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小草之歌

来源:作文周刊网 时间:2020-08-12 09:17:55

  17、小草之歌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2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草无私奉献精神,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

 3 帮助学生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渺小、惭愧、气馁、微不足道、奉献、索取、幸福、沙丘、缺少、锁住、打扮、计较、辽阔、更俏更娇、天涯海角”等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草无私奉献精神,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字词卡片、小草图片等)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阅读本单元导读,了解单元学习任务。

 2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

 4 解题、读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

  教学难点:

  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体会新词。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字词卡等)

  教学过程:

 一、明确单元学习任务:

  1 导语:今天,我们又将开始一个新单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读到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还要注意锻炼我们哪些能力呢?让我们赶快打开课本,读一读“单元导读”吧!

 2 学生自由读“单元导读”。

 3 交流体会。

  帮助学生明确:导语由两部分组成——课文内容和单元训练重点(或称为学习方法)

  小结:这个单元又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等我们去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了。但是同学们还要象以往一样,边学习边思考,不断提出问题(提示“导语”下面的“泡泡”),并通过自己深入读书去解决。

  二、解课题,引入新课学习:

 1 板书课题,指名解题:

  题目中的“之”当什么讲?题目串起来怎么讲?(小草的歌)

 2 启发阅读:

  谁为小草歌唱?歌唱些什么?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课。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 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卡,检查认读情况,指导难写或易错字。

 2 自读诗歌,画出新词,并把带新词的语句读一读。

 3 解词:(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选择)

 4 小结:同学们都掌握了生子的认读,对新词也有了了解,希望通过学习课文,更好的掌握这些生字、新词。

  四、练习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

 1 范读课文。

 2 自由练读课文。

 3 指名读。

  ①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部分(一节也可以)读给大家听?

  ②师生合作,指名串读全诗。

 4 小结:多么美的一首诗,同学们不仅要把它美美地读出来,还要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五、布置作业:

 1 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 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3 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在《我的采集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草无私奉献精神,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草无私奉献精神,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小草的资料。

  演示文稿(小草图片、洪水及沙尘暴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十七课《小草之歌》。

 2 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3 交流抄写的语句。

 4 小结:看来同学们都喜欢上这首诗歌了。下面让我们深入学习这首诗。

  二、诵读全诗,思考问题:

 1 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诗歌,思考:诗歌是从那几方面赞美小草的?结合诗句的内容说一说,再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跟同学讨论。

 2 按提示自学诗歌,理解内容。

 3 班内交流:

  ①哪几方面:

 第一部分:小草对大自然奉献多,索取少。

 第二部分:小草对环境保护有很大的贡献。

 第三部分:小草生命力顽强。

  ②质疑:[简略副板书学生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梳理,明确“哪些通过读理解”;“哪些可以在课下查阅课外资料解决”;“哪些需要结合课文内容深入体会”)

  ③针对主要问题,交流对各部分内容的理解。

 第一部分:小草对大自然奉献多,索取少。

 出示小草图片,体会小草的“渺小”。(也可以结合生活中见闻谈)

 出示绿草地、草原图片,体会“奉献多、索取少”。

 练习有感情朗读:(引导读出自豪的语气)

 第二部分:小草对环境保护有很大的贡献。

 播放洪水、沙尘暴视频,感受自然灾害的凶猛。

 练习有感情朗读(重点引导学生从句式排列特点上,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解决问题

 第三部分:小草生命力顽强。

 引入课外资料和其它文学作品辅助理解。

  三、总结全文,深化体会:

 1 归纳板书,深入体会。

  ①快速浏览课文,用“——”画出小草自我评价的词语,用“~~~~”画出小草的表现。

  ②归纳板书:(可让学生写)

 渺小不惭愧不气馁

 微不足道不灰心不计较

 又弱又小击退洪水

 缺少目标锁住沙丘

 ……

  ③根据板书,进行师生对读。

  ④思考:如果你是一株小草,你会怎样来唱这首《小草之歌》?

 2 总结:

  小草虽然弱小,却有着无比的自信与自豪,它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值得同学们细细品味,深深思考。

 3 为图画题字:出示小草图,请同学添上赞美的话。

  (教师随即指导学生:规范语言、前当选词、调整句式,注意语言美、韵律美)

  四、布置作业:

 1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2 整理《我的采集本》和“词语花篮”,继续丰富内容。

 19、小泽征尔的判断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泽征尔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果断的判断,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判断,学习他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自己正确判断的品质。

 2 引导学生认识“泽、欧、谱、谐、素、权、桂”7个生字,会写“欧、谱、棒、谐、素、弃、权、桂”8个生字,理解“欧洲、乐谱、指挥棒、和谐、素质、权威、桂冠、夺魁、判断、果敢、大师、试探”等词语。

 3 会用“全神贯注”“再三”造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泽征尔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果断的判断,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判断,学习他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自己正确判断的品质。

  教学难点:

  了解小泽征尔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判断,学习他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自己正确判断的品质。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字词卡片、课外资料等)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新词。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 引导学生质疑,继续培养学生阅读中质疑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质疑。

  教学准备:

 1 师生一起在课前收集关于小泽征尔的资料。

 2 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齐读课题,思考:看到题目,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问题:小泽征尔是什么人?他做出怎样的判断?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

  在什么情况下做出判断?他判断的对吗?……

 2 小结: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课文中找到答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事情的原委。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 导入:请同学们借助字典,运用掌握的学习生字词语的方法,自学生字词。

 2 自学生字词。

 3 检测:

  ①认读生字,指导书写。

  ②指读新词,自读带新词的语句。

  三、自由练读课文:

 1 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根据提示,默读课文:

  默读提示:默读课文,尝试解决同学们根据题目提出的问题。记下阅读中不懂的地方。

 3 交流初读收获。

  [回答问题时,之要求读出相关内容即可,同时检查、订正学生发音]

  ①看副板书,解答。

 (不要求都解决,有些可引导读相关部分,有些等进一步学习时解决。)

 小泽征尔是什么人?

 读第一自然段;介绍相关资料

 他做出怎样的判断?

 “不!一定是乐谱错了!”

 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

 指挥——发现——重奏——还发现

 在什么情况下做出判断?

 指挥家大赛——决赛——面对国际大师——……

 他判断的对吗?

 最后一个自然段

 ……

  ②提出自己阅读中新出现的问题。

 (充分肯定学生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③再次默读课文,思考未解决的问题。

  四、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边读边思考,已经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一定感觉到“小泽征尔的判断”很不一般。是的,他的判断使他夺得大赛的桂冠,并由此一举成名,而他的判断又将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五、布置作业:

 1 抄写生字,并把学会的新磁记录在“词语花篮”中。

 2 继续练习朗读课文,思考自己未解决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小泽征尔在欧洲指挥家大赛决赛中,果敢地指出乐谱中的错误,获得桂冠的事情;懂得遇到问题时,要相信自己,敢于做出正确的判断。

 2、讨论:“小泽征尔考虑再三”可能会考虑些什么,他为什么能做出果敢的判断。

 3、体会“只有……才……”的用法,并练习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养成在阅读中质疑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小泽征尔在欧洲指挥家大赛决赛中,果敢地指出乐谱中的错误,获得桂冠的事情;懂得遇到问题时,要相信自己,敢于做出正确的判断。

  教学难点:

  了解小泽征尔考虑再三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以及他为什么能做出果敢地判断。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导语: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泽征尔的判断》。在课文的开始,这样介绍小泽征尔,请大家读一读这句话。(日本的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音乐指挥家。)

  1959年,当时24岁的小泽征尔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音乐指挥,那年他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在前三名的决赛中,他做出了一个什么判断?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来。(“不!一定是乐谱错了!”)

  二、学习课文

 1、过渡语:“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作为一个乐队的指挥,指出乐谱中的错误很是平常。那么小泽征尔做出这样的判断,为什么被称为“果敢的判断”呢?让我们到决赛的现场去看一看吧。

 2、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思考题:小泽征尔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这样的判断的?

  自学提示:①自己读课文。

 ②画出有关的语句,体会当时的情景。

 ③有感情地读一读。

 3、集体讨论:

 小泽征尔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这样的判断的?让我们来一起交流。

 边读边体会重点指导以下重点句,深化理解。

 “在前三名决赛时,他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出场。”

 启发:最后一个出场,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小泽征尔全神贯注地挥动着指挥棒,以世界一流指挥家的风度,指挥着世界一流的乐队演奏具有国际水平的乐曲。”

 指导朗读,结合“世界一流”“国际水平”等词语,品味“全神贯注”的参赛态度。(可插入课后第三题)

 “开始,他以为是乐队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奏一次,但是他仍觉得不自然。”

 启发:此时小泽征尔能判断出什么?

 “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都郑重声明乐谱没有问题。”

 启发:“郑重声明”是什么意思?此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都郑重声明乐谱没有问题,小泽征尔怎样想?在场的观众会怎样想?

 “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大师,小泽征尔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设问:①此时的小泽征尔再三考虑些什么呢?

 同桌同学结合以上句子,填空说一说:指挥、乐队、乐谱,到底是谁错了?()没有错,因为();()没有错,因为();所以,一定是()错了。

  ②“坚信”换成“相信”好吗?为什么?

 集体朗读句子。

 过渡语:就这样,年轻的小泽征尔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他脱口而出:“不!一定是乐谱错了!”(出示这句话)

 指名朗读、集体齐读。

 [如果学生感情朗读有困难,可插入对比练习]

 “不,一定是乐谱错了。”

 “不,一定是乐谱错了!”

 “不!一定是乐谱错了!”

 4、理解最后一段:

  过渡语:他的喊声刚落,评判台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包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为什么一句果敢的判断,就能使小泽征尔在这次指挥家大赛中一举夺魁呢?

  快速浏览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画出重点语句。

  “他们认为只有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真正是世界一流的音乐指挥家。”

  设问:“这种素质”指得是什么素质?

  板书:不附和权威相信自己敢于做出正确判断

  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只有()的人,才真正是世界一流的音乐指挥家。(出示文字片)

  三、总结:

 1 总结语:小泽征尔面对着几百名国际音乐大师,凭借自己深厚的艺术功底,十足的勇气和力量,做出了果敢的判断,并且坚信自己的判断正确,因而获得了这次指挥家大赛的桂冠。也正是这次比赛,使小泽征尔一夜之间成为欧洲音乐界家喻户晓的人物。

 2 欣赏视频:

  他今年已经60多岁了,仍然活跃在音乐指挥的舞台上。让我们通过屏幕来一睹这位世界著名指挥家的风采。(边放视频边解说)小泽征尔的指挥极富感染力,专家评价他的指挥艺术是“指挥台上的芭蕾”,“浑身都是音乐”。

 3 看到他高超的指挥艺术,你能说一句赞扬他的话吗?(可以写下来再说)

 4 齐读:

 日本的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音乐指挥家。

  四、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用“全神贯注”、“再三”写一句话。

 *3 继续收集有关小泽征尔的资料,如图片、新闻等或听一听小泽征尔指挥的乐曲。

 皮巧根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危险、朽烂、不约而同”等词语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到用爱心做些有益于人们的事。

  教法 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学法 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自读自悟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1、(板书课题)

 2、谈话,同学们见到过许多桥,有木制的小桥,有坚固的石桥、混凝土桥,今天我们学习一课叫《皮巧根桥》。为什么叫皮巧根桥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画出要求认识的字,借助注音认识生字,记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要求读准字音,不加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3、读生字卡,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这几个字。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

 4、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

 2、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绕课后问题再读课文: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了望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指导理解时教师可抓住:以下几个问题:

  谁架了一座什么桥?皮巧根为什么要架桥?

  1、是怎样架桥的?

  2、人们管这座桥叫什么?

  3、后来,有了新桥人们为什么还是那样喜欢叫“皮巧根桥”?

  4、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三、巩固练习

 1、认读要求认识的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几个生字的

 2、挑选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课后的空花篮中

 3、反复朗读仔细体会并让学生尝试评价,学生夸讲,与评价的语言。学生重点理解:第3 题是句子练习,教学时让学生读一读这两句话,说说自己对带点词语的理解和在什么情况下能用这些词语,然后再造句。

  全神贯注是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用于形容人工作或学习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再三:一次又一次,用来表示一种动作、行为多次反复,例如:他的病还没有痊愈,就再三要求出院上班。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拓展知识面。

  1、补充资料:

  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混凝土:一种建筑材料,用水泥、沙、石子和水按比例拌和成的,具有耐压、耐火、可塑性性能。

  陡峭:本课指河岸坡度很大,直上直下。

  2、《语文同步读本》指导:引导学生自学《搭石》、《圣诞老人》。这两篇课文表现了“友善”的主题,通过文章后的“读一读想一想”都着重启发学生感悟文章中人物展现出来的美好心灵。

  板书设计

  皮巧根桥

  架桥的原因:

  架桥的经过:磨斧—砍树---把大树架在河----砍光柳枝

 21、一块特别的石头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课文,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有顺序地写具体的。

 3.帮助学生学会认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理解“特别、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等词语。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有顺序地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同学们,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块特别的石头》(板书课题)。

  [此处设计意在于鼓励学生说话,不拘于形式,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和思考。]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互相读课文,检查识字情况。

 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意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已有知识自主学习,整体感受课文。]

  三、质疑解难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一李四光。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1)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正确解疑的同学给予表扬。

  (2)主要解决以下疑难: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突兀:高耸。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儿),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语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3)完整地齐读课文。

  (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

  ——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的由来。

  四、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打破单纯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五、读一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写在空花篮上。

   第二课时

  一、解题质疑:

  老师板书,学生口头填空:一(块)石头,一块(特别的)石头。

  “特别”是什么意思?

  二、学文探究:

 1.这块石头特别在哪里?读课文有关段落找答案。

 抓住第三自然段中的“巨石”、“孤零零”,说说它的特别之处。

 2.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产生了疑问:“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反复读句子,练习读出语气。

 3.李四光为了解开这个问题,都问了谁?结果怎样?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充分相信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来进行创造性学习。加强语文学习的操作性、实践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4.学生汇报:

  (1)“石头从哪里来的?本来就有的呗!”小朋友的回答李四光不满意。

 看插图。练习读出语气:小朋友们认为“太可笑、太奇怪”了

  (2)陈二爹的回答李四光不相信。

  (3)爸爸的回答引起李四光进一步思考,仍不满意。

 李四光真会动脑筋。

 5.“真是打破沙锅问到底!”李四光要自己解开这个谜题。他是如何研究的?默读课文,划出有关语句。读读这些词句,想想你有什么体会?

 ——第九自然段:抓住“学习、考察、想”等词语,感悟李四光对大石头能产生那么多“为什么”!

 练习朗读,小组内评读。

 ——第十自然段:“考察研究、发现、推翻”,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看插图,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练习朗读,体现对关键词语的理解。

 [品味词句,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

  三、总结升华:

 1.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蕴含着巨大价值。所以李四光成为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李四光取得这个成果靠的是什么?

  [启发学生的想像力,发展学生语言,引发学生分析思考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

  四、课外拓展:

 1.许多在科学研究上做出一番成就的人从小就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探索,最后为他们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回去找找这方面的材料。

 2.愿同学们也怀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