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诗歌(共3篇)

来源:作文周刊网 时间:2017-06-26 03:54:05

篇一: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篇二: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共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又名激问、反诘、诘问)、引用、反语、对比、反复、双关、联想、顶真、通感、互文、回环、移情、呼告等。

1.比喻: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事物间有相似性)

例句: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老舍《济南的冬天》

2.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1)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朱自清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朱自清

(2)拟物(借物喻人):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句:〈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淀》孙犁)

3.借代: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1)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2)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3)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主要方式: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6.设问: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8.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双关 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或音近)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作用: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1〉谐音双关。

例如:“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杨”实际上是指杨开慧,“柳”实际上是指柳直荀)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即“思”的意思,以此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

〈2〉语音双关。

是一种根据词的多义条件而故意导致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在歇后语中经常出现。

例如:茶壶里煮饺子——心里有嘴倒不出

老太太抹口红——给你点颜色瞧瞧

10.顶真:也作顶针。

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接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传下接,首尾蝉联,用符号表示就是“ABC,CDE”。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

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

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例句:

友情是花,引来群群之蝶。

友情是蝶,两人翩翩起舞。

友情是舞,舞出激情之火。

友情是火,永恒地在燃烧。

梦想是翅,飞翔永恒蓝天。

梦想是天,遮住茫茫大海。

梦想是海,还是小船悠悠。

梦想是船,海上乘风破浪。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

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

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11、互文

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烟笼寒水月笼沙。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主人下马客上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篇三: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练习-附答案

修辞手法练习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问:本词运用了对偶、设问、、的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后两种修

辞方法的运用之妙 答:首句运用比喻方法, 把水比作是眼波横流、把山比作眉峰攒聚,化无情为

有情,原本无情的山水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既写出了山水相连之处的美丽,又

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尾句拟人,表现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也表

现了对朋友的美好祝愿。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

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答案: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

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2006安徽卷)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问: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并作简要分析。

答:比喻、拟人。

天已入暮,但暑气未减,连池塘里的荷花也为酷热犯愁,她把脸庞深藏在圆如伞

盖的荷叶下面,深怕烈日的余威毁坏了她娇美的面容。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

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问:该诗后两句在形容洞庭湖景色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加以具体分析。

答:比喻

“白银盘”比喻皎皎月辉下的洞庭湖水,突出其澄澈空明;“青螺”比喻皓月银

辉之下愈显清翠的洞庭山。这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

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秋月光华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妙绝

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表现出诗人高超的审美情调,体现

了清静闲适的情怀。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问:此诗颇富奇趣,寥寥数笔,便更人以满目春光的印象。其生动的效果与这首

诗的艺术手法大有关系。请从这一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诗人将草树拟人化。草树竟能“知”能“解”还能“斗”,甚至有“才思”

高下之分。春将归去,似乎所有的草树都探得了这个消息而想要留住她,各自使

出浑身招数,吐艳争芳,一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连缺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

不甘寂寞,因风起舞,化作雪飞。真是满目春光。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别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问:①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搬家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时,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

舍的深厚感情。

②作者是使用何种手法来表现这种感情的,请结合原诗作具体分析。

诗人主要是使用拟人手法,把柳条、藤蔓和黄莺拟人化来表达这种依依难舍之情

的。在诗人眼中,柳条、藤蔓和黄莺都具有人的情感,对他的离去也是依依不舍。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问: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

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分)

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点明

拟人具体内容,1分);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

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2分);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

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

青玉案 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

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

风絮,梅子黄时雨!

问:词中下片“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甚是为人称道,试简要分

析词人在这里运用的修辞手法。

答:下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来比喻作者的愁思。抒发了词人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这样写,化抽象为具

体,形象生动,新颖别致,富有意境,有力地抒发了词人的无限愁思。

昭君怨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

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问: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 答案:用对比的手法。(2分)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不管是“冷落竹篱茅舍”,还是

“富贵正堂琼榭”都“一般开”,(2分)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

(2分)

陵酒肆留别 李 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

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问: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这一句用了哪些修辞,有何作用?

答案:运用了反问与对比的修辞手法。(2分)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与李白的离

愁别绪比起来,也是望尘莫及,突出李白愁之深,愁之长。(2分)诗人以流水

与愁思相比较,并以反问的形式出现,使人觉得新鲜,而(本文来自:WwW.zuowENzhoUkaA.Com 作文周刊:修辞手法诗歌)且语义强烈,更加重了

这种离情别绪。(2分)

西江月· 阻风三峰下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这首词是张孝祥由潭洲(今湖南长沙)改官离开湖南时,途经黄陵山下,

遇风阻所作。

问:简要分析本词上片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答案:“满载”两句用工整的对偶描绘风未起时的秋色湖光,蕴含了作者的喜悦

之情。“波神”两句用拟人的手法,作者不写自己行船为大风所阻,不得行驶的实况,

反而写水神怀着深情挽留他欣赏美好的夕阳景色,写出了作者对这秀美风光的喜

爱 ,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的思想感情.

如2,2007年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

更妙,为什么?

(“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

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

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月更新颖。答“雁别秋江去”,言

之成理亦可。)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

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