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论坛(共8篇)

来源:作文周刊网 时间:2017-06-26 03:56:20

篇一:关于诗歌

关于诗歌

我路过,我看你微笑.我不仅是路过.所以,我纪录,我的脚步,你的微笑,我们在一起的好日子.

1.关于当下诗歌

1> ◎当下诗歌的阅读与接受◇韦白

■ 作为一个诗歌写作者,常常被问及当下诗歌何以缺乏读者的问题。我以往的回答也和大家一样,把一切问题归咎到体制的不合理和诗歌教育的缺乏上。诚然,体制的弊端可能是很主要的,与体制息息相通的诗歌教育也确实是大有问题,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但我们很可能忽略了一个同样值得重视的问题,那就是诗歌阅读所需要的“心境”的缺失。

■ 诗歌和戏剧一样,是一种“慢”的艺术,需要在“慢”中凝神专注。诗歌阅读所需要的“心境”是在社会生活的“慢”的节奏中实现的。而当下生活已处于一种物质的高速运转中,这对于一切有赖于“慢”中体会的艺术,都是毁灭性的。这已不是一种兴趣的浓淡问题,而是一种心理结构的转变而导致的兴趣转移。

■ 诗歌本来最亲近于一种心理的诉求。人们想要最直接地传达出内心的声音,本来是最容易接近诗歌的。但诗歌对于内心压力的缓解恰恰又是深层次的,她不是一种表层的抒解。这对于精神处于高度紧张而压抑的人群来说,内心深处的抒解固然重要,但疲惫的身心所要求的、更多且更为迫切的是一种情绪的瞬间放松和休息,这恰恰又是诗歌所不能提供的。

■ 八十年代的“诗歌热”,虽然在文化圈中被过份地神化了。但那时的社会氛围,正好提供了一种较为合适的诗歌阅读的土壤。首先,在许久的禁锢之后,人们的心头有一种强烈的想要倾诉的愿望;而商品经济的浪潮并未形成,人们仍然处于一种“慢”的生活节奏中。

■ 当下诗歌标准的混乱甚至缺失,诗歌作品的混乱和芜杂,无形中也败坏了人们对于诗歌

的阅读“心境”。即使是一些对诗歌抱有好感的读者,他们在浏览了充斥于各大论坛的“垃圾诗歌”之后,也会变得心浮气躁,丧失掉阅读优秀诗歌所需要的“阅读心境”。而这又是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体所必然面临的困境。网络本来应该只是一种传播诗歌的载体,但由于它的便捷和并不具备筛选能力,以及它急迫的时间感和光纤信号的流速,使一些寄生于网络的诗歌写作者或阅读者,无形中被速度挟裹着,而成为了短暂、快捷而又“无深度回味能力”的发射器、传播器和接受器。

■ 从这个角度上,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不适合阅读诗歌的时代。但它决不是一个不适合生长诗歌的时代。诗歌在当代文化中的被边缘化,部分是诗歌内部的问题,更主要的应该是社会文化的教育机制和传播机制的缺陷,以及大众对诗歌阅读“心境”的丧失。

韦白于长沙雅园

2006-05-25

2>.诗歌的时间意识呈现

寿州樊子---浅析平民诗社5月份部分作品

吃了吗?

吃了

这首题为<<三中全会以前>>的小诗是贾平凹最早发表在80年代初期的<<诗刊>>上的.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一眨眼过了二十多年,今天回头读这首诗就颇感倒胃口了.北岛有首名诗<<生活>>就一个字:网;顾城的: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寻找光明,等过去被大众奉为经典的诗歌,现在回过神再一打量:呵呵,这类诗歌的写作现今写诗的小青年一口气能写一箩筐.

过去很多的诗歌作品大都人为地烙上时代的胎痣,随着时间的推移,诗的特定空间开始

萎缩了,很多诗的存在价值与意义功能在逐步丧失.比如已载入中国诗歌宝典的梁小斌的<<洁白的墙>>,除去其存在的特定历史环境,剥去其"伤痕文学"的外套,如过放在今天发表,可能会让一些精明的诗歌读者读得莫名其妙,甚至让大家不屑一顾.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诗歌的时间存在意义是什么?

胡赛尔在<<内在时间意识现象学>>一书中将时间区划为内在的和客关的.从诗歌的角度研判下,也能找到与其论点相靠拢的佐证."鸡既鸣矣,朝既盈矣"(<<诗经.齐风.鸡鸣>>)."泛彼柏舟,也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诗经.邶风.柏舟>>).鸡鸣是时间的客观存在;而"耿耿不寐"则是时间的内在心理活动.真正意义上的诗歌的时间呈现意识要复杂的多.诗歌意义上的时间划分更难以厘清的.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园序>>中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王羲之于<<兰亭集序>>里也感慨:俯仰之间以为陈迹.我在此不是感触人生哲理时间观念.我们读一首诗,古老的也好,现代派的也罢,时间的存在于不同历史段的诗里有着不同的作用与特点.

"一旦夜晚,披上宽敞的黑袍/我体内的罪孽开始萌动,如蛇/爬向不知名的洞穴''(无算子<<恶之花>>).<<恶之花>>是法国象征派大师波特莱尔的扛鼎之作,诗集中大量的骷髅,蛇,虫豸,枯木等诗的物体与诗人的个性时间向度交媾于一起,呈露出诡密,荒谬,怪异的诗歌世界;折射出诗人内心的茫昧与抗争.今天读来,其诗性的光芒依旧明润.诗人无算子提倡诗的"直白'',他认为诗歌:敢于揭破一切面,解剖灵魂,直面生存.诗人"直白"地描述出:恶,开出灿烂如罂粟/鲜艳红唇,毒蚀心肠",但诗人入诗的时间的指向性是模糊的,也可称为诗的时间意识的盲指性.正因为"一旦夜晚"的盲指性,尽管诗人动用了波特莱尔式的蛇,罂粟等明确意象体,其还是机智地在"直白"的时空维度里趋于诗的盲指的进一步定位:身体里的钟必然会敲响/在黑夜的边缘,我选择匆匆离去.诗的盲指的优势可以将诗人个体的时间意识加以拓延和固定.我们再来看看写"夜晚"的另一首诗."向左,我们跨过沟壑/今晚你将明亮如灯/积子成熟,幻象得以从镜子中剥离/你说,请把月亮的声音调大些吧"(涂灵<<狂欢>>).诗人涂灵在这里动用了时间的强指性手段:今晚.我们在诗里看到一个强指性的时间布局:月亮,苏打水盖过的枝头,瓦片搭的房子.在强指性的时间文本概念里,我们看到的是诗人自嘲,自虐的后现代主义情绪.

同样,寿州樊子的<<乌鸦>>也在描述"夜晚"的."臀部掉进夜的裂缝,它/腹里可能的孩子是风与星光./在一条冬季的楝枝上/乌鸦,我的爱人/我描述过你的眉头与尾部,你中间的/胸和心跳/被一场白雪压迫着.''(寿州樊子<<乌鸦>>).这里的"夜的裂缝"不是时间意识的盲指和强指是时间的隐指.真正明确的时间轴线都在隐蔽,风与星光,楝枝等物体所固有的时间文本概念被诗人偷偷地转嫁给了一场白的雪.诗歌的时差从臀,楝枝,眉头,胸等隐隐地集中到一场雪,时间跨度巨大却又在隐匿中无痕迹地完成了事物之间的概念所指性的互换.<<乌鸦>>也是"性爱"的一种时间隐指.<<诗经>>里<<郑风.出其东门>>反映了古代民众对"性爱"问题的理解.诗云: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縞衣綦巾,聊乐我员.把<<乌鸦>>的时空和两千五百年的<<郑风.出其东门>>做个链接,我们哪怕牵强点也看到"縞衣綦巾"可以隐隐地联姻"一场白的雪".对于异体的描述,在80后诗人陈巨飞那就变得大胆而热烈了."白天在大路上看见的女人,很白/到了夜里也很白,像放在床上的手电筒/这个女人,白天在大路上走/晚上就在男人的脑袋里走/她走来走去的,把世界走成白茫茫的一片"(木槿花突然开<<白天在大路上看见的女人>>).诗人陈巨飞的时间意识呈现形式很随意,白天与夜晚被一个女人站拒,让一个女人去消耗或者说让一个女人去被动地去接受.同樊子的<<乌鸦>>相比,两者的时间意识的呈现出现极大的差异,但通过对被描述体的最终呈现,两位诗人又找到了时间的交叉点:对爱情和性的怀疑与回避.

我现在的思路不是要像个时间的学问家来解剖其外在构造与内在细胞组织.现代诗歌复杂就复杂在诗歌的时间意识的最终呈现上.不管何种流派何样的写作手法因入诗者的个体时间意识的理解与经验的把握的迥异,在同一时间段对一轮月亮的诗的表达十人肯定有十种不同的表达结果."吞噬树林的是黄土/吞噬百姓的是黄土/吞噬天空,星斗,光明/以及骨气的也是黄土"(且歌且骚<<黄土>>).在这首诗里你看不到时间的影子和细节.呈现在你面前的是时间意识的整体命名与定义.而整体意义上的时间呈现往往是宿命的.北岛<<宣言>>里有:宁静的地平线/分开了生者与死者的行列/我只能选择天空/决不跪在地上.北岛的"地上"和且歌且骚的"黄土"的时间内涵上可能有所接近.北岛选择"天空"还有"文革"后一代人的追求和觉醒;那且歌且骚的天空反过来为黄土吞噬,可见现代化的时空的抽搐和困顿.

当然,诗歌的时间文本概念是不可解的.不同年龄不同时代背景和诗人的不同个性,诗歌意识的文本呈现是良莠不齐的.雪莱的<<西风颂>>,屈原的<<离骚>>是有时间的局限性的,但

至今还被光为流传,不失光泽,那就是优秀的诗歌的时间呈现往往俱备了人性真善美的共性.

中国现代诗歌的最大弊端就是诗歌时间意识的政论化与模块化.过去很多看似优秀的诗歌过早夭折或者不能再受到后人的追捧是因中国大多诗人的时间观点不能真正从诗歌本义角度来定位和拓宽.在此,我来抖露郭沫若大师的话给大家看看:凡是反动派都是血吸虫,帝国主义,蒋介石,右派分子等等都是瘟神,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都已把它们送走了.(郭沫若<<就当前诗歌的主要问题答本社问>>,<<诗刊>>1959年1月号)还有<<光明日报>>1965年7月31日的:这种思想的种子,通过<<长征诗>>已散布到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其它地区.我手头还有更多大诗人的"黑暗"材料,我在这里不是给郭大师脸上抹黑,我翻出这些老帐目的是提醒当今的诗人要有什么样的时间意识.我们该明白一点:我们的文字不能左右时间,也不能让时间来左右我们的文字.那诗人该咋办呢?----所以中国暂时还出不了诗

乌鸦

臀部掉进夜的裂缝,它

腹里可能的孩子是风和星光。

在一条冬季的楝枝上

乌鸦,我的爱人

我描述你的眉头与尾部,你

中间的胸和心跳

被一场白雪压迫着。

我看到的土拔鼠,亲热

争吵,扭打;然后在土壤里

留下孩子,父母,食物与水

然后消失,然后于另一片土壤

就是我们邂逅的地方

篇二:诗歌投稿处

《西部作家》《北京诗人》《诗网络》《第四代诗刊》诗梦文学音画网诗歌、散文诗比赛征文启事一、主办单位:《西部作家》杂志社

协办单位:《北京诗人》论坛、《诗网络》诗刊、《第四代诗刊》杂志社、诗梦文学音画网

二、征稿要求:

1、征稿对象:全国诗歌、散文诗爱好者(五家主协办单位管理员、评委除外)2、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

3、征稿主题:主题不限,作品不得违反国家法律相关规定。

4、参赛方式:①所有参赛诗友在四家(即西部作家、北京诗人、诗网络诗刊、诗梦文学音画网)任何一家征稿文后贴稿亦可。

《西部作家》诗歌、散文诗比赛专区:

《北京诗人》论坛活动专版:

《诗网络》诗刊活动专版:

诗梦文学音画网活动专版:

hp?mod=forumdisplay&fid=84

②由《西部作家》、《北京诗人》《诗网络》诗刊、《第四代诗刊》、诗梦文学音画网推荐评委组成评委会,诗赛初评工作由各单位组织,8月20日前提交入围名单,之后由评委会对入围作品进行最终的投票评选,并公布获奖名单。

③参赛作品的格式:

【联合诗赛】作品题目

作者/XXX

作品内容

5、参赛作品必须为作者的原创作品,每位参赛者单首作品限10-30行之间,组诗不超过30行(3首为限);散文诗不得超过600字。未在任何媒体(含各个网站,纸刊等)上发表过。6、投稿者应保证对所投作品拥有独立、完整的著作权,并保证所投作品不侵犯他人的著作权、名誉权等在内的任何权利。凡违背上述保证引起纠纷,一切法律责任均由投稿者负责。

7、对所有入选作品主办方拥有发表、相关宣传等使用权,不再支付稿酬。

8、本次大赛不收费、不退稿。

9、本次大赛从2014年7月10日启动征集稿件,2014年8月10日截稿。

10、来稿必须注明真实姓名、作者简介、详细地址、邮编、电话号码等信息。

三、诗赛统筹

《西部作家》《北京诗人》《诗网络》诗刊、《第四代诗刊》、诗梦文学音画网

四、诗赛终审评委

(按姓氏笔画排序)

马启代,《山东诗人》社长、主编

王兴华:职业画家,淮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子彦墨翡,香港《紫荆》杂志高级记者、《西部作家》总编助理、《中华文艺》编委 木行之,《北京诗人》站长、主编

王克楠,中国作协会员,邯郸市作协秘书长、《西部作家》副总编,诗梦文学音画网站长邓迪思,《西部作家》常务副总编,西部作家论坛总编辑

水滴,《北京诗人》副站长、编辑部主任胡勇,法学博士,先后就读于毛泽东文学院,鲁迅文学院,《第四代诗刊》社长、主编杨林,中国作协会员,国际汉语诗歌协会理事长,中国少数民族侗族文学学会常务理事,长沙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张晶,(美)新闻传播硕士,高级记者,主编

迪夫,《诗网络》总编,《中国诗歌在线》编辑

雨后春笋,《北京诗人》执行站长及副主编

金迪,《诗品》诗刊出品人、社长、主编,金迪诗歌奖创办人

幽谷幽兰,诗梦文学音画网站长

草原灵儿,辽中诗词协会副主席,《西部作家》散文诗首席责任编辑

梅纾,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后,《西部作家》副总编

董喜阳,《诗歌月刊》下半月编辑部,首席编辑、编审

蝶小妖,《北京诗人》常务站长、副主编,《西部作家》诗歌首席责任编辑

五、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景德镇头骨瓷茶具二十八件套。并赠送王兴华作品一幅,润格3000元/平方尺。二等奖两名,景德镇骨瓷茶具八件套。

三等奖五名,景德镇瓷器茶具七件套。

优秀奖二十名,无奖品。

所有获奖作者均颁发获奖证书。

比赛结果将于2014年9月初在四家刊物同时公布,前三等奖作品入选《西部作家》第五期和《北京诗人》年刊。优秀奖刊发北京诗人《诗歌月报》网刊、诗网络诗刊、《第四代诗刊》。

《西部作家》杂志社《北京诗人》论坛

《诗歌月报》网刊《诗网络》诗刊

《第四代诗刊》诗梦文学音画网

2014年7月9日

诗歌投稿经典邮箱

作者:河西走狼

国内有统一刊号公开发行的文学杂志(一)

《翠苑》 综合双月刊

主办:江苏省常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常州日报社

投稿邮箱:fgh88888@21cn.com

《江河文学》 综合双月刊

主办: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 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

投稿邮箱:sxhf123@sohu.com

《野草》 综合双月刊

主办:浙江省绍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投稿邮箱:yecaozazi@163.com

《芙蓉》 综合双月刊

主办:湖南文艺出版社

投稿邮箱:lotusmagazine@163.com

《扬子江诗刊》 诗歌双月刊

主办:江苏省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yzjsk2006@126.com

《延安文学》 综合双月刊

主办:陕西省延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电子邮箱:yawx1979@vip.163.com

《东京文学》 综合月刊

主办:河南省开封市文联

投稿邮箱:djwxzz@sina.com

《西藏文学》 综合双月刊

主办:西藏文联

投稿邮箱:xzwx1234@126.com

《辽河》 综合双月刊

主办:辽宁省营口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投稿邮箱:lyeu2006@126.com

《岁月·燕赵诗刊》 诗歌年刊

主办:黑龙江省大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投稿邮箱:yanzhaoshikan@163.com

《散文世界》 散文双月刊

主办: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文艺创作专业委员会

投稿邮箱:sanwenshijie2009@163.com

《赤水魂》 综合双月刊

主办:云南省镇雄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投稿邮箱:chishuihun@126.com

《永善文学》 综合双月刊

主办:云南省永善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投稿邮箱:yswx2007@163.com

《阳光》 综合月刊

主办:中国煤矿文化艺术联合会

投稿邮箱:ygmag@126.com

《北方作家》 综合双月刊

主办:甘肃省酒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投稿地址:甘肃省酒泉市西大街18号综合楼3楼《北方作家》编辑部 邮编:735000

《红豆》 综合月刊

主办:广西南宁市文联

投稿邮箱:hddqxx@163.com

《伊犁河》 综合双月刊

主办: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投稿邮箱:ylhzzs2009@163.com

《山花》 综合半月刊

主办:贵州省文联

投稿邮箱:gzshanhua2008@126.com

《安徽文学》 综合月刊

主办:安徽省文联

投稿邮箱:changpianxiaoshuo@vip.163.com

《星星》 诗歌半月刊

主办:四川省作家协会

投稿地址:四川省成都市红星路二段85号《星星》诗刊编辑部 邮编:610012

《散文海外版》 散文双月刊

主办:百花文艺出版社

投稿邮箱:swhwb@sina.com

《厦门文学》 综合月刊

主办:福建省厦门文学院

投稿邮箱:xmwenxue@126.com

《青年文学》 综合半月刊

主办: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投稿邮箱:qnwx1981@126.com

《山西文学》 综合月刊

主办:山西省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SXWX2002@163.com

《上海文学》 综合月刊

主办:上海市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shanghaiwenxue@126.com

《四川文学》 综合月刊

主办:四川省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scwx2@163.com

《红岩》 综合双月刊

主办:重庆市作家协会

投稿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252号《红岩》编辑部

邮编:400015

《小说林》 小说双月刊

主办:黑龙江省哈尔滨文艺杂志社

投稿邮箱:XiaoShuoLin0451@163.com

《天池小小说》 小说月刊

主办:延边人民出版社

投稿邮箱:ybtianchi@163.com

《青春》 综合月刊

主办:江苏省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投稿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沙塘园7号309室《青春》编辑部 邮编:210018

《短小说》 小说月刊

主办:江苏省淮安市文联

投稿邮箱:dxiaoshuo@yahoo.com.cn

《诗歌月刊》 诗歌月刊

主办: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投稿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大钟楼邮政局518信箱《诗歌月刊》编辑部 邮编:230001

《短篇小说(原创作品版)》 小说月刊

主办:吉林省吉林市文联

投稿邮箱:shortstory01@sina.com

《文学港》 综合双月刊

主办:浙江省宁波市文联

投稿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柳汀街150号《文学港》编辑部

邮编:315010

《散文百家》 散文月刊

主办:河北省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swbjzzs@tom.com

《诗潮》 诗歌月刊

主办:辽宁省沈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投稿邮箱:shichao2233@sina.com

《民族文学》 综合双月刊

主办:中国作家出版集团

投稿邮箱:mzwx@263.net.cn

《脊梁》 综合月刊

主办:湖南省娄底市总工会

投稿邮箱:zgldjl@163.com

《西部散文家》 散文季刊

主办:中国西部散文学会

投稿邮箱:xibusanwenjia@163.com

《诗林》(深圳) 诗歌双月刊

主办:哈尔滨文艺杂志社

投稿邮箱:shilin0755@163.com

《诗林》 诗歌双月刊

主办:哈尔滨文艺杂志社

投稿邮箱:Shilin0451@Sina.com

《词刊》 歌词月刊

主办:中国音乐家协会

投稿地址:北京朝阳区德外北沙滩1号院32号楼B座《词刊》编辑部 邮编:100083

《十月》 综合双月刊

主办:北京出版集团公司

投稿地址:北京北三环中路6号《十月》编辑部

邮编:100120

《美文》 散文半月刊

主办:陕西省西安市文联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投稿邮箱:meiwen@meiwen.com

《天涯》 综合双月刊

主办:海南省作家协会 海南省农垦总公司

投稿邮箱:tyzzz@vip.sina.com

《骏马》 综合双月刊

主办: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投稿邮箱:junmawenxue@163.com

篇三:外国诗歌一百首

《外国诗歌精选一百首》由 《诗印象》诗歌论坛 徐凝 选编

(美)布洛茨基 一首

阿赫玛托娃百年祭

书页和烈焰,麦粒和磨盘,

锐利的斧和斩断的发——上帝

留存一切;更留存他视为其声的

宽恕的言词和爱的话语。

那词语中,脉搏在撕扯骨骼在爆裂,

还有铁锹的敲击;低沉而均匀,

生命仅一次,所以死者的话语更清晰,

胜过普盖的厚絮下这片含混的声音。

伟大的灵魂啊,你找到了那词语,

一个跨越海洋的鞠躬,向你,

也向那熟睡在故土的易腐的部分,

是你让聋哑的宇宙有了听说的能力。

刘文飞 译

(美)雷蒙德·卡佛 一首

河 流

我蹚水,越来越深,在黑暗的河里。

夜晚,河水涌动,

回旋,当它裹住

我的双腿,紧紧抓住。

小鲑鱼冲破水面。

幼鲑冲向一边,三龄鲑另一边。

随着挤压,沙砾在靴下翻滚。

大鳞鲑狂暴的眼睛注视着。

它们巨大的头部慢慢地转动,

眼睛燃烧着愤怒,浮游

在深流里。

它们在那儿。我感觉到它们在那儿,

我的皮肤刺痛。但是

还有些别的什么。

脖子上的风让我浑身紧绷。

感觉头发竖起来了,

当某样东西触到我的靴子。

越来越害怕看不见的事物。

然后是充斥在眼里的一切——

那枝桠累累的河对岸,

身后山脉深暗的边缘。

以及这条陡然间

已变得黑暗和湍急的河流。

不管怎样,吸一口气,撒网。

祈祷不要有什么来袭。

(美)罗伯特·勃莱 一首

圣诞驶车送双亲回家

穿过风雪,我驶车送二老

在山崖边他们衰弱的身躯感到犹豫

我向山谷高喊

只有积雪给我回答

他们悄悄地谈话

说到提水,吃橘子

孙子的照片,昨晚忘记拿了

他们打开自己的家门,身影消失了

橡树在林中倒下,谁能听见?

隔着千里的沉寂

他们这样紧紧挨近地坐着

好像被雪挤压在一起

郑敏 译

(美)詹姆斯·赖特 一首

开 始

月儿投到田里一两片羽毛。

黑森森的麦苗凝神谛听。

此时,

万籁无声。

那儿,月儿的幼雏正试

它们的羽翼。

林间,一位苗条的女子抬起她可爱的

面影,轻盈地步入空中,轻盈地升上去了。

我独自站在一株老树旁,不敢呼吸

也不敢动弹。

我屏息倾听。

麦苗向它自己的黑暗倾身。

而我也倾身于我的黑暗之中。

张子清 译

(美)桑德堡 四首

雾来了,

踮着猫的细步。

他弓起腰蹲着,

静静地俯视

海港和城市,

又再往前走。

赵毅衡 译

夕 阳

有一种低声道别的夕阳。

往往是短促的黄昏,替星星铺路。

它们均匀地踱过草原和海的边缘,

睡眠是安稳的。

有一种舞着告别的夕阳。

它们把围巾一半投向圆穹,

于是投上圆穹,投过圆穹。

耳朵边挂着丝绢,腰间飘着缎带,

舞着,舞着跟你道别。睡眠时

微微转侧,因为做着梦。

邢光祖 译

思绪之束

我想起了海滩,田野,

眼泪,笑声。

我想起建造的家——

又被风刮走。

我想起聚会,

但每一次聚会都是告别。

我想起在孤单中运行着的星星,

黄鹂成双成对,落日慌乱地,

在愁闷中消隐。

我想要越过茫茫宇宙,

到下一个星球去,到最后一个星球去。

我要留下几滴眼泪,

和一些笑声。

申奥 译

也 许

也许他信任我,也许不,

也许我会嫁给他,也许不,

也许草原上的风,

海洋上的风,也许。

某个地方某个人,也许会说出。

我会把头搁在他肩上,

当他问我,我会说:好的。

也许。

申奥 译

(美)兰斯敦·休斯 二首

黑人谈河流

我了解河流,

我了解河流和世界一样古老,比人类血管中的血流还要古老。

我的灵魂与河流一样深沉。

当朝霞初升,我沐浴在幼发拉底斯河。

我在刚果河旁搭茅棚,波声催我入睡。

我俯视着尼罗河,建起了金字塔。

当阿伯·林肯南下新奥尔良,我听到密西西比河在歌唱,我看到河流混浊的胸脯 被落日染得一江金黄。

我了解河流,

古老的,幽暗的河流。

我的灵魂与河流一样深沉。

爱的原因

正因为我爱你——

就是这个原因

我的灵魂像蝴蝶翅膀一样

五彩缤纷。

正因为我爱你——

就是这个原因

当你走过时

我的心像白杨叶一样颤震。

申奥 译

(美)罗伯特·布莱 一首

牡丹盛开之时

当我临近红牡丹花

我颤抖像雨水附近的雷鸣

像地球板块移动的涌流

或树上当五十只鸟同时飞离

牡丹说因为我们拥有一种天赋 但不是这世界的礼物

在牡丹叶子后面

那里一个平静很暗的世界,有许多供给

李建伟 译

(美)默温 一首

詹姆斯

一个远方友人快要死了的

消息传来

我仰望又看见细小的花朵

出现在窗外的春草中

篇四:关于诗歌报论坛故障检讨书

关于论坛出现异常的检讨书

各位亲人:

由于本人在玩论坛的时候,一边玩一边喝茶,不料笑喷了,将水吐到服务器当中,使关键元器件烧毁,导致论坛运行不正常。

对于影响到大家正常上网,本人深感内疚,特此道歉。请原谅。

检讨人:渔郎

2013年2月1日

篇五:近百年传统诗高峰论坛

近百年传统诗词高峰论坛

Summit Forum on Quasi-Centurial Chinese Traditional Poetry

会务指南

主办单位:中华诗教学会

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持社

韩山师范学院

承办单位:韩山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韩山师范学院韩山研究院

时间:2013年11月8日-10日 中国 ?广东? 潮州

目录

1、 日程表…………………… ………………………………… ……1

2、会议规则………………………………………… ………………2

3、会议议程(9日上午)…………………………………………3

4、会议议程(9日下午)…………………………………………4

5、会议议程(10日上午)………………………………………… 5

近百年传统诗词高峰论坛日程表

会议规则

一、会议各场次主持人、论文发表人及会务组工作人员,请提前三分钟入席。 二、会议开始前请关闭移动电话响铃。 三、会议工作语言为普通话。

四、大会主题每篇论文发表时间为20分钟或15分钟,请发表人告知所在论文集页码。 五、小组讨论每篇论文发表时间为8分钟,请发言人告知所在论文集页码。 六、自由发言及讨论回应时间:

1、自由发言及讨论在本场次发表人全部宣读完论文后进行。 2、与会人员发言时,经主持人许可后,请先报告姓名及所属单位。 七、会议期间,请佩戴代表证,会场内禁止吸烟。

近百年传统诗词高峰论坛

议 程

篇六:“在谈论诗歌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与小说等其他文体相比,一百年来的新诗共识度和自信力到今天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甚至很多时候招致大众和读者不满与批评的恰恰是诗歌。新诗一百年,其合法性在哪里呢?这似乎又到了重新为新诗辩护的时候了。这既涉及到诗歌的“新现象”又关乎新诗发展以来的“老问题”。围绕着2015新诗的一些新的现象和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在新与旧的对话中我们重新来面对汉语新诗的场域就显得非常必要――这既是美学的问题又是历史的问题。 一

多年来人们已经习惯了“诗歌”与“大众”之间的平行或天然的疏离关系,诗人不在“理想国”之内。但是一旦诗歌和“大众”发生关联往往就是作为诗歌噱头、娱乐事件、新闻爆点。这又进一步使得诗歌在公众那里缺乏应有的公信力。然而被专业人士指认为缺乏基本诗歌常识的大众对诗歌和诗人的印象和评说往往令人匪夷所思、啼笑皆非,但最终以失败告终的仍然是专业诗人、读者和评论家们。我们更多的时候已经习惯了将一首诗和一个诗人扔在社会的大熔炉中去检验,把他们放在公共空间去接受鲜花或唾液的“洗礼”。对于中国文学场域来说,很多时候诗歌是被置放于社会公德和民众伦理评判的天平上。而公共生活、个人生活以及写作的精神生活给我们提供的则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诗人如何站在生活的面前?一首诗歌和个体主体性的私人生活和广阔的时代现实之间是什么关系?

那么,诗歌真的“回暖”“升温”“繁荣”了吗?

就此问题,每个人的观感和判断并不相同。

与这种诗歌“日常化”“大众化”和“非专业化”相应,一个重要的写作趋向就是随着以余秀华、许立志、郭金牛、乌鸟鸟、老井为代表的“草根诗人”的“崛起”和大量涌现。 当年哈特?克兰曾乐观地认为诗歌在机器时代的功能与它在其他任何时代一样,“它对人的价值最综合最完满的表现力仍在本质上不受科学的侵袭”。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吗?就目前的工人阶层的诗歌写作来看,机器无论是对个人生活还是整体生存境遇以及精神状态都带来了非常“现实”的影响。许立志、余秀华、郭金牛、老井等这些“草根诗人”的诗歌写作为我们重新思考诗人与时代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观察入口和美学路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工人诗人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专业诗人”,而是来自于底层和生产一线的“草根”。这体现了诗歌的大众化和写作泛化趋向。这一自发的写作状态和现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下人民大众抒发时代精神和现实观照的潮流,不仅是“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而且更重要的是真正做到了“人民抒写”“人民抒情”“人民抒怀”。对于身处底层的工人诗人来说,他们不像其他诗人那样奔赴现实,而是直接身处现实之中。他们的写作是直接来自于自身的生命体验,直接以诗歌和生命体验进行对话,真诚质朴有痛感,是写实写真的具体而感人的“命运之诗”,展示了艺术最原初的鲜活形态。这一文学经验不仅关乎个人冷暖和阶层状态,而且与整个时代精神直接呼应。这些诗朴实、深沉,直接与生命和现实体验对话,具有打动人心的情感力量和现实主义的风格。但是,“草根诗人”写作也尤其明显的局限性,比如对现实和自我的认识深度不够,在处理现实题材和个体经验的时候没较好地完成从“日常现实”到“诗歌现实”的转换、过滤和提升。其中的写作有浮泛、狭窄、单一和道德化倾向,缺乏美学上的创造力,社会学意义大于文学意义。与此同时,人们在谈论这些“草根诗人”时又不可避免地与阶层身份、社会道德、公平正义、悲悯同情、身份焦虑、生存命运等“社会学”关键词缠绕在一起。甚至有论者提出要重启“阶级诗学”,而认为“工人诗歌”是被空前遮蔽的最具进步性和时代意义的写作代表的说法显然有失偏颇而值得商榷。对以草根诗人、工人诗人为代表的“非专业写作”的讨论至今仍方兴未艾,而诗歌的点赞、转发和刷屏更多则是依赖于诗人的社会焦点、热点。围绕着余秀华等“草根诗人”所生发的各种观点、立场不仅显示了移动自媒体时代诗歌在生产、传播、接受和评价等方面的新变,而且也揭示了不同阶层的

人通过这些来自社会底层、基层的诗人所显现的对社会和人生的不同理解。诗人的社会身份被强调甚至放大的过程中体现了公众媒体和读者群什么样阅读心态和评判标准呢?在自媒体阅读、大众阅读和媒体人那里争相关注的并不是草根诗歌本身,而更多是这些诗人身份、苦难命运以及底层的生存现状和社会问题。实际上这也没错,为什么诗歌不能写作苦难?为什么草根阶层不能用文学为自己命运代言?针对“草根诗人”现象,中国作协创研部和诗歌委员会召开“草根诗人”现象与诗歌新生态研讨会,及时把脉,肯定其写作特点和意义的同时也准确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值得进一步疏导的写作方向,进而对大众化诗歌写作潮流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文艺报》以“聚焦‘草根诗人’现象 探讨当下诗歌新生态”为专题展开讨论与争鸣。吴思敬、张清华、罗振亚、大解、彭学明、刘立云、林莽和霍俊明、李壮等人在《诗歌给了他们放飞理想的另一个世界》《草根诗歌是这个时代的痕迹》《他们用灵魂书写灵魂》《成熟诗人:既是“兽”更是“鹰”》《诗歌顽强告诉人们相信未来》《寻找语言艺术的原初形态》《“草根诗人”引发了什么》等文章中肯定“草根诗人”重建了诗歌与生活的有效关系,修复了诗人的“社会发声”能力,是接地气的感动写作、灵魂写作,甚至其情感冲击力、震惊性经验和艺术水准让一些“专业诗人”汗颜,同时也强调苦难命运和生存遭际并不等同于诗歌,应该把个体现实转换为语言现实,进而指出应进一步辨析“草根诗人”背后的写作机制、文化环境,尤其是有些媒体批评过于强化和放大了“草根诗人”的阶层身份、社会属性和伦理道德感。谈文艺实际上就是谈社会、谈人生。围绕着“草根诗人”所生发的各种观点、立场不仅显示了移动自媒体时代诗歌在生产、传播、接受和评价等方面的新变,而且也揭示了不同阶层的人通过这些来自社会底层、基层的诗人所显现的对社会和人生的不同理解。草根诗人现象所引发的问题和值得深入反思的地方很多。如何维护诗歌和诗人的尊严,如何正确引导而不是沦为娱乐、狂欢和消费的事件已经成为当下中国文学新生态中亟待解决和正确引导的迫切话题。评价包括草根诗人的文学和文化现象应该是历史的、美学的、艺术的和人民性的融合的观点,而不是断然割裂并在一点上极端放大。历史上被铭记的诗人往往既具有美学的创造性又有历史的重要性和时代的发现性。无论哪个时代,不管出现

多么轰轰烈烈的诗歌运动、诗歌事件和大张旗鼓的诗歌活动,最终留下来的只有诗歌文本。 由社会关注度极高的“草根诗人”写作,我们注意到诗人对现实尤其是社会焦点问题和公共事件的关注从未像今天这样强烈而直接。

中国新诗自诞生至今已近百年历史,在这期间,中国新诗从草创、实验到动荡、建设,历经众多诗人的艰苦努力,取得了辉煌成就,部分作品经历时间检验已成为经典。而本年度的诗集出版不仅数量上呈现井喷趋势,而且不同代际不同风格的诗集代表了新世纪以来新诗多向度发展的成果。代表性的诗集主要有《在天涯》(北岛)、《大是大非》(欧阳江河)、《木心诗选》(木心)、《无端泪涌》(陈超)、《外面的风很冷》(向明)、《韩东的诗》(韩东)、《滴水成冰》(伊沙)、《去人间》(汤养宗)、《骑手和豆浆》(臧棣)、《侯马诗选》(侯马)、《天上的日子》(雷平阳)、《杨克的诗》(杨克)、《灰光灯》(王寅)、《光谱》(邱华栋)、《截句》(蒋一谈)、《潜水艇的悲伤》(翟永明)、《山中信札》(路也)、《青衿》(何向阳)、《女巫师》(宇向)、《大门》(尹丽川)、《日光落在左手上》(余秀华)、《新的一天》(许立志)、《为何生命苍凉如水》(刘年)、《山岗诗稿》(王单单)。尤其是诗刊社31届青春诗会诗丛(杨庆祥、白月、江汀、李其文、天岚、张二棍、武强华、秋水、林宗龙、赵亚东、茱萸、钱利娜、黎启天、袁绍珊(澳门)、宋尚纬(台湾))集中展示了不同艺术特征的青年诗人写作景观。

但中国新诗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争议颇多且仍未解决的诗学问题,这都需要从学理上予以梳理、辨析和反思。3月21日,由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与江苏省作协联合主办的“中国新诗百年论坛”启动。“中国新诗百年论坛”并非一次性举办的论坛,它将连续举办3年,每年举办5场左右讨论,每场讨论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进行讨论。一年来已经完成“新诗自

身传统构建及其不足”“百年新诗公共性”“新诗空间与地方性”“新诗现代性”“新诗与古典传统”“本土与西方对话”“新诗批评与阐释的迷思”“新诗的美学建构”“语言自觉与现代汉诗发展”等9场专题讨论,在诗界引起反响。在新诗百年即将到来之际,北京大学新诗研究院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纪念新诗诞生百年新诗形式建设学术研讨会旨在立足百年新诗创作与探索经验,固化新诗形式探索成果与梳理诗体流变。百年新诗在寻找“自身传统”的情势下,伴随着文体自身的逐渐成熟,新诗正在找回自信,在强调“汉语”“本土经验”以及“大国写作”(欧阳江河)的吁求下,诗人对“本土现实”的关注、处理成为写作的内驱力。对新诗历史的总结,对经典化本文的推介,对自身传统和合法性依据的确立成为本年度诗歌诗丛、诗集、诗选出版的内在化要求,比如《中国新诗百年志》(中国作协诗刊社)、《百年诗歌》《百年新诗选》(洪子诚、奚密、吴晓东、姜涛、冷霜编选)《新诗百年纪念专号》、“标准诗丛”第二辑(作家出版社)、“中国好诗”第一季(中国青年出版社)、新陆诗丛、《中国好诗歌?最美的白话诗》《1991年以来的中国诗歌》《中国诗歌三百首》《中国口语诗选》《70后诗全编》以及诗刊社“中国好诗歌”的评选。对新诗百年的总结还体现为不同省份和地区带有“地方性”特征的“经典化”打造,如《中国当代民间诗歌地理》《福建百年百诗人诗选》《力的前奏――四川新诗99年99家99首》《中国彝族当代诗歌大系》(4卷)《四川新世纪诗选》《山东新世纪诗选》《在河以北――燕赵七子诗选》《河北新世纪青年诗典》《燕赵青年诗丛》《新江西诗派诗丛》《诗江西》《天津诗学34家》《21世纪贵州诗歌档案》,此外还有“全球语境与地方主义视域中的南方诗歌研讨会”“彝族地域诗歌写作群体”“闽派诗歌”“京津冀诗歌联盟”“中原诗歌高峰论坛”“北京青年诗会”“地方主义诗歌运动”“中国地方主义诗群大展”等地方性诗歌的强化与造势。这都旨在回溯百年新诗的历史脉络,时代状貌和美学趋向,及时梳理新诗的现状,试图强化新诗的合法性依据和文体自信力。这些既显示了专业性又带有普及性的新诗经典化工程都试图在规范和确立“好诗”的标准。这些关于百年新诗的研讨和出版都是有一定的建设性的。 2015年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无论是相关诗选的出版(比如代表性的周良培编选的《抗战诗钞》)、刊物的诗歌专题(比如《诗刊》《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解放军文艺》《滇池》《作家》推出的“抗战诗歌专辑”),还是从学理的角度予以历史性的梳理和总结(中国作协创研部与《文艺报》合作的《抗战诗歌作品巡礼:“思想的胜利”“美学的胜利”》)都再次证明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历久弥新的思想力量。在谈论“抗战诗歌”以及抗战胜利以来相关的诗歌创作不仅有诗歌美学的必要性(比如新诗的民族化、大众化、个人化以及现实主义与现代性等问题),而且是诗歌历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诗歌与现实、时代、国家和民族的对应关系)。抗战期间在解放区展开的“诗歌民族形式”的广泛争论以及同时在国统区和解放区展开的大规模的朗诵诗运动都在进一步探讨新诗的民族化、大众化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抗战诗歌因为特殊的思想性、社会性有其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又因处于中国新诗发展中的重要一环而具有发展的延续性。抗战诗歌以及抗战胜利结束以来70年相关题材的诗歌创作对诗歌的社会化和大众化功效予以了关注和推动,也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新诗的多样化的形态并对政治和斗争起到了宣传和教育作用。抗战时期的诗歌以及抗战胜利以来70年的各种风格的诗歌文本以艺术的丰富性和思想的厚重性印证了――诗歌的胜利不仅是思想的胜利,而且是美学的胜利。

在新世纪诗歌已经走完十五年之际,对新世纪诗歌尤其是当下的诗歌评价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比如《文艺报》组织的西川、大解、臧棣、蓝蓝、刘立云等十诗人把脉当代诗歌: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专题研讨)。有研究者认为在社会和文化的转型期和巨变期,诗歌仍然处于并不乐观甚至被诅咒的“乌鸦时代”(汪剑钊),甚至韩东认为1980年代以来的三十年诗歌景观整体扭曲,只与西方有关的写作观念发生联系。有论者认为当下诗歌受到传媒、技术、资本和市场的影响太大了从而丧失了知识分子立场和批判意识以及先锋精神,如欧阳江河认为

当下的“很多泡沫的东西、灰尘的东西,浮在的表面、浮在记忆的表面,所以我们的诗歌会是软绵绵的,会是带有消费性质,会是有点颓废,会是有优美,很伤感很自恋很自我的一种崇高,很可能是一种幻觉。”确实,当下中国的社会与文化转型(比如城市化进程、生态危机、乡村问题)使得诗歌写作必须做出调整和应对,甚至一定程度上对赓续的根深蒂固的写作模式和诗歌观念进行校正,尤其是在新闻化的现实境遇面前,对于诗歌这一特殊的“长于发现”的文体类别,在媒体营销式话语充斥每一个人生活空间的时代,找到一首整体性的言之凿凿的具有“发现性”和个人化历史想象力的诗歌其难度是巨大的。

篇七:网络诗歌的近期发展

网络诗歌的近代发展

1991年:王笑飞创办了历史上第一个中文文学通讯网“中文诗歌网”;少君于同

年年4月在网络上发表第一篇中文网络小说《奋斗与平等》;

1992年:美国的印第安那州中国留学生在Usenet上建立了“中文新闻组”,中文

网络文学以新闻的方式在全球互联网上传播;

1993年3月诗阳通过电邮网络发表诗歌作品,第一首网络诗歌诞生。此后诗阳在

中文新闻组和中文诗歌网上刊登了数百篇诗歌,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中国网络诗人;

1994年,诗阳、鲁鸣、亦布、JH、梦冉、泓、秋之客、天天等网络诗人在互联网

中文新闻组和中文诗歌网上发表大量的诗歌,更多的网络诗人不断地出现,网络诗歌迅速地崛起;

1995年,在网络诗(本文来自:www.zuowenzhoUkaN.cO m 作 文 周刊:诗歌;论坛)人诗阳、JH、天天、亦布、西岭、吴斌、非杨、建云、泓、秋

之客、岳涵、瓶儿、梦冉、鲁鸣、祥子、马兰等的努力下,世界上首份中文网络诗刊《橄榄树》成立,历任主编为诗阳、祥子、马兰等。《橄榄树》通过电子邮件向全世界发行;

1996年:第一个中文诗歌网站问世特、桑克等加盟;

1997年,我国最大的文学网站“榕树下”在上海开通,网易等公司提供的免费空

间,为个人文学网站提供了网络基础;

1998年,“黄金书屋”、“书路”等大型文学网站正式创办;

1999年出现了李元胜担任主编的《界限》;

九十年代末,网络诗人群开始转向国内发展以寻求更大的网络空间; 2000年莱耳、桑克的《诗生活》和南人的《诗江湖》等成立;

2001年于怀玉成立了《诗歌报》,同时更多的诗歌网站出现,网络诗歌进入诗歌

创作的主流时代;

2000年7月,民刊《下半身》在北京创刊;

2001年1月,《下半身》出版了第2期;

2003年3月15日“垃圾派”诞生。诗人皮旦借“老头子”之名,在稍早就已运

行的《北京评论》诗歌论坛上明确提出了“垃圾派”的概念;

2004年3月29日,“低诗歌”论坛创办;

2005年3月,《低诗歌运动》出版;

2005年11月14日,“低诗歌”网站运行;

2007年3月,“低诗歌”博客开通。

收集人:王大学

2014年5月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来源于各种网页,不作任何文献依据。

篇八:外国诗歌精选一百首

外国诗歌精选一百首由 《诗印象》诗歌论坛 徐凝 选编

(美)布洛茨基 一首

阿赫玛托娃百年祭

书页和烈焰,麦粒和磨盘,

锐利的斧和斩断的发——上帝

留存一切;更留存他视为其声的

宽恕的言词和爱的话语。

那词语中,脉搏在撕扯骨骼在爆裂,

还有铁锹的敲击;低沉而均匀,

生命仅一次,所以死者的话语更清晰,

胜过普盖的厚絮下这片含混的声音。

伟大的灵魂啊,你找到了那词语,

一个跨越海洋的鞠躬,向你,

也向那熟睡在故土的易腐的部分,

是你让聋哑的宇宙有了听说的能力。

刘文飞 译

(美)雷蒙德·卡佛 一首

河 流

我蹚水,越来越深,在黑暗的河里。

夜晚,河水涌动,

回旋,当它裹住

我的双腿,紧紧抓住。

小鲑鱼冲破水面。

幼鲑冲向一边,三龄鲑另一边。

随着挤压,沙砾在靴下翻滚。

大鳞鲑狂暴的眼睛注视着。

它们巨大的头部慢慢地转动,

眼睛燃烧着愤怒,浮游

在深流里。

它们在那儿。我感觉到它们在那儿,

我的皮肤刺痛。但是

还有些别的什么。

脖子上的风让我浑身紧绷。

感觉头发竖起来了,

当某样东西触到我的靴子。

越来越害怕看不见的事物。

然后是充斥在眼里的一切——

那枝桠累累的河对岸,

身后山脉深暗的边缘。

以及这条陡然间

已变得黑暗和湍急的河流。

不管怎样,吸一口气,撒网。

祈祷不要有什么来袭。

(美)罗伯特·勃莱 一首

圣诞驶车送双亲回家

穿过风雪,我驶车送二老

在山崖边他们衰弱的身躯感到犹豫

我向山谷高喊

只有积雪给我回答

他们悄悄地谈话

说到提水,吃橘子

孙子的照片,昨晚忘记拿了

他们打开自己的家门,身影消失了

橡树在林中倒下,谁能听见?

隔着千里的沉寂

他们这样紧紧挨近地坐着

好像被雪挤压在一起

郑敏 译

(美)詹姆斯·赖特 一首

开 始

月儿投到田里一两片羽毛。

黑森森的麦苗凝神谛听。

此时,

万籁无声。

那儿,月儿的幼雏正试

它们的羽翼。

林间,一位苗条的女子抬起她可爱的

面影,轻盈地步入空中,轻盈地升上去了。

我独自站在一株老树旁,不敢呼吸

也不敢动弹。

我屏息倾听。

麦苗向它自己的黑暗倾身。

而我也倾身于我的黑暗之中。

张子清 译

(美)桑德堡 四首

雾来了,

踮着猫的细步。

他弓起腰蹲着,

静静地俯视

海港和城市,

又再往前走。

赵毅衡 译

夕 阳

有一种低声道别的夕阳。

往往是短促的黄昏,替星星铺路。

它们均匀地踱过草原和海的边缘,

睡眠是安稳的。

有一种舞着告别的夕阳。

它们把围巾一半投向圆穹,

于是投上圆穹,投过圆穹。

耳朵边挂着丝绢,腰间飘着缎带,

舞着,舞着跟你道别。睡眠时

微微转侧,因为做着梦。

邢光祖 译

思绪之束

我想起了海滩,田野,

眼泪,笑声。

我想起建造的家——

又被风刮走。

我想起聚会,

但每一次聚会都是告别。

我想起在孤单中运行着的星星,

黄鹂成双成对,落日慌乱地,

在愁闷中消隐。

我想要越过茫茫宇宙,

到下一个星球去,到最后一个星球去。

我要留下几滴眼泪,

和一些笑声。

申奥 译

也 许

也许他信任我,也许不,

也许我会嫁给他,也许不,

也许草原上的风,

海洋上的风,也许。

某个地方某个人,也许会说出。

我会把头搁在他肩上,

当他问我,我会说:好的。

也许。

申奥 译

(美)兰斯敦·休斯 二首

黑人谈河流

我了解河流,

我了解河流和世界一样古老,比人类血管中的血流还要古老。

我的灵魂与河流一样深沉。

当朝霞初升,我沐浴在幼发拉底斯河。

我在刚果河旁搭茅棚,波声催我入睡。

我俯视着尼罗河,建起了金字塔。

当阿伯·林肯南下新奥尔良,我听到密西西比河在歌唱,我看到河流混浊的胸脯 被落日染得一江金黄。

我了解河流,

古老的,幽暗的河流。

我的灵魂与河流一样深沉。

爱的原因

正因为我爱你——

就是这个原因

我的灵魂像蝴蝶翅膀一样

五彩缤纷。

正因为我爱你——

就是这个原因

当你走过时

我的心像白杨叶一样颤震。

申奥 译

(美)罗伯特·布莱 一首

牡丹盛开之时

当我临近红牡丹花

我颤抖像雨水附近的雷鸣

像地球板块移动的涌流

或树上当五十只鸟同时飞离

牡丹说因为我们拥有一种天赋 但不是这世界的礼物

在牡丹叶子后面

那里一个平静很暗的世界,有许多供给

李建伟 译

(美)默温 一首

詹姆斯

一个远方友人快要死了的

消息传来

我仰望又看见细小的花朵

出现在窗外的春草中

又想不起它们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