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来源:作文周刊网 时间:2020-07-29 09:14:37

  13.4 杠杆

 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三种杠杆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二、过程和方法

  通过三种杠杆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及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解杠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能根据三种杠杆的概念对常用的杠杆进行归类

 教学难点

 正确画出杠杆示意图,找出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

 教法设计

 观察、分析法 探究法

 课前准备

 剪刀、钳子、瓶起子、镊子、指甲剪、天平、杠称、杠杆和支架、钩码、弹簧测力计、线

 教学过程:

 一、杠杆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1)、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二、杠杆的五要素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说明:(1)、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3、阻力:阻止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说明:(1)、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2)、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说明:力臂的画法⑴ 找支点O;⑵画动力、阻力;⑶ 画力臂(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 标力臂(大括号)。

 典型例题:

 作出杠杆五要素

 三、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目的:便于读出力臂。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F1*L1=F2*L2 或F1 / F2=L2 / L1

 说明: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

 在杠杆上找一动力的作用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②动力方向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垂直。

 典型例题:

 (1)、画出使杠杆AB在图所示位置静止时所用最小力F的作用点和方向

 (2)、画出把下图中圆推上台阶的最小动力F。

 

 四、杠杆的应用、应用:

  1、省力杠杆 L1>L2.F1<F2.举例说明:

 2、费力杠杆 L1<L2.F1>F2.举例说明

 3、等臂杠杆 L1= L2.F1= F2.举例说明

 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