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散文作品(共9篇)

来源:作文周刊网 时间:2017-04-05 03:39:47

篇一:鲁迅作品有哪些

鲁迅的作品有哪些

鲁迅 - 鲁迅作品

鲁迅作品

短篇名章

《而已集》文选

《鲁迅传略》

《伪自由书》文选

《野草》

《朝花夕拾》

《呐喊》文集

《二心集》文选

《阿Q正传》

《白光》

《端午节》

《风波》

《故乡》

《孔乙己》

《狂人日记》

《明天》

《社戏》

《头发的故事》

《兔和猫》

《一件小事》

《鸭的喜剧》

《药》

《彷徨》文集

《祝福》

《兄弟》

《在酒楼上》

《伤逝》

《离婚》

《孤独者》

《高老夫子》

《示众》

《长明灯》

《肥皂》

《幸福的家庭》

《坟》文集

《题记》

《我之节烈观》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娜拉走后怎样》

《未有天才之前》

《论雷峰塔的倒掉》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说胡须》

《论照相之类》

《看镜有感》

《灯下漫笔》

《春末闲谈》

《论"*的!"》

《杂忆》

《从胡须说到牙齿》

《寡妇主义》

《坚壁清野主义》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写在'坟'后面》

结集出版:

鲁迅作品集

《呐喊》(短篇小说集)1923,新潮社

《中国小说史略》(上下卷)1923一1924,新潮社

《热风》(杂文集)1925,北新

《彷徨》(短篇小说集)1926,北新

《华盖集》(杂文集)1926,北新

《华盖集续编》(杂文集)1927,北新

《坟》(论文、杂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诗集)t927.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而已集》(杂文集)1928,北新

《三闲集》(杂文集)1932,北新

《二心集》(杂文集)1932,合众书店

《鲁迅自选集》1933,天马

《两地书》(书信集)与景宋合著,1933,青光书局

《伪自由书》(杂文集)1933,青光书局

《鲁迅杂感选集》瞿秋白编选,1933,青光书局

《南腔北调集》(杂文集)1934,同文书局

《拾零集》1934,合众书店

《准风月谈》(杂文集)1934,兴中书局

《集外集》杨霁云编,鲁迅校订,1935,群众图书公司

《门外文谈》(论文)1935,天马

《故事新编》(小说集)1936,文生

《花边文学》(杂文集)1936,联华书局

《且介亭杂文》(杂文集)1936,三闲书屋

《夜记》(杂文集,后编入《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文生

《且介亭杂文二集》(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且介亭杂文末编》(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鲁迅书简》(影印本)许广平编定,1937,三闲书屋

《鲁迅全集》(1一20卷,收著作、译文和辑录的古籍)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集外集拾遗》(综合集)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汉文学史纲要》(文学史)1941,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全集补遗》唐韬编,1946,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许广平编,1946,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日记》(影印本)1951,上海出版公司;铅印本,1959,人文

《鲁迅选集》1952,开明

《鲁迅小说集》1952,人文

《鲁迅全集补遗续编》唐韬编,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补遗》吴元坎辑,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全集》(1-lO卷)1956-1958,人文

《鲁迅选集。(1一2卷)1956-1958,中青

鲁迅的作品深受喜爱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文学史)1958,三联

《鲁迅选集》(上下册)1959,人文

《鲁迅书简》(致日本友人增田涉)1972,人民日报社

《鲁迅诗稿》1976,文物;1981,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鲁迅书信集》(上下卷,收《两地书》以外书信1381封)1976,人文 《鲁迅佚文集》1976,解放军报社

《鲁迅书简》(致曹靖华)1976,上海人民

《鲁迅手稿全集》(书信8册,日记6册)1978一1980,文物

《鲁迅致许广平书简》1980,河北人民

《鲁迅全集》(1-16卷)1981,人文

鲁迅全集卷一(坟热风呐喊)

鲁迅全集卷二(彷徨野草朝花夕拾故事新编)

鲁迅全集卷三(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

鲁迅全集卷四(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

鲁迅全集卷五(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

鲁迅全集卷六(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

鲁迅全集卷七(集外集集外集拾遗)

鲁迅全集卷八(集外集拾遗补编

篇二:鲁迅文章片段赏析

片段: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赏析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理解为(“不过”),表达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不屑与之为伍)的情感。“这样”指代(留学生的丑态),为下文作铺垫,体现了作者的失望、矛盾、痛苦、厌恶。“确”表示另一种更大的可能性;“但”表示补充说明,“但”字后面的话是作者真正想说的内容。

片段: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赏析

作者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样一组词语,引出13种景物(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叫天子、泥墙根、油蛉、蜈蚣、何首乌藤、木莲藤、覆盆子)、4件趣事(找蜈蚣、按斑蟊、拔何首乌根、摘覆盆子),前两个“不必说”略写百草园概貌,“单是??就有??”则比较详细地写百草园一角“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先用两个“不必说”宕开一笔,突出“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已趣味无穷,可见园子里佳趣俯拾皆是,渲染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感情色彩。写景层次井然,条理分明。前一个“不必说”写静物由低到高,后一个写动物由高到低。整体部分从植物写到动物,局部部分则由动物写到植物。

片段: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赏析:

描写了“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鲁迅说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

片段:

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赏析:

鲁迅先生说“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这说明当时他做引的时候,对文章当时书写的情形已经记忆不太清楚了,但是文章又确实存在,所以他就感觉很矛盾,“既然记忆是美好的,但是很多我缺又忘记了。”这是他的一种表达方式,鲁迅先生的文章很多都是这种杂文的语气,带点思考,也带点批判。片段:

只要望见一顶白纸的高帽子和他手里的破芭蕉扇的影子,大家就都有些紧张,而且高兴起来了。人民之于鬼物,惟独与他最为稔熟,也最为亲密,平时也常常可以遇见他。死无常黑脸、黑衣,谁也不爱看。在“阴死间”里也有的,胸口靠着墙壁,阴森森地站着;那才真真是“碰壁”。

赏析:

洋溢着作者对活无常的敬佩及赞美之情,先写小时候对他的害怕,和现在对他的敬佩作对比,也拿阎罗王的昏庸和死无常的可怕与之作对比,突出活无常的善心。

篇三:鲁迅作品的经典意义

鲁迅作品的经典意义

鲁迅创作能成为二十世纪的文学经典,是因为作品本身具有下述三种质素。

一、忧愤深广的现代情思

“五四”新文学之所以能成为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学,是基于人的觉醒,基于启蒙精神。“五四”新文学根本告别了“威福、子女、玉帛”的旧价值观念,充满了个性解放与民族自强的要求,充满了对国民蒙昧状态的深刻剖露和沉痛忧思,充满了对被压迫群众的沉挚关怀以及人人应该懂得自尊又应该懂得尊重别人的热情呼喊。鲁迅就是这种文学的最重要的奠基者,也是它的最杰出的代表。现代小说的开篇之作《狂人日记》,从几千年历史的字缝里读出了“吃人”二字,并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可以说就是一篇文学形式的人权宣言。《故乡》中,当闰土张口叫一声“老爷”时,“我”竞至心灵震颧,“似乎打了一个寒噤”;这一笔也只有真正把农民视作朋友的鲁迅才能写出。《阿Q正传》既含泪鞭挞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沉痛鞭挞了阿Q的“革命”,因为阿Q式的革命只是要站到未庄人的头上,成为新的压迫者;鲁迅很怕“二三十年以后”中国“还会有阿Q似的革命党出现”(《华盖集续编·<阿Q正传>的成因》)。早在一九一九年八月,鲁迅在为日本作家武者小路实笃四幕反战剧本《一个青年的梦》写的译者序中,就对“人人都是人类的相待”一句话表示“极以为然”,并且说:“中国也仿佛很有许多人觉悟了。我却依然恐怖,生怕是旧式的觉悟”。这里所谓“旧式的觉悟”,就是指自我获得解放之后却去压迫别人,损害他人以肥利自己,以及对“威福、子女、玉帛”一类封建性人生理想的追求。三个月后,鲁迅又为《一个青年的梦》写了第二篇《译者序》,说:“我虑到几位读者,或以为日本是好战的国度,那国民才该熟读这书,中国人又何须有此呢?我的私见,却很不然:中国人自己诚然不善于战争,却并没有诅咒战争;自己诚然不愿出战,却并未同情于不愿出战的他人。虽然想到自己,却并没有想到他人自己。譬如现在论及日本并吞朝鲜的事,每每有朝鲜本我藩属’这一类话,只要听这口气,也足够教人害怕了。”鲁迅作品中这种人我关系完全平等、“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主张,便充满了二十世纪的时代意识,与封建的、小生产的、资产阶级损人利已的各类态度都截然不同。

对于个性主义,鲁迅当然是赞美和支持的,它是鲁迅前期作品的基本思想之一。无论是年轻时敢于拔神像胡子的吕纬甫,或者怀抱新理想与旧势力顽强抗争的魏连殳,他们都是鲁迅笔下令人同情的英雄。“站在沙漠上,看看飞沙走石,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华盖集·题记》),这是当时那些追求心灵自由的知识者的真实写照。“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伤逝》女主人公子君的话语,更成为青年们风靡一时的口头禅。然鲁迅作品的可贵,不仅在于写出个性主义的值得肯定,还在于写出个性主义具有脆弱的一面。吕纬甫失却蓬勃朝气而走向消沉、颓唐;魏连殳由愤世嫉俗发展到玩世不恭、痛苦屈服;更年轻的子君、涓生也终于演出婚恋的悲剧。觉醒的个体面对强大的“无物之阵”,往往失败告终。鲁迅作品中弥漫的悲剧性气氛,与其说由于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上世纪末兴起的新思潮的认同,不如说出于对东方专制主义统治下社会现实的深刻体察。鲁迅谈到二十年代沉钟社作家们悲凉心情时说:“即使寻到一点光明,‘径一周三’,却是分明的看见了周围无涯际的黑暗”(,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这其实也正是整个“五四”一代知识青年普遍面临的状况。它是单纯的个性主义武器所无法对付的。可以说,鲁迅作品不仅启了旧的封建主义之蒙,同时也启了新的个性主义之蒙。丰富的战斗实践经验,使鲁迅很早就成为无产阶级的天然盟友,而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后,更能纯熟自如地运用这一武器,开展两条战线的斗争,在正面敌人作战的同时,抵制和反对种种机械论、庸俗化的倾向。这就是文学家而又兼思想的鲁迅的深邃之处,也是他的文学作品的重大价值所在。

二、超拔非凡的艺术成就

鲁迅创作又是“文的觉醒”的杰出代表。如果说大部份五四新文学作家的作品都比较稚浅露,那么,鲁迅作品艺术上却是圆熟独到的。他比一般作家高出一大截,几乎形成“鹤立鸡群”之势。无论小说、散文、散文诗或杂文,鲁迅的许多作品都包含了对生活的独特发现,融铸着作者自己的真知灼见,艺术表现上又是那么简洁凝炼,圆熟老到、质朴遒劲,回味无穷,因而具有沉甸甸的分量。尤其在塑造人物方面,鲁迅有—种近乎神奇的本领,往往寥寥几笔,就能使人物栩栩如生,形神毕肖。他的小说不多,却能创造出闰土、阿Q、祥林嫂、孔乙己、魏连殳等一系列出色的典型,连不多几笔写成的杨二嫂也那么令人难忘,这能不说是一种辉煌的成功。散文里的长妈妈、龙师父、范爱农、藤野先生,也都是一些很有艺术光彩的生动形象。不识字的长妈妈,本不知《山海经》为何物,但听说少年鲁迅喜爱书,就花钱买了回来,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范爱农死后,尸体也是直立着。细节的选择和描画何等传神有力!这些都和作者“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用最省俭的笔墨去刻划人物最独特的地方——“画眼睛”的方法有关,更和作着意于“挖掘灵魂的深处”——“写灵魂”这一艺术主张密切相联。

鲁迅作品在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固然由于他超群的创作才能,更得力于他广纳百川,通古今,吸收融汇了西方近代和中国古代丰富的文学营养,他历来主张“博采众家,取其所长”(《鲁迅书信集·462致董永舒》),借鉴一切有用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他曾以自已的经验告诉青年文艺家:“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书信集·1186致颜黎民》)鲁迅小说的结构、形式取自西方,然而叙述描写都很简洁,极少琐细的环境描写,“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这又得力于“白描”,得力于中国文学丰富的抒情传统。就创作方法而言,鲁迅作品既有属于主体地位的写实主义,又有浪漫主义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它们相互错综,相互渗透,形成多元的斑澜的色调。单纯与丰富,质朴与奇警,冷峻与热烈,浅白与深刻,诗情与哲理,西方影响与民族风格,在鲁迅作品中统一得那么和谐,那么出色,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三、文体实验的巨大功绩

要说二十世纪的文体家,当推鲁迅为首选。他是文备众体的一代宗师。在新文学的小说、杂感随笔、散文、散文诗各类体裁方面,他都是真正的先驱,不仅筚路蓝缕,而且建树辉煌。

新体白话小说在鲁迅手中创建,又在鲁迅手中成熟。海外有的学者以为《狂人日记》之前,已有陈衡哲的《一日》,首创之功不属鲁迅。但其实,《一日》姑不论其文笔稚嫩,即以文体而言亦非小说,作者陈衡哲女士自己说得明白:

那是一篇记事“散文”。无论从创作时间之早,思想容量之大,艺术质量之高来说,《狂人日记》的开山地位都是无可动摇的。

鲁迅小说文体的突出特点,是富有开创精神。以《呐喊》、《彷徨》而论,作者根据不同小说内容的需要,为每篇作品精心寻找恰到好处的体式和手法:有的裁取横断面,有的直现纵剖面,有的多用对话,有的近乎速写,有的采用由主人公自述的日记、手记体,有的采用由见证人回述的第一人称,有的则用完全由作者进行客观描绘的第三人称,有的抒情味很浓,有的讽刺性很强,有的专析心理,有的兼表哲理;形式种类极为多样。正像沈雁冰当年《读<呐喊>》一文所说:“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形式的先锋,《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而这些新形式又莫不给青年以极大的影响,必然有多数人跟上去试验。”后来的《故事新编》,更属全新的大胆尝试。作者运用古今杂糅、时空错位乃至荒诞、夸张的手法,将神话、传说、历史上的人物还原于凡俗的环境中,寄托或庄严、或滑稽、或悲哀、或憎恶的诸种心态。这是鲁迅借鉴国外表现主义作品而做出的重要创造。

散文诗的创作,在中国,鲁迅也是第一人。从《自言自语》一组到《野草》二十四篇,可以看出作者为展示自我心灵世界而探索运用这一文体,达到得心应手的过程。《野草》融合了鲁迅的人生哲学和艺术哲学。奇幻的意象,幽深的境界,象征的方法,冷艳的色彩,精妙的构思,诗意的“独语”:鲁迅所作出的这些最富个性的贡献,使散文诗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里隽妙精美、极具魅力的艺术珍品。

杂文更可以说是鲁迅的文体。它虽起源于《新青年》上的随感录,却主要由于鲁迅的弘扬与创造而成为文学中的一体。这种文艺性的议论文,往往溶随笔、时评、政论、诗、散文于一炉,以便自由挥洒、短兵相接地对时事、政治、社会、历史、文化、习俗、宗教、道德诸类问题作出广泛而敏锐的反应。长达十八年的时间里,鲁迅倾注大部份精力,在这一并无固定体式的领域纵横驰骋,使他天马行空般的文思与才华酣杨淋漓地发挥到了极致。鲁迅赋予这种文体以丰厚的审美特质。鲁迅杂文以其思想的锋锐性、深刻性和丰富性,议论的形象性、抒情性和趣味性,赢得千千万万读者的喜爱,成为中国思想史、文化史、文学史上一座罕见的宝库。

我们大概无须一一列述鲁迅各类作品在各种文体上的贡献。其实,在文学艺术的许多根本问题——例如思想与艺术,继承与创新,开放与自立,西方影响与民族风格等方面,鲁迅的实践和理论都具有根本的意义。它们同样证明了鲁迅作品的经典价值。

——严家炎《鲁迅作品的经典意义——<鲁迅作品集>序》,《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篇四:鲁迅文章赏析

随感录 65 暴君的臣民

《热风》

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做慰安。

再论雷锋塔的倒掉

《语丝》 《坟》 雷峰塔倒掉了,这本来是一件平常的事。为什么倒掉的?“因为乡下人迷信那塔砖放在自己的家中”可以“逢凶化吉”,你挖他也挖,“挖之久久,便倒了”。于是人们再三叹息:“西湖十景这可缺了啊!”倒掉的原因以及人们所发的感慨也并无不平常之处。然而,恰恰在这些平常的现象后面,作者看出了人们精神上的“病象”:守旧、维持现状、惧怕变动。作者称之为“十景病”,并以此为出发点,联系与之相类似的事,说明这正是统治阶级维持统治所需要的一种精神状态,是守旧复古势力赖以生存的土壤。“十景病”必然阻碍创新和变革,阻碍社会的发展。医治“十景病”的惟一办法是“破坏”,但作者指出,“有破坏却未必即有新建设”,“破坏”有“革新的破坏者”和“寇盗式破坏者”、“奴才式的破坏者”三种,我们所需要的,是“革新的破坏者”,“因为他内心有理想的光”。作者于文章结尾点出了主旨。

这篇杂文的高明之处,在于从日常生活中敏锐地发现问题,又能以艺术的手段加以深化、强调、突出。作者借助于联想,按照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把许多零碎的现象缀合在一起,使事物的本质更加突出、显豁,凸现它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春末闲谈

《莽原》 《坟》 《春末闲谈》是鲁迅杂文中最好看的篇章,文字从容洒脱,笔力却非常遒劲,通篇透出一种深沉透彻的神采,那种纵笔挥洒的气势和笔力,无人可学,无人可比。在《春末闲谈》中,鲁迅以一种闲谈的方式,将自然景物人格化,通过形象化的说理,揭露了统治阶级“治术”的险恶实质,对阻挠民主改革和社会进步的反动派进行了强烈抨击。

文章开头首先介绍细腰蜂捕捉小青虫为食料的特异本领——用神奇的毒针蜇入青虫,使其不死不活,不动不烂,以保新鲜。然后再由细腰蜂毒针的麻醉作用,联想到中国历代统治阶级的种种麻痹手段和各种“治术”,他们在理论上用“圣贤之言”将“治术”合法化,迷惑人民,实践上采取思想文化专制策略,与细腰蜂捕食性质一致,目的只有一个,让统治者的地位永久稳固。 文章最后指出,人们的思想终究是无法禁止的,妄想长久统治人民的种种“治术”终将失败,人民群众必定会觉省,并起来抗争,奋战到底。

1.《春末闲谈》的知识性、趣味性特点。

丰富的知识性体现在文章的实例中,有中外历史文化知识,中外古今的各种麻痹术等;有自然科学知识,文学知识。

生动的趣味性既来自于知识性,又得力于作者生动有趣的叙述。这些有趣的知识经作者剖析,增强了文章的理趣。

知识性和趣味性都服务于文章的中心思想,都为论证“统治者的一切麻痹术都是不能十分奏效的”这一中心论点,使中心思想的论证严密而充分,说理透彻生动,在趣味盎然中使读者得到思想的启迪和感情的陶冶。

2.《春末闲谈》的幽默风趣、好用反语的特点。

幽默风趣,好用反语的语言特点,既增强了文章的战斗性,又使说理文章风趣生动,避免枯燥无味或板起面孔说教的缺陷。反语的运用,有时能比正面的批判更深刻有力地否定荒谬事物。文章还常以貌似为治人者着想的口吻,行嘲弄和讽刺之实。幽默风趣,好用反语确使文章的战斗性大为增强,也常使读者忍俊不禁,读来趣味盎然。

灯下漫笔

发表于《莽原》,收入《坟》

《灯下漫笔》是《春末闲谈》的姊妹篇,出自杂文集《坟》。既曰漫笔,就说明文章结构自由灵活,先从具体的事件产生感想,引入本题,然后抓住论题,联想广泛,引用丰富,层层剥笋,由表及里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开头记叙袁世凯复辟期间钞票贬值的旧事,是引发议论的契机。鲁迅用叙议结合的笔法,生动描写了这场风波,细致表现了自己忽忧忽喜的心情,然后笔锋一转,引发出“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的精辟议论,犹如横云断岭,使文章迭起奇峰,别开生面。 他从自己的观察研究出发,把中国历史的各种时代分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从而高度概括、准确鲜明地揭示了“一治一乱”的历史循环规律,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就是天下大乱,军阀混战,兼并鲸吞,弱肉强食的时代,往往出现杀人如麻,流血盈野的惨象。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就是儒家标榜的太平盛世,由于新的统治者制定了奴隶规则,重视生产,奖励农桑,同时规定了服役和纳粮的数目及办法。老百姓虽然当牛做马,毕竟还有口饭吃。1925年的中国究竟处于哪一时代,鲁迅并不点明。因为他希望结束以上两种时代,创造前所未有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第三种时代。鲁迅认为革命者也是不满于现状的,但无须反顾,不能再回到古代去重复走老路,要探索前面的新路,要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这就是他观察中国的社会和历史得出的结论。

论睁了眼看

发表于《语丝》,收入《坟》

第一部分:(1—5自然段)先写为文的缘起,即看虚生先生的时事短评有感而作。感的是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读一下文中的第3自然段。下文一转:“(第3自然段)中国的文人,对于人生,——至少是对于社会现象,向来就多没有正视的勇气”,接下来三段就从批判国民性入手(在此可以解释一下“国民性的含义:国民性或民族性,就是国民素质,最基本的就是其思想道德素质,或者说国民性与民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一般情况下是通用的。它们的基本内涵都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及相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尺度、性格特质、道德规范、思维方式乃至于心理、风俗习惯等等。”),深刻地揭示了“瞒和骗”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孔孟之道长久的精神统治,讽刺中国文人闭着眼睛“便看见一切圆满”的文艺思想,而他们的方法就是什么啊?(让学生回答?“瞒和骗”文中第一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第五自然段结尾结尾有这么一句话。),在这里点题且引起下文。

第二部分:(6—11自然段)首先,从男女婚嫁的视角批评“大团圆思想”,认为才子佳人小说是作家“闭上眼睛”对中国婚姻的缺陷所作的补救。其次,从《红楼梦》或续或改的结局处理方式上说明这种流弊对小说的影响。再次,以宣扬“善有善报”的元杂剧为例,对“大团圆”思想的延伸进行批判.。最后,指出关羽、

岳飞的被杀,因有“彰明的史实,瞒不下”,便“别设骗局”,也仍是“大团圆”结局流毒的表现。在鲁迅看来,这些都是瞒和骗的文学,

正因这一文学思想的流毒和影响之深,,这才将一切社会人生的不足之处通通加以掩盖,这无疑是对社会进步的巨大妨碍。于是鲁迅以十分沉重的笔调写下了一段含义极为深刻地话:“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成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不足忧悲似的。”这一部分分析“瞒和骗”思想的影响和危害,给人以警策。

第三部分:(12—14自然段)这一部分是整篇文章的精髓所在。(同学们一起读12自然段)。鲁迅开出了根治“瞒和骗”痼疾的药方,那就是“我们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这也正是文章的文眼所在。最后一段简短有力,进一步表达了鲁迅对于建设新文艺的热切希望。

(1)鲁迅是如何深刻地揭示“瞒和骗”的文学传统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的? 鲁迅对“瞒和骗”的文学传统的抨击时从国民性入手的。中国人为什么不敢正视社会、人生?此种性格弱点是怎么造成的?他认为这首先是“孔孟之道”长久精神统治的结果。中国是一个有漫长君主专制历史的国家,一代一代的“圣君”“贤相”都把封建礼教作为制驭民众的手段,“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早已成为国人共同的心理机制。这也就是胡风先生所说的“精神奴役的创伤”。这种“精神奴役的创伤”一到旦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自然就要反映到文艺上来。鲁迅把“瞒和骗”的文艺与“瞒和骗”的国民性结合起来考察,十分精辟的揭示了二者之间的辩证运动规律,说明“瞒和骗”的文艺源于“瞒和骗”的国民性,反过来又推动“瞒和骗”的国民性进一步扩张,以致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这个分析告诉我们,“瞒和骗”的国民性与“瞒和骗”的文艺都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形态下的必然产物。

(2)“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这

句话该如何理解?(讲第三部分的时候就一起讲了)

鲁迅从“瞒和骗”的文艺同“瞒和骗”的国民性相互推动的恶性循环中,概括、提炼出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论断。这个论断虽然是在谈到“瞒和骗”这种消极现象时做出的,但我们的理解须着眼于它普遍的积极意义,即它所揭示的文艺同国民精神的辩证关系、文艺的特殊功用等。首先是国民精神决定文艺的风貌,文艺反映国民精神,或者至少打上国民精神的烙印。例如中国古代所谓的“建安风骨”“盛唐气象”,现代的“五四”文学、抗战文艺等,可以说无不与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国民精神相联系,无不为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国民精神所灌溉。事实上,正是这种联系和灌溉,才使得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能够引起受众普遍的精神上的共鸣。其次是文艺对于国民精神的积极影响和反作用。“满和骗”的文艺可以“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健康向上的文艺自然也可以使国民精神获得升华和提高。鲁迅始终认为文艺能够移人性情、影响人的精神、具有启蒙作用,这的确是非常正确的。特别是他提出文艺“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这一命题,更是一语点明了文艺特殊的社会功用,对于我们今天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文艺作品的这种客观效果,人们不能不提出作家的社会责任感

问题。鲁迅的“灯火”论证是要启示作家以健康向上的思想塑造国民灵魂,培育国民精神,引导我们民族以健全的人格卓立于世。

本篇课文无情地批判了“瞒和骗”的思想与文艺,告诫人们要有正视现实的勇气,从“瞒和骗”中走出来,建设中国真正的新文艺。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发表于《莽原》,收入《坟》

主张对资本家的“乏走狗”,不能讲费厄泼赖,而要痛打落水狗。

夏三虫

《华盖集》

苍蝇是国民党反动派、蚊子是资产阶级帮闲们、跳蚤是他国帝国主义分子

类比法

学界的三魂

《华盖集续编》

鲁迅在文章中提出了“民魂”说,在鲁迅的心目中“民魂”才是“中国的灵魂”。中华民族数千年历经磨难而不亡,如今依然能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支撑她的不是“官魂”而是“民魂”;“民魂”才是华夏本体之魂--“中国的灵魂”。但是作为“独夫的家谱”的中国历史,长期以来被谱写被颂扬的却只有“官魂”没有“民魂”,那真正体现中国灵魂的“民魂”被阉割被埋没掉了。

鲁迅认为“民魂”乃是民族自信力的根基,是中国的希望所在。在鲁迅看来,“民魂”是根植于民众并生长于民众的一种可贵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作为先觉者的“精神界之战士”身上,更深的是体现在为生存而奋斗挣扎的底层民众的身上。民众是“民魂”之壤,深植于民众之壤的“民魂”是不死的,是希望所在,是信心与力量之源。

谈皇帝

《华盖集续编》

鲁迅在文章里议论的“愚君政策”,一直不曾为中国正统的历史学家们提及。然而大量历史事实都可以说明,这的确是中国古代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今的人们很少不知道“指鹿为马”的故事。中国史上第二位皇帝,秦二世胡亥,就是被赵高愚弄,如同天下头一号的傻瓜。自汉武帝以后,历代的皇帝们似乎都遵循这样一则规律,即从开国之君以后的第三代往下,皇帝便由平庸走向昏庸、孱弱。这种结果显然与他们所接受的教育的目的完全相悖。英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第三十五章的最后,写下了一段完全不同于中国史学主流论点的文字:无论是西汉王朝还是农民,都成了儒家官僚地主的牺牲品。这个新的社会阶级是帝国的粘合剂,但也成为“中国的悲哀”。官员们是真正的罪犯,“天命”早就应该从他们的身上收回。做官的儒生们在精神上已经成了法家,他们以法家的残忍为之尽职的是他们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皇帝的利益。到这时,这一新的特权阶级已经使自己处于牢固的地位。在公元9年至36年的灾难中,它成为中华帝国社会中幸免于天谴的一个因素,而上天的惩罚则恰恰是这个统治阶级自身招致而降临于中国的。这是耐人寻味。

略论中国人的脸

《而已集》

在《略论中国人的脸》中,鲁迅给全体中国人“相”了一次脸,这一相便相出了中国国民普遍存在的“家畜性”。这家畜性的表现就是:驯服,忍耐。从“家畜性”里还孽生出了昏庸、麻木和狡猾的特性。这些连家畜性都不如的特性,是中国的国民性变得每况愈下。

鲁迅先生认为,导致“家畜性”形成并“发扬光大”的原因就是国人普遍缺乏“兽性”——既缺乏反抗和抗争的意识。鲁迅之所以要给国人相脸,之所以要通过国人脸相的气息揭示骨子里的卑怯和驯服,唯一的目的就是让这些“家畜”成为“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启示我们正视自己的病根,将奴性从心间和脸上多多洗去。至于反复赞扬“兽性”,并不是要我们野蛮残忍,不是要我们每天伸出狼爪攫食绵羊的心肝,而是希望我们有足够的力量反抗非人的奴役和凌辱。

小杂感

《而已集》 鲁迅的小杂感寓意是改变、觉醒、奋斗,唤醒麻木不仁的国民为美好的幸福而奋斗。而道士多为无为而治,没有太多这方面的东西,没有特定的主张一个信徒去信仰,所以在憎恨的时候少了他们。

散文:

范爱农

发表于《莽原》,收入《朝花夕拾》

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倍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鲁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忆刘半农君

发表于《青年界》,收入《且介亭杂文》

鲁迅在这篇文章里实话实说,笔不横逸地抒写自己和刘半农交往的经过,但在回忆刘半农时,他不作一般介绍,也不作溢美之辞,而是一分为二地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

文章段落之间连接紧凑,如“活泼”——“草率”——“亲近”——“浅”——“忠厚”,上下勾连,过渡自然,其间没有多余的铺垫。这种优缺点混谈和段落勾连的结构使散文显得紧凑而生动。 这篇散文有杂文味道,用语尖锐有力,论及人事多含嘲讽,在文章最后作者写道:“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应该说,这是鲁迅写《忆刘半农君》之目的。原来刘半农去世后,不少悼文均歌颂备至,不分皂白地将其捧得天花乱坠。鲁迅在文章抒发自己观感,特意历数刘半农十年前的“战绩”,表扬作为“战士”的刘半农,因为他“中国有益”,而善意批评他“据了要津”后的种种表现。鲁迅以一分为二的评价缅怀刘半农,就为的反其道而行之,免使一些“陷沙鬼”是非不分,将其歪曲陷入烂泥。显然,鲁迅写这篇悼文是为了战斗,作者的“愤火”是燃烧于整篇,尖刻讽刺的语意即产生于此。

我的第一个师父

发表于《作家》,收入《且介亭杂文末编》

篇五:鲁迅与散文资料(文学三十年)

鲁迅(二)

一、必读作品与文献

《灯下漫笔》

《这个与那个》

《“友邦惊诧”论》

《二丑艺术》

《捣鬼心传》

《奔月》

《采薇》

画室(冯雪峰):《革命与知识阶级》

何凝(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刘再复:《文学的反思》

王瑶:《鲁迅<故事新编>散论》、

《论鲁迅作品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

二、鲁迅杂文

1、也被鲁迅称之为“杂感”或“短评”。萌芽于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由鲁迅所开创、推动而发展、成熟的一种文体

鲁迅的杂文创作以1927年为界分成两个时期

? 从《坟》到《华盖集续编》,前期四本杂文集

主要内容是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他从进化论出发,以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为武器,对带有落后封建意识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心理进行剖析和批判

? 从《而已集》到《且介亭杂文本编》,后期十本杂文集

主要集中于政治批评、社会批评和思想文化战线上理论斗争性建设

2、鲁迅杂文的意义

三、鲁迅杂文的主体思想

四、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1、批评性、否定性、攻击性的特色

杂文的分类 P291

(社会批评/文化批评)

杂文的任务

(1、杂文作者的任务 2、现代知识分子的任务)

批判对象P292

(1、“两个任何”2、心理与灵魂)

批判精神P291

(1、感受痛苦的反抗 2、自身价值的体现)

根源 P292

(“立人”理想与彼岸关怀)

2、在“反常规”的“多疑”思维烛照下批判的犀利与刻毒

(引致“刻毒”的三种原由)

揭示的内容

P292

习惯性思维的挑战

P293

反常的联想力 P293-294

“形”“神”荒诞之感

两种基本模式

“古”“今? 绝望之感

3、鲁迅杂文思维中的个与类

“砭锢疾常取类型 ”

“共名”、“社会相”

方式 P294

形象层次

基本的艺术手段/论战的基本方法

“类型”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4、鲁迅杂文的主观性

真正内核

心灵的“歌哭” 是政论也是诗

中国大众的灵魂 “神韵”

具体表现

强烈的感情、鲜明的道德倾向与深刻的理性思考融为一体

现实的战斗精神与艺术的审美功能相统一

5、自由创造的杂文语言

P297-298

自由无拘而极富创造力

无规范的“拗体”,雅俗共用

幽默诙谐,曲折冷峭

——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五、《故事新编》

出版于1936年1月

《补天》原名《不周山》,写于一九二二年,这是中国现

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历史小说

《奔月》、《铸剑》两篇是一九二六、二七年所作

其余《非攻》、《理水》、《采薇》、《出关》、《起死》均作于三十年代

属性

六、艺术特色

鲜明的浪漫主义创作倾向

“古今杂糅”的手法运用 P299

以古今的强烈反差造成滑稽和“隔离”效果

以反逻辑、非现实、超历史的思维解构历史和文化,创造

新的历史寓言

人物塑造的“速写” P300

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漫画化

大量使用西方现代创作手法,夸张,变形,解构

具有杂文味的语言运用,幽默、精炼、反讽

“庄严”与“荒诞”相互补充、渗透与消解

七、主题意义

对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的反思和解构,表现了中国文化的无意义性,表达了鲁迅对中国原典文化的呼唤

把历史人物、英雄放置在日常生活中,神性世俗化,表现了他们悲剧性存在。目的是要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发现相似性,发现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荒谬 (P299)

一种“试验性”和“超前性”,鲁迅打破文体界限,以杂文入小说的一次有益尝试,是鲁迅思想与艺术达到一种新境界的体现 (P299-301)

散文(二)

一、散文概况

迅速反映时代脉搏的杂文和报告文学获得了迅速发展,成为本时期散文创作的主潮,突破了“五四”散文“狭小”的格局

随着对散文多种功能的认识和强调,散文的体式得到了更加多样化的发展,报告文学、传记等叙事性文体,日记体、游记体的散文,科学小品、历史小品等,都得到了倡导与试验,使该时期的散文样式日趋完备

人们对散文艺术的探索,或注重散文与其它文体的渗透,或执着于散文独立艺术规律与价值的追求,或重视从中国古典散文创作和理论中汲取营养,或继续从异域取得借鉴,表明本时期散文的发展走向了更加宽阔成熟的道路

大革命失败的时代背景同样也使散文创作受到政治的影响,并形成不同的风格

二、散文分类

30年代散文创作的派系以政治倾向来划分

30年代散文以文体形式为据,大体划分

三、林语堂“闲适小品”

林语堂代表的“论语派”,其刊物为《骆驼草》、《论语》、《文艺茶话》、《人间世》、《宇宙风》、《文饭小品》、《逸经》等

林语堂(1895——1986):福建龙溪人,现代散文大师。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的散文创作,是对明末公安派性灵文学的承续。林语堂追求对现实作冷眼旁观,以一种冲淡心境,心中藏我佛慈悲之念,在一种平和中使读者得淡然之味。

主张小品文“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以谈话的形式将东西方比较的人生哲理从容道出。小品文取材甚广,“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故林语堂的散文题材复杂,文化内涵丰富,艺术上呈现出潇洒超脱、幽默睿智、飘逸空灵的“热心人冷眼看人生”的自由主义特征。娓语式笔调是其小品文的主要范式

《林派刊物》散文超越现实引起了左翼文学的批评,《太白》、《芒种》左翼倾向的文学杂志,发起了对林语堂散文风的论争。指责林语堂的散文提倡闲适、性灵,实际上是与时代脱节。

林语堂的散文收在《大荒集》、《我的话》等散文集中,著有《吾国与吾民》、《生活

的艺术》、《孔子的智慧》等文化书籍,宣传中国

鲁迅的散文作品

文化。林语堂的散文拓展了散文的审美领域,成为现代散文闲适风的一派宗师,融贯东西方智慧,对学养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四、“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

1、

京派主要作家有何其芳、李广田、吴伯箫、师陀、沈从文、萧乾等。何其芳的《画梦录》成就甚高,以独语体的形式,细致地组合美丽的心灵感念世界,受到读者的称爱。吴伯箫的《羽书》,内容充实,文笔沉厚,多乡野味。沈从文的《湘行散记》,记录了故乡湘西特异山水和人情,对淳朴人性赞美。

与京派一样在抒情小品创作上有建树的则有缪崇群、丽尼等人

p311

李广田的散文30年代散文多收录于《画廊集》、《银狐集》《雀蓑集》中。其散文中有浓厚的乡土情结,叙写乡土人生,风格平实厚重感情沉郁悲凉,情景交融,“使人在平庸的事物里,找到美和真实”,有较明显的柔美格调。

2、何其芳的散文

何其芳早期致力于抒情散文创作,《画梦录》中的作品,以精致细腻的笔触,探索人生表现形式的色彩图案,孤独苦闷,耽于幻想,刻意画梦,遂成为内心哀怨独语的散灵诗(《雨前》、《独语》、《梦后》)。他善于运用绚丽精致的语言,繁复优美的意象和轻玄妙的笔调,传达内心的复杂情愫。主要是抒写知识分子孤独灵魂的独语,写知识分子找不到现实出路的寂寞、孤独之情和有所期待而无所追求的苦闷心理。

《还乡杂记》及其以后创作,转向以朴实的笔触和高昂的格调写现实人生,风格发生了由诗意画梦到质朴写实的变化,但艺术上未能与思想的前进同步。

3、开明同人的散文

名称由来。该派人士为积极的人生派,热切的爱国者,讲究品格、操守,但仍与政治保持一定距离(以叙事散文为主)

夏丐尊的散文多辑入《平屋杂文》。他善于把日常生活化为艺术观照的对象,体验吟味其中的人生情味和世态风习。艺术上长于记叙中抒情,构思谨严,立意深远,笔法老到,风格朴素。为有数的散文文体家之一

五、 左翼的“鲁迅风”杂文和散文

鲁迅的杂文影响和启发了一批作者,形成了“鲁迅风”杂文作者群。主要作家作品有:瞿秋白,徐懋庸及其《打杂集》、《不惊人集》,唐弢及其《推背集》、《海天集》,以及聂绀弩、周木斋、柯灵、巴人、徐诗荃等

瞿秋白早年曾写过不少“寸铁”、“小言”、“随感录”一类杂文,但尖锐泼悍有余,蕴涵不足

30年代,瞿秋白在鲁迅风格影响下的杂文,多为政治批判和文化批判,(《拉块司令》、《苦闷的答复》、《曲的解放》、《王道诗话》、《出卖灵魂的秘决》、《狗道主义》、《流氓尼德》、《红萝卜》等),同时也呼唤新世界的诞生(《一种云》、《暴风雨前》)。艺术视野开阔,善取类型,杂文形式不断创新,但留有左倾余痕

左翼小品散文,代表作家主要茅盾、艾芜、郁达夫、巴金等(p308)

六、报告文学与游记

在五四时期萌芽的报告文学,在30年代的发达及其特点:“左联”组织并提倡的工农兵通讯运动,掀起群众性的报告文学的写作热潮,并推动作家的报告文学创作,

报刊记者执笔写作报告通讯

阿英主编的《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报告文学作品选辑《活的记录》,茅盾主编的《中国的一日》,梅雨主编的《上海的一日》

夏衍的《包身工》和宁之的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是30年代报告文学的代表作。此外有李乔的《锡是怎样炼成的》等

具有新闻性、记实性的报告通讯,产生较大影响的有邹韬奋的《萍踪寄语》、《萍踪忆语》,萧乾的《流民图》、《平绥琐记》,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

游记重要的有:朱自清的《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王统照的《欧游散记》;郁达夫的《屐痕处处》、《达夫游记》;钟敬文的《湖上漫拾》等

篇六:鲁迅作品赏析

鲁迅作品赏析

传媒学院0802 倪海琳 220803013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标志着中国小说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它通过“狂人”之口,把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的历史痛斥为“吃人”的历史,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继《狂人日记》之后,鲁迅一发而不可收,连续发表了多篇短篇小说。

中国的小说,只有到了鲁迅那里,才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这个更广大的题材领域,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是与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孔乙己、华老栓、单四嫂子、阿Q、陈士成、祥林嫂、爱姑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在《阿Q正传》中,别人欺侮阿Q,阿Q则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鲁镇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剧当作有趣的故事来欣赏??所有这一切,让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夏瑜为社会而牺牲,茶客们说他“疯了”,华老栓则用他的血来治自己儿子的病;《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伤逝》中的子君和涓生,都曾为社会,为自己,追求过,奋斗过,但在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经历的都是悲剧的命运。为了揭示不同生活画面和不同人物命运的不同的意义,鲁迅的小说结构是多变的,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样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鲁迅的小说是小说,也是诗,意境幽深,外冷内热,其运用民族语言的功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他的杂文集中,鲁迅把笔触伸向了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各种不同阶层的各种不同的人物,其中有无情的揭露,有愤怒的控诉,有尖锐的批判,有辛辣的讽刺,有机智的幽默,有细致的分析,有果决的论断,有激情的抒发,有痛苦的呐喊,有亲切的鼓励,有热烈的赞颂,笔锋驰骋纵横,词采飞扬,形式多样,变化多端。它彻底打破了中国古代散文“温柔敦厚”美学风格的束缚,更自由、大胆地表现现代人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鲁迅杂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

鲁迅的《野草》在思想上以书写内心、解剖心灵为主要特色,也有部分针砭现实之作。反映了鲁迅战斗、探索、彷徨、苦闷的内心感受。但是,着重表现的是黑暗重压下的战斗精神、追求精神、牺牲精神。如《秋夜》中枣树可贵的韧性战斗精神,正是鲁迅精神富有诗意的形象表现。《死火》、《腊叶》、《过客》中虽有矛盾的思想,但是更多的表现出鲁迅的战斗精神和牺牲精神。《雪》和《好的故事》是绚烂明丽的,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光明理想的向往。《野草》中,《影的告别》、《希望》、《墓碣文》等篇章,重点袒露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苦闷彷徨,更显示了鲁迅敢于解剖自己的精神。最后两篇《淡淡的雪痕》、《一觉》,可以看出作者已经脱离了苦闷和彷徨,格调明朗,洋溢着乐观、昂扬的战斗精神。《野草》在艺术上多采用象征主义手法,以创造有物质感的形象来表现复杂的内心感受,构思奇特,境界奇幻。同时,作者也注重写实手法、抒情手法的并用。语言精致形象、饱含深情,具有音乐美、绘画美的特点。《野草》以深

邃的思想哲理和成熟优美的语言艺术放射异彩,是中国现代散文诗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野草》复杂的人生哲学,是鲁迅出于改造国民性思想而对于麻木国民一种愤激批判情绪的升华与概括。反抗绝望的哲学,是鲁迅转向自己内心世界进行激烈搏斗的产生的精神产物。《野草》是一本独特的现代主义著作。它既有散文的形式,又有诗的灵魂,其中包含了诸如现实主义、表现主义、荒诞以及怪诞等多种艺术手法,而象征手法的运用尤使《野草》大放异彩。象征必须有“象”,《野草》正是以各种具有物质感的意象,赋予作品以鲜明的象征主义色彩,从而独特地表现出某种抽象的思想情感或寄寓某种哲理性的思考。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使《野草》中不少篇章能够以短小的篇幅而取得含蓄凝炼、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鲁迅毫不讳言现实在他看来乃是实有的黑暗与虚无,却又认为,不是没有可能从反抗中得救。他一面揭示生存的荒诞与生命的幽黯,一面依然抱着充沛的人文主义激情,这是他高出许多存在主义者的地方。他说,他的哲学都包括在《野草》里面。《野草》的低沉阴郁、桀骜不驯,体现出彷徨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作者孤愤苍凉的心情,是作者真实的灵魂袒露;是追寻生命意义却感到死亡的悲怆时的焦虑;是独自与黑暗搏斗的直面真相的勇气,是在无路之处走出路来的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作为一部灵魂之书,《野草》开辟的境界,在中国的精神史和文学史上,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一部巅峰之作。

绍兴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地方,保留有众多的名胜,如古代治水英雄夏禹的陵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留下的遗迹,近代反清女杰秋瑾从容就义的轩亭口,等等。民间还有各式各样的戏剧演出和传说故事。绍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特别是众多越中先贤的道德文章,给鲁迅的思想以很大的熏陶和影响。鲁迅毕生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他高举反帝反封建的大旗,以文学为武器,深刻揭露封建主义、军阀势力和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他积极支持并参与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的斗争,为维护民族尊严、争取人民解放而战斗,表现出高昂的爱国主义激情和民族气节;他尖锐揭示了国人身上存在的国民劣根性,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渴望以理性精神开启民智;他在严格解剖他人的同时,更加严厉地解剖自己;他面对残酷的文化围剿,以坚韧的战斗精神不懈抗争,成为左翼文化运动的主将和领袖;他坚持文艺为人生为革命的道路,始终“和革命共同着生命”,深信“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用如椽巨笔,承担起“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历史责任。鲁迅以他那深刻的思想、辛辣的文笔、卓越的艺术才华和凌厉的战斗风格赢得了中国人民的爱戴与尊敬;以其一生的辉煌业绩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崇高地位。鲁迅留下文化遗产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鲁迅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他的生命已经在七十年前死亡了。当我们匆匆走过他那眼思想清泉之后,又遭遇了思想的沉寂,甚至听不到一声哀鸣。后来的所谓思想家们,不能望先生的项背,更有许多疯狂的思想,侵蚀了中华民族的肌体,生出许多的毒瘤。鲁迅,已经成了被我们时时说起的一个最熟悉的陌生人。然而,作为“中国魂”和“中国的脊梁”的鲁迅,已经成为一个让我们不认识的怪异的符号存在于中国。也许,鲁迅的脊梁本来就不太硬朗,又如何能够独立挑起振兴中华的重担呢?这个时代,我们还需要鲁迅精神,还需要这样民族的脊梁!

篇七:浅谈鲁迅作品的艺术风格

浅谈鲁迅作品的艺术特征

姓名:

目 录

论文摘要 ???????????????????????1

一、鲁迅作品的简介 ???????????????1

二、鲁迅作品的创作思想 ????????????????2

三、鲁迅作品的艺术特征????????????????3

(一)鲁迅小说的艺术特征??????????????3

(二)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4

(三)鲁迅散文和散文诗的艺术特征??????????6

四、鲁迅作品的艺术成就 ????????????????6

参考文献 ???????????????????????8

浅谈鲁迅作品的艺术特征

摘要: 鲁迅(1881—1936) 1881年9月25日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城里一个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原名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才,“鲁迅”是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鲁迅著作二十卷,继往开来,博大精深。《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础;杰作《阿Q正传》的发表,为新文学历史树立了一座丰碑,对中国作家和世界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热风》、《二心集》等杂文精悍犀利,独树一帜,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领域。他卓越的文学成就,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宝库,而且也是对世界文学的巨大贡献。鲁迅是世界文坛上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关键词:鲁迅 作品 创作思想 艺术特征 艺术成就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地影响着他的读者、研究者。鲁迅极富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文学创作为中国现代评论家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开拓了广阔天地。

一、 鲁迅作品的简介

1918年5月,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一篇彻底的批判封建社会和封建礼教的作品,是文学革命的第一声春雷,也标志着鲁迅战斗史上新的阶段的开始,也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专集都被收录在各类教材中。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由于典型塑造的高度成功和主题思想的深广意义,《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于1921—1922年撰写的中篇小说。小说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阿Q正传》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共九章,是采用章回体的形式写成的,其中主要人物有赵太爷、阿Q、吴妈、假洋鬼子、王胡、小D等。《阿Q - 1 -

正传》向人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它的发表,有着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作品中。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和人民,献给新文学,为大众鞠躬尽瘁,积劳成疾,于1936年10月16日病逝于上海。

二、鲁迅作品的创作思想

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积极参加各种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加入革命团体光复会活动,毅然剪去种族压迫政府的产物辫子,作《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表达献身于多灾多难的祖国的爱国情怀。他那时一直在思考和研究着改造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所以决定弃医从文,提倡文艺运动。在日本的这一段时间,形成了他的以进化论和个性主义为基础的革命民主主义世界观,其中也有尼采等唯心主义哲学家的影响。

1909年鲁迅从日本回国后不久,鲁迅迅速投入其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名主将。“五四”时期是他创作和战斗的第一个高峰期。1924至1926年是他创作和战斗的第二个高峰期。他的小说集《呐喊》《彷徨》也随之问世。这两部小说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作品中也渗透着鲁迅的创作思想:第一,它以“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现实主义精神,如实描写,毫无讳饰,深入地描写了社会的一切丑恶、罪恶和病根。在革命民主主义立场上,作品对封建性旧社会的暴露批判,异常深刻,达到过去的文学所没有达到的思想境界。第二,作品中渗透着作者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生活命运深切关怀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作品凝聚着 作者对农民、妇女、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对人民解放和社会改革道路的执着探求,表现出与人民大众及其解放事业血肉相连的重要特点。第三,这两部小说集从思想革命的角度,侧重描写和揭示封建思想对人民群众的精神奴役和毒害,以期中国人民摆脱封建传统思想束缚,改革国民劣根性。

他的创作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极重要的意义和影响。他认为解救人们麻木愚昧的精神,解救中国一直是他创作思想的体现,也是他战斗终生的锐利武器。

三、鲁迅作品的艺术特征

鲁迅的作品在艺术上的杰出成就和创新精神,给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学习榜样和丰富经验。他在民族生活的土壤上,在丰厚的中外文学修养的基础上,广泛吸取,博采众长, - 2 -

融会贯通,不墨守成规,不模拟仿造,而是根据艺术创造的需要,大胆创新,从而丰富了中国文学的表现手法,开拓了多种创作方法的源头。

(一)鲁迅小说的艺术特征

鲁迅一生创作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

《呐喊》是鲁迅第一本小说集,反封建是其总主题,多数作品真实描写了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展示了封建势力对人民压迫、剥削、掠夺、虐杀的生活图景,深刻揭示了封建思想、封建道德的“吃人”本质及其对人民群众的毒害。它的第一篇《狂人日记》,作品通过对狂人变态心理的描写,以象征、暗示手法揭示了一个“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的吃人社会;作为中国的第一篇现代小说,它彻底的反封建精神和现代意识,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开山之作。又如在《阿Q正传》中,小说塑造了一个在辛亥革命前后尚未觉悟的贫苦农民形象阿Q,描写了封建势力在革命前残酷剥削、压迫农民,在革命到来后又混进‘革命党’,镇压革命”,“从而深刻揭露封建势力凶残狡猾的反动本质,批判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彷徨》是鲁迅的第二本小说集,收写于1924至1925年间的11篇小说。它继续描写封建主义吃人的悲剧。和《呐喊》不同的是,作品中的“不幸的人们”,主要是农村劳动妇女和新知识分子,他们对封建主义的压迫有过反抗的行动,但最后都以悲剧告终。例如在小说《祝福》里,鲁迅并没有直接描写封建政权对祥林嫂的政治压迫,鲁四老爷也很难说就是反动政权的代表人物;而有些对祥林嫂的不幸命运起着重要作用的因素,则又并不完全包含在四条绳索(毛泽东说:“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之中。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正是这四条绳索的捆缚所造成的。

鲁迅的这两部小说除了阿Q和祥林嫂这两个典型的人物之外,也塑造了其它的典型人物,深入中国人性的弱点,极具代表性,这缘于《呐喊》、《彷徨》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方法,使人物形象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同时又非常个性化。作者多采用白描手法,用极精练的笔墨写景状物,勾勒形象;又吸取中外艺术家的经验,采取“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方法,对小说来说,就是要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各种特征进行描写。比如说祥林嫂和子君的神态和眼睛,赵七爷的辫子,孔乙己的长衫,假洋鬼子的“哭丧棒”,七大人玩“屁塞”,都是极好地刻画人物性格的“眼睛”。作者重视挖掘和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运用各种手法,包括写幻觉、潜意识等,深入提示人物的灵魂。人物语言简洁传神,高度个性化,达到闻其声如见其人的境界,是人物心灵的窗口, - 3 -

篇八:作文素材——鲁迅专题

走近鲁迅专题

一、对鲁迅的评价。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毛泽东《在延安陕北公学纪念鲁迅逝世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据说有一个日本人发表他自己对中国的一点看法,说:“全中国只有两个半人懂得中国。一个是鲁迅,一个是蒋介石,半个是毛泽东。”毛泽东听冯雪峰说完这段话后哈哈大笑,然后沉思着说:“这个日本人还不简单,他认为鲁迅懂得中国,这是对的。”

林语堂: “鲁迅与其称为文人,不如号为战士。战士者何?顶盔披甲,持矛把盾交锋以为乐。不交 锋则不乐,不披甲则不乐,即使无锋可交,无矛可持,拾一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于胸 中,此鲁迅之一副活形也。德国诗人海涅语人曰,我死时,棺中放一剑,勿放笔。是足以语鲁迅。”

二、 鲁迅求学、读书。

(1)、求学:

1904年9月,往仙台入医学专门学校,成绩在142人中排68名。1906年3月、4月间因深感改造国民性的必要退学,弃医从文。

1906年 六月复赴日本,在东京独逸语学校研究文艺,搞翻译,跟章太炎先生学习《说文解字》等,与周作人编《域外小说集》两册,在东京和上海销售。因周作人在立都大学未毕业就跟羽太信子结婚,羽太家又很贫穷,为了贴补家里和二弟的费用,鲁迅回国工作。

鲁迅的买书和藏书

根据《鲁迅日记》逐年统计,24年间鲁迅总共收入12万多银圆,约合今人民币480万元。而其中耗资1万3千多银圆用来购置图书1万多册(幅),价值约合今人民币52万元;也就是说,平均每年耗资5千多银圆(合今人民币2万多元)专门用来买书。别人赠送的图书还不计在内。而且后十年所用书款,更多于前期。(笔者注:1912年一块银圆的实际购买力,约合今日人民币50多元;1926年一块银圆合今40多元;1936年一块银圆合今35元以上。这还是一个较为保守的比例。有些经济学家提供的数值比这更高。本文采用一块银圆平均合今人民币40元的估算值。)

从1912年5月(鲁迅31岁)初到北京教育部工作,至1936年10月(鲁迅55岁)在上海病逝,这24个年头中,鲁迅收入的平均11.1%专门用来购置图书。可见读书、购书、写书、教书,是鲁迅一生始终不渝的最强烈最持久的嗜好。

图书,是鲁迅最珍惜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的不朽著作如《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参考了数量惊人的古籍文献,大半出于他精心搜集的藏书。他还利用藏书和借书编辑了《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他为了翻译一些外国文学作品,预先购置了大量参考书籍,甚至委托朋友们从欧洲、日本购买外文原版。??纵观《鲁迅日记》24年的书帐,详细记载了他平生购置并保藏的9千6百多册书籍和6千9百多张古文物拓片,共1万6千5百件图书。

三、鲁迅的老师

在鲁迅先生众多的“先生”之中,他写过的,自认为对他影响很大的有三位:

第一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先生。

《三味书屋》中提到鲁迅的老师寿镜吾,他是浙江绍兴覆盆桥人,学生都尊称他为寿老先生。这个“老”不但指年龄大,还包括知识渊博、受人尊敬的意思。 寿老先生于1929年7月30日以82岁高龄谢世。

第二位:《藤野先生》中的藤野严九郎先生。

藤野先生介绍:日本福井县人,出生于一医生家庭。1904年7月(鲁迅从仙台医专前几个月)升为教授。曾担任解剖学、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等课程。他为人正直、生活朴素,工作认真负责,对弱国学生无民族偏见,对鲁迅很关怀,受到鲁迅的尊敬。

第三位:《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的章太炎先生。

四、鲁迅弃医从文

鲁迅在日本仙台留学期间,一天,在上课时,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手持钢到的日本士兵砍头示众,而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虽然和日本人一样身强体壮,但个个无动于衷,脸上是麻木的神情。这时身边一名日本学生说:“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就知道中国一定会灭亡!”鲁迅听到这话忽地站起来向那说话的日本人投去两道威严不屈的目光。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教室。他的心里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中国人,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一一在脑海闪过,鲁迅想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他终于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从此,鲁迅把文学作为自己的目标,用手中的笔做武器,写出了《呐喊》、《狂人日记》等许多作品,向黑暗的旧社会发起了挑战,唤醒了数以万记的中华儿女,起来同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

五、鲁迅先生的几个特点

1、勤奋博学

夜吃辣椒

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第一学期结束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发给他一枚金质奖章。鲁迅没有把奖章作为自我炫耀的标牌,却跑到鼓楼街把它卖了,用卖掉的钱买了几本自己喜欢的书和一大串红辣椒。 鲁迅是浙江绍兴人,那里没有吃辣椒之好,独鲁迅有辣椒之嗜?

非也。原来,鲁迅是用此物解困的。以后鲁迅每读书至夜深人静、天寒人困之时,就摘下一只辣椒来,分成几截,放进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嘘唏不已,只觉周身发暖,睡意顿消,于是捧书再读。

2、 关心青少年。

有一次,先生请几位朋友来家里吃饭。大家都边谈边吃,突然先生的儿子海婴突然说有碗菜坏了,客人们吃着没觉得味道有什么不对,只觉得是小孩子乱讲,没加理会。先生听了海婴的话后,马上将儿子吃剩下的那一筷子菜挟起来尝了尝,对大家说味道确实坏了。柳亚子听到这事儿,特地将它写进他的《我的儿童教育观》一文,文中这样评道:“你想,除了鲁迅先生,谁还能有这种尊崇儿童,爱护儿童的伟大呢?”可见先生对儿童的教育不是理论上说说就算了的,而是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具体做到。

3、谦虚谨慎

鲁迅曾拒绝诺贝尔奖提名

鲁迅是第一位受外国人关注并有可能获得诺贝尔获提名的中国作家。

1927年,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了解了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巨大影响。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托鲁迅的好友台静农去信征询鲁迅的意见。鲁迅婉言谢绝了。

4、毛泽东称赞他的三种精神:

六、学过的鲁迅作品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曲谱写幼年往事的优美乐章。在这一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为人们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同样,也表现了三味书屋生活的无趣。

2《社戏》

以"社戏"为线索,回忆了美好的童年往事,刻画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农家孩子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任命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主要讲鲁迅童年在家乡的趣事和家乡的民俗风情,反映了鲁迅对故乡的热爱,对美好童年的向往。

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这篇文章,反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 4《故乡》

主要刻画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给中国农村带来的苦难,给中国农民带来的心灵上的创伤。

5、《风波》

小说描写了一九一七年张勋复辟事件在江南某水乡所引起的一场关于辫子的风波,展示出当时农村的真正面貌,揭示了封建帝制还在向农民肆虐,农民还处在封建势力和封建思想统治之下,愚昧落后,缺乏民主主义觉悟。刻画了七斤、七斤嫂、赵七爷、八一嫂、九斤老太的形象。

《自嘲》诗句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意思是形容对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心象牛一样

俯首听命。

《自题小像》 寄意寒星茎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弃医从文”确立了他一生的奋斗目 标,其源概出于“我以我血荐轩辕”所表露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七、作文片段

1、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上午五时二十五分,一个伟大的灵魂在上海大陆新村寓所停止思考,永远闭上了眼睛。然而——七十多年过去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时常出现在人们眼前,人们无时无刻不沐浴在他思想的光辉里,无时无刻不会感受到他的存在。

他一生战斗不息,以笔为枪,不倦的向旧势力发出挑战;他伏首甘为孺子牛,对青年人总是无私的呵护。人们诵读他的着作时时常感到惊悚,因为在作品里人物的身上经常发现自己的影子。它象皮鞭一样考问着人们的良知,“仿佛要榨出皮袍下藏着的小来”,教人惭愧,催人自新。

诗人臧克家赞美他“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在广大的人民心里,他代表了民族魂!

2、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有无数的人因鲁迅的文章而彻底醒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依然拿起笔,坚定不移的写着,即使前方有无数的暴风雨,他也会说: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变成了路。”

3、(请摘抄《详解》九下第五单元提示):

八、结束语:

走近鲁迅,我们会慢慢理解:他的家族是怎样从小康堕入困顿的;了解他的亲情和爱情。 走近鲁迅,我们看到了:先生是一个多么勤奋刻苦的求学者。

走近鲁迅,我们受到有益的教育:他对恩师有着怎样的感恩和怀念。

走近鲁迅,我们的眼睛为之一亮:原来鲁迅先生是如此生动,如此丰富,如此多面的普通人。 走近鲁迅,我们从他的交际中真切的感到:他的确是一位爱憎分明的文学大师。 走近鲁迅,我们会再一次拜读先生的作品,重新感受其作品的博大精深。

走近鲁迅,我们就走进了一个精神和文化的殿堂!

篇九:读鲁迅作品心得体会

读鲁迅作品心得体会

鲁迅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先驱,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和革命家,他以笔为枪,大胆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礼教,猛烈抨击封建

社会与封建道德,从而奠定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基石。

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里,鲁迅是一个超越了时代的伟人。对鲁迅

我们都怀着爱戴和崇敬。在我的脑海中,鲁迅是一个铁骨铮铮、敌我

分明的人,瘦小的身躯却有着顶天立地的担当,,冷峻的面容里却蕴

含着鞠躬尽瘁的热诚。他的小说《孔乙己》、《祥林嫂》、《阿Q正传》、

《药》给了我们多少感慨,多少警醒,他的散文《藤野先生》、《从百

草园到三味书屋》更让我们感受到他内心温柔的一面,而他的杂文,

文笔犀利,如一把把匕首直刺敌人心脏,使我们感到无比的痛快和舒

心。

最舒服的读书莫过于与作者产生共鸣,隔着时空,却产生了同样

的感慨,没有与他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经历同样的思潮冲击和动荡,

仍能被他的激情、悲愤和忧思所感染。

一个民族诚然要靠万千的百姓延续着,但是更要靠一些大智大

勇、无惧无畏的猛士们支撑着。“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

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

的脊梁。”。

鲁迅就是这些猛士中的一员。鲁迅的一生都在反抗,他一生都在

同黑暗势力、同形形色色的走狗文人作斗争,甚至无情地剖析自我,

对于国民的劣根性更是痛加鞭挞。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正如许

广平所说鲁迅“是一个终身从不复员的征人,毕生荷戈而绝不解甲的

一位能征惯斗的战士”。

鲁迅的文章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给人以温暖,给人以智慧,

给人以正义感。

毛泽东曾经说过,鲁迅是时代的斗士,是战士,是中国文化革命

的主将,鲁迅在文化阵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

的最正确、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

鲁迅所表达出来的精神脊梁骨,那种不屈服外来势力的高压和明

枪暗箭的攻击而“横眉冷对”的精神,那种不畏强权,敢说真话,敢

于反抗黑暗势力,敢于追求真理的精神,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鲁迅的作品,是永远给予我们智慧和力量的思想宝库。从鲁迅身

上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是真正的革命者应该具有的高风亮节和大智大

勇,什么样的人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

鲁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名人名言:

你爱别人,别人就会爱你,你帮助别人,别人就会帮助你,你待

他情同手足,他对你就会亲如父子。

—— [法]卢梭 《爱弥儿》(上),第99页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

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雷锋 《雷锋日记》第2页

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大事业——[美]卡耐基 《卡耐基妙语》第14页上下同欲者胜。 ——孙武 《谋攻篇》,《孙子今译》第62页 检验车间:王彦萍 2010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