西尔玛是个什么样的人?(2分)

2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事情”指的是:——,“那天”指的是:——。(2分)

23.从文中自选一个句子,品析它的妙处。(2分)

句子:

品析:

24.根据文意,从“相敬如宾、相濡以沫、白头偕老、如胶似漆”四个成语中选择一个填写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2分)

有人读了这篇文章后感叹道: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爱已褪尽铅华,只剩下最本质的意义:——

五、完成下面25—30题。(12分)

浑然一体

朱以撒

电脑的运用,结束了剪刀加糨糊的劳作。想当年,唐朝的怀仁为了把王羲之的字集成一篇《圣教序》,动用了大量的人力和多年的时光;而现在,只要坐在电脑前,按按键盘,

扰可以把历代诸名家的墨迹,按照己意,集合成篇。不少人都有集字的癖好,譬如一本杂志、一个店面、一所学校,总希望名人题字,但名人已逝,于是集字。其实,细细品咂集字,最大的缺陷就是无法气象雍容,浑然一体。

有人花三五年时间抄写《红楼梦》《三国演义》。 作为长卷,虽焚膏继晷也无法在短期内完成。在数年光阴里,浩大的工程使书法语言的构造发生了变化——环境、心境都是变数,喜乐、忧伤、秋燥、冬寒,生活在运动中变化无常。在这些变数下创作,不可愈合的裂痕就出现了,时而精彩,时而呆滞,观者很轻易地就可以从其笔调、节奏、韵致上看出,许多局部各自为“阵”,这条“长龙”眼见着不能守之如一了。

一气呵成,浑然一体——一件书法作品的创作理应如此。

在创作过程这个时空里,理性表现也罢,浪漫表 现也罢,都不可以运用太长的时间。一次性的挥毫产生一件作品,甚至搁笔之余还心怀兴奋、激情未已,那么,这件作品实际上整体地充满了书法家的精神活力和灵动的笔力。相反,时间长了,精神松懈,笔力慵懒,如强弩之末,神情不振,是不能称之为圆满的。

宋人笔下多小品。譬如苏轼、苏辙兄弟的简札,珠圆玉润连贯而出,整个过程轻松活泼,看得出是神情爽朗遣笔而行,一气呵成只用片刻。这样的佳作是一条潺潺不息的溪水,不是澎湃向前,而是清波荡漾,无法抽刀断流。明人张炎说:“隋珠和璧,握之不逾径寸,历代宝之,与宇宙相循环,其谓之何?谓其真也。”真性情的流露,不夸饰也不勉强为主,因此作品精彩。

求新求变也必须遵守“浑然一体”的规则。新与 变是建立在和谐的基础之上的,否则,必然像七彩楼台的无序拼接,徒然炫目。譬如一副对联,上联篆书,下联苹书,新则新矣,无法构成整体。而有人书写一幅中堂,以两支笔各蘸浓淡墨书写,时而篆隶,时而行

楷,时而浓黑,时而清淡,看似新鲜实则杂乱,它们失去了整体的有序运动,无法使各个局部一致地达到整体的圆融浑穆,这算是一种很低级的游戏吧。

(选自《光明日报》)

25.读全文,摘取表达作者主要观点的句子。(2分)

26.根据第一段文字的内容说说“集字”。(2分)

27.试概括第二段文字的大意。(2分)

28.将第一、二段放在全文中看,作者表现出了什么的构思技巧?(2分)

29.写出文中最后一段话的中心句。(2分)

30.假设将文中第三、四、五段视为一篇短文,试分析这三段之间的关系。(2分)

六、完成31题。(50分)

31.作文。

题目一: 原来这么重要

题目二:重要的是

要求:从上面两个半命题作文中任选帚题,完成题目,写一篇六七百字的作文,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参考答案:

13.第①—⑤自然段 第⑥—⑦自然段 14.第①段的表达作用表现在:开门见山,点出了作者抒情的对象;起始就抒发了对壶口的热烈赞美之情;引出下面对壶口瀑布的描写内容。(答出一点即可) 15.三百多米宽的急流骤然束紧腰身,跌进仅有四十余米宽的“龙槽”里。 16.因为壶口称之为“地瀑”的,是从平地里往下倾灌,而不是高山上的瀑布。

17.好在让作者对黄河壶口的惊叹、敬畏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好在便于直接抒发感情。

18.指的是:在面对无比的困’难和挫折时,人们要团结奋起,敢于抗争,勇往直前,要勇

于共同在绝境中杀出一条生路。(以上14至.18题,允许有与参考答案相近的表述) 19.本文写的是西尔玛照顾她的丈夫威尔伯的故事。 20.含义:如西尔玛所说的,如果她能够每年拿出6个月的时间与威尔伯交换,她愿意代替威尔伯坐到轮椅里去。 21.略。(此题答案角度很多,言之成理、语言简洁顺畅即可) 22.“事情”指的是威尔伯的身体状况一‘那天”指威尔伯和西尔玛结婚的那一天 23.略。(此题无统一答案,如“在厨房里,磨咖啡的机子快乐地唱着歌”“她是他的动作,而他,财是她运动的原因”“西尔玛用手拍着他的胸口说道:‘最好的一部分还在这儿’”等都是值得品味的好句子) 24.相濡以沫 25.一气呵咸,浑然一体——一件书法作品的创作理应如此。 26.“集字”,就是把历代诸名家的墨迹,按照己意,集合成篇。27.长期在“变数”下创作,书法作品的整体风格是无法守之如一的。 28.作者先从“反面”写起,以更加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凹.求新求变也必须遵守“浑然一体”的规则。 30.第三段提出观点,第四段从正反两面阐释观点,第五段用事实论证观点。(以上第26、27、28、30题,允许有不同的表述,言之相近即可) 31.略。

四、阅读选文,完成13—17题。(12分)

点亮心烛

高 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阴云黯然的午后。

英国小说家西雪尔·罗伯斯照例来到郊外的一个墓地,拜祭一位英年早逝的文友。就在他转身准备离去时,竟意外地看到文友的墓碑旁有一块新立的墓碑,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 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使一支蜡烛失去光辉!

发火般的语言,立刻温暖了罗伯斯阴郁的心,令他既激动又振奋。罗伯斯迅速地从衣兜里掏出钢笔,记下了这句话,他以为这句话一定是引用了哪位名家的“名言”。为了尽早查到这句话的出处,他匆匆地:迁回公寓,认真地逐册逐页翻阅书籍,可是,找了很久,也未找到这句“名言”的来源。

于是,第二天一早他又重回到墓地。从基地管理员那里得知:长眠于那个墓碑之下的是一名年仅10岁的少年,前几天,德军空袭伦敦时,不幸被炸弹炸死。少年的母亲怀着悲痛,为自己的儿子做了一个墓,并立下了那块墓碑。

这个感人的故事令罗伯斯久久不能释怀,一股澎湃的激情促使罗伯斯提笔疾书。很快,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从他的笔尖流淌出来。

几天后,文章发表了。故事转瞬便流传开来,如希望的火种,鼓舞着人们为胜利而执著前行的脚步。

许多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还在读大学的布雷克也读到了这篇文章,并从中读出了那句话的隽永与深刻。布雷克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几家企业的高薪聘请,毅然决定随一个科技普及小组去非洲扶贫。

“到那里,万一你觉得天气炎热受不了,怎么办?”

“非洲那里闹传染病,怎么办?”.

“那里一旦发生战争,怎么办?”

面对亲友们那异口同声的劝说,布雷克很坚定地回答:“如果黑暗笼罩了我,我决不害怕,我会点亮自己的蜡烛!”

一周后,布雷克怀揣着希望去了非洲。在那里,经过布霄克和同伴们的不懈努力,用他们那点点烛光,终于照亮了一片天空,并因此被联合国授予“扶贫大使”的称号。

蜡烛虽纤弱,却有熠熠的光芒围绕着它。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支这样的蜡烛。当一个人在气馁、失败,甚至感到有些绝望时,不妨激活自己,点亮心烛。黑暗消失了,留下来的会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

(选自《读者》)

13.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说说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2分)

14.概括文中第一个故事的大意。(2分)

15.概括文中第二个故事的大意。(2分)

16.根据本文的内容说说“蜡烛”的含义。(2分)

17.试分析“蜡烛”在文中的作用。(4分)

五、阅读选文,完成18—23题。(12分)

我国的航天育种

很多人都想知道,。 是将我国成熟的诱变遗传操作技术和返回式卫星技术相结合,利用返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将农作物种子带到200至400公里的太空中,利用太空特殊环境对农作物种子诱变让其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质、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

目前,我国的空间诱变育种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浩瀚的太空正在成为中国科学家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实验室和育种基地。1987年以来,我国已先后22次利用返回式卫星、5次利用“神舟”飞船,为国内26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地区以及法、德、日等国共几百家早位开展了1400余项空间搭载实验,在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空间工程科学,特别是空间诱变育种等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开展航天育种,提高作物产量,不但可以解决我国人多地少的农业发展矛盾,也是中国为世界农业发展开发出的一项创新性研究领域。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美国和俄罗斯掌握卫星返回技术,而只有中国成功进行了卫星搭载太空育种。上个世纪五六个年代,美苏多次发射返回式航天器并搭栽植物种子,但他们并未把这项技术应用于农业品种改良和培育,而是重点用在了为载人航天服务,即用这一技术探测空间环境的安全性,解决人类在太空环境中的食物供应、氧气来源及生存环境安全等问题。

人吃了“太空粮”“太空菜”会不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答案是肯定的:不会。航天育种走有意识利用空间环境条件加速生物体的变异,并没有导入任何外源基因,从本质上与自然变异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利用宇宙辐射、微重力及弱地磁场等因素的诱导,使作物染色体产生缺失、重复、易位、倒置等基因突变。在正常情况下,植物种子产生自然变异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或许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而航天育种只是使这个速度加快而已,并不存在安全问题。而且,航天飞行回来的种子经各种专业检测,没有发现增加任何放射性,即使直接食用也没有危险。更何况,种子并不是返回地面直接食用,而主要是作为科学试验的对象,要经过一系列研究,育成新的品种,才进行推广种植。 (选自《光明日报》有改动)

18.根据全文内容完成第一段中的“总说”内容。(2分)

19.提取全文信息,扩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准确说明我国航天育种技术在世界上的地位。(2分)

20.第三段文字中列举了很多数字,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2分)

21.试概括第四段文字中两个层次的内容。(2分)

22.从第五段文字可知,航天育种的本质特点是: (2分)

23.用百字左右的篇幅,阐释“太空粮”“太空菜”的“来历”。(2分)

六、阅读选文,完成24—29题。(12分)

篇三:学会写景 高一记叙文写作模块四

恰当的景物描写,能够让事情的发生因特定的背景变得更为生动,也能够让作者的感情更好地表达。抓住景物特征,对景物进行生动细腻的描写,可以大大提升文采。

一、抓住特点,准确描画

写人要有个性,写景要有特色,要想给人独特鲜明的印象,就必须突出该景物的独特之处。可以说,这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前提。

任何一个景物都是由许多物象构成的,但我们不能将它们从头到尾、不分巨细地全部描写出来,而要抓住景物的独特之处加以描写,这样,才能避免“千景一律”的弊端,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要抓住特点,就要对景物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景物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有些同学描写的景物,之所以大同小异,甚至雷同,主要的原因是作者没有对所写的景物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不善于通过比较的方法去发现和抓住事物的特点。而成功的有特点的景物描写,则都是作者对所写景物进行了艰苦细致的观察和反复比较的结果。

二、确定观察点,选择观察角度

描写景物要选准观察角度。对于同一个景物,同一景点,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获得的对景物的印象也会不同。观察角度的选择有两种:一是定点观察,一是移步换景。

1.定点观察:即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是固定的。所谓立足点,是指人们观察事物时所站的位置。这样,我们到一个景点去,固定立足点,视线随身体而旋转可以上下左右移动,写景状物也就有了多个角

度:仰视、俯视、环视、远视和近看,这样将景物一层层地写下来,从而把景物写得层次清楚,鲜明逼真,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运用定点观察法描写景物,第一,要注意选准立足点,哪里最能恰当地表现描绘对象,产生最好的艺术效果,就应把立足点选择在哪里。第二,要把立足点交代清楚。

2.移步换景:就是立足点随着行踪的变化而变化,一边走一边看,走到哪儿,看到哪儿,把景物一步步地写下来。运用这种方法,一要注意把立足点的变换交代清楚,如交代不清,就会使读者如堕雾中;二是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不能写成“流水账”,一方面,从不同立足点看到的局部景物应各具特色,另一方面,各局部景物合起来又要能反映出描写对象的总面貌、总特征。这样描写才是成功的。

三、安排好描写的顺序

景物描写还要注意描写的顺序,顺序恰当才能使描写眉目清楚,自然和谐。

按照景物的方位顺序写景。每种景物都有自己的位置,我们选定一个地方进行观察,按照由远及近(或由近至远)、由内至外(或由外至内)??方位顺序去描写景物的情状、风貌,景物的画面就可以井然有序地展开。

四、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说到底,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达意。“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点明了情与景的关系。大自然的景物本身是没有喜怒哀乐、爱憎褒贬的,但作者带着情感(如欢乐、悲伤、苦闷、烦恼等)去观察,描写时,便赋予了景物鲜明的感情色彩。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感时花

溅泪,恨别鸟惊心”,说的是景物的色彩是由感情色彩决定的,不是晴天都明媚,阴天都悲凉。同一个场景,同一种自然风光,在不同作者眼里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主要是作者的感情不同,是通过不同物象的细节描写反映出来的。

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动景和静景都是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所以,要想描写好景物,就要将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结合起来,所描绘的景物才会具体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景物描写是一种综合的语言艺术,一段或一篇生动、具体的景物描写,应是各种手法综合运用的结晶,因此,我们在写作实践中,一定要对这些方法全面考虑,灵活运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玉 兰 赞

是雪花缀满枝头,这般晶莹洁白?是白云在此逗留,如此婀娜多姿?喔,她比雪花更圣洁,比白云更端庄——她是盛开的玉兰花,人间的美丽之花!(开头用设问,委婉而巧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玉兰晶莹剔透、婀娜多姿的特征。)

昨日,枝头只有毛茸茸的花蕾,一夜春风,花蕾个个绽开,硕大的花朵给大地带来一片生机。春光降临人间了!晨曦中,玉兰披上一袭轻纱,霞光轻抹,五色缤纷,好似天上飘下的云彩。(“披”字运用拟人手法突出玉兰的轻柔;又将玉兰比喻成云彩,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玉兰在晨曦中的美态。)

休息时坐在树下,举目仰望,蔚蓝的天,洁白的花,自由的风,欢快的鸟,这一切神奇地组成了一幅绝妙的图画:衬在玉兰后面的天空如平静清澈的湖面,洁白的花朵像一群纯洁的天鹅,风在她们前后

欢呼,鸟儿为她们伴奏,她们在湖面翩翩起舞。

月白风清之夜,玉兰承受着月光的爱抚,亭亭玉立在深蓝的天际下,素雅、娴静,好似下凡的广寒仙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柔和,衬托了月夜下玉兰的素雅、娴静、亭亭玉立。)

娇柔的花瓣,优美的花型,纯洁的白色,构成一朵朵圣洁美丽的玉兰花。她确实是天工神匠用洁白无瑕的美玉琢成的稀世珍品,她和国色天香的牡丹一样奔放,又如凌波仙子一样飘逸,她比荷花更秀丽细腻,比菊花更朴实亲切。可是她在人间逗留的时间不长,仅仅几天就凋谢了。转眼间,洁白的花瓣撒落一地,常引起人们的怜惜。然而,她的神韵依然浮现在人们的脑海里——她已把美好的形象镌刻在人们的心间。(用对比、拟人突出玉兰的娇媚、优雅、纯洁、飘逸、秀丽的特征。)

我爱玉兰,爱她的纯洁高雅,弃妖冶之色,去轻佻之态,无意与群芳争艳,不惹蜂蝶狂舞。她不选择在温暖舒适的暮春中吐艳,却在冷雨中挺立,在寒风中怒放。无论高缀枝头,还是飘落在地,始终保持着一尘不染的品格。即使埋入泥土,也是一片芳心,洁白无瑕。她以自身的形象启示人们制定生活的准则。(抓住了景物的精神特征,融情于景,使玉兰花的形象更加动人。)

人的生命之花,也和大自然里的花朵一样色彩繁多,姿态各异。如果长久开放的生命之花是会被污泥沾染的,那我愿为仅开几天的纯洁的花;如果有些花易色能继续开放,我愿为保持自己的本色而悄然离去。虽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具有伟大功绩的英雄,却都应该并且能够像玉兰一样高尚朴实,圣洁无瑕。为了装扮出人间美好的春天,即使遭受风雨摧残,“零落成泥碾作尘”,也依然会在人间留下“香如故”。

愿人间开满洁白的玉兰花,愿人们的心灵似玉兰般圣洁无瑕!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四季循环,春华秋实,登高望远,临风把酒。自然的造化总是带给人们丰裕的情绪体验。

请你以某种自然风景为目标,展开遐想,写一篇游记类文章。 要求:(1)自主选材,注意情绪再现。(2)风景描摹要生动,描述微小。(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立意点拨]

这篇作文要求写自然风景。从内容来看,可写景,也可状物。写景主要是借景抒怀,通过对自然界丰富多彩的形象实行艺术的加工、描述,来表达特定的情绪和思维。就写景而言,首先要抓住风景的特性,把风景写真写细写明了;其次是要把“景”和“情”有机地结合起来,或触景以生情,或缘情而写景,无论采纳哪种办法,都须记着“情为主,景是客”(李渔《窥词鄙见》),写景只有“情况融会”,方能“物我双会”。正如王夫之所说:“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写景状物务必含情寓意。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这类游记类文章呢?

1.记叙要有线索。写游记类文章时,要把游览的过程交代清楚,这就需要有线索。线索就是写作的顺序,常用的有时间先后顺序和地点转换顺序。时间先后顺序就是根据自己的行踪,按照景物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描述。地点转换顺序的具体方法是:在描绘景物时,我们要写清景物的地点、方位。还要注意写景的顺序: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整体到局部??

2.写景要有重点。游记类文章,描写景色是必不可少的。游览

篇四:游记写作训练

第一单元 山水情韵

表达“写一篇游记”

【训练要求】

作文的要求:“要写清楚游览地点的风光景物特点,引起人们游览的兴趣。”

1.要注意交代清楚游踪

游览一个风景点,往往要经过许多地方,看到许多景物,其路线也可能忽东忽西,来回交叉,重叠反复;但在记叙时,一定要有一个清楚明晰的顺序,让读者明了你先到了什么地方,后到了什么地方。这样,一方面利于读者了解所写景物的地理位置及特征,另一方面会给读者留下一个比较完整的整体印象。

2.要突出景物的鲜明特征

不同的风景区,其风景具有不同的特征。如华山的险峻、黄山的奇秀等。在描写时,一定要抓住景物的鲜明特征,写出区别、写出神韵,使人能产生神往之情。

3.可根据需要适当交代有关景点的知识

游记还应适当对所游之地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简要介绍,使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激发人们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与神往。

4.写出“观感”,融情于景

游记作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自然风光、风景名胜的描绘,让人了解祖国山河的美丽多姿,进而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神往和赞叹之情。所以写作时,要突出作者对景观的独特感受,融情于景,使外在的自然风光与作者内心的特殊感受水乳交融,从而更强烈地打动读者。

【导写提示】

本单元所选取五篇山水游记都是古代游记或名胜记,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浏览山水名胜,并用优美的文辞记录所见所感,是中国古代文人生活中常有的风雅韵事。因而山水游记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本单元所选的几篇山水游记文,都是历来传诵的名篇,很能代表中国山水文学情景交融的特点。

《壶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梁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从黄河的“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中,赋予了黄河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民族精神。

《北海的早晨》中,作者紧紧抓住“早晨”这一特定的时间段内北海的特点来描写,按照时间顺序,细腻地描绘出时间流程中北海景物的变化,歌颂了美丽大自然和充满朝气的社会生活,从而使和平、充满生机的北海的早晨,在每个读者的心中留下了融融的暖意。

《小石潭记》中,柳宗元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对小石潭自然风景的描绘中,借被遗弃于荒远僻地的美好风物,寄喻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特别是对“小石潭”秀丽景色的描写,细腻而生动,读之如置身其境。

《白洋潮》这篇小品记叙了作者在白洋村海塘观潮的全过程,以时空为序,由远及近,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白洋潮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一个又一个奇观,写出了白洋潮的盛大气势和雄壮之美。

《天目》不同于一般游记,它打破了一般游记以游踪为线索,记叙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闻的模式,用大量的笔墨重点介绍了天目独特的“七绝”,并将它与其他山进行比较,给读者留下了天目山无景不奇,无物不美的深刻印象。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逾此者,便有出缠结室之想矣”的感慨。这样的抒写,进一步烘托出了天目山的魅力以及对它的热爱赞美。

从写作上讲,这几篇散文也很有特点,能给我们多方面的启发。

《壶口瀑布》借助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情景交融;在写景时加以联想

《北海的早晨》多角度描写

《小石潭记》移步换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

《白洋潮》正面与侧面相结合

《天目》写景与议论相间

【例文引路】

读例文,思考问题。

1.你能理出下面这篇游记的游踪吗?

2.你觉得这篇游记可供自己借鉴的地方有哪些?

保国寺记游

今天是2004年大年初九,天气难得的好,使人真正感觉到了春天的气息。于是,我和爸爸妈妈决定一起就近出行,前往家乡附近的保国寺。

保国寺位于宁波北部灵山山腰之上,始建于东汉,现存大殿距今已整整991年。这在南国算是现存最为古远的一处佛家胜地了。据记载,保国寺原名“灵山寺”,原本是为了纪念当时的一对功勋卓

著、隐居灵山后又广施义德的骠骑将军。后改作此名,更能体现这一纪念意义了。所在的灵山,葳蕤秀美,现在已经是周围市民休闲游玩的绝好去处了。

去往保国寺的车程其实只有20分钟左右,但因为我们出发得较晚,所以下车时已是下午1点多了。加之春节假期已经结束,因而游人不多,我们正好细细领略山寺的幽静和神秘了。

进了山门,一路拾级而上,人仿佛陷入了绿阴之中。这对我们曾经久居北国的人来说,实在是难得的新奇。北方的春节,山已是萧条得很了,草啊树啊全都是枯黄一片,少了生气。但此刻身处此地,使人恍如已是春意浓郁了。加上路上不时可以看见开得黄灿灿的几株迎春花、含苞欲放的腊梅,真是有了几分“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意境。

保国寺的自然风光十分秀美,所有景点都缺少气势,但却秀气得可爱。比如山下的“灵龙泉”吧,其实只是一股涓涓细流,但设计者在泉边加上一只“龙头”,让泉水从龙嘴之中“吐”出,就颇有一番趣味了。再如山腰的“毛竹园”,其实只是在满山杂木间点缀了一片南国常见的毛竹而已,但与周围的树木那么相互映衬一下,就可见它的独特风味了。一路上移步换景,每处似乎都有让人忍不住拿出相机取景留念的所在,虽小巧但又不失雅趣,实在是不可多得。

但保国寺毕竟是我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文化旨趣、人文内涵当然是我们浏览的重点。像保国寺大殿后的“一碧涵空”池,真的是尽收周围山色风光;水波荡漾处,似乎照得见古代香客的身影了。还有寺里的钟鼓,现在已经成为了游人花钱娱乐的工具,但声声钟鼓悠扬,又怎么不让人发思古之幽情呢?再有就是“中华历史遗迹展”,荟萃了长城、兵马俑、黄山、庐山等中华悠久历史上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虽说人工雕琢的痕迹太浓,但却着实是游人们了解中华灿烂文化的一处小小园地呢。

离开保国寺时,已是下午4点多了。尽管我们在保国寺逗留的时间不长,但收获和感受却是不少啊!

悟写法:

本文按照游览的时间顺序,有条理地记述了小作者游览保国寺的经过,着重表达了游览过程的感受。其中第四段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保国寺所在的南国春天的特色。全文语言流畅,描写游览感受细致,给人以“心”临其境的享受。这是最值得我们借鉴的一个写作特点。

参考提纲:

第一部分(第1~3段):介绍游览的时间和游览地的概况。

第二部分(第4~6段):写游览经过和感受。

第一层:写山门所见及所感。(第4段)

第二层:写保国寺内的自然风光,突出“秀气”的特点。(第5段)

第三层:写保国寺的文物价值和游赏价值。(第6段)

第三部分(第7段):总括全文,自然收尾。

读例文,思考问题。

神农架游记

为了拓展我的知识面,爸爸答应我暑假去神农架一趟。8月中旬的一天,我们一家三口高高兴兴地踏上了神农架之旅。

我们先乘火车到宜昌,再在宜昌乘大约五六个小时的车,便来到神农架的入口——鸭子口。这里的海拔已经是一千八百多米了,与宜昌市区的炎热相反,我感觉到了一丝丝的寒意,汽车玻璃也冰凉冰凉的。

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又行驶了四十多分钟,到了神农架的最高峰——神农顶。从山上往山脚下望去,植被的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山脚是阔叶林,山腰是针叶林,再往高处,草树交错。越往上,树就越来越少,到海拔两千六百多米的地方,就基本上没树了,只剩下了各种各样的草和大熊猫爱吃的箭竹,可惜箭竹都枯死了。到山顶便只有草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山草甸。

神农架最有名的一个景点就是风景垭。这里云雾缭绕,再加上青翠的山峦,似乎仙境一般。听说如果到了秋天,天气好而且没有云雾的话,景色会更加美丽。从这里可以俯视到山腰上红、黄、绿的树叶,他们相互交错,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还能远眺各种奇峰怪石,它们在丛林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的幽静、苍莽。

离开风景垭,沿着盘山公路继续往前走,便来到了板壁岩。在这里,我看到了蔷薇、冷杉、黄杨木、红桦等过去我听都没有听说过的植物,其中有不少还是珍稀植物。有长了一千年还只有一个成人高的小叶黄杨,过去用来做直升飞机螺旋桨的红桦,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珙桐??跟随着导游走了一会儿,我们看到一个洞穴。据说这里可能曾有野人出没过。洞穴旁古木参天,树上附着厚厚的一层苔藓。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好新鲜呀!

游完板壁岩后,接着我们又游了金猴溪、野人梦苑、了望塔等景点。

这次去神农架,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丰富了我的知识,增长了我的见闻。

悟写法:

本文与《保国寺记游》一样采用了时间顺序记述游览经过。全文叙述清晰,写景生动,抒写感受也较为真切。

参考提纲:

第一部分(第1~2段):写游览的时间、起因和路上所见。

第二部分(第3~6段):写游览见闻。

第一层:写山顶所见。(第3段)

第二层:写风景垭见闻和感受。(第4段)

第三层:写板壁岩和野人洞。(第5段)

第四层:略写游览金猴溪、野人梦苑、了望塔等景点。(第6段)

第三部分(第7段):总写感受,结束全文。

夫子庙的夏夜

上海有一座城隍庙,它坐落在著名的豫园,我去过好多次。南京有一座夫子庙,却是第一次去。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了南京。爸爸说:“夫子庙晚上去才好看!”于是,我们选了一个傍晚,来到了历史悠久的夫子庙。从“状元楼”入口,我们走在了夫子庙的一条古香古色的商业街上,窄窄的马路两旁是一家紧挨一家、各具特色的商店。天色渐渐暗下来了,每家商店的屋檐下,亮起了一盏盏大红的灯笼,金黄色的霓虹灯勾画出每座仿古建筑的轮廓,给夫子庙增添了节日气氛。爸爸说:“夫子庙天天都在过节,欢迎着中外游客。”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秦淮河。河的南岸有一块巨大的照壁,照壁上“秦淮人家”四个大字倒映在静静的水面上,更增添了夫子庙的独特风情。河上有一艘艘脚踏的、电动的游船,还有一只只用半透明塑料制成的兔子灯,浮在水面上,用来点缀秦淮河;河对岸,是一幢幢明代建筑风格的民宅。

我们租了一艘游船,在秦淮河上荡漾了半小时。不知不觉,肚子饿了,我们来到了幽雅的“香君酒店”。酒店很具特色:窗是细木格子,桌椅是红木的,服务员小姐都穿着漂亮的“古装”。一家三口人只需花上100元,就能品尝十几道小吃。我们一坐下,服务员小姐就端来了“雨花茶”,递给我一本厚厚的菜谱。

“这么多菜!我们肯定吃不了。”爸爸惊叹道。

“少点些菜吧!”妈妈提议,“请给我们介绍一下。”

篇五:写景散文单元拓展课初探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是学习写景状物散文,所选文章为经典美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这些散文名篇,凭借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和优美隽永的语言,对大地山川、风物美景做了生动细致地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教师带领学生品读精彩语句,体会作品描绘的美景,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久久沉浸在美文带给我们的美妙意境中。但是语文教学仅仅靠学习教材中这几篇范文是远远不够的,为此笔者趁热打铁,布置了以下作业,及时把课堂内的品读延伸到课堂外,并设计了写作练习。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师生共同总结出了鉴赏写景散文的方法:

1.体会深情,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

2.调动感官,从景物的形、声、色、味等角度赏析

3.选准写景角度,从空间的变化角度赏析

4.品味语言,从语言修辞角度赏析

5.体味艺术特色,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

作业一:摘抄名家名篇中写景抒情散文片段并运用所学的赏析方法赏析

作业二:练笔

根据《荷塘月色》通过写景表达了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伤的写法,请同学们写两段描摹景物的文字,分别表达悲和喜的感情,每段300字左右。

以下是作业评点展示课。

第一节课:展示部分学生摘抄的名家片段,课堂集体赏析

这节课共赏析了五个名家片段,下面举两例展示。

名家名段赏析:

1.“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节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

(高中人教版没有这篇课文)

学生甲:这段文字修辞用得好。比如写“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多么可爱的小精灵,”用了比喻手法;“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又用了拟人手法,非常生动。

学生乙:我觉得动词用得好。一个“停”准确地写出了蜜蜂飞行时仿佛停留在空气中的形态。一个“捋”不光写出蚂蚁因腿长腿多前行时蚁身贴着蚁腿的状态,更写出蚂蚁像一位智慧的老人,捋须沉思,想象奇特。“瓢虫”“忽悠”“升空”连用更是准确写出瓢虫迅速地垂直上升而飞行的习性。

学生丙:此处景物描写固然生机盎然,但其中蕴含的情和理更深刻。蜜蜂虽小,却忙碌不停;蚂蚁虽弱,却也在思考人生,并从思索中获得勃勃生机;瓢虫虽笨,但只要执著,不也有“忽悠一下升空了”的曙光?“我”虽然失去了双腿,但生活还将继续。于是,作者开始思考生命。“我”从蜜蜂、蚂蚁等事物中看到了生命的希望和韧性,获得重生的勇气和信心。 (全班报以掌声)

师:这几位同学赏析得非常到位。第一位同学从修辞角度赏析,第二位同学从善用动词角度赏析,第三位同学更是站在一个高度,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发掘出作者通过描写景物蕴含的情和理。他们都能用我们所学的赏析写景散文的方法去赏析,看来他们掌握了写景散文的一些鉴赏方法,很好。我们再看下一个片段。

2.壶口在山西吉县境内,是黄河上唯一的瀑布。因状如壶口而得名。水流至此急冲沟下,人观瀑布由上俯下,只见烟水迷漫,船行至此得拖出河岸,绕过壶口。即古书上所载“河里冒烟,旱地行船。”原来黄河在这里,先因山逼而势急,后依滩泻而狂放,排山倒海,万马奔腾,喧声蔽天。却正当她扬眉得意之时,突以数里之阔跌入百尺之峡,如水入壶,腾荡急旋。于是飞沫起虹,溅珠落盘,成瀑成湫,如挂如帘。裂坚石而炸雷,飞轻雾而吐烟,虎吼震川,隆隆千里,龙腾搅谷,巍巍地颤。黄河于斯于此,聚九天雷霆,凝江海之威,水借裂石之力,轰然劈开大道坦途;沙借波旋之势,细细磨出深沟浅穴。放眼两岸,鬼斧神工,脚下这数里之阔的磐石,经黄河涛头这么轻轻一钻一旋,就路从地下出,水从天上来。她顺势一跃,排山推岳,挟一川豪情,裹两岸清风,潇洒而去,又再现她的沉静,她的温柔,她的悲壮,她的大度。去路千里,缓缓入海。

――节选自梁衡《壶口瀑布记》

学生甲:“飞沫起虹,溅珠落盘,成瀑成湫,如挂如帘。裂坚石而炸雷,飞轻雾而吐烟,虎吼震川,隆隆千里,龙腾搅谷,巍巍地颤。”这几句工整对仗,语言非常精炼,主要运用拟人、排比等手法,写出了壶口瀑布的雄壮。

学生乙:“她顺势一跃,排山推岳,挟一川豪情,裹两岸清风,潇洒而去”这句非常有韵味。首先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的修辞手法将黄河水的威武雄壮、奔腾不息展现在读者眼前,我觉得这更是赋予黄河一种中华民族的精神――无坚不摧、勇往直前。

学生丙:我还说语言。是的,作者语言优美精炼,善用修辞,但是关键还是新颖、不落窠臼,没有陈词滥调,是从心底流淌出的语言,读了让人感动、震撼,甚至落泪。

师:说得好。同学们不仅掌握了赏析写景散文的方法,也明白了要想写好写景散文,不仅仅是善用修辞,也不是堆砌华丽的辞藻,关键是用心写,用情写。

(其余赏析略)

教师小结:如何鉴赏写景散文

1.品味语言,从语言修辞角度赏析

(1)品味词语的表现力

“以一字为工,自然灵异不凡。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有时,一个词甚至是一个字的使用,就能让景物变得鲜明生动。品味语言,要重点品味那些能一字传神的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等,品味这些词对描摹景物、传情达意的表达效果

(2)品味修辞手法的运用

写景状物中,作者多运用比喻、拟人、排比、通感等来加强景物的形象性,给读者留下鲜明具体的印象。2.调动感官,从景物的形、声、色、味等角度赏析

要写出景物的特点,作者往往从细微入笔,把景物的细部、局部特征放大。我们在阅读时,就应调动感官、抓住景物特点来进行赏析。如《荷塘月色》写“月色下的荷塘”就是从形、声、色等角度细细描摹景物给我们美的享受。

3.选择写景角度,从空间的变化角度赏析

景物一般是立体的、有层次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作者总是多角度状写景物,有远景、近景,有俯视之景、仰视之景,定点观景、移步换景??这样的写景更加富有变化而不显呆板。

4.体味艺术特色,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

为了把景物描写得更加生动鲜明,作者常常会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来突出景物,常见的如动静结合、烘托渲染、虚实相生、象征等等。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能让我们更深入地感受景物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5.体会深情,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

“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景物呈现于作家眼中,经过艺术化的选择提炼,再用文字

描写出来,不能不带上作者的主观感受。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景物描写的特点。透过景物描写,看其中抒发了怎样的情,达到了怎样的效果,应是我们赏析的重点。

总之,我们鉴赏写景散文时要仔细品味语言,抓住景物特点去把握文中深挚的情感。

第二节课:教师展示学生写景优秀片段,同学点评。

作业二:练笔

根据《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通过写景表达了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伤的写法,同学们写两段描摹景物的文字,分别表达悲和喜的感情,每段三百字左右。

学生优秀作业展示:(选取几例展示)

一、通过写景抒发喜悦之情

不必说大块小块的菜地,稀稀拉拉的菜架,又白又长的冬瓜,头上顶着小黄花的黄瓜;也不必说随地啄米的母鸡,躲在屋檐下乘凉的大狗,以及突然从窗台上跳到花丛里的蚂蚱。单是屋前那小小的一片地,就有着无穷的趣味。燕子在这里呢喃,公鸡在这里歌唱。打开门看到狗妈妈生的小狗狗,还有蹲在大大南瓜叶子下的兔子,如果用手抓住它的耳朵,它会用四只手挠人的胳膊。

西红柿和西瓜的藤缠在一起,分不清了。西瓜想长多大就长多大,想把藤拉到房顶上去也没人管它,长不出来也没人怨它。西红柿架上有红有绿,不能怪人想去摘它。而小小的红辣椒,戴着好看的帽子,朝天抛洒自己的热情,向地宣泄自己的开心。如果喜欢的话,你还可以到墙角去找酸枣,很酸却别有一番味道,放在一起犹如许多红玛瑙,煞是好看呢。 ――贾璐瑶

学生甲:很巧妙地化用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精彩文段,但又不露痕迹,让人觉得既熟悉又新颖,能吸引读者。

师:看来初学者进行巧妙的模仿也是不错的。

学生乙:语言生动形象。运用拟人、排比、描写等手法写出欢乐的农家生活。 学生丙:语言质朴,表达的情感也很质朴。看来贾璐瑶同学有这样的生活体验。 师:语言朴实又不乏生动,读来亲切自然、沁人心脾,感情也很真挚,毫不造作,贾璐瑶同学确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吧?

贾:是的。(其余略)

二、通过写景抒发悲伤之情

1.又是一个美丽的清晨,当第一缕光线窥到那支离破碎的断壁残垣。没有昔日孩童上学路上的欢声笑语,没有大人在苞米地里辛勤劳作的黝黑的脊背。几朵野菊花孤独地在村口汽车站牌下随风摇曳,而候车台上却空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甚至没有要捎到城里的大包小包的行李。

四周静悄悄的,偶尔有几声清脆的鸟鸣从已被连根震断倒在地上的树木上传来,那鸟鸣像一把利剑,直直地刺向云霄,随着风在初晨的朝霞里发出耀眼的光,却又霎时湮灭在这可怕的生命荒原。

清澈的小溪不曾理解这天崩地裂的惨状,照旧汩汩地飞奔,灌入田埂的裂缝里,倒塌的围墙下,好像要用不经世故的青春来填补人们那破碎的心田。

――李子超

学生甲:我很喜欢这一句“那鸟鸣像一把利剑,直直地刺向云霄,随着风在初晨的朝霞里发出耀眼的光,却又霎时湮灭在这可怕的生命荒原”。作者运用通感、以动写静等手法写出了大地震后死一般的静寂,也从侧面写出作者内心的悲悯。很有功力,佩服佩服!

学生乙:对对,我同意。说到侧面描写,我还想再补充几句。这段文字好多地方都用到了侧面描写。“没有昔日孩童上学路上的欢声笑语,没有大人在苞米地里辛勤劳作的黝黑的脊

背。几朵野菊花孤独地在村口汽车站牌下随风摇曳,而候车台上却空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甚至没有要捎到城里的大包小包的行李”以及“清澈的小溪”等语段,烘托了地震后的惨相。 学生丙:我觉得“野菊花”是亮点,暗示了生命的顽强。

师:是的,李子超同学写得好,同学们也评析得好。确实,这段文字很有感染力。他善于营造氛围,用沉重的语言,通过描写灰暗残破的景物写出地震后的惨相。善于抓细节,文笔很细腻,语言老道有功力。这和他热爱写作,经常练笔分不开。下面我们再看一段文字。

2.深冬的芦苇已不再繁盛高傲,苇秆中间已被寒风笔直地折断,深深地插进泥土之中。空气寒冷而干燥,苍白的天空之中没有一只鸟儿。

风发出一种近似诅咒的嘶吼声,芦苇如泣如诉地低吟着,大颗大颗的眼泪掉下来,落在一片枯死之中,发出残破的声响。

暮色逐渐暗淡下去。寒风夹着夕阳的碎屑,呼啸而过。无数干枯的生命在夕阳中低声哭泣。黑暗越发残忍地降临,最后一抹光亮刷在芦苇之中,泛起悲凉的光,一切寂静无声。 黑暗到来,所有的悲伤,所有的幸福,一切犹如雾气,逐渐消散。

秋风萧瑟,吹卷起片片枯叶。那边缘已泛起皱痕、黄中透着黑的叶子在风中翻滚几下,又缓缓地、无力地垂落下,似风烛残年的老人。蝴蝶欲展翅飞舞,却最终在秋风的凛冽中放弃最后的挣扎,任随风对她的欺凌,消散了她最后的芬芳。

――王欣然

学生甲:作者善用一些冷色调的词,比如“如泣如诉的低吟、枯死、残破的声响、暗淡、黑暗、悲凉的光、萧瑟、秋风的凛冽”等营造出了悲伤的氛围,很有表现力。

学生乙:同样也善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增强感染力。

学生丙:看来要写好写景散文,语言生动形象很重要,要想让语言生动得多用各种修辞手法啊!(同学们在笑声中认可他这一见解。)

(其余片段略)

最后教师进行了总结:

1.写景要对景物仔细观察,注意该景物与其他景物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就是它的特点

无论是山川风景还是城乡面貌,它们都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等,我们要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在比较中抓住该处景物所独有的、他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跟它全然相同的特征,只有这样,才能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2.写景要有顺序、方位,如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整体后局部,先主后次等,总之要一部分一部分地写

3.写景可以先粗笔勾勒,然后再工笔细描

要把看到的景观描摹下来,可以从大处着笔,就像画家写生一样,勾画出景观的大致轮廓,让人对景观有个整体的感受和印象;也可以对某一具体的景象,从形、声、色等多个方面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以便让人更好地了解这个地方的特色。

4.写景可以动静结合,虚实相间

5.写景要融入自己的情感

6.写景最重要的是语言要生动

多用一些形象可感的词语,灵活运用比喻、拟人、象征、衬托等多种手法,这样可以大大增强表达效果。

一节课在师生热烈的评点中结束了。写得不理想的同学深受启发,表示要重写。至此教师设计的写景状物单元的总结拓展课也比较圆满地完成了。

备教手记:语文学习是面对浩瀚大海的苦苦泅渡,而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只是几朵拍岸的浪花,要想提高读写能力,取得语文学习的精髓,还需要在广博的大海中畅游,把课内学习

延伸到课外。要提高高中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应该大胆创新,探索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课外阅读新方式。笔者认为,活用课本资源,进行拓展式阅读,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学了朱自清、郁达夫的散文,教师就布置学生读他们的其他优秀散文,进一步体会他们的文风、才情;学了写景散文单元就拓展读其他名家的同类散文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他们不同的语言风格。基于此,笔者设计了本次拓展课,这是其一。

其二,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长期以来,在语文学科中,我们的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严重脱节,讲课只是讲课,作文只是作文,两者之间少有关联。由此,我认为,在新课标的感召下,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为课文教学和作文训练搭建起一个能够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平台,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

目前,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入选范文,总体上说是古今中外文章的典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古今文章的水平。所以,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要以课文为写作的突破口,及时地把写作训练有机地揉进课文的教学中,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实现读写结合。所以这一写作拓展课的设计,是让学生理解了课文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之后,通过仿写实践,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反过来,学生通过写作实践,又进一步提高了对课文的鉴赏和理解,从而全面提升语文的运用能力。

篇六:2013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适用班级:高一年段

一、语言运用(1-8每题2分,第9题3分,第10题5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悲怆(chuàng) 眷顾(juàn)逃遁(dùn) 贫瘠(jí)

B.潦倒(liáo)譬如(pì) 融化(l?ng) 赫然(ha)

C.嘶叫(shī)疏落(sū)迷瞪(dang)囫囵(hú)

D.歧韵(qí) 魂魄(p?)腐蚀(shí)韶音(shà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笑逐颜开黄梁一梦出奇不意 心急如焚

B.明察秋毫幅员广阔轻而易举 典雅端庄

C.瞻养父母归根结底晶莹透明 前赴后继

D.忠心耿耿相濡以沫百感交积 擅长歌咏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隐逸恬淡 逸闻轶事B.略胜一筹 领略秋景 ....

C.不能自已 死而后已D.缓慢悠长 自在悠闲 ....

4、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不能用括号里的成语替换的一项是()

A.他的结局对于这山望着那山高的那种人,是一个很好的教训。(见异

写壶口瀑布的写景作文

思迁) .......

B.要想学好一种乐器,必须要从小练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是这个道理。(水滴 .........

石穿)

C.在许多电视剧中,部分官员和地产商一个鼻孔里出气,哄抬房价。(沆瀣一气) .......

D.人家有灾难,你怎可以悠闲地看热闹?悠闲地看热闹,至少有坐山观虎斗之嫌。(洞若.....观火)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我们祖国的建筑中,具有久远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传统。

B.生活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如果得不到你的欣赏,那不是它缺少美,而是你缺 少发现。

C.实现工业现代化,任重道远,会遇到许多不熟悉的新情况、新经验和新问题。

D.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6、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老队长很受大家尊敬。不幸的是,他在一次施工事故中一命呜呼了。

B.令嫒这次获儿童画全国大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感谢你。

C.我在这个问题上请教了很多人,都得不到解决,于是不耻下同,向叶先生请教。

D.老黄,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长命百岁。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是郁达夫的小说,带有浓重的颓废情绪,毫无积极意义。

B.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C.中国台湾当代散文作家。《我的空中楼阁》是其代表作:

D. 《西安这座城》的作者是贾平凹,其代表作有《废都》《浮躁》等。

8、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江畔独步寻花

杜 甫

稠花乱蕊裹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注】公元761年,杜甫从甘肃携家出发,历经千辛万苦到达成都。当时他刚刚50岁,贫病交加,这首诗正作于当时。题中的江指成都锦江。

A.首句写锦江春光之盛,花木之繁。花曰“稠”,蕊日“乱”,花怒放江滨曰“裹”,用词新奇,富于创造力,将江边千红万紫、叶艳争妍的美好景象完全描绘出来。

B.次句笔调一转,春光虽美好,身体却很衰弱,独步江畔,本是赏春,结果反倒“怕春”了:这个“怕春”,实是爱春的深化,也感叹自己年老体衰、举步维艰。

C.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人将病弱之体置于花稠蕊乱之中,由赏春到怕春,诗人的那种叹老伤病,“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精神状态就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了。

D.这首后两句笔调再转,虽然“行步欹危”,但“我”还能写诗咏花,饮酒赏花,诗和酒还是供“我”驱使着的,“我”还不需要别人来照顾呢。

9、语言运用。

写出下面故事中厨师自说三罪的潜台词。(3分)

晋文公在用餐时,发现烤肉上缠绕着一根头发,于是大发脾气,要治厨师的罪。在这危 急关头,聪明的厨师连忙跪下来说:“臣有罪!臣的罪有三条:切的刀快得像宝剑,能割下 肉却割不断头发,这是罪一;烤肉时,我用铁签穿起肉来反复翻动,却没有发现这么长一根 头发,这是罪二;炉火熊熊燃烧,肉熟了,头发竟没有烤焦,这是罪三。有此三罪,的确不可饶恕。”

10、诗词名句填空(每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杜甫《登高》)

明月松间照, 。(王维《山居秋暝》)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二、阅读理解(14+12+10,共36分)

(一)阅读《再别康桥》节选部分,回答11—15题。(14分)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11、节选诗中的“青荇” “彩虹” “星辉”等意象有什么作用?(3分)

12、节选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分)

13、请写出节选诗的韵脚字。(3分)

14、你怎样理解“招摇”“甘心”二词在句中的含义?(3分)

15、节选诗最后一节改全诗第一节的“轻轻”为“悄悄”,你认为有何深意?(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选择题每题2分,第18题4分)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 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___a__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_ b _ 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_ c __ 数着一丝一丝__d___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

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 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16、给文中a,b,c,d空缺处选择填入的词语,最适当的一项是( )

A.煮 听见 列 洒 B.泡 听得 细 漏

C.冲 细听 忙 射 D.烫 聆听 点 照

17、作者认为牵牛花的色彩“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对此理 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充分说明作者对色彩的研究颇有造诣,也反映了作者对颜色的看法。

B、这与文眼一致,从视觉效果上突出了北国秋的“清、静、悲凉”,恰当的传达了作者的情感。

C、四种颜色里,确确实实是蓝、白色最好,不浓不淡,不妖不艳,恰到好处。

D、作者仅仅是为了表达一家之言,未必可信,实际上,淡红色的牵牛花还是蛮不错的。

18、选文中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对这 样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两种声音的描写,巧妙地告诉读者,北国的秋天有“清、静、悲凉”的一面,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

B.两种声音的描写,其实没有什么可探究的,就是写实而已,这两种声音那时那地 确实有。

C两种声音的描写,很好地写出了北国秋天景色的多样性,不然,就显得单调而 乏味。

D.两种声音的描写,以声写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

19、作者说‘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这“秋意”指的是什么?表现这“秋意”的景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列诗句中,与文中意境最相吻合的一项是 ()

A.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向偏。(陶渊明《饮硝》)

B.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盂浩然《道故人庄》)

C.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D.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辛弃疾《贺新郎》)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5题.(10分)

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 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 a ,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清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b 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而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 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中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量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__c___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器、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各种人的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看罢水,我再仔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漕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 d 的水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采这柔和之

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徐霞客游记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节选自《壶口瀑布》,有改动)

21、作者用了很多词语描写水,请把至柔至和推推搡桑_C_如丝如缕,D.畅畅

快快,填在文中的a,b,c.d处。(2分)

a. b.c. d.

22、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B.山是清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C.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路上去坚实而又 松软。

D.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23、下列对文章的写作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伟力。

B.作者运用了大量形象生动的动词,展现出壶口瀑布的动态美。

C.选文中,作者以“我”的内心感受来衬托瀑布之险。

D.作者在写景中抒情言志,文章意境雄浑,感情真挚。

24、作者说:“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分析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 用。(2分)

25、品读文中第②段画线的句子,思考作者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瀑布,这样写的 好处是什么? (2分)

三、写作

2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作文。(40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对于炎黄子孙而言是一年中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既与传统农时节律“二十四节气”相吻合,又融合了历史中寒食、上巳等节日内涵,是一个追忆和祭奠先人的肃穆日子,也是人们踏青游玩、享受春天无穷乐趣的欢乐节日。祭扫与踏青的习俗体现了一种“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在公祭民族先祖、英雄,祭奠家族的祖先的同时,还可以亲近大自然,在春天的气息里,感受天人合一的自然之道。请以“清明”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字数6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