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的散文诗(共7篇)

来源:作文周刊网 时间:2017-04-01 03:39:41

篇一:高尔基的《鹰之歌)是一首( ) A.诗歌B.散文C.短篇小说D.散文诗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高尔基

高尔基 (1868—1936年) 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城(今高尔基城)。父亲是木匠。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11岁开始独立谋生,其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旧社会的底层度过的。高尔基早年的不平凡的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作了生动的记述。人间的苦难,生活的辛酸,磨练了他的斗志;他在繁重劳动之余,勤奋自学不息。对社会底层人民痛苦生活的体验和深切了解成为他创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

1892年,以马克西姆·高尔基(意为最大的痛苦)这个笔名,发表了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高尔基早期作品中,最有名的浪漫主义短篇《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描写流浪汉生活的代表作《切尔卡什》,都是在1895年发表的。1899年,高尔基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

1901年,高尔基因参加彼得堡的示威游行而被捕。著名散文诗《海燕》就是他参加这次示威游行后写的,他以这篇豪情洋溢的革命檄文,迎接了20世纪无产阶级的革命风暴。同年,他写了第一个剧本《小市民》,其突出成就是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革命无产者(革命工人尼尔)的形象。1902年,写了剧本《在底层》,它是作者20年观察流浪汉生活的总结,是高尔基戏剧的代表作。在1905年革命形势高涨的岁月里,高尔基作为战士参加了革命运动,他的住宅成为1905年莫斯科武装起义的据点之一。1906年,高尔基最优秀的代表作《母亲》发表了。在世界文学史上,它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的历史时期。同年,在美国写了描写工人暴动的剧本《敌人》,它是高尔基最优秀的剧作之一。1906—1913年,高尔基因沙皇政府的迫害,侨居意大利,成为一个政治流亡分子。1907年春,参加了在伦敦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从此,他和列宁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和深厚的友谊。1911—1913年间,写了故事集《意大利童话》。1934年,在高尔基主持下召开了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高尔基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

代表作

《母亲》:它描绘了无产阶级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塑造了共产党员工人巴维尔和革命母亲尼洛芙娜的感人形象,被公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崭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

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童年》反映了小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过的岁月。其间,他得到外祖母的疼爱、呵护,受到外祖母所讲述的优美童话的熏陶,同时也亲眼目睹两个舅舅为争夺家产争吵打架以及在生活琐事中表现出来的自私、贪婪。这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善与恶、爱与恨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阿廖沙就是在这种“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二部。阿廖沙11岁时,母亲又不幸去世,外祖父也破了产,他无法继续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便走上社会,独立谋生。他先后在鞋店、圣像作坊当过学徒,也在绘图师家、轮船上做过杂工,饱尝了人世间的痛苦。在轮船上当洗碗工时,阿廖沙结识了正直的厨师斯穆雷,并在他的帮助下开始读书,激发了对正义和真理追求的决心。五年后,阿廖沙怀着进大学的希望准备到喀山去。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作品讲述了阿廖沙在喀山时期的生活。16岁那年,他背井离乡,到喀山去上大学。梦想破灭后,他否得不为生存而奔波。住“大杂院”,卖苦力,同流、浪汉接触,和形形色色的小市民、知识分子交往,进了一所天地广阔的社会大学。

在这所大学里,他经历了精神发展的复杂道路,经受住多方面的生活考验,对人生的意义、对世界的复杂性进行了最初的探索。

高尔基“是?底层?的代表者,是无产阶级作家”;“他的一生,就是大众的一体,喜怒哀乐,无不相通”。

篇三:高尔基

高尔基《海燕》与中国现代语言文学

———以瞿秋白、戈宝权的译文为例

周冰心

摘要 瞿秋白、戈宝权在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翻译的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在中国文坛与广

大读者中流传甚广,对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特别是诗化语言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先后两种不同

的译文也集中反映了中国现代文学语言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乃至臻于完善的过程。另一方面《, 海

燕》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作家的散文及散文诗的创作。

关键词 高尔基 《海燕》 现代汉语 现代文学 翻译文学

高尔基的散文诗名篇《海燕》可以说在我

国是家喻户晓的外国文学作品之一,关于《海

燕》的研究成果也不少, 但对于《海燕》自

1930 年代以来被译介到中国,对中国的语言

文学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并没有学者

进行系统的梳理《, 海燕》在中国的广泛流行

离不开其众多优秀译文的功劳,研究高尔基

的《海燕》与中国现代语言文学的关系,实质

上就是研究其译文与中国现代语言文学的关

系。本文拟以瞿秋白、戈宝权的译文为中心,

对《海燕》与中国现代语言文学的关系进行细

致的梳理与总结。

首先,为什么选择瞿秋白、戈宝权翻译的

《海燕》? 从作家角度来说,高尔基在20 世纪

上半期的中国的地位众所周知。茅盾在《高

尔基和中国文学》一文里曾说过:“高尔基对

于中国文坛影响之大,只要举出一点就可以

明白:外国作家的作品译成中文,其数量之

多,且往往一书有两三种译本,没有第二个人

是超过了高尔基的。”[1 ] (26) 郭沫若也曾表示:

“高尔基在我们文艺工作者精神上所占的地

位,在中国长远的文艺史上,似乎还找不出一

个人可以和他匹敌。”[2 ] (167) 无论高尔基在中

国的受欢迎是由于何种因素,都不能无视他

的影响,当一个作家的作品被广泛译介时,也

正是现代汉语慢慢变化、现代文学渐渐受其

影响之时;其次,从翻译家来说《, 海燕》的翻

译在瞿秋白、戈宝权前后都有人翻译,如胡仲

持、芳信等著名翻译家,但是,瞿秋白在30 年

代、戈宝权在40 年代的译作对于分析现代汉

语的成熟轨迹来说是有相当的代表性的。瞿

秋白的翻译实践是完全按照自己系统的翻译

观、文艺观、语言文字观来实施的,30 年代以

来的文艺大众化趋势日益明显,对五四的语

言、思想文化运动也渐渐有了反思、批评的声

音,现代汉语在30 年代处于十分关键的转折

时期,而瞿秋白的理论非常的典型。同时,也

可以说,在戈宝权的译文出现之前,瞿秋白的

译文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很多不会俄语

的作家正是通过瞿秋白的译文才知道高尔基

的《海燕》的,如30 年代,在一次诗歌朗诵会

上,郭沫若朗诵了《海燕》,使用的就是瞿秋白

的译本。而戈宝权虽然相对于瞿秋白来说,

在翻译理论上多是感性的、体验式的认识,但

不可否认,戈宝权的《海燕》译文在今天是最

为广大民众所接受的,60 年代进入中学语文

课本的《海燕》虽然经过细微的修改,但绝大

部分还是以戈宝权40 年代的译文为主的,这

也从一个侧面表明戈宝权在40 年代的译文

已经体现了现代汉语的成熟和稳定的程度。

72

所以,以瞿秋白和戈宝权的译文为中心能更

明显地比较、体会出现代汉语成熟、发展的历

程和中国现代文学受到的巨大影响。

一、从《海燕》看现代汉语的成熟轨迹

首先,要了解一下当时汉语发展的背景。

从文言古文到白话文的革命,汉语的欧化有

愈演愈烈之势,在五四时期的欢迎、渴望引进

西洋文法为中国文法注入新鲜血液,到三四

十年代,已经有语言学家敏锐地发现了欧化

的负面影响“, 西洋语法和中国语法相离太远

的地方,也不是中国所能迁就的。欧化到了

现在的地步,已完成了十分之九的路程;将来

即使有人要使中国语法完全欧化,也是不可

能的。”[3 ] (460)“某一族语之受外族语言的影

响,亦自有其限度。尤其是语法一方面,必须

这族语本来有某种可能性,然后能容许某种

变化。??到了某一限度之后,似乎是不能

更进一步了。??所谓欧化的语法,往往只

是中西语法的杂糅; 彻底欧化是不可能

的。”[4 ] (435) 所以,从引进西洋文法到中西杂糅

再到消化吸收、为己所用,现代汉语成熟的过

程异常地艰难,整体来看,现代汉语在30 年

代正处于转折的关键时期,而到40 年代,欧

化的趋势渐渐回落,汉语吸收了合理的欧化

成分,达成了自己的成熟。这样的变化从瞿

秋白和戈宝权的译文中也可以略窥一二。以

现在大众的标准,瞿秋白的译文读起来较戈

宝权来说明显有“隔”的感觉,所以,可以以戈

宝权的译文作为成熟的标准,着重分析一下

瞿秋白的译文所体现的现代汉语转折时期的

特色。

第一点就是瞿秋白的“绝对白话”的理论

与实践。瞿秋白的语言文字观一直很鲜明,

他对五四以来的文学革命尤其是白话文革命

是持彻底的否定态度的,在很多文章里他称

当时的语言是半人话半鬼话,把新文学称为

“不战不和,不人不鬼,不今不古———非驴非

马的骡子文学”[5 ] (177) 。他认为“凡是说得出

来的白话文,都是‘活人的话’,都是真正的白

话文。凡是说不出来的, 读出来听不懂的

———不像说话腔调的———就都是假白话文。”

例如,在与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中,瞿秋白对

于把“山背后,太阳落下去了”译成“日落山

阴”是极其反对的“, 因为‘日落山阴’这句话,

在并非老爷的小百姓看来,简直没有懂的可

能。”[6 ] (517)“现在活着的小百姓的中国文的字

典里根本没有‘日’字,而只有‘太阳’或者‘日

头’”。他还曾经批评鲁迅译的《毁灭》“用了

中国文言的文法,就不能够表现那句话的神

气。”在《海燕》中,有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瞿

秋白把“тострелойвзмываяктучам”译成的

“一忽儿,象箭似的冲到乌云”,在戈宝权40

年代的译本中则译成了“一会儿箭一般地直

冲云霄”,由“一忽儿”到“一会儿”,从“冲到乌

云”到“直冲云霄”,戈的译文显然相对文雅了

些,已经逐渐重视汉语自身的美感,而在戈的

译文中存在相当多的排比、对偶句式更能说

明这个问题:

(例一)

原文: Вэтом крике - жаждабури!

Силагнева, пламястрасти иуверенностьв победеслышаттучивэтомкрике.

瞿秋白:这叫喊里面———有的是对于暴

风雨的渴望! 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对

于胜利的确信,是阴云在这叫喊里所听见的。

戈宝权: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

风雨的渴望! 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

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戈宝权是把原文在句尾的第二个“在这

叫喊声里”提前了,形成了对称的句式,也可

看成汉语特有的对偶,而瞿秋白的译文完全

是直译,虽然瞿秋白本人的古文修养十分深

厚,但在他的译文中,却极力避免修饰字句,

因为他认为“翻译应当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

确的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中国读者所得到的

概念等于英俄日德法??读者从原文得来的

概念,这样的直译,应当用中国人口头上可以

73

讲得出来的白话来写。”[6 ] (509) 所以瞿秋白的 这段译文几乎是每个字都能和原文对应上,

当然语序也没有改变,而戈宝权采用的“对

称”的译法,也正是瞿秋白激烈反对的、不是

绝对的白话。还有一些地方也能表现这种特

点:

(例二)

原文: Ветервоет? Громгрохочет? 瞿秋白:风吼着??雷响着??

戈宝权: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海燕》是由四音步的长短格无韵诗的格

式写成,一小节由一句至三句组成,全诗是由

十六个小节组成,有一定的节奏,我们通常把

它界定为散文诗。上文就体现了这一节奏

性,在俄文的朗诵中有一种铿锵有力的力量,

戈的译文音韵上朗朗上口,节奏分明,而且,

“中国人喜欢用四个字的短句子,以为这样可

以使文章遒劲”[4 ] (457) ,瞿秋白一直刻意地拒 绝使用中国传统文言句式,如骈文句式,不

过,他认为“可以运用文言的来源:文言的字

根,成语,虚字眼等等,但是,必须要使这些字

根、成语、虚字眼等变成白话,口头上能够说

得出来,而且能够增加白话文的精密,清楚,

丰富的程度。如果不能够达到这个目的,那

么,根本就无所谓新的表现法。”[6 ] (522) 另外, 他对“着”的使用是别有深意的,这是我们将

要提到的第二个问题。

在瞿秋白的译文中有大量的“着”,今人

读起来有生硬之感。例如:“在海面上窜着”,

“在这泛着白沫的海上飞掠着”,“波浪在唱

着”“, 雷响着”“, 波浪在愤怒的白沫里吼着,

和风儿争论着”“, 在海里游动着”等等。而戈

宝权的译文相对的则是“它们在大海上飞

窜”“, 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波浪一边 歌唱”“, 雷声轰响”“, 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 叫,跟狂风争鸣”“, 在大海里蜿蜒游动”(当然

有一些“着”的运用是与瞿秋白相同的) 。上 面提到的例子在俄语原文中均为俄语语法中 的现在时形式,可以明显地感觉到瞿秋白的 译文努力表达语句的时态,而“着”字正是他 为汉语设计的现在时字尾,字尾的变化虽然 在近代汉语也存在,但有意识地发展是在五 四以后(关于汉语中是否存在字尾问题还存 在很多争议,这里只是采用瞿秋白的理论证 明他的翻译实践) 。瞿秋白曾多次强调:“中 国现代的言语,正在进化到有字尾的状态。 例如名词的字尾‘子’(桌子, 凳子, 椅子的

子) ‘, 儿’(瓶儿的儿) ;动词的语尾‘着’‘, 了’ 形容词的语尾‘的’等等。”[5 ] (165)“现代的中国 话显然已经是有字尾的语言。??而字尾的 丰富,可以使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加强,表现的

意思更加准确。”[5 ] (215) 他甚至自己设计新中 国文的“变声字眼”的拼法,在那里也明确提 出了名词、形容词、动词的字尾变化。需要了 解的是,瞿秋白是极力要废除汉字的,他过分 地贬低汉字,主张采用罗马字母制造拼音制 度。显然, 在瞿秋白的译文中有这么多的 “着”是有意为之,而发展到戈宝权的译文则 完全没必要这么刻意了,现代汉语的发展证 明,我们不能照搬印欧语系的一切,前面提 过,完全欧化是不可能的,那样的结果甚至有 可能是整个民族的消亡! 因此,从少或无字 尾的变化到瞿秋白过分强调字尾的变化,再 到戈宝权有选择地进行字尾的变化,汉语逐 渐完善起来。

除了时态问题引起的字尾变化,现代汉

语的成熟还需要更多的对外来语法进行消化 和吸收。在俄语中有一种重要的虚词叫作 “前置词”,是置于名词或人称代词之前的, “它使词组或句子中的一个实词从属于另一 个实词,从而表示这些词所指称的事物与动

作、状态、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7 ] (264) 汉语 中与此相对的可以说是“介词”,但汉语的介 词显然没有俄语的前置词丰富及应用广泛。 在上文的“例一”中,瞿秋白译文中的“对于” 这个词很关键,在原文中相对应的正是俄语 的前置词“в” ,而瞿秋白对前置词的提倡也 是不遗余力的,他认为“中国言语是很贫乏的 74

———名词不够用,形容词粗浅,动词的概念模

篇四:高尔基

玛克西姆·高尔基 编辑

同义词 高尔基(前苏联著名作家)一般指玛克西姆·高尔基

[1] 玛克西姆·高尔基,前苏联著名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他是前苏联下诺夫哥罗德人,俄罗斯族。1868年3月16日生于下诺夫哥罗德的一个木工家庭。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之一,政治生活1892年用笔名“玛克西姆·高尔基”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从此专心从事写作。1936年6月18日在莫斯科逝世。

人物关系

纠错

中文名 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 外文名 Алексей Максимови人物简介编辑

早年经历

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玛克西姆·高尔基)[2] 1868年生于下诺夫哥罗德(曾名高尔基城)的一个木工家庭。

1871年,高尔基3岁时父亲去世,随母亲寄居外祖父家。

1879年,高尔基11岁走向“人间”独立谋生,曾当过学徒、搬运工、面包工人等。 19世纪80年代,高尔基在喀山参加持民粹派观点的知识分子秘密学习小组。

1883年,高尔基开始过流浪生活。

1884年流落到喀山,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次漫游俄国各地,广泛了解民情; 1889年由于参加秘密革命组织被捕,获释后行动仍受宪警监视。

写作之路

1892年,在《高加索报》上用高尔基·马克西姆(意为最大的痛苦)这个笔名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在地方报刊当编辑、记者,从此专心从事写作。

作品 (14张)

1895年,高尔基发表了著名的浪漫主义短篇《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赞美了热爱自由、向往光明与英雄业绩的坚强个性,表现了渴望战斗的激情。

1898年,高尔基的第一个作品集两卷集《随笔与短篇小说集》问世,从此蜚声俄国和欧洲文坛引起国内外广泛注意。

1899年,高尔基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福玛·高尔杰耶夫》。[3]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完成的《福玛·高尔杰耶夫》和《三人》两部中篇小说,通过较广阔的现实画面,着重揭示青年主人公人生探索的主题。

20世纪初,高尔基的创作转向戏剧方面,以最迅速、最直接、最简洁的形式反映当时的社会矛盾。

从1900年起,高尔基参加并主持知识出版社的工作,通过出版《知识》丛刊团结了当时俄国大批具有民主主义倾向的作家。

1901年,俄国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夜,当时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沙皇反动政府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正是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搏斗的时候。高尔基参加彼得堡的示威游行,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残暴罪行。他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

的丑恶嘴脸,就写下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后更名《海燕》),塑造了象征大智大勇革命者搏风击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预告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这是一篇无产阶级革命战斗的檄文与颂歌,受到列宁的热情称赞。《海燕》是“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他以这篇豪情洋溢的革命檄文,迎接了20世纪无产阶级的革命风暴。

1901年,高尔基还写了第一个剧本《小市民》,揭露了资产阶级保守派与自由主义者的矛盾,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革命无产者(革命工人尼尔)的形象。

1901年,高尔基因参加彼得堡的示威游行而被捕。出狱后受革命政党的委托建立秘密印刷所,为此第二次被捕,遭流放。

1902年,写了剧本《在底层》,这是作者通过20年时间观察流浪汉生活的总结,是高尔基戏剧的代表作,深刻批判对幸福的消极等待思想,剧中的一个人物宣布:“人这个字听起来多么自豪”。

1905年,是高尔基思想和创作发展的第二个阶段(1900—1909革命前后)的开始,在革命形势激烈的岁月里,高尔基作为战士参加了革命运动,他的住宅成为1905年莫斯科武装起义的据点之一。由于高尔基积极参加革命运动、与列宁结识和加入布尔什维克党,世界观发生了质的飞跃,在创作上也更加自觉地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力求创造新的英雄人物,写出比生活更高、更好、更美的东西来。

1905年革命爆发初期,他曾以目击者的身份写了讨伐沙皇政府枪杀请愿群众的传单,号召人民奋起斗争,同时积极参加社会民主工党的《新生活报》和《战斗报》的出版,多方努力为起义者筹划经费和武器。这期间他还发表大量政论,其中《谈谈小市民习气》一文深刻分析小市民习气的社会根源、心理特征及其对革命事业的危害。

1906年,高尔基创作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敌人》这两部最重要的作品,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母亲》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自觉为社会主义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列宁肯定了它的现实意义。称高尔基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1901~1910年,先后写出了《小市民》《底层》《仇敌》《避暑客》《太阳的孩子们》《野蛮人》等许多重要的社会政治剧本,其中有的反映挣扎在死亡线上的贫苦人民的生活,有的揭露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市侩的精神空虚。在《小市民》一剧里作者第一次描写了先进工人尼尔的光辉形象。这些剧本的上演,受到革命人民的热烈欢迎,引起沙皇政府的惶恐不安。[3] 投身革命

1905年,俄国革命期间,高尔基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并同列宁会晤。

1906年初,高尔基秘密离开俄罗斯到美国,在那里宣传革命,为党募集经费,写了揭露和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政论《我的访问记》、特写《在美国》、剧本《敌人》。《敌人》通过一个工厂的工人群众同工厂主面对面的激烈冲突,成功地表现了工人阶级不怕牺牲的团结战斗精神。

1906年,高尔基在美国写出了两部最重要的作品《母亲》和《仇敌》,使他的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母亲》是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主人公巴威尔和母亲尼罗芙娜的形象概括了20世纪初俄国工人阶级革命战士的优秀品质。取材于1902年索尔莫沃工人五一游行事件,突出塑造了自觉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巴维尔及其在现实的教育下由逆来顺受转变为坚定的革命战士的母亲尼洛夫娜的形象,渗透着对历史进步的坚定信念,体现了在现实的革命发展中表现现实的创作原则,是公认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列宁称赞这部小说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提出它对俄国工人“有很大的益处”。

1906年秋,高尔基从美国到意大利,定居卡普里岛。由于工作上的关系他同当时担任党中央委员的鲍格丹诺夫比较接近,参加了以后者为首的前进派活动,并受其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思想上受到党内机会主义派别“造神论”的影响,高尔基一度接受造神说,1908年发表作品中篇小说《忏悔》,受到列宁的严肃批评。当时他发表的一些论文以及专著《俄国文学史》等,也包含不同程度的“观念复合”、“经验组织”和造神论等错误观点。经列宁的批评帮助,他逐渐提高认识,脱离前进派集团。

1907年5月,高尔基和列宁一起参加了在那里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 1910年,革命后,高尔基的创作达到了成熟阶段。剧本《敌人》(1906年)第一次描写了向资产阶级正面进攻的工人阶级的战斗集体,塑造了共产党人辛佐夫的典型形象。同时期创作的长篇小说《母亲》(1906年)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两部作品同为俄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作。

革命失败后,高尔基赴美国及意大利写了一系列政论文章,抨击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充斥于思想、文学界的形形色色反动思潮。1908年创作的中篇小说《忏悔》流露出唯心主义的造神论思想,受到列宁的严肃批评。尽管如此,高尔基的主导倾向仍然是积极的,富于革命的战斗精神。对新的无产阶级文学创作方法的特征从理论上进行了许多探索,提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观点。他在两次革命之间的创作成果颇丰,如《奥古洛夫镇》(1909)、《夏天》(1909)、《马特维·柯热米亚金的一生》(1910~1911)、《意大利童话》(1911~1913)、《俄罗斯童话》(1912~1917),以及稍后完成的《童年》和《在人间》(1913~1916)。 养病创作

1921年夏天,高尔基因病复发出国就医,直到1928年基本上住在意大利索伦托。他一边治病休养,一边通过书信和会见来访者尽力抵制拉普等一些团体的极“左”和宗派主义错误,为培养青年作者及团结不同风格的作家做了大量工作。他还努力创作,发表回忆录《列夫·托尔斯泰》和特写《列宁》,完成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描写了作家从生活底层走向革命道路,劳动者寻找真理、追求光明的历程。

1925年,高尔基在病中完成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3]

1924-192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在从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改革到十月革命的广阔历史背景上描写一个家庭三代人的变迁,从心理和道德角度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必然衰落。

1928年,高尔基回国后,两次到全国各地旅行参观,目睹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蓬勃景象,热情高涨,写了长篇报告文学《苏联游记》。

晚年生活

1931年,高尔基定居莫斯科。晚年的创作中,剧本《耶戈尔·布雷乔夫等人》和《陀斯契加耶夫等人》表现了资本主义的没落和社会主义的胜利;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写了十月革命前俄国社会40年的历史变迁,以一个个人主义知识分子为中心人物反映出革命力量的壮大;《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一系列论文,倡导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1925-1936年,高尔基创作了许多热情洋溢的特写、政论、评论文章,还著有史诗型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1934年,高尔基主持召开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当选苏联作家协会第一任主席。1936年6月18日2点30分,高尔基离开人世,享年68岁。[4]

这位无产阶级“文学之父”之死,官方的解释是一桩罪恶的谋杀[5] ,是托洛茨基右派集团庞大阴谋的一部分,由布哈林、里科夫、雅果达以及托洛茨基等人直接操纵,阴谋在于推翻斯大林政权。连他的死也被斯大林用来大做文章。

主要作品编辑

发表时间 作品

1892年 《马卡尔·楚德拉》

1895年 《伊则吉尔老婆子》

1895年 《鹰之歌》

1898年 《随笔与短篇小说集》

1899年 《福马 高尔杰耶夫》

1899年 《三人》

1901年 《春天的旋律》

1901年 《小市民》

1902年 《在底层》

1906年 《母亲》

1906年 《敌人》

1908年 《忏悔》

1909年 《奥古洛夫镇》

1909年 《夏天》

1911年 《马特维·柯热米亚金的一生》

1913年 《意大利童话》

1916年

《童年》

1916年 《在人间》

1917年 《俄罗斯童话》

1923年 《我的大学》

1925年 《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

1929年 《苏联游记》

1932年 《耶戈尔·布雷乔夫等人》

1933年 《托斯契加耶夫等人》

1935年 《瓦萨·日烈兹诺娃》

浪漫主义作品:《少女与死神》、《伊则吉尔的老婆子》、《鹰之歌》、《海燕》等,这些作品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群众对革命、自由的渴望,也表达了作者对光明未来的憧憬,特别是1901年创造的海燕形象,被认为是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的象征,给人们极大鼓舞。

现实主义作品:《奥尔洛夫夫妇》、《柯诺瓦洛夫》、《沦落的人们》、《草原上》、《因为烦闷无聊》、《二十六个和一个》等,描写了人民的苦难生活及他们的崇高品德,主要批判资产阶级社会的凄惨和市侩的卑鄙龌龊,表现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的觉醒,表达他们对剥削制度的愤怒和抗议。[2]

文学特点编辑

作品主题

高尔基早期创作的现实主义作品多取材于他的底层生活的见闻和感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流浪汉题材的小说《切尔卡什》,描写了老流浪汉切尔卡什勇敢、独立不羁、不屈从于金钱和保持人的尊严的高贵品质,说明尽管这些人的精神包袱还很沉重,但比起自私、庸俗的小私有者却高尚得多。在艺术上,《切尔卡什》充分显示了高尔基早期现实主义作品刻画复杂性格的卓越技巧。这些作品除强烈地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外,还力图揭示流浪汉内心

深处的痛苦和新旧意识的斗争,捕捉劳动群众生活的时代特征,其目的仍然是要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高尔基的文学创作起步于浪漫主义。高尔基一生都在探索个人和历史的关系,寻找合理的社会生活,其作品中的主人公也往往充满激烈的内心冲突,并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探求改造现实的途径。高尔基曾不止一次地遭到沙皇政府的逮捕、监督和放逐,但他依旧始终如一地进行自己的革命和文学活动。

高尔基的创作中处处洋溢着对积极人生态度的赞美,向往唤醒人民群众创造新生活的激情,唤起人对自己作为人的自豪感,鄙视怜悯与恩赐。在高尔基看来,人有权力,也有力量创造与人相称的生活,怜悯与恩赐是贬低人,有辱人的尊严。作家深信,人民的愚味落后是历史造成的,并非是天生的,人民一旦掉脱黑暗的过去套在自己身上的精神镣铐,他就能站起来为自己的权力而战,成为历史的主人和创造者,成为大写的人。高尔基从事创作始终都抱着一个鲜明的文化目的:通过文学艺术促进人的自我意识的话醒,提高入的自信心和道德文化水彩,推动俄罗斯民族摆脱历史的和精神的重负,走向现代。为着这一基本文化目的,高尔基认为,文学作品不能只限于发掘生活琐事,而应当“讲到激动不安的精神和精神复兴的可能性”,要有“对创造生活的号召”,要善于“以思想和言词之美来丰富生活”。要美化人,美化生活。这一文化目的使得高尔墓在盲面惨淡的人生、直书全部的真实的同时总想通过美化、“虚构”来显示人生的亮色,使人们不至于因现实的可怕而沉沦和绝望。因此他才强调;作为艺术家,既要从现实出发,敢于揭露生活中的黑暗现实,又要“善于站在现实之上“,把肯定性的现象加以“浪漫主义化”。

我们看到高尔基互相冲突的两种人格;一是对现实社会造成人异化的现实的悲剧性体验和失望的痛苦;一是对人、对社会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理想主义的认识。 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的高尔基对俄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社会主义是充满了热爱和信念的,他是怀着极大的热诚去迎接美好的未来的。作家此间的创作描写了革命前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表达了他一种急切地改变现实的渴望,对未来新生活主人的召唤。[1]

塑造形象

在塑造艺术形象方面,高尔基强调通过典型化的手法塑造生动的形象揭示生活的本质,同时展示社会发展的未来前景,其现实主义创作又融入了积极浪漫主义的乐观、自信的特点,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高尔基主张作家应以现实主义典型化的方法塑造形象,使艺术形象真实而生动。他在《浅谈我怎样学习写作》中说到:“假如一个作家能从二十到五十个,以至于几百个小店老板、官吏等人物身上把他们员具代表性的阶级特点、习惯、嗜好、姿势、信仰和谈吐等抽取出来,再把它们综合在一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的身上,那么,这个作家就能用这种方法创造典型——这才是艺术”:因此,他认为作家必须认真地观察生活,研究社会,从生动丰富的生活现象中概括社会的本质,并把它们表现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之中。对文学反映生活的真实性,其根本点取决于作家对生活感受的程度,这中间必然表现出作家的审美态度。高尔基对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性也体现了他的新的审美观。他以敏锐的观察力认识到生活的真实本质是正演绎着一场前历未有的社会巨大变革。而掀起这场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就是已经觉醒的劳动人民,他称之为“新人”,因此,他的文学创作的真实性及艺术的典型化的理念中明确了艺术就是要塑造这些为社会变革不断奋斗的“新人形象”。

高尔基的现实主义文学与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现实主义仅仅反映社会的真实现状,而这种真实现状大多表现为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其实质是通过人性受到的摧残而表现出的对社会的否定与批判。[6]

人物影响编辑

篇五:高尔基及其代表作品

河北华图:http://he.huatu.com/

高尔基及其代表作品

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身贫苦,幼年丧父,11岁即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当装卸工、面包房工人,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的课堂。他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这对他的思想和创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高尔基刻苦自学文化知识,并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探求改造现实的途径。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登上文坛,他的早期作品,杂存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风格,这是他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前必然经历的阶段。浪漫主义作品如《马卡尔?楚德拉》、《伊则吉尔老婆子》(1895)、《鹰之歌》(1895)等,赞美了热爱自由、向往光明与英雄业绩的坚强个性,表现了渴望战斗的激情;现实主义作品如《契尔卡什》、《沦落的人们》、《柯诺瓦洛夫》等,描写了人民的苦难生活及他们的崇高品德,表达了他们的激愤与抗争。这些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努力探求新的生活道路、思考生活的意义并充满激烈内心冲突的人物。

1901年他创作了着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塑造了象征大智大勇革命者搏风击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预告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这是一篇无产阶级革命战斗的檄文与颂歌,受到列宁的热情称赞。

1905年革命前夕,高尔基的创作转向了戏剧,1901—1905年,他先后写出了《小市民》、《底层》、《避暑客》、《太阳的孩子们》和(野蛮人》等剧本。特别是《小市民》、《底层》展现了现实生活中工人的新形象与新的精神面貌,表现了他们为自己权利而斗争的决心与乐观情绪,它们的上演,在当时俄国的剧坛上引起了轰动。

1906年高尔基写成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敌人》两部最重要的作品—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母亲》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自觉为社会主义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列宁肯定了它的现实意义。

1905年革命失败后,高尔基赴美国及意大利写了一系列政论文章,抨击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充斥于思想、文学界的形形色色反动思潮。1908年创作的中篇小说《忏悔》流露出唯心主义的造神论思想,受到列宁的严肃批评,并得到他的热情帮助。尽管如此,高尔基的主导倾向仍然是积极的,富于革命的战斗精神。对新的无产阶级文学创作方法的特征从理论上进行了许多探索,提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观点。他在两次革命之间的创作成果颇丰,如《奥古洛夫镇》(1909)、《夏天》(1909)、《马特维·柯热米亚金的一生》(1910—1911)、《意大利童话》(1911—1913)、《俄罗斯童话》(1912—1917),以及稍后完成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的前两部《童年》和《人间》(1913—1916)。

十月革命之后的十年间,高尔基因健康欠佳,仅写了关于列宁及一些作家的独具艺术风格与重要文献价值

高尔基的散文诗

的回忆录及自传体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的大学》(1922~1923)、《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1924—1925)等几部作品。1921年,他遵照列宁忠告,到国外养病。1931年回国之后,从1925年起着手创作卷帙浩繁的具有史诗气魄的长篇巨着《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这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到1936年他去世前还写了《苏联游记》(1929)《英雄的故事》和多部剧作《耶戈尔·布雷乔夫等人》(1932)、《托斯契加耶夫等人》(1933)、《瓦萨?日烈兹诺娃》(1935),以及大量的文艺理论、文学批评和政论文章,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河北华图:http://he.huatu.com/

高尔基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也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组织成立了苏联作家协会,并主持召开了全苏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培养文学新人,积极参加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

高尔基的作品自1907年就开始介绍到中国。他的优秀文学作品和论着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财富。

=================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网服务区=================

2014红领政法协议直通车 http://he.huatu.com/zt/zfbskc/

2015国考笔试:http://bm.huatu.com/zhaosheng/hb/gkbs.html

2014河北政法干警:http://he.huatu.com/zt/zfgj/

砖题库注册:http://he.huatu.com/zt/zktmk/

*****提示:下次访问本站可以直接百度搜索:河北华图教育 http://he.huatu.com ****** 河北华图服务平台:【加微信送图书:hebhuatu】【微博:河北华图】【河北政法干警QQ群:

111057138】

篇六:小学五年级语文

第四单元复习

13、在大海中永生 本文是一篇事件通讯,按“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的线索写的。充分表达了人民对邓小平同志深深的怀念,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了拟人、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对偶句: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邓小平的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课文填空: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 银色的 的专机离开北京首都机场,在首都上空 低低地 地 缓缓地 地 绕飞一周,然后 穿过云层,飞向祖国辽阔的的大海。机舱里安放 着 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 骨灰 。一位以自己一生带领人民书写 中华民族崭新历史 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 伴着 骨灰, 撒向 无垠的大海。大海 呜咽, 寒风 卷着 浪花,痛悼 伟人的离去??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门、香港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宝岛台湾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 。 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 伴着 骨灰, 撒向 无垠的大海。大海 呜咽, 寒风 卷着 浪花,痛悼 伟人的离去??“呜咽”可以换成词语_抽泣____、__啜泣_等词语,意思不变。 背诵全文。用“爱戴”和“奔腾不息”造句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1、课文通过叙述高尔基和他的十岁儿子之间发生的“ 栽花赏花 ”以及“ 写信教子”的两件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 ,以及高尔基 育子先育心 拳拳爱心。

2、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高尔基在他的散文诗《海燕之歌》中,把革命者比作与暴风雨搏击的海燕。其实,高尔基本人就是勇敢的海燕”。他不仅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他的代表作有《童年 》、《 在人间 》、《 母亲》等。,他还为孩子们创作了《 意大利童话 》《 俄罗斯童话 》等作品。

3、背诵全文 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美好的东西”分别指鲜花和欢乐。

5、“‘给’,永远比‘拿’愉快??”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给"”永远比“拿”愉快。给是奉献,拿是索取。给别人欢乐,自己也能得到愉快。

学完了本课你想到了高尔基的哪些名言?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松而舒适的诗。 3、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15、艾滋病小斗士

1、文中的“小斗士”指的是 恩科西__,他的死,引起了世界上许多人的关注,这其中有__联合国秘书长安南___和__南非前总统曼德拉__。

2、为什么称恩科西是“艾滋病小斗士”?

因为恩科西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

3你认为艾滋病小斗士恩科西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是一个正视现实,顽强斗争的人。 练习四

成语积累:唉声叹气,彬彬有礼,不寒而栗,道貌岸然,不胫而走,川流不息,得不偿失,既往不咎,发愤图强,发扬光大,各抒己见,鬼鬼祟祟,含辛茹苦,黄粱一梦,豁然开朗,流连忘返,直截了当,焕然一新,原形毕露,谈笑风生,别出心裁,礼尚往来,委曲求全,金碧辉煌,铤而走险,因地制宜,色厉内荏,纷至沓来

篇七:高尔基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高尔基高尔基[1](1868.3.28―1936.6.18)全名马克西姆·高尔基,俄文:Максим Горький,英文:Maksim Gorky,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也叫斯克列夫茨基,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列宁说他是“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1868年3月28日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城。

他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11岁开始独立谋生,其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旧社会的底层度过的。高尔基早年的不平凡的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作了生动的记述,其中包括《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人间的苦难,生活的辛酸,磨练了他的斗志;他在繁重劳动之余,勤奋自学不息。对社会底层人民痛苦生活的体验和深切了解成为他创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 1892年,以马克西姆?高尔基(意为最大的痛苦)这个笔名,发表了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高尔基早期作品中,最有名的浪漫主义短篇《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描写流浪汉生活的代表作《切尔卡什》,都是在1895年发表的。1899年,高尔基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 1901年,高尔基因参加彼得堡的示威游行而被捕。著名散文诗《海燕之歌》就是他参加这次示威游行后写的,他以这篇豪情洋溢的革命檄文,迎接了20世纪无产阶级的革命风暴。同年,他写了第一个剧本《小市民》,其突出成就是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革命无产者(革命工人尼尔)的形象。1902年,写了剧本《在

底层》,它是作者20年观察流浪汉生活的总结,是高尔基戏剧的代表作。在1905年革命形势高涨的岁月里,高尔基作为战士参加了革命运动,他的住宅成为1905年莫斯科武装起义的据点之一。

苏联作家伊?卡尔纳乌霍娃曾写了一篇关于高尔基的文章,名为《意外》,讲了作家与高尔基碰面了,但却未认出(在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六课会学)。

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1868年出生在伏尔加河畔一个木匠家庭。由于父母早亡,他十岁时便出外谋生,到处流浪。他当过鞋店学徒,在轮船上洗过 碗碟,在码头上搬过货物,给富农扛过活。他还干过铁路工人、面包工人、看门人、 园丁??

高尔基的故事

一次,高尔基在烧水时,读书读得入了神,没有发觉水早就烧开了,结果把茶缸烧坏了。这下可闯了祸,凶狠的女主人抄起一根松木棍,不容分说就朝高尔基身上打来,一边打还一边骂,把高尔基打得遍体鳞伤,以至不得不请医生来看。高尔基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有的地方都渗出了血,木刺都扎进肉里去了。医生从他的背上拔出了十二根木刺,并非常义愤地鼓动高尔基告发。

女主人这时害怕了,她生怕高尔基去告她虐待罪。马上换了一副可怜的面孔说:“孩子!只要你不去告发我,你提什么条件我都答应。” “你说话算数?” “是的。”女主人无可奈何地说。

“只要你允许我在干完活后可以读书,我就不去告发你。” 女主人极不情愿地答应了。这样,高尔基因祸得福,以皮肉受苦的代价,换来了多余时间读书。

高尔基火中抢书

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面帮助我在—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高尔基小时候的故事

他出生在沙俄时代的—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寄养在外祖母家。因为家庭极为寒,他只读过两年小学。lO岁时就走入冷酷的“人间”。他当过学徒,搬运工人,守认人,面包师。还两度到俄国南方流浪,受尽苦难生活的折磨。但他十分喜欢读书,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要利用—切机会,扑在书上如饥似渴地读着。如他自己所说:“我扑在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样。”

他为了读书,受尽了屈辱。lO岁时在鞋店当学徒,没有钱买书,就到处借书读。那时的学龄前徒,实际上是奴仆:上街买东西,生炉子,擦地板,洗菜带孩子??每天从早晨干到半认。在劳累—天之后,用自制的小灯,坚持读书。

老板娘禁止高尔基读书,还到阁楼上搜书,搜到书就撕碎。因为读书,还挨过老板娘的毒打。高尔基为了看书,什么都能忍受,甚至甘愿忍受拷打。他说过:“假如有人向我提议说:‘你去广场上用棍棒打你—顿!’我想,就是这种条件,我也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