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枣核续写(共8篇)

来源:作文周刊网 时间:2017-06-26 03:46:49

篇一:写作有详有略 详略得当

写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中详略安排的意义,学习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地写人记事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文案例和课堂写作实践的分析,明确文章详略得当能更好地表现中心意思这一重要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在写作中要关注材料的详略这一意识,并能很好地体现在自己的写作中,使之成为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

重点难点 1.重点 写作中详略安排的意义。

2.难点 课堂写作实践的完成与修改指导。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写作练习之前,我们先来轻松的了解这样一个故事。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着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这就是我们本堂作文课要训练的目标:

二、亮标

1、了解写作中详略安排的意义。

2、学习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地写人记事的方法。

三、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一:课文案例分析,明确详略安排的意义

(一)详略安排的意义

俗话说,红花还要绿叶扶,详写好比红花,略写好比绿叶。要使我们的文章美起来这两者都不能缺少。作文材料的详写与略写,都取决于文章的中心意思的需要。能够充分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要详写;与中心意思有关而又不能不写的材料(照顾到内容的连贯、文章结构的完整)要略写。所以,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具体的谋篇布局的步骤是—定中心,二定选材内容,三定详写略写。

那么,在记叙的过程中,怎样安排详写和略写呢?

(二)我们一起来回顾两篇学过的文章。一篇是刚刚学过的《枣核》,还有一篇是《始终眷恋着祖国》

1.《枣核》一文作者是通过记叙朋友要枣核、种枣核这样一件事,来表现海外游子依恋故土的情感。

(1)那么在这件事中作者详写了事件的哪些内容?

提示:作者详写旧时同窗在美国住地精心布置中国式花园,以及在花园中栽下家乡枣树的内容。

(2)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作者略写了事件中的哪些内容呢?

提示:作者略写的是“我”和这位老人的关系,老人托“我”带几颗枣核的事,以及老人在车站接他的情形等内容。

(3)在整个事件中能够体现出这位海外华人“依恋故土情结”这一中心的是哪些内容? 提示:作者详写的内容。即精心布置中国式花园、在花园中栽下家乡枣树的内容

2.学生回顾《始终眷恋着祖国》详略安排及作用。

可见在我们记叙一件事时,最能直接地、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内容就一定要详写。

(4)那作者略写的这些内容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枣核》不写略写内容我们就无法了解作者和朋友的关系,也不会明白这件事情来龙去脉。 可见,这些略写的内容在文中也是不可缺少的。没有这些内容就可能使情节不完整,或者使文章显得单调。

在一篇文章中,哪些地方应浓墨重彩细加叙述和描写,哪些地方只要一笔交代,这不是根据写作者掌握材料的多寡来决定的,也不是根据个人的喜好来决定的。确定哪些地方应详写,哪些地方要略写,这是有原则的。

简括地说:最能直接的、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地方要详写;同表现中心意思有些联系,完全不写,就会对主要方面有影响——或者使情节不完整,或者使内容显得单薄,或者使详写部分缺少陪衬,这些属于不能不写但又不必详写的,就要略写。

学生作文,在处理详略的问题上,容易犯两种毛病:

一是掌握的材料多,就多写、滥写;掌握的材料少,就少写,或不写。

二是喜好的、熟悉的就多写,反之则少写,或不写。譬如不管与表现中心意思是否有关,总要有几句景物描写,有时甚至一写一大段。

这些都应提醒学生在写作中加以表现。

四、例文借鉴:本文记叙了一次乒乓球比赛,中心是竞赛的紧张、精彩。作者在记叙预赛、决赛时,是否平均用墨;写决赛是不是一一铺陈,局局铺叙。

记一次乒乓球赛

我和姐姐在一个学校读书,课余常在一起打乒乓球,是一对有名的小球迷。上星期体育老师宣布:国庆节前要举行一次全校乒乓球赛,我和姐姐都报了名。日子过得真快,乒乓球赛开始了。在预赛中,我和姐姐都战胜了对方。最后决赛的一场,恰恰是我和姐姐争夺冠军。决赛那天,礼堂正中放着一张绿色的球台,周围坐满了人。窗户外边也挤满了黑脑袋,大家都在不住的议论。有的说:“姐姐的把握大一些。”有的说:“不一定,妹妹打的才棒呢。”体育老师在场内忙碌着,来参观的老师也帮着维持秩序。我看到这么多双眼睛望着我,不由得紧张起来,心突突地跳得厉害。体育老师叫我们进场,全场立即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更加发慌了。试球的时候,我只看见白色的小球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只知道网子那边是姐姐,至于她是不是也和我一样紧张,我都没有注意。才试了几个球,我的手心里全是汗水。决赛正式开始了。前两局我和姐姐各胜一局。第三局先由我发球。我发一个正手球,发一个反手球,接着连发两个长球,又发一个短球,总之不叫姐姐摸着我的规律。碰上姐姐打了稍高的球,我就用力扣杀。姐姐也毫不示弱,连连攻我的反手,还打出旋转球来使我接不准。两个人不分上下,比分紧紧咬住,5平,6平,7平??还好,是我领先了一分,交换了场地。老师和同学为我们鼓掌,有的还喊:“小球迷,加油啊!”最后的战斗更加激烈了。我每一板都打得很小心,也不放弃攻球的机会。有时姐姐打过来的球又快又硬,我都把它挡回去了。当我以20比19领先一个球的时候,姐姐大概是急着要追成20平,猛然抽了一板。我正担心对付不了,球却弹着网子,出界了。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我们的决赛结束了。 讨论后明确

(1)本文记叙了一次乒乓球比赛的过程,时间跨度较大,内容较多,但由于作者善于剪裁、

布局,该密时细笔描绘,该疏时粗线勾勒,文章写得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精彩纷呈,扣人心弦。一是略写预赛、详写决赛;二是写决赛也不一一铺陈,局局铺叙,前两局粗做介绍,第三局细密描述;三是,第三局也不每球必写,前20个球是概写,最后一个球是细描。如果本文不是如此处理疏密详略,而是平均使用笔墨,预赛、决赛、每一局、每一球都写到,那就势必长而单调,多而无味,不成其文,更不用说高潮迭起,扣人心弦了。

(2)一般记叙文在记叙的过程中,可这样安排详写和略写。首先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是整篇文章的主体部分,具体体现中心思想,需要详写。

五、升格训练。

下面的习作在详略的处理上存在一些问题,请联系全文认真思考后作出评点,然后修改。 在双休日里

一周的紧张学习不知不觉又过去了,双休日到了。

星期六早上,我翻箱倒柜找我失踪已久的《汉语成语小词典》。突然,在书柜里发现了一个神秘的白盒子。打开一看,原来是一盒象棋。[?1]

这时,老爸走了过来,看到我手上的象棋,说:“儿子,拿象棋干什么?是不是想玩啊?那老爸就陪你玩一盘。”说完从我手中拿过象棋,在桌子上摆起来。我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2] 等我明白过来,刚想解释,又怕伤了老爸的心。[?3] 只好硬着头皮下了起来。这象棋我也有好几年没有下了,好多棋子儿的走法都记不清了。只见老爸紧紧盯着棋盘观察着棋盘上的一举一动,嘴里还念叨着:“下象棋不但好玩,还能锻炼人的思维能力。”渐渐地,我也来了兴致。突然,老爸来了个双枪连环炮,“将军!”老爸说道。[?4]

不知不觉中,我和老爸已经下了半个多小时了,老爸只剩下五个棋子儿,而我还有十个。我仗着人多势众向他攻去[?5] 。结果,一不留神,让他的车和马困住了我的大将,大将无处可逃,只好光荣牺牲了。我输了。老爸看着我沮丧的样子,笑着说:下棋不是靠吃别人的子儿,而是靠智慧和技巧,[?6] 明天我们再大战三百回合!

评点:

双休日可写的事情很多,本文记叙跟爸爸下棋一事,主题很鲜明,即:下棋不是靠吃别人的子儿,而是靠智慧和技巧。很显然,本文应该详写“我”如何不动脑筋,只顾贪吃爸爸的棋子,最终掉进了爸爸的陷阱,输了棋。也就是说,应该扣住两个关键词——贪吃,智慧。因此,至少应该浓墨重彩写两个细节,一个是“我”,一个是“爸爸”。遗憾的是,全文近一半内容写的是下棋的缘起,另一半轻描淡写地叙述了两个回合的情节:爸爸用连环炮将我的军;我仗着人多势众向他进攻。却没有一处细节描写。如果能写清楚爸爸将军前后老谋深算的运筹帷幄,“我”贪吃棋子时的不假思索甚至得意洋洋,那么文旨的揭示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附升格文:

(一)在双休日里

星期六上午,我跟老爸又摆开了棋局。

老爸首先来了个跳马,我则出动了车,准备大杀一场。老爸不动声色,周密地布置着防御。而我的车早已单枪匹马冲上了前线阵地,所到之处,过五关,斩六将,无往不利。我正暗暗得意,突然听得老爸一声大喝:将军!啊?我定睛一瞧,不知什么时候,老爸的两个车竟然悄悄地逼近了我的老帅,不由得大吃一惊。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我的“仕”发挥了作用,总算解了此围。

我长出了一口气,谁知,老爸却不怀好意地嘿嘿一笑,随手一挥,炮又攻了过来。我稳稳心神,仔细想了想,抓起我的马跳前一步,阻住了炮的攻势。好一场苦战!

半小时过去了,我越杀越勇,见子就吃,眨眼间,老爸只剩下五个棋子了,而我足足是他的两倍。我不禁狂喜高呼,老爸却始终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只是静思默想着。突然,他的嘴角不易觉察地扬了扬,露出一丝奸诈的笑容——灾难随之降临了,老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一车一马将住了我的帅,而我的众多棋子却远在前沿阵地,根本来不及回救。最好,走投无路的我只好憋着一肚子冤气认输了。

老爸摸摸我的头说:别沮丧。你要知道,下棋可不是盲目地吃棋子儿,而是靠这个!他边说边指了指自己的脑门儿。

之后,几乎每个双休日我都要抽时间和老爸切磋几局,再也不敢逞匹夫之勇了。渐渐地,我也学会了用智慧和技巧。

[1]可直奔主题,不必由“找词典”引入。

[2]爸爸的话不是很明白吗?

[3]解释什么?

[4]这招不易对付,你是如何转危为安的?

[5]上文并没有写“我”如何贪吃爸爸的棋子,此处显得比较突然。

[6]点睛之笔!然而,爸爸的“智慧和技巧”上文怎么提都没提呢?

六、写作导航:在双休日里

1.审题

双休日只是规定了取材的范围,记叙发生在双休日的事,对写作对象是自己或是他人,内容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还是社会生活,题目未作限定,均可涉及。

2.立意

确定一个明确的主题,是这篇文章的关键,写作本题,切忌平庸,切不可记流水账地记叙双休日的生活内容。要注意参与、观察、思考、辨别、筛选、保留有积极意义、丰富精彩的内容。可以表达家庭幸福温馨的主题,可以反映周末里学校学习的主题,还可以是反映社会新面貌、新风尚等积极有益的社会生活。写作单纯故事,主题要单一、鲜明。

3.构思

写作本文,主题确定之后,就是要构思选材,学会“截取法”的运用,截取一天中最精彩的生活场景与时段,截取一件事中最精彩的情节与片段,总之为了主题需要,做到详略得当。

4.描写生动,细节细腻,情感真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希望能写出真情实感。

要写出能打动、吸引读者的好文章,还要做到适当的描写与细节,这样会使你的文章更有感染力。

5.选材举例

示例一:周末请妈妈教我做煎鸡蛋

情节链条:决定请妈妈叫我做煎鸡蛋(略)→妈妈教我放平锅、倒油、打鸡蛋(较详)→妈妈叫我拿锅铲煎翻鸡蛋的过程(详)→鸡蛋做好后妈妈的夸奖(略)→周末收获或明白的道理(略)

示例二:周末观察蚂蚁趣事

情节链条:在爷爷家旁边的墙角边发现蚂蚁洞,决定去好好观察(略)→抓住一只蚂蚁仔细观察(较详)→回家取肉丁放在洞口静候蚂蚁觅食(略)→仔细观察蚂蚁群体搬食的过程(详)→观察感悟(略)

【佳作欣赏】

作业与练习 六、练笔: 1.在双休日里 2.校运会——我们的节日

篇二:第二次作文导学案

安定区景家店学校导学案

八 年级语 文

安定区景家店学校导学案

八 年级语 文

篇三:(7)详写、略写和不写

详写、略写和不写

一些写得不生动的作文,除了内容、语言的毛病之外,还常常有结构上平铺直叙、废话连篇、而关键的地方又写得不透等毛病,这些作文的作者还没有掌握好“详写、略写和不写”的基本功。在这一讲里,我们就来练习怎样处理好“详写、略写和不写”的关系,使文章写得浓淡相宜、疏密有致,生动、实在。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幅照片,初步体会一下“浓淡相宜、疏密有致”这几个字的含义。

文章写得有疏有密,疏密相间,不仅能使主题突出,中心分明,而且还能使文章虚实相生,浓淡相宜,波澜起伏,错落有致,达到匀称和谐的境界。

那么,详略安排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

一、文章的题目:题目确定了写作的重点,重点就正是要详写的地方。比如“课余生活的乐趣”,重点就是写课余生活,课堂上的事情就不能详写,否则就偏离了题目的要求。

二、文章的中心:围绕文章的中心选择了材料,还要围绕文章的中心区分这些材料的主次。最能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材料,就是主要的材料,要详写;同表现文章的中心意思有一般关系的材料,就是次要的材料,要略写。比如《枣核》一文的中心是表达海外华人的思乡之情,作

者同窗住宅中的种种景物,最能表现文章的中心意思,就详写;而作者从动身访美到与同窗见面,同表现文章的中心意思有一般关系,就略写。如果把这个安排颠倒了,就要喧宾夺主,不能很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

要注意,主要的不等于惟一的、次要的不等于可有可无的、略写不等于不写。如果把应当略写的材料舍弃不写,就可能使情节不完整,或者使文章显得单调。俗话说:红花还要绿叶扶,详写好比红花,略写好比绿叶。

三、文章的内容:以写群体为主要内容的作文,比如“我们的班级”、“我的好朋友”,不可能把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写出来,也不能只写群体中的一两个人。常用的方法,就是详写一两个、两三个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再用“点名法”略写一二(如:“在我们班,象×××这样的同学还有很多??”),使点面结合,相得益彰。如果只有详写没有略写,就缺少了群体的普遍性;如果只有略写没有详写,又缺少了群体的典型性。

四、文章的体裁:为了把记叙文写得更好,常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但是,必须“叙”详而“议”略,处理得当,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通篇详写捕蛇者的悲惨控诉,篇末用凝练的语言加以议论,就鲜明地表现了控诉“苛政猛于虎”的主题。

* 例文 * 记一次乒乓球赛

我和姐姐在一个学校读书,课余常在一起打乒乓球,是一对有名的小球迷。上星期体育老师宣布:国庆节前要举行一次全校乒乓球赛,我和姐姐都报了名。

日子过得真快,乒乓球赛开始了。在预赛中,我和姐姐都战胜了对方。最后决赛的一场,恰恰是我和姐姐争夺冠军。

决赛那天,礼堂正中放着一张绿色的球台,周围坐满了人。窗户外边也挤满了小脑袋,大家都在不住的议论。有的说:“姐姐的把握大一些。”有的说:“不一定,妹妹打的才棒呢。”体育老师在场内忙碌着,来参观的老师也帮着维持秩序。我看到这么多双眼睛望着我,不由得紧张起来,心突突地跳得厉害。

体育老师叫我们进场,全场立即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更加发慌了。试球的时候,我只看见白色的小球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只知道网子那边是姐姐,至于她是不是也和我一样紧张,我都没有注意。才试了几个球,我的手心里全是汗水。

决赛正式开始了。前两局我和姐姐各胜一局。第三局先由我发球。我发一个正手球,发一个反手球,接着连发两个长球,又发一个短球,总之不叫姐姐摸着我的规律。碰上姐姐打了稍高的球,我就用力扣杀。姐姐也毫不示弱,连连攻我的反手,还打出旋转球来使我接不准。两个人不分上下,比分紧紧咬住,5平,6平,7平??还好,是我领先了一分,交换了场地。老师和同学为我们鼓掌,有的还喊:“小球迷,加油啊!”

最后的战斗更加激烈了。我每一板都打得很小心,也不放弃攻球的机会。有时姐姐打过来的球又快又硬,我都把它挡回去了。当我以20比19领先一个球的时候,姐姐大概是急着要追成20平,猛然抽了一板。我正担心对付不了,球却弹着网子,出界了。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我们的决赛结束了。

[评析]

本文记叙了一次乒乓球比赛的过程,时间跨度较大,内容较多,但由于作者善于剪裁、布局,该密时细笔描绘,该疏时粗线勾勒,文章写得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精彩纷呈,扣人心弦。一是略写预赛、详写决赛;二是写决赛也不一一铺陈,局局铺叙,前两局粗做介绍,第三局细

密描述;三是,第三局也不每球必写,前20个球是概写,最后一个球是细描。如果本文不是如此处理疏密详略,而是平均使用笔墨,预赛、决赛、每一局、每一球都写道,那就势必长而单调,多而无味,不成其文,更不用说高潮迭起,扣人心弦了。

一篇文章有详写、略写和不写的要求,一段话往往也有这方面的要求。让我们看一看下面的一段话:(同学们想一想:一段话不就是一篇小短文吗?)

“噼啦啪啦,噼啦啪啦”,一挂鞭响过后,全家围坐在桌前准备吃饭。这时,大姨提议出节目,大家一致同意。不用说,首先出节目的肯定是小文带领的“幼儿帮”,他们手拉手又唱又跳,真惹人喜爱。然后登台的是我们“青年派”,在龙歌的率领下我们挑起了充满青春朝气的迪斯科。“成人组”也不甘落后,合唱了一曲《合家欢乐》。压轴的是姥姥姥爷的“秧歌舞”。自录的秧歌舞曲一放,两位老人在饭厅里就扭起来了。姥爷手中拿着红扇子,不停地左右晃动,扇面上的小金纸闪着光,映着我们一家人的笑;姥姥扭的更起劲,他手中的红绸带似两只红蝴蝶在她身边上下飞舞。在热烈的掌声中,两位老人获得了这次节目比赛的“一等奖”。

讨论:

篇四:记叙文的写作

记叙文照应方法----伏笔式照应

伏笔式照应,就是在文章的前面为后面设下埋伏的内容。这种照应,有的体现在事物上,有的体现在线索上,有的体现在情节上,用得比较多的是后者。伏笔式照应讲究的是“伏”,“伏”的内容设计要服从全文的主要情节,不能旁逸。同时,后文要有对前文“伏”的内容的说明,使“伏”的内容有个圆满的交代,从而形式前伏后应的密切关系,使文章结构严谨。

伏笔式照应既有单一性的,又有多样性的,前者按一条线索设置伏笔,单线发展,这种照应,比较简单,读者容易掌握.后者多方面地设置伏笔,也多方面交代结局,这种照应有一定的难度 ,读者不易把握,但用得好,可以增加文章的结构美。例如,《挺进报》就运用了这种多样性的伏笔照应。文章开头提到陈然:“决心学写仿宋字”,狱中党组织又指示陈然“心须坚持写仿宋字”,这两处都是伏笔,后来,特务们核对许晓轩的笔迹,得出“笔迹相同”的结论,这是对前面两处伏笔的交代,照应十分严密。如果前面没有那两处伏笔,这个结论就很难作出,如果硬写上这个结论,就显得突兀了,这是第一组伏笔式照应。又如,陈然被捕前,小心的把扫帚挂在窗外钉子上,这是为什么呢?后面有照应:市委的同志来了,看到扫帚就立即转身走了,守候在屋里的特务们只能枉费心机,这是第二组伏笔式照应。再如,前面写党组织批评陈然写了报头,陈然接爱了批评,黄显声的报纸每天按时退回,铅笔等工具也都保藏得很好,后面写敌人搜查时没有发现任何线索,前后也照应起来,这是第三组伏笔式照应。再如,前面写纸条上的消息来源是黄显声的报纸,后面写许晓轩回答消息来自于管理室的报纸,结果,搬来报纸,果然找到了那条消息,这是第四组伏笔式照应。出自于不同的段落,有事有人也有物,多角度设计,多方面照应,前有伏笔,后有交代,细针密线,关联紧凑,使全文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文章结构很美。

伏笔式照应的关键,是要设计好“(本文来自:WWw.zuoWEnzhoukan.com 作文 周刊:种枣核续写)伏”。这种“伏”可以是一次,也可以是两次乃至多次,但交代只有一次。因而待第一次“伏”设计好后,就在考虑怎么把这次“伏”的内容向前发展,在何处结束这次“伏”,不一定在文章结尾收束。对前面设计的“伏”,后面一定要有其结果的交代,千万不能遗忘和疏漏。

记叙文照应方法----细节式照应

细节照应,就是通过对事物细枝末节和多次描写而形成的照应,以此来表达感情、寄托思想、表现个性,是一种生命力强、效果上乘、给人们印象深刻的照应方法。细节照应的文字,一般比较简洁;照应的位置,可以遍及各个段落,开遍收束,承转圆合,均无不可,十分自由。

细节照应的特点,一是真实性强,细节照应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些内容进行提炼强化的结果,给人的感觉是真实可信的,实实在在的。二是生命力强,这种照应对读者产生的印象是最为深刻的,即使是一景一物、一招一势,也会给人永久难忘的印象,因为它特征鲜明,描写细致,贴近生活,耐人寻味。三是运用频率不高,因为它与细节描写不同,具有成套配搭的特点,难以频繁运用,有时一两套就足够了。

细节照应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动作细节,形象细节,景物细节,语言细节,物件细节,服饰细节,情节细节等,现就其中的两种稍加阐释,可见一斑。

一是动作细节的照应,就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节性动作的描写,来构成照应关系。动作细节的位置,宜间开一段距离;动作细节的类别,可以是同一动作的重复,也可以是有一定因果、顺承等连贯性动作的展示,还可以是有较强对比性动作的环扣。这种照应运用频率最多,因而在细节照应中占了很重要的位置。例如,鲁迅先生的小说名篇《孔乙已》中: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

这句话先后出自小说第四段和十段,是动作细节描写,前者体现在一个“排”字上,后者体现在一个“摸”字上,这两个动作细节,就形成了对比性的照应关系,显示了孔乙已命运发展的脉络。

二是物件细节的照应,就是通过对某个物件的细致描写和客观展示,来构成照应关系,物体多以小而平凡的东西为主,主要对人物起衬托作用。例如,苏联作家苏西蒙洛夫的《蜡烛》,就采用了这种细节照应。照应的位置是小说的后半部分,照应的物件是老妇人45年前结婚用的一双喜烛,而现在她把蜡烛插到了烈士的坟头上,作者对蜡烛就进行了多次描写,反复纷呈,形成细节照应,从而有力的表达了老妇人对烈士的悼念之情。

运用细节照应法在注意两点:一是细节照应必须真实,至少要符合艺术的真实,因为虚假的细节会损害人物的形象,损害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二是细节照应要融于具体的情境之中,既显得非常突出,又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这样的细节的照应,才是成功的。

记叙文照应方法----分合式照应法

分合照应,就是在行文之中,通过分与合互相关联而形成的一种照应方法。“分”在文中表现为并列性的内容,并列内容的标志是可以互换而不影响结构的完整和内容的完备。如写笔,先写钢笔,后写铅笔,或者反之,都无不可。“合”在文章中表现为总体性的内容,是对“分”的内容的总领或总收。就分合位置来看,“合”的内容多用于开头、结尾,“分”的内容几乎都出现在文章的中部,是主体部分,是内容中最具体的文字。

分合照应的特点,一是规律性强,不管怎样行文,照应的形式就那么几种,虽也有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二是依附性强,这种技巧,一般依附于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只要是分合式的文章,必然运用了这种照应方法,它是为内容和结构服务的。三是严整性强,这种技巧,照应比较严密,结构比较严整,承转圆合,规范简明,读者易于把握要点。

分合照应法中“合”的部分均为概括叙述、总体说明、领起论述的文字;“分”的部分都是具体叙述、详细说明、分项论证的内容。“分”的内容要在“合”中提到,这样才能构成分合式照应。例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这篇记叙文,以写人为主,照应的形式是“合—分—合”。文章共10个自然节,第一二节是概括介绍,为“合”的文字,体现的语句是“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七点,他家一直都有客人来。”有哪些客人来呢?体现“分”的句子有:“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第三节):“过了一会儿,都德也来了”(第五节);“接着来的是左拉”(第七节)。可见,每两节写一个人,又形成“分”的并列性的内容,照应的语句也都在段首,显得十分明确。最后,九十两节仍然

是“合”:“渐渐地,人越来越多,挤满了小客厅”;“最后,他的朋友们一个个陆续走了”。以此总收全文,既照应了中间六段的“分”,又照应了开头两段的“合”。使文章分合有致,照应十分严密。

运用分合照应法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抓大忘小,就是在全文大分合照应的过程中,还要兼顾有的段落里小分合的照应。二是在分合照应时,要防止重合交叉现象,特别是内容上,“分”的内容一定要是“合”中的一部分,而且“分”的几个方面也要处于同一层次。

记叙文照应方法----设悬式照应

设悬式照应,就是在文章的开头设置悬念,然后将这个悬念不断推进,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最后释除悬念,抖开包袱,令人恍然大悟。这些悬念的文字和情节,上挂下连,前照后应,形成了很严密的照应关系。

设悬式照应的显著效果,就是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流连忘返的思想情趣,因为它既是情节的延伸发展,又是结构的前后关联。设悬式照应主要是从情节上考虑的,因而它与情节的发展、线索的延伸、顺序的牵引几乎是同步的,一致的,有时甚至是合体的。

例如《枣核》,这篇记叙文以“枣核”为题,也以“枣核”为设悬之物。文章一开头就设置悬念:访美之前,接到一位同窗的航空信,要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而且是“再三托付”,这是为什么昵?“我”感到“很蹊跷”,悬念由此产生。“我”一下车,他就殷切地问枣核“带来了吗“,显得很急切,“我”给他后,他“托在掌心”,显得很贵重,但没说明原因,情节又向前推进一步,环扣又紧了一次,照应又严密了一层。当“我”问他要枣核的用途时,他却很神秘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情节又近了一层,环扣又紧了一步。然后,他又向“我”介绍他的住房,介绍他的家庭,介绍他的花园栽种和布局,指指点点,让“我”参观,就是不提“枣核”。这几段,未明写枣核,实际上是侧面写枣核,在暗写枣核,是侧面照应,是内容和情节的照应。在悬念多次设置的基础上,主人公才最后交代要同窗带枣核的原因,释除了悬念:“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颗枣树。所以托你带几颗种籽,试种一下。”原来是这样的,是他热爱祖国思恋故乡的集中表现。最后,用了四段文字,记叙了他在外国对祖国和故乡依恋的情景和举动,照应悬念,使悬念的内容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扩展和深化。用作设悬的对象很多,可以是事,可以是物,可以是人,还可以是某句话,某个动作,某个形象特征,某个细节等。设悬式照应往往要涉及文章的全篇,在运用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掌握设悬的节奏,越向后发展,悬念就越紧,不能有松散累赘之感。二是设悬要巧妙新颖,“巧”在悬念产生后不能一览无余,看了开头便知结尾,“新”在悬念一出就能扣住人,不能给人用过之感。三是悬念之处的语句要与开头设悬的语句大同小异,以达到照应的目的,加深读者印象。

记叙文照应方法----设悬式照应

设悬式照应,就是在文章的开头设置悬念,然后将这个悬念不断推进,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最后释除悬念,抖开包袱,令人恍然大悟。这些悬念的文字和情节,上挂下连,前照后应,形成了很严密的照应关系。

设悬式照应的显著效果,就是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流连忘返的思想情趣,因为它既是情节的延伸发展,又是结构的前后关联。设悬式照应主要是从情节上考虑的,因而它与情节的发展、线索的延伸、顺序的牵引几乎是同步的,一致的,有时甚至是合体的。

例如《枣核》,这篇记叙文以“枣核”为题,也以“枣核”为设悬之物。文章一开头就设置悬念:访美之前,接到一位同窗的航空信,要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而且是“再三托付”,这是为什么昵?“我”感到“很蹊跷”,悬念由此产生。“我”一下车,他就殷切地问枣核“带来了吗“,显得很急切,“我”给他后,他“托在掌心”,显得很贵重,但没说明原因,情节又向前推进一步,环扣又紧了一次,照应又严密了一层。当“我”问他要枣核的用途时,他却很神秘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情节又近了一层,环扣又紧了一步。然后,他又向“我”介绍他的住房,介绍他的家庭,介绍他的花园栽种和布局,指指点点,让“我”参观,就是不提“枣核”。这几段,未明写枣核,实际上是侧面写枣核,在暗写枣核,是侧面照应,是内容和情节的照应。在悬念多次设置的基础上,主人公才最后交代要同窗带枣核的原因,释除了悬念:“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颗枣树。所以托你带几颗种籽,试种一下。”原来是这样的,是他热爱祖国思恋故乡的集中表现。最后,用了四段文字,记叙了他在外国对祖国和故乡依恋的情景和举动,照应悬念,使悬念的内容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扩展和深化。用作设悬的对象很多,可以是事,可以是物,可以是人,还可以是某句话,某个动作,某个形象特征,某个细节等。设悬式照应往往要涉及文章的全篇,在运用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掌握设悬的节奏,越向后发展,悬念就越紧,不能有松散累赘之感。二是设悬要巧妙新颖,“巧”在悬念产生后不能一览无余,看了开头便知结尾,“新”在悬念一出就能扣住人,不能给人用过之感。三是悬念之处的语句要与开头设悬的语句大同小异,以达到照应的目的,加深读者印象。

记叙文照应方法----题文式照应

题文式照应,就是正中文的词语与题目中的词语相同或相近,从而构成照应关系,实际上就是点题。题文中照应的显著特点,是扣题紧凑,关照严密,题能辖文,文不离题,可以避免走题旁逸,加深读者印象,有力地表达文章的主题。题文式照应最常见的是题目与文首文尾的照应。文章的开头要点明题目,文章的结尾要总结全文,也往往要点明题目。这两处点题照应,是写记叙文的基本要求。开头与结尾点题照应,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题目在开头或结尾的完整出现,有时单独列句,有时嵌于句中;二是题目在开头或结尾的零散出现,或在开头或在结尾出现题目中的若干关键词语,以达到点题照应的目的。例如《驿路梨花》,文章照应题目,主要是结尾一段:“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 ‘驿落梨花处处开’。”这个结尾的重心是引出诗句,诗句中的前四个字就是本文的题目。可见,这篇文章是以引用为题,结尾点明了题目,从而紧扣了文题,强调了主题,韵味无穷,给人留下了不尽的遐想和深刻的印象。

题文式照应不仅开头结尾与题目相照应,而且也有正文处处都与题目相照应的,这种照应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运用得好,可以使文章增色很多,运用时,每写一段,每写一处,都要随时想到题目,能与题目挂联的,尽量用题目中的词

语表达。例如《榆钱饭》这篇记叙文,就运用了这种照应方法。文章共32自然段,几乎段段可见题目的影子,不少段落直接点题,有时点“榆”(5次),有时点“饭”(4次),有时点“榆钱”(15次),有时点“榆钱饭”“(10次),总共点题达34次之多。这样,处处见题,时时点题,多角度照应,扣题严密,文章也结构严谨,生动活泼,很有感染力。

题文式照应,运用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简单重复,要多角度多方面地点题,也就是说,完整地点题要少,零散地灵活地点题要多,以增加记叙文照应的生动性。二是点题照应要恰到好处,以达到画龙点睛、突出文章中心的目的。

记叙文照应方法----首尾式照应

首尾式照应,就是在文章开头出现的事物或语句,在文章结尾又再次出现,从而构成首尾呼应的关系,使全文形成一个首尾圆合、严密无懈的整体。首尾式照应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内容上,它可以强调某种思想感情,强化主题意义,加深读者印象,提高表达效果。二是在结构上,它可以增强文章的完整性和回环美。

首尾式照应在记叙文中的运用,常见的有两种情况。

一是运用倒叙方法的记叙文,必然是首尾照应,这种情况最多,也最典型。例如《记一辆纺车》,它运用了倒叙的方法,首尾照应很严密。请看首尾两段的有关内容:

首段:“我曾经使用过一辆纺车,离开延安那年,把它跟一些书籍一起留在蓝家坪了,后来常常想起它。想起它,就像想起旅伴,想起战友,心里充满着深切的怀念。”

尾段:“就因为这些,我常常想起那辆纺车。想起它就像想起旅伴和战友,心里充满着深切的怀念。围绕着这种怀念,也想起延安的种种生活。??”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感情上、修辞上、时间上、地点上、表达方式上等方面,几乎都是相同的,前者放在开头,领起全篇,造成悬念,揭示主旨,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后者放在结尾,总结全文,强调中心,回扣文首。这样,既强调了作者与纺车的密切关系,又深化了纺车的不平凡意义,使文章形成了一个很严密的整体。

二是运用顺叙方法的记叙文,也有首尾照应的,但没有运用倒叙方法记叙文的照应那么周密,那么严整,运用的频率也不高,难度却较大,但如果运用得好,会产生别出心裁的效果,例如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用顺叙方法写成的记叙文,其中就运用了这种照应的方法。

先看开头:“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再看结尾:“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这两段文字的照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情节的照应,即“散步”;二是人物的照应,即“我” 母亲、妻子、儿子等祖孙三代四个人。而且,照应的顺序很有讲究,开头是“散步”总概,结尾是具体的“散步”;开头由“我”到“母亲”到“妻子”到“儿子”,结尾依然是这样的安排顺序。这样照应,既有序,又有物,既合理,又严密。

首尾式照应是使文章完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运用时,有两点值得注意:一

篇五:第二单元教案

六 、枣核

【学习目标】

1.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2.感受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3.学习本文在写作上的独特之处。

【课前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词。

殷切( ) 玛瑙( ) 嫣红( )山坳()蹊跷( )......

匀称( ) 感慨良深( )..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请找出文中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句子。

3.走近作者。

萧乾,1910年生,现代作家,翻译家、记者,1939年赴美讲学,开始了七

年的欧美生活,他先后写出了《矛盾交响乐》、《血红的九月》、《伦敦一周间》、《美国之行》等优秀特写,他的《美国之行》是40年代对美国的真实记录。它犹如大西洋彼岸吹来的一缕春风,送来了一束有关美国现代化社会生活和海外华人心态的信息,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活动方案】

活动1: 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课文的题目是《枣核》,请同学们看看课文中哪些地方直接写到枣核或与枣

核有关的事?找出相关语句,用简洁的短语,对每件事进行概括,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学生浏览课文→小组讨论→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活动2: 品读课文,感悟情感。

“思乡之情”是一种情感,是一种情绪,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东

西,可在作者的笔下,这种感情是可触可摸可感的,生动具体感人。请同学们找出表现友人思乡情感的词、句,体会妙处所在,并说说你的理解。

(个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相关内容,自主圈划,进行批注→小组交流并在组

长的分工下尝试展示→小组展示合作成果。)

活动3:研读课文,深度探究。

(1)这篇文章,表现的是一位远离祖国近半个世纪的美籍华人思恋故土的民族深情,为什么以“枣核”命题,而且,就这么几颗枣核,作者这样反复渲染,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2)本文结构精巧,悬念迭起,你能说说本文设置了哪些悬念呢?分别把这些悬念找出来,并说说这样设置悬念的好处。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活动4:学习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从文章内容、中心、写作方法等方面谈谈。 (自主思考→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七 、最后一课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情节结构。

2.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3.通过《最后一课》与平日上课的对比,感受 “最后一课”的氛围。

【课前预习】

1.背景介绍。

《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0年7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这个掠夺性的战争,正如马克思当时指出的,敲响了“第二帝国的丧钟”。9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第三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尔萨斯、洛林等法国的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最后一课》这一短篇小说,正是以沦陷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教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先生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2.走近作者。

都德(1840~1897),法国小说家。1857年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磨坊书简》,描写法国南方的自然风光和生活习俗。长篇小说《小东西》,反映法国的学校生活。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战争生活给他提供了新的创作题材。后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爱国主义的短篇。其中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活动方案】

活动3: 课文1-6 段中哪些地方运用了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请朗读较好的同学阅读课文1-6 段,其他同学在课文中勾画并点评,全班交流。) 助学提示:小说的三要素包括人物、情节和环境。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感情等。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活动4:最后一课的情形和平日上课大不相同,阅读课文7——10段,说一说有哪些地方不同?这些不同说明了什么? (大声朗读课文7——10段,自主圈划→小组交流→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理清小弗郎士心理变化的历程,并分析他发生变化的原因。

2.分析人物形象,品味小说的语言,揣摩人物心理。

3.领会本文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活动方案】

活动1: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根据文 章内容说一说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他发生变化的原因。(学生浏览课文→小组讨论→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活动2:韩麦尔先生是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之一。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一感人形象的?请结合下面几段文字加以思考、体会。

(小组讨论→小组推荐代表发言。学生可以各抒己见,不强求一致。)

(1)??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韩麦尔先生今天为什么要这样穿戴?)

(2)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

(猜想一下,韩麦尔先生此刻在想什么?)

(3)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为什么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号声脸色惨白起来?为什么小弗郎士感到先生形象高大起来?)

(4)“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请你用一两个词语形容韩麦尔先生此时的心情。)

(5)然后他呆在那,头靠着其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的举止和表情?)

活动3:激活思维,创新写作。“最后一课”结束了,请你续写一段,写“我” 是怎样离开教室的。

(自由思考并进行习作→组内交流,每组推出一篇优秀习作→选择其中5篇参与全班交流,学生评价。)

要求:100字左右,想象合理,结构完整。

八、始终眷恋着祖国

【学习目标】

1.了解钱学森的生平事迹。

2.了解精心选材对于表达中心所起的作用。

3.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感受钱学森爱国报国的赤子之心。

【课前预习】

1.关于钱学森。

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1934年,钱学森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1936年在美国获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1955年,钱学森回到祖国的怀抱。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他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则,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3.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海外学子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事迹材料。

【活动方案】

活动1:阅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钱学森的生平事迹 。

(小组内互讲,并让听的同学简评复述的情况。)

助学提示:复述要抓住课文叙述的主要事件,语言要简明流利、力求生动。

活动2:钱学森归国的路是坎坷的,他遇到了哪些险阻?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说一说。

(自主思考,全班交流补充。)

活动3:钱学森为回国作出了哪些努力?钱学森最终是怎样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这件事与中心有关吗?

(跳读课文,自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补充。)

活动4:小组讨论课后探究练习一,感受钱学森的赤子之心。

活动5:20世纪50年代,海外学子不顾美、英等国政府的阻挠政策,义无反顾地掀起了回归新中国的浪潮;今天又有许多海外学子纷纷归来报效祖国。你知道哪些?请介绍给同学。

(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小组讨论交流→推荐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

篇六:作 文

而不含一丝杂质的舒畅感觉,那是清纯的、细致的、绝美的感觉啊!

村里还有条河,绕了个大弯,把村子围了起来。那儿,可是我们这些“野猴子”夏冬两季的最好去处了。

夏天傍晚,邻村的大姐、婶子会拎着水桶到河边洗衣服。这时,我们常玩的游戏就是派出几个人悄悄地潜到大姐们洗衣的水下,“哗啦”一声,突然搞个大浪花或是把水弄浑,然后大姐们便会顾不上手中的衣服,赤着脚、踏着水来追我们。不过通常是赶不上的!我们的水性好着哪!泅水、蛙卧、狗趴,有些小伙子也比不上呢!往水下一钻,你上哪儿找去?

冬天小河里的冰结实了之后,我们便从自家带来澡桶,坐在里面,后面一推,就“喳”的一声滑出去了。我们互相比赛,谁赢了就会得到一大把炸好的花生或是一大块香喷喷的锅巴。

一般天黑之后,我们才会捂着冻红的脸,拉着澡盆回家,当然免不了一顿训斥。

现在我长大了,再也不会去采桂花、抓知了了,但那段愉快的乡村生活、快乐的童年游戏却始终留在我脑海里。

(四)卒章显志 卒章显志,是我国文章写作的一种传统技法。

从行文布局看,它是一种结构文章的构思方式;从突出主旨看,也是常 用的一种结尾的方法。所谓“志”,就是文

章的主题、中心或作者所要表现的意旨。卒章显志之法,在记叙文中写作中得到十分广泛的作用。

如《一件珍贵的衬衫》的结尾,作者深情地写道:“从这件小事中,我们看到的是周总理那平易近人的高贵品质,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一个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本色”,—这是在深化一件小事的意义。

如《记一辆纺车》,抒写了延安艰苦的战斗生活和劳动的愉快与自豪,赞美了延安人民战胜困难的崇高志趣和团结战斗的革命精神。在激情酣畅、洋洋洒洒的铺叙之后,文章的结尾之样写道:

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记一辆纺车。

这样精粹的一句,可以说是全文的结穴所在。它寄寓了作者的深情,又鲜明地点示了全文主旨。它是全文内容的归宿和浓缩,使文章的深刻思想意义顿然升华。

如《故乡》的结尾》:“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表现出警策性很强的哲理,寄托了作者的心志,让人们去思索社会和人生,去得到战斗的鼓舞,去吸取奋斗的力量。

再如冰心的散文《往事》,写作者回忆自己在雨中观看庭院中的莲花。红莲被大雨打得左右倾斜,红莲旁的大荷叶也在大雨中倾侧下来,正好覆盖在红莲上面。于是作者写道: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再如克雷洛夫有一篇《杰米扬的汤》的寓言,写杰米扬不断地请“已经吃得塞到喉咙口”的福卡喝汤,一盆又一盆地,吓得福卡“再也不上杰米扬的门了”。寓言结尾以单独一段的形式点道:

我的作家,你不妨自认为稀有的天才,可是如果你不懂得适当的节制,老是在人家耳旁鼓噪不休,久而久之,你的诗歌和散文,就要比杰米扬的汤更加令人讨厌。

作者在这里“卒章显志”,尖锐地讽刺、批评不了那些喜欢炫耀所谓的才华、喜欢写又臭又长文章的极端虚荣的作家和诗人。实际上,这种点破,远远地超出了作者所指的范围,凡是不着实际,又想沽名钓誉的事情,都可以使人联想到“杰米扬的汤”。在中考作文中运用卒章显志之法,其运思过程比较简单,那就是“先实写,再虚写”。实写,就是实实在在地叙述事件、述说人物、描述情节;虚写,就是点示主题,点出意义,升华道理,深化情感。

如下文:

鲇鱼跑了

傍晚,爸爸回来了,喜滋滋的。他买回了3条活蹦乱跳的鲇鱼,说是小贩要回家,廉价卖给他的,看到这鲜活的鱼,

似乎看到了一碗热腾腾的发着诱人香味的鲇鱼汤,哇,真美??晚上,爸爸说:“鲇鱼聪明得很,它会不顾一切地设法没溜掉,如果不严加防范,那鲇鱼汤可就喝不成罗!”爸爸把装鱼的桶提进离卫生间很远的厨房,用一个篮子盖严桶口,再压上一块大砧板,还仔细看了看,这才放心的走出厨房。

第二天大清早,我就听见爸爸厨房里:“鲇鱼跑了!”我连忙从床上蹦下来,跑去看。只见篮子、砧板横躺在地上,桶里空无一鱼,两条正在挣扎的鲇鱼已经靠近卫生间。另外一条遍寻不着,大家分析它已经通过卫生间的下水道跑掉了。

妈妈埋怨爸爸:“就是你,昨晚说的话都让鲇鱼给听见了。”“哼,便宜无好货,咱们一人少吃两块鲇鱼肉!”爸爸愤愤地说。

我没有责怪小鲇鱼的逃脱,也不像爸爸妈妈那么想,因为我突然感觉到:拼搏中的生命具有不可遏止的力量!

作为一种常用写作模式,“卒章显志”也有它“有弊”的一面,就是为追求“显现”一番所谓的“志”而无病呻吟,给人以画蛇添足之感。所以在中考作文时要在框架构思、语文表达、主题显现、情感抒发、意境创造、角度变化等等诸多因素中,选取几个点进行认真的艰苦的揣摩,力求在“卒章显志”上自然一点,新鲜一点。

[练习]

用“卒章显志”之法对下面的文题进行构思。

1(横线上可填“青松”、“翠竹”、“小荷”、“小草”、“泥土”等等)

2、走过去,前面是个天

3、我学会了

(五)环境衬托

在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穿插景物的描写,是一种写作的技法,也是一种构思的方法,从中考记叙文来看,能够恰当地进行景物描写的作文,是层次比较高的作文。所以,学习一下“环景衬托”的构思方法,对提高中考作文的质量是很有好处的。

环境描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社会环境的描写。对环境进行描写,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要想描写的时候就描写,无目的地把描写硬贴在、硬塞在记叙之中,一定要明白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描写,它们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课文在环景衬托方面给我们的示范。

1、用环境描写设置人物活动的场景

如《夜走灵官峡》的开头描写了那高山大谷,描写了那纷纷扬扬的大雪,为的是表现筑路工人和他们的孩子们生少、战斗在十分的环境之中,从而表现工人阶级不畏艰苦、

篇七:作文训练写事有波澜

作文训练: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

(本资料使用建议:由于我们没有连堂课,所以可以早读读一些,上课用一些,范文点评、分析用一段时间,写作专门安排时间,400字即可,先分析人家文字如何优秀的,再自己模仿、创作。也就作文的“死去活来”之法。)

一、兴波掀澜

从前,有位县督学来到县立中学视察工作。他一进校门,便见到该校的壁报上写有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督学的文学底子很厚,看到杜牧的诗句,油然想起他的《阿房宫赋》,于是顺口问起了学生:“你们知道阿房宫是谁烧的?”

学生们一脸惶恐,不住地摇头:“不是我烧的,不是我烧的!”

看到眼前的窘迫情景,督学啼笑皆非。他立即来到校长室,对校长指责道:“贵校学生国文程度低落,居然说阿房宫不是他烧的。”

校长心平气和地说:“本校学生一向诚实,既然说不是他烧的,就一定不是他烧的。”

督学非常气恼,他万万没有想到堂堂的校长居然不知道阿房宫是怎么一回事!他一气之下,写了一封呈文,给教育局长,禀明原委。

不久,督学收到局长复函:“烧掉就算了,再拨经费重建阿房宫。”

督学看后,目瞪口呆。

短短两三百字,跌宕生姿,起起伏伏,吊足胃口。的确,一池春水,风平浪静,纵然有人认为有宁静柔和之美,但“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水面的荡漾、荷花的摇曳、游鱼的沉浮则会给人更多的联想和感受。那么如何让平静的水面波澜起伏,一波三折呢?“文似看山不喜平”,中国的传统章回小说中人物命运,忽而山穷水尽,忽而柳暗花明;内容忽而金戈铁马,忽而风花雪月。引得读者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忽悲忽喜。人们把这种起伏变化用一种形象化的比喻叫做“波澜”。

二、兴波掀澜之原因

1.什么是写出事件的波澜?(写出事件的波澜就是写出事件的曲折变化)

2.为什么要写出事件的波澜?

A.客观事物本身就是起伏变化的,只有写出了事件的波澜才能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客观性)

任何事物都在不停变化。天有阴晴,月有圆缺,潮有涨落,草木有枯荣,这是自然界的变化。塞翁失马,乐极生悲,这是坏事变好事、好事变坏事的人事变化。文章的波澜就是这种事物复杂多变性的反映。

B.“文若看山不喜平”,只有写出了事件的波澜才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阅读心理)

3.怎么样才能写出事物的曲折?

A.善于选择本身就曲折复杂的事件来写。(前提)

文章的波澜是读者的一种心理反应。我们说文章有没有波澜,最终要看能不能在读者心里激起波澜。是不是让读者牵肠挂肚,是不是出乎读者意料,是不是让读者感到惊喜,是不是让读者扼腕叹息??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研究读者心理,针对读者心理选取材料,安排结构。

B.文章的波澜也取决于写文章的技巧。

作者在掌握了事物的复杂性和读者的心理以后,很好地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是安排波澜的技巧。例如,事情本来都是从前向后发展的,如果事情本身的结果出人意料,用顺叙就有波澜,用倒叙就会索然无味了;如果事情的起因更让读者关注,像重大案件,用倒叙,造成悬念,就比顺叙的效果更好。

三、兴波掀澜之技巧

1.运用抑扬法2.设悬解悬法3.设计巧合法4.欲擒故纵法

5.伏笔照应法6.误会掀澜法7.情节突转法8.情感起伏法

这里重点谈谈几种重要写作技巧的运用。

1、悬念。按照美国戏剧理论家贝克的说法,悬念“就是兴趣不断地向前延伸和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要求”。人有一种好奇和“求知”的本能,越是迷惑不解的事物,越想探究出个究竟。在叙述中,涉及足以引起读者期待的问题,又故意不说穿,以激发读者的猜测与渴望,这便是悬念的妙用,也是读者的兴趣所在。运用这一方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设置悬念要巧妙,以引起读者的关切和阅读期待;二是要对悬念加以必要的强化,以进一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三是消释悬念要巧妙,以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萧乾的散文《枣核》就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方法。文章开头设置悬念:动身访美之前,身在美国的旧时同窗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用途蹊跷。文章主体部分对悬念加以强化:相见之后,我把枣核交给他,她把枣核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我问枣核的用途,他却故弄玄虚不肯明说。文章后半部分消释悬念:他领我去踏访他带有家乡味道的后花园,并对我说虽然自己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却思乡心切,最近老是想北京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我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等长成枣树,在异乡看到它就仿佛看到自己的祖国。在文章的结尾作者不无感慨地写道:改了国籍,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2、抑扬。欲扬先抑的“扬”,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

印象,给人以感情冲击和心灵震撼,进而使读者得到充分的审美满足和享受。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散文《丑石》就成功地使用了这一方法。文章先讲述自家门前一块黑黝黝的石头无人理会,大家都叫它丑石。它不规则,没棱角,没平面儿,既不能刻字雕花,也不能浣纱捶布,人们咒骂它,嫌弃它。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个天文学家,他说这丑石是一块陨石,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后来又用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我不禁感到自己的可耻,同时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赞美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3、对比。要想全面反映事物,就可能涉及事物的两面,并让它们形成鲜明的对照,让人在对照中比较,以便全面认识或分清是非、善恶、美丑,从而受到教育。小小说《捎》就是运用这一方法的典型例证:他要出国的消息不胫而走。回到家里,屋子早坐满了人。弟弟兴奋地说:“哥,给我捎台收录机!” 妹妹是那么激动:“哥,给我捎一套高级化妆品!”他问丈母娘:“妈,您捎什么?”丈母娘嘴都快咧到耳朵根底下,道:“不捎别的,捎台洗衣机就行!”当他问自己的母亲要捎点儿什么时,母亲眼里闪着晶莹的光:“不管咋着,把你捎回来就中!”文章起笔处看似平静,却为后面的陡转做了充分的铺垫,结尾处母亲的回答增强了文章的情感震撼力。

4、巧合。叙事性文章的写作,要重视表现偶然性的巧合。巴尔扎克认为:“偶然性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若想文思不竭,只要研究偶然性就行。”对生活最精彩的艺术表现,就在于对个别特殊现象即带偶然性现象的把握和描述,通过偶然,揭示必然,通过个别现象,揭示事物普遍性的规律和实质。巧合,既能更集中、强烈、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本质,又能以其戏剧性,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审美魅力。比如,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吉姆和德拉是一对贫贱夫妻,但引以为豪的是,丈夫有一只祖传三代的金表,妻子有一头美丽的长发。圣诞节前夕,他们都想送给对方一件礼物。妻子偷偷卖掉了自己的长发,为丈夫的金表配了一条白金表链;丈夫则背着妻子卖掉了自己的金表,给妻子买了一套精美的发梳。双方都牺牲了自己最心爱的东西期待着换来对方意外惊喜的时刻,最后出现的却是与期待完全相反的结局。虽然彼此的好意落空了,但这并不是一个因事与愿违而令人遗憾的结局。

5、意外。让事情的发展和结局超出读者按一般经验或推理所可以做出的估计和料想。也就是说,读者由前面的情节看到的故事只应向某一方向发展或了结,但到时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折或变化,竟然向读者未曾想到或估计到的另一方向发展,出现的是出人意料的另一个结局。比如,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华盛顿广场西面的一个小区里住着一群穷画家。苏艾和琼珊也住在这里。琼珊得了肺炎,医生说她唯一的希望是自己要活下去的念头,但她却对生活及自己都绝望了,她躺在床上数着窗户对面院墙一株常青藤的叶子,她对苏艾说:“等最后一片叶子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苏艾无法让她打消这个念头,于是把琼珊的想法告诉了住在楼下的老贝尔门。老贝尔门六十开外,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他老是说就要画一幅杰作,可是始终没有动手”。第二天早晨,琼珊发现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然有一片叶子傲然挂在

藤枝上。又经过一夜的风雨,那片叶子仍在墙上,琼珊从这片不落的叶子上找到了生命的希望。苏艾告诉她,老贝尔门因肺炎去世了,生病前他顶风冒雪出去作画,对面墙上那片不落的藤叶就是他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

四、兴波掀澜之例文

威胁 [俄]契诃夫

有一个贵族老爷的马被盗了。第二天他在所有的报纸上都刊登了这样一个声明:“如果不把马还给我,那末我就要采取我父亲在这种情况下采取过的非常措施。”威胁生效了。小偷不知道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不过他想着可能是某种特别可怕的惩罚,很害怕,于是偷偷地把马送还了。能有这样的结局,贵族老爷很高兴。他向朋友们说,他很幸运,因为不须要步父亲的后尘了。

“可是,请问你父亲是怎么做的?”朋友们问他。

“你们想知道我父亲是怎么做的么?好吧,我告诉你们……有一次他住旅店时,马被偷走,他就把马肚带套在脖子上,背着马鞍走回家了。如果小偷不是这样善良和客气的话,我发誓,我一定要照父亲那种做法去做!”

写法探讨:(1)欲抑先扬法(补:欲扬先抑法 )(2)制造悬念法

《水浒传》节选 施耐庵

话说当时薛霸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了。”

写法探讨:(3)设计巧合法 (4)欲擒故纵法

情节突转法:例文《谁烧了阿房宫》

设悬解悬法:例文《只借一美元》

一位富豪走进一家银行,来到贷款部前,举止得体地坐下来。

“先生,您有什么事需要我们服务吗?”贷款部经理一边打量着来者,一边热情地问道。 “我想借点钱!”富豪回答。

“可以,您想借多少呢?”

“一美元。”

“一美元?只借一美元?”贷款部经理惊诧地看着他。

“是的,我只需要借一美元。可以吗?”

“当然,只要有担保,借多少都是可以的。”经理彬彬有礼地说。

“好吧。”那人从皮包里取出一沓股票、债券放在桌上:“这些票据做担保可以吗?”

经理清点之后说:“先生,总共50万美元,做担保足够了。不过……先生,您真的只借一美元吗?”

“是的。”富豪不动声色地回答。

经理干脆地说:“好吧,请办理手续。年息6%,只要您付出6%的利息,一年后我们便把这50万美元的股票、债券都还给您。”

“谢谢!”富豪办完手续后,从容离去。

一直在一旁观望的银行行长怎么也不明白,一个拥有50万美元的人,怎么会跑到银行来借一美元呢?于是,他追了上去,大惑不解地问这位富豪:“对不起,先生,我想问您一个问题。这实在弄不懂,您拥有50万美元的家当,为什么还要借一美元呢?”

“好吧,我可以把实情告诉你,我到这里来办事,需要一段时间,随身携带这些有价票据很不安全。这曾到过几家金库,想租他们的保险箱,但租金都很昂贵。我知道贵行的保安很好,所以就将这些票据以担保的形式寄存在贵行。况且借款利息很便宜,一年只要支付6美分……”

行长恍然大悟:有头脑又有金钱的人是幸运的,他们能用头脑支配金钱;而只有金钱没有头脑的人则是不幸的,因为他们的头脑被金钱所支配。

经商斗智,善谋者胜。

误会掀澜法:例文《?!》

赵老师清了清嗓子说道:“进来,以后要注意。”赵老师接着又说了起来:“今天早上我从咱们班的信箱里看到这样一封信,是给孟云同学写的,寄信人地址是‘本班’。像这样的信我已经看到四封,没盖邮戳。这前三封信一直扣留在我这,没交给孟云同学。这四封信笔迹相同,显然是出自一人之手。这想大家一定知道这是什么信。同学们呀,考上这所重点中学不容易呀,家长对你们抱有多大的希望啊,你们可不能这么小就……现在请这个人自觉站起来。”接着下面一阵窃窃私语。

“老师,你这样做是不礼貌的,是违法行为!”王宇站起来。“那么你说应该怎么办?”“把信还给孟云。”“坐下!”赵老师没有再和他讲下去。“一定是王宇干的!”有一个人小声嘀咕道。 “好了,总之我希望那个人自觉站起来,当着大家的面承认错误,我就不追究了。孟云一向成绩拔尖,若是发生那样的事情,会影响学习,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我请那个人自觉地站起来。”“不要侮辱别人!”孟云哭着站了起来,“请把信还给我!”“孟云,老师知道你是个好学生,不要难为情,这--你也不知道要发生这样的事情。”

“是我写的!”一个响亮的声音盖住了窃窃私语。大家迅速把目光都投向了他--秦锐。“请把信还给孟云,你没有权利扣留别人的信件,这是极不道德的!”老师被这几句话惊呆了。他茫然若失地看着秦锐,秦锐像一头被激怒了的狮子,眼睛中似乎还含着泪花。

秦锐一个箭步跨过去,夺过老师手中的信,用力拆开其中的一封大声读道:“谢谢你的关

篇八:中考作文写好凤头豹尾

我谈如何在中考作文中写好凤头豹尾

——宇峰

[关键词]凤头 豹尾引人入胜 别具一格 收束有力 画龙点睛

[内容提要]一篇完美无瑕的文章,写好开头和结尾至关重要。我国的古人认为文章的结构应该是:“凤头、猪肚、豹尾”。 凤头——引人入胜,别具一格的开头,猪肚——丰富详实,生动具体的正文,豹尾——收束有力,画龙点睛的结尾。意思是说,开头要像凤凰的脑袋一样漂亮、优美;文章的内容要充实,要有理有据;结尾要像豹尾一样有平衡感,既简洁又能一句话点题。

俗话说:“织衣织裤,贵在开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篇文章的好坏,开头与结尾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中考作文,一篇文章检验多年来的写作水平,如何在短时间内写出精品显得尤为重要,抓开头与结尾是最有效的手段。因为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是阅卷老师阅读的重要位置,打造一个精彩的开头和结尾,就会使文章出现“亮点”,从而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提高自己作文的分数。

古人称文章的开头为“凤头”,就是说开头要美丽精巧、新颖贴切,要有创造力、震撼力、吸引力,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产生一种必欲读之而后快的感觉。因此,下笔之前一定要精心构思、反复琢磨,务求精工。

明代学者谢榛说:“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的确,好的文章结尾能够产生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艺术效果,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唤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让读者沉浸在文章的境界之中,久久回味。

(一)精彩开头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学们也一定有这样的经历:一个题目拿到手,却总是动笔艰难,可一旦开了头,尤其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后,写起文章来往往洋洋洒洒,文思泉涌,一气呵成。文章的开头就是整篇文章的门面,商店的门面漂亮,就能吸引来很多的顾客;文章的开头好了,就能吸引更多的读者。

高尔基说:“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象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托尔斯泰是很重视作品的开头的,《战争与和平》的开头,他先后经过15次的反复修改,才感到满意。《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他曾经用了十种不同的写法,最后才确定下来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语道破家庭生活的隐秘,回味无穷,并为全书定下了基调。这样的开头,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我们也要谈谈写好作文开头的一些具体方法:

(1)用优美简洁的语言开头

可用整句写,也可用整散结合的句子写,或引用诗词句子写,或用描写的方式写。例如《我心中的你——老师》中这样开头:“沉默——在这离别的时候,只有你的目光一如既往,我迎上来,想寻觅你期待这什么??”再如《听雨》中写道:独自上得楼来,毫无倦意,沏了杯香茗,翻看黛玉的《秋雨风雨夕》,其诗云: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哪勘风雨助凄凉??’看到黛玉的秋雨,不觉想起眼前初夏的雨。”

(2)用直截了当的入题开头。

好的开头,可以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文章的一开头就紧扣题目,点明与题目有关的人、事、物。用开门见山的方法入题快,符合读者心理,又节省篇幅。如《梦想·坚持·超越》中开篇写道:“古人云持之以恒,余以为然。”一开篇就亮出自己的观点——坚持,一目了然。再如《永不言弃》中的“生活中,我们无法回避挫折,只能面对。重要的是在挫折中能坚持到底,永不言弃,直至击败挫折。”

(3)用悬念开头,也叫倒叙法。

这种开头方式在文章起首提出疑问,或是设置一个引起读者兴趣的悬念,再在后文阐释,慢慢揭开疑团。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就这样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看似一句不起眼的话,却能让人思绪万千:作者先前肯定是在散步,什么样的奇景能让他把脚步留住,什么样的瑰丽能把他的心挽住,什么样的仙境能让他留下永久的惊叹,读者的心一下子被抓住了。又如《我喜欢奖状》的开头:“老爸是我快乐的朋友。在街上,他总是处处满足我的要求;在学习上,他也总是处处严格要求 。我们在一起,总是快快乐乐的。但在奖状问题上,我们发生了一些小分歧。”

(4)用激烈浓郁的抒情开头。

如《良师》中的“寒窗九载许 ,老师也来了一个又一个,温和的,严肃

的,慈祥可爱的,不苟言笑的,而自始至终伴随着我的只有——书。”直接抒发了对良师——书的喜爱之情。如《我想唱首歌》,便以“我想唱首歌,一首属于自己的歌。淙淙泉水将是她的乐手,清脆鸟鸣会是她的共鸣——题记”作

为开头。作者可以一开头就倾注自己的真挚感情,用来打动读者,从而激发起读者的共鸣,调动起读者的阅读情绪。

(5)用富于哲理的题记开头。

题记的内容可以是名人名言,格言谚语,也可以是自己的话语。它的作用主要是点明主旨,强化中心。如《品书香一缕,读人生百味》一文的开头:“生活中没有书,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人生中没有书,就好像生活没有阳光。我喜欢读书,愿像鸟儿插上翅膀;我爱读书,愿生活永远充满阳光。——题记”

(二)巧妙收尾

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如果一篇主题鲜明,角度新颖的文章,读到最后,却被一个不妙的结尾扫了兴,那就太可惜了。结尾除了要服务于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外,还得受“开头”的制约。这样说来,结尾就更难写了。人们称好的文章的结尾为“豹尾”,从中考作文看,虽然不一定要求篇篇文章的结尾都是“豹尾”,但也要求结尾简练、生动,恰到好处。

1、自然收束式

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结束式”。它完全避免了文章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在中考作文中得到广泛运用。考场作文气氛紧张,竞争激烈,不可能过多地讲究什么“式”,什么“法”。只要富于激情,挥洒自如,写到哪里就是哪里,能充分地表情达意就是一篇好文章,但讲究“自然”并不意味

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文思发展的自然趋势结束全局。

2、首尾呼应式

通过对文章的题目或开头进行回顾或照应,同样是使文章结尾生动、富有意蕴的一种结尾方法,叫作"呼应法"。如《紫藤萝瀑布》的结尾是这样的:"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回应了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从中我们看到作者的行动经历了一个"走--停--走"的过程:开头的"走",可能是在散步,但被路边盛开的紫藤萝吸引住了,于是停下来欣赏;结尾的"走",意义更深一层--人在紫藤萝的光辉和芳香中领悟到了生命的意义。作者深受鼓舞,于是走向无限的生命支点。这种首尾的回应,很能强化读者的认同感,容易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

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开头写了“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种白色的确凉衬衫。”结尾写道:“四年来,这件珍贵的衬衫,我精心地收藏着,没有舍得穿它一次。”

3、卒章显志式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画龙点晴式”。如《枣核》结尾写道:“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记一辆纺车》结尾写道:“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记一辆纺车。”

4、名言警句式

用名言、警名、诗句收尾,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它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