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三百字(共5篇)

来源:作文周刊网 时间:2017-06-26 03:44:57

篇一:高考作文经典美文精选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考作文经典美文精选

四川省江油市明镜中学 刘海燕 编选

境界是一轮月

牛顿曾说过:我是站在海边的一个拾贝壳的孩子。是啊,我们都是地球的孩子,是大海的孩子,是大山的孩子,来到地球上就是要有一种冲淡的心境,去经历生活,品味生活,创造生活。

凤头·猪肚·豹尾

——李白的人生轨迹

他是云,必须飞到天穹去探测无尽的浩渺;

他是水,必须奔到大海去扬起飞天的狂涛。

他,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他,仗剑长醉不寂寞,君王呼尔不上船。

一. 凤头

他生于唐朝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他的父亲名叫李客,“客”者表明不是当地人。他们的故乡在四川清莲。

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十五好剑术”,“十五游神仙”。啊,十五岁!便观百家之说,尊庄周之道,熟道家之精义。

他的幼年、青年时期,就站在了云端之上,观万事百物。站在九天绝顶,来观人间看世界,用超然物外之心志对待生活的苦乐悲欢。

他不屑于儒家,而钟情庄子,求仙道、仙境、仙语。他当过隐士,养驯鸟于山林,作道士于炼丹。祈求白日升飞,自由侠趣。

他骑术优精,射箭优良,击剑仗义。他尝以游侠自居,身上老是带一短剑。

他钟情山水,他自己曾说,年轻时漫游扬州一带,不到一年就“散金三十余万”(《上安州裴长史书》)。他年青时就呼吸于青山绿水之间,纵情自然豪趣,“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对酒不觉瞑,落花盈我衣。”

幼年的积学,青年的游学,家底的富贵,庄周的遁世,为清白的人生,积淀着精神的家园。

骑马,乘船,渭北,山东——大江南北,风雨人生,铸就了李白的豪情。 是谓人生良好的开端。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二.猪肚

他走来了。

他高唱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走来了。

他高唱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走来了。

他四十二岁时,唐玄宗召他进皇宫,住长安。

他梦想着自己的鸿图大展,梦想着自己的一呼百应,梦想着自己的治理大计,梦想着自己的高堂春梦。

他荣耀过。皇帝的嘉宾,皇恩的浩荡,大臣的拥戴,才气的飞扬。他为皇帝赏识牡丹而助兴:“名花倾国两相欢,长使君王带笑看。解识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他苦闷过。居长安三年,阅尽朝廷之华丽与卑鄙。他痛苦地叫喊着“君王虽爱娥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讽讥、馋毁、阴险、奉承,这些他不能盲从,也不能跟从,更不能屈从。 他的梦,破灭了。

他在庐山隐居,误投永王李璘帐下。谁知李璘野心膨胀,不听调遣,于是内讧而失败。李白因之入狱,流放,遇赦,最后,被判处永远流放夜郎。

“醉”是李白的诗魂与核心。

“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他醉了,误入歧途;

他醉了,效力被误解;

他醉了,他天真的纯情被诋毁与欺骗了。

人生与李白开了个玩笑,于是他写下了《梦游天姥吟留别》,他写下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他写下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丰厚、丰富的人生历程,造就了他。

三.豹尾

六十岁,他被赦免了。

他醒了,他的人生醒了。

他赶到了今天的南京,准备去参加平定安史之乱的军队。

他一生经历的大起大落,充满了荣光与艰险。他打过交道的人,上至唐玄宗、杨贵妃,朝廷各级官员,下至监狱里的牢头、和尚、道士和最低层的农夫农妇。他熟悉各个阶层,各个身份和各种职业的人,把这五光十色的生活都收录在他的诗里。

他有大气磅礴的诗“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他有诗境幽然的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他有天真赤子的诗“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他有狂傲不羁的诗“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他与安徽泾县的桃花谭村的汪伦成了朋友,桃花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他与小他十二岁的杜甫相遇了,于是杜甫后来给他写了十二首情真意挚的诗,赞颂了他的“飘然思不群”;

他于是蔑视权贵:“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他于是真爱自己:“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一路流浪,一路被山水陶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登高壮观天地阔,大江茫茫去不还”的长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都萦绕于他的脑际与心间。

他来到了安徽当涂,“且放白鹿”,驾鹤西归。据传说,他是从采石矶那里的捉月台,为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捉到月亮误入长江而死的。

一颗巨星陨落了。

但,这颗巨星却又升起了。他乘风而来,仍照耀着中华文坛,他邀月而至,仍对影当歌,醉卧夜郎。

一代诗仙,留下了永不褪色的名字。

慈悲的心

大家都会唱《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晓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当你唱起这首歌,马上会想到青灯黄卷、古貌古心的弘一法师。

晨钟暮鼓,古诗清梦,长夜漫漫,木鱼笃笃,吐纳万物,沉静归一。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字叫李叔同。(转载自:www.ZUOwenZhoukAn.com 作文周 刊:高中作文三百字)他做了和尚后,仍跟他的学生丰子恺有来往。弘一法师曾到丰家,丰子凯请法师就座。法师把藤椅轻轻摇动,然后慢慢坐下来,多次如此后,丰问何故,法师答曰:“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动,突然坐下去,要把他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

真是一片佛心禅意!

其情真,视小虫为生命,平等尊重;其意善,视万物为同一,不分轻重;其志明,一言行一举止,布泽为宗;其事微,细小之处流露菩提之心。

春花入梦,秋水经眼。俞平伯曾这样评价弘一,他说:“先生的确做一样像一样,少年时做公子,像个翩翩公子;中年时做名士,像个风浪名士;做话剧,像个演员;学油画,像个美术家;学钢琴,像个音乐家;办报刊,像个编者;当教员,像个老师;做和尚,像个高僧。”

我们说,岂止于“像”,是“真是”。因为他永远用心去做。

翻看先生的书法,一种平和跃然纸上。入空门后,弘一书风脱胎换骨,锋芒没了,利刃没了,不张显了,不外露了,一种内敛蕴藉、涵咏平淡、平和空灵的书意诞生了。 弘一曾自撰联说:“不巧之巧名曰极巧,不言之言名曰至言。”

我辈生在红尘,往往看不清事物的真面目,今日有缘仰望弘一法师,领略先生的慈悲之怀,倍感欣慰。

先生曾说:“平等观诸法,其心无所染;慈光照十方,为众所归依。”平等慈心,当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热肠,也当是弘一法师“天心月圆”的归宿吧。

永恒,弘一。

境界是一轮月

境界,只有经历过生活的磨难后,方显其博大弘远。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近来读书,看到了两位名人在“文革”中打扫厕所的故事。一名是钱钟书的夫人杨绛,一位是大作家沈从文。

杨绛,近年来颇受人们注目,她平和,慈善,《干校六记》《洗澡》等作品已深入人心。她深味庄禅之道,落尽铅华,心境特别宁静。

文革期间,她被派遣去打扫厕所,作为一名出身名门,留学英伦,执教清华的大家,杨绛先生并没有难忍的屈辱感。她曾说:“我自从做了扫厕所的,就乐得放肆,看见我不喜欢的人干脆呆着脸都不理,甚至瞪着眼睛看人,好像他不是人而是物,绝没有谁会责备我目中无人,因为我早已不是人了。这就是‘颠倒过来’意想不到的妙处。”

面对那样的屈辱,自己却以“妙处”思之,心境何其大也。这种境遇可能一般人很难体会到,但作为大家名流,一朝一夕之间竟成了打击的对象,心里不知有多少委屈与痛苦,但她却心态平和,并“乐得放肆”,终得一番自己的天地,自由的空间,其境界非凡人所能理解也。

另一位是文坛巨匠沈从文。

也是在文革期间,他被下放到故宫劳动,也是被安排去打扫厕所,并且是女厕所,这真是一种羞辱,这对一般人来说,都是无法忍受的,何况是位大学者呢?而当时的沈从文则对朋友说:“他们认为我政治上不可靠,但在道德品质上还是可靠的。”表面是一种调侃,但实质上是一种心态,一种襟怀。

苏轼在《定风波》中有一句诗:“一蓑烟雨任平生” 。烟雨平生,沧海沉浮,面对磨难与坎坷,是以旷达视之,还是以怨恨视之;是以包容视之,还是以觊觎视之,他们都选择了前者,都选择了豁达的境界。

“静水流深”,这个词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我想用这个词语来展示我的仰望:静谧而深邃的流水,波澜不惊,但它却更蔚蓝,更纯美,更沉静。

时光定格在了新的世纪,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但境界是一轮月,她永远播洒着纯静的光辉,沐浴着你我。

今晚月光很美,清辉一片。

坦然如风

坦然如风。

风,自然之物也。春天的风,吹绿了万物;秋天的风,扫落了秋叶。风是一种自然。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风过也,不见风,只见一池春水皱起,微波涟漪。 有两位伟人在生命的最后,给了我们不少心的颤动,心的涟漪。

贝多芬,在临终前对在病床两侧看护他的好友,居然幽默地说:“鼓掌呀,朋友们,喜剧收场了。”

爱因斯坦在临终前一再对女儿说:“我在这里已经把事情做完了。”

面对生命的句号,贝多芬、爱因斯坦是那样的坦然,没有一点悲的成分,没有一点遗憾,心里充盈着满足,并且谓之以“喜剧”,很欢乐地走了。

这就是大家名流的坦然。

牛顿曾说过:我是站在海边的一个拾贝壳的孩子。是啊,我们都是地球的孩子,是大海的孩子,是大山的孩子,来到地球上就是要有一种冲淡的心境,去经历生活,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品味生活,创造生活。

你说生活不苦吗?贝多芬双耳失聪,但他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创造音乐。爱因斯坦也放弃了很多奢华,醉心于相对论的探索,科学已占据了他的全部。他们都以坦然的心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当我们站在大海边,才知道自己的渺小;当我们站在大山前,才知道自己的矮弱。但一个人的心可以比海深,可以比山高。你去做了,去追索了,心才坦然。

宇宙洪荒,乾坤无穷。要想达到坦然地心境,自己必须去编制“喜剧”,必须把“事情”做起来。

坦然是一种境界,一种心态,一种满足,一种追索之后的漠然,一种硕果摘取之后的静然,一种历练人生之后的欣然。要学会坦然,也不妨参点禅,悟点道,学点佛。品一枝一叶,融一风一雨,赏三秋桂子,品十里荷花。

坦然,于心于物皆然。顺乎自然,则坦然而弘远。

高山仰止

--------随读随记

走近大师,阅读他们的传记和作品,深受教益,故而,把大师的事迹记录下来,以铭心志。

巴金

1、不赞成设“巴金文学奖”,曾把在日本获奖的500万元文学奖,捐赠给上海作协基金会。

2、用了八年左右的时间写了150篇反映“文革”的随笔,取名《随想录》。他在序言最后说:讲出了真话,我可以心安理得地离开人世了,可以说,这五卷书就是用真话建立起来的揭露文革的“博物馆”吧。

3、巴金说:“于是我下了决心,不再说假话!然后又说:要多说真话!我没有想到就这样我的笔会变成了扫帚,会变成了弓箭,会变成了解剖刀,要消除垃圾,净化空气。”于是一位老人,每天艰难地写二三百字,我们从他后几年的照片中,读出了他的愁容,他的坚毅和他的心。

4、“巴金在,就有良心在。”这是一位大作家的话。

5、“我明明记得我曾经由人变兽,有人告诉我这不过是十年一梦。我不会忘记自己是一个人,也下定决心不再变为兽。”这是《随想录》总序中的文字。

6、刚刚出版的《随想录》包括五卷,分别是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

7、巴金曾为母校南京师大题词:“掏出心来。”

启功

1、1991年,书协主席启功为首都师大捐出书法作品100件,绘画10件,在香港义卖,

篇二:写作文十大技巧

篇三:优秀作文_独

“独”作文指导

?一 题目

“独”很常见,也很复杂。“一枝独秀”固然动人,似乎不及万紫千红美丽;“独当一面”诚然神勇,似乎不如众志成城牢固。人们需要团结合作,却也似乎离不开“独处”;世界需要沟通交融,却也少不得“特立独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是寂寞,也是自在;“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高风亮节,又何尝不是悲怆??

?? “独”有时不太完美,有时是一种需要,有时又是一种应该追求的境界。 ??你对“独”有怎样的体会或见解?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

?二?作文讲评:

??一、题目分析

?? 材料+提示语+要求

?? 1、材料特点:感悟性的材料(材料作文的材料类型主要有寓言、故事、实事、

诗文、图形等)

?? A、关注两概括性的话。“独”很常见,也很复杂。 “独”有时不太完美,有时是一种需要,有时又是一种应该追求的境界。 材料核心是“独”

?? B、六句具体感悟,举例“独”的种种类型,可分三组。

?? 2、提示语:你对“独”有怎样的体会或见解?

?? 作文主题必须围绕“独”,不能超出“独”这一范围。离开“独”,只写合作等,就是偏离题意。虽是材料作文,但相当于话题作文,审题难度不大。

?? 3、自拟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要明确,要有吸引力。

??二、如何列提纲:

?? 1、先拟定3-5个题目

A.孤独,但不沉沦

?? B.称孤道寡的朕与众志成城的民 ?? C.李白与王安石晚年孤独之鉴 ?? D.既独善其身,又普度众生 ??

??2、从拟定的题目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亲切的题目,其它题目作为“陪衬”。 ??3、选择题目A,写下题目:孤独,但不沉沦。

??4、破题——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古今圣贤皆寂寞,是因为他们的人生理想得不到实现,于是,他们就采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表达对社会的关注、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这是一种孤独,但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是境界。

??5、段与段落大意:全文共分为5段。 ??1、以马克思关于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为切入点,阐述人需要沟通交流,但不是每个人都能为社会所接受。

??第一段是狮头,提出观点、主张、看法,顺利切入题目,必须吸引人,大约二三百字。 ??2、众星捧月、万紫千红是荣耀,但是特立独行、筚路蓝缕开创某种事业更需要执着的追求,是一种境界。

??第二段讲究文采要运用比兴等多种修辞方法,进行过渡。

??3、举例子:屈原、李白、王安石——

为国分忧,饱经磨难。

??第三段猪肚要举例子,主要引用一个,略引两个,大约二三百字。

?? 慎独、反思

??4、从正反角度进一步阐明“独”的利弊

?? 自我中心,固步自封

??

??第四段要进一步从正反方面进一步论证,增强思辨性。

??5、人生需要奋斗、创造,需要团队精神,但是遇到困难挫折,不被他人理解时,不气馁,要激流勇进,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五段凤尾是结论与立场,正确、鲜明、与时代同步。

??

?

?三、范文欣赏:

?? 独 之 毒

??当那虔诚的眸子中燃着欲望和仇恨的

烈火,当那一片安静详和的气氛被暴力搅动,当那绵长舒缓的祈祷经被哭号呻吟埋没,我痛心地垂下眼帘,两颗泪珠滑过抽搐的嘴角狠狠砸在胸口上。这场面是世界上最烈性的毒药,饮下后的甘肠寸断是这世界上最难挨的痛苦。

??在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一株草的根都缱绻相结,每一朵花都馨香互润,每一粒砂都不停地亲密摩擦,每一滴水都有道不完、诉不尽的知心话。五十六个民族更如姐妹兄弟般相知相敬,相亲相爱地生活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这深厚的手足之谊,真挚的亲族之爱,又怎是历史的风尘抹灭的了,岁月的长河冲刷的掉的呢?

??在资本主义眈眈的目光中,在个人野心膨胀的驱使下,原本和谐流畅的乐意中冒出刺耳的音符。野心家所谓的“压迫”只是他们破坏和谐手持的寒光逼人却脆弱不堪的武器,而他们宣传的“独立”更是一种泯灭良知的背弃。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满足自己对权利的贪婪,不惜用罪恶的火焚毁汉族同胞的生活,更将暴力的魔爪伸

篇四:作文写作十大技巧

作文写作十大技巧

一、写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写外貌?孩子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名子:“XX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如果你试着让他们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会发现作文顺了很多。写上段文字的同学经蒋老师指导后修改如下:“XX可漂亮啦。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同学们可喜欢她啦。”是不是读起来舒服多了?

二、写说不出现“说”

让孩子比较以下三句话。

张三说:“……”;

张三无可奈何地说:“……”;

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显然,让人物说话有多种方式,写语言可以不用出现“说”而是在语言前面加上动作和神态,通过一定的训练掌握这样的技巧让孩子的写作水平切实得到提升,让他们学会细节描写,不会仅干巴巴的地写“某某说”。

三、写想不出现“想”

遇到描写心理活动时,这样的句子已经被孩子们写滥:“我脑子里跳出两个小人,一个小人……另一个小人……”不用这个句子又该怎么写?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如某学生写:“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我心想:天哪!这该怎么办呢?”

按照蒋老师“写想不用想”的技巧,去掉:“我心想”三个

字如何?“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天哪!这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更简洁精练?别忘了提醒孩子要给心理描写加上适当感叹词。

四、就是不用成语

作文为什么写不长?都是成语惹的祸!蒋老师此言一出震惊四座。不是说多用成语才显得有文采吗?其实不然,在“就是不用成语”写作技巧中,蒋老师指出:当作文中只会按照套路使用成语时,文章细节就没了,还不如让孩子老老实实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写出来。什么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桃红柳绿、炯炯有神、心旷神怡……这些被用滥的成语还是少出现为妙。如,写春天别用“风和日丽”,而是这样写:“风儿拂过林梢,原本平静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涟漪,湖边的柳树轻摇着身姿,我也忍不住张开双臂,任风抚过我的每一寸肌肤,暖暖的,痒痒的。”想办法用具体的句子替换掉别人用滥的成语,解决孩子作文写不长写不细的难题。

五、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对于文章写不长的孩子,可以训练的另一个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看过无数学生习作,蒋老师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包括“很,非常”,请家长提醒孩子,遇到要写这几个字时不要轻易下笔,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现这个字眼?比如写热,别出现“很热”两个字,学会用其他的描写来体现热: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树叶低垂毫无生气……文章自然就能写长。

六、环境里面有“真”“情”

到了五六年级孩子都要学习环境描写。如有的孩子会写:“早上天气还挺好的,放学回家时,却哗哗下起雨来。雨珠在下,泪珠在滴,老天也好像在为我哭泣。”

孩子能用环境衬托自己的心情首先要表扬。但是很多孩子只要一写环境,肯定就是小花微笑,小草点头、小鸟歌唱、小雨哭

泣,成了套路,难道世界上只有小草、小鸟、小花吗?为什么不能写身边更真实的东西呢?云、雾、桌子,哪怕是电线杆都可以写,这个技巧是提醒孩子不仅要让人活在环境里,还要让人活在真实的环境里。

七、要动连着动

文章要一波三折才好看,但现在的孩子生活都很平淡,你不能强求他们写出一波三折的内容,那就让他们学会一波三折地使用动词,就这是要动连着动——学会连续使用动词,某学生写一场乒乓球球赛:“他发了一个旋转球,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句话把文章就给写完了)

学会动词技巧后将修改成:“只见他高高地将球抛起,眼睛死死盯着,球接触球板的一瞬间,他手腕轻轻一抖,脚一跺,球高速旋转着,向这边飞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个动词转瞬变成六七个,文字即刻灵动丰富起来。

八、一秒钟的事写三百字

还是针对作文写不长的一种技巧训练:用三百字来描写1秒钟内发生的事。如关于破校运会跳高纪录瞬间的描写原本只有几十字:只见某某纵身一跳,一下子飞过横杆,新的校运会纪录诞生了!

怎么变成三百字?可以有条理地加上动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联想:往届校运会有人挑战失败,平时如何一次次练习等等;还可以加上细节来充实,起跳前如何与同学们进行眼神交流,成功后同学如何向他祝贺……家长可以找一些1秒钟的素材让孩子进行写作练习,学会了这个技巧还怕考试写不出四五百字吗?

九、一段话里至少出现6个标点

很多孩子不会用标点,习作中常只有逗号句号逗号句号,甚至逗号都没有,把老师读到断气为止。针对这个现象,可以让孩子进行“一段话至少出现6种标点”的技巧训练。比如,。?!……:

“”这些标点你的作文中都有吗?没有的话请尝试用起来。经过几次训练后,你会发现孩子的惊人变化:意味深长的句子会写了、人物语言会加进去了,心理活动结合进去了,还会用反问句了,这些句子加进去后,文章当然生动起来。一位作家就曾用这种方法对自己作文写不好的孩子进行训练,收效明显,进步很快。

十、字数三四五

这个技巧说白了就是学习写短句。学了一段时间写作的孩子容易在作文中写长句,而长句写不好就变成病句。事实上很多作家也是以写短句见长的,像沈从文、汪曾祺。家长要提醒孩子注意控制每句话的字数,建议把十几个字几十个字的长句改成只有三四五个字的短句,孩子们会发现这样的作文有语感会舒服很多。如某学生的原文:“高高的绿绿的草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一根一根都看得那么清楚,很挺拔的样子。”经指导后改成:“草绿了,高了,散发着清香。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样子。”是不是很有节奏感?

蒋老师认为,孩子学习写作一般要走过4个阶段:1、写作并不神秘;2、写作需要技巧;3、写作强调个性;4、写作就是生活。一些孩子在大量读写中,在老师的帮助下会顺利走到第三阶段,甚至第四阶段;但是也有很大一批孩子无法跨越第二阶段。传授的技巧就是针对这些部分孩子。家长完全可以在家里运用以上技巧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而对于那些已经走到第三、

第四阶段的孩子,爸爸妈妈需要做的就是保证他们大量的阅读,鼓励他们的个性创作。

篇五:五法教你决胜高考作文

五法教你决胜高考作文

2012-03-07 14:39:37 点击:131

河南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王金金

一、书写使人悦即通过书面整洁,书写的美观,字体的规范、行款正确的魅力来激起阅卷人愉悦的情感。书写是文章的脸面,这个“脸面”明晰、美丽,“貌若西施”,就会使阅卷人一见钟情,阅卷人就会在愉悦之情中对你的文章产生一种“偏爱”。相反,这个“脸面”龊龊丑陋,形同嫫母,阅卷人就会立即产生一种厌烦感。第一印象不好,即使你的文章内容再充分,他们也不愿细读,不忍卒读,更不愿研读,下笔误判,岂能怨人?丑陋,是“打不赢的官司”。要记住,漂亮是使阅卷人笔下留情的第一张王牌。

二、见识使人服长城的壮美体现在一个个古砖有次序的排列,金字塔的雄奇表现为一块块垒石有规则的组合,而文章的优美则是一则则材料按文意聚合起来的。这犹如建一座大厦,这座大厦要建得雄伟壮观,金壁辉煌,建筑师就必须具有识材、选材、用材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好体现了一个人的才识问题。如果这个建筑师才识高超,选择的是高质量的新产品,将材料组合的天衣无缝,那么别人就会产生佩服感。相反,如果这个建筑师的才识平庸,选择的是伪劣产品,组合的漏洞百出,别人只会嗤之以鼻或不屑一顾。才识高的考生,往往择取的是“人无我有,人有我奇”的闪光贝壳,从而激起阅卷老师审美的欲望和情趣。

三、情真使人动即以充沛真实的情感打动阅卷者。“落红不是无情物”,任何文章都是有感而发的。七情动于中,发而为文,必能吐珠纳玑,生动感人,若无因而发,势必虚情假意,索然乏味。古典作家贺拉斯说过:“一首诗不应以美为满足,还须有魅力,要按作者愿望左右读者的心灵。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同样,你自己得先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写诗是这样,写应试作文也是这样。“从血管里流出的是血,从水管里喷出来的是水”,要想流出血,首先得是血管,得有血。考生要用自己的情感打动阅卷者的心灵,必须首先自己具有充沛的情感。如果“漠然置之,行若无事”,写出的文章必然是“冷若冰霜”或无病呻吟,“为赋新诗强说愁”,这样的矫情假意自然令人生厌。

四、文采使人醉是指在高考作文中用精采的语言,打动阅卷老师的心让阅读老师为之陶醉。巴甫洛夫曾经指出:“鸟的翅膀无论多么完善,如果不依靠空气支持,就不能使鸟体上升。”同理,在应试写作中,如果没有语言的支持,再好的主题也难以存在,再好的思

想也难以表现,再好的情感也难以寄托,整个文章也难以升腾。相反,如果文章词汇丰富,文从字顺,形象生动,它不仅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意旨,使文章锦上添花,同时也会使人“听到这种语言,心中感到暖洋洋的,会让心情舒畅”(别林斯基)。那么,考生怎样才能在应试作文中以自己优美的语言文采使阅卷人为之陶醉呢?首先要使用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有人说“修辞是作文的魔水”,如果将这些“魔水”恰当地洒在应试写作上,就可点石成金,化难为易,既可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而且可平添文章的色彩与气势。其次,可使用一些“口头语”。在人们口头上流行的语言,妇孺皆知的金玉良言,往往是最生动最活泼的。它包括古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报刊杂志上流行的新语汇和流行歌曲的歌词,如果考生能将这些恰当地引用或活用于自己的写作,往往能起到化平淡为神奇的功效。

五、技巧使人迷就是在写作中采用一些必要的技巧,扬长避短,避实就虚,机动灵活,随机应变,既博得阅卷人的迷恋之情,又使其看不出你写作的破绽。人常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考生在写作上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然而在考场上是绝不允许你将自己的短处、劣势过分暴露出来。有时稍不留意,一两处不可原谅的败笔,就会让考生付出沉重的代价。由此看来,考生要成为考场上的“幸运儿”,除掌握几个方面写作的魅力因素外,还需掌握一定的技巧,使之也以一定的魅力而产生出高效应来。在文体的选择上可采用扬长避短的策略,如果自己擅长分析议论,可采用议论文,如果自己长于记叙描写,可采用记叙文。在引用名言时采用“避实就虚”法。在文章中运用名言,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权威性,而不少同学在考场上只记得有此名言,却不知出自何处,何人所说。如果随意而写,常会出现“张冠李戴”的败笔,此时最好的方法是用“避实就虚”法,即运用“模糊语言”,让人看不出破绽。古代有名言,就用“古人言”、“昔人云”;现代的名言,就用“有人曾经这样说”;外国的名言,就用“外国有位名人说过”,这样就可以使阅卷人只看到花,看不到枯枝败叶,无懈可击

试谈高考材料作文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2012-03-26 10:19:36 点击:396

湖北省枣阳市第二中学 祝佩华

当今的高考作文命题,基本上形成了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及命题作文三足鼎立的局面,而且,材料作文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材料作文的写法,一般来说,都要引述材料,因为,材料是树之根,水之源,

是作文观点的来源,但从近几年各地高考作文阅卷情况来看,却出现了以下几种误区:

[误区一]不点材料。材料作文最突出的特点是通过材料对考生进行限定,以避免猜题、宿构、抄袭等现象,从而更加体现考试的要求。因此,要求考生在写作时要使自己的作文能够与材料产生必然的内在联系,但是,有的考生却不顾材料的限制,我行我素,另起炉灶,根本不点材料,也不知道引用材料,这样的作文一般都会判为跑题类,分数也一般在40分以下,甚至更低。

[误区二]照抄材料。有的考生也知道在行文中应点到材料,但却不知道从材料中提取对自己立论有关的东西,不去概括,不去简化,而是一味地全文照搬材料。现在的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一般都在一百字左右,有的甚至有二三百字,一篇考场作文一般都是刚过八百字,而引用材料就占去了四分之一,这样的文章真正有内涵的东西到底有多少就可想而知了。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种现象也属于这种失误范畴,有的考生在引用材料时不注意把握材料和观点的有机过渡,而是抱着“你让我点到材料,我只要做到把材料引用到文中就可以了”的思想去引用材料,这样就造成了观点和材料成为“两张皮”,这样的点材,点与不点没有两样。

[误区三]偏离材料。现在的材料作文,我们一般都称之为新材料作文,也就是在审题上不再作过多限制,还给我们提供了发散思维、多角度立意的的平台。但我们说,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也有最佳立意和一般立意区分,偏离材料就是在行文中避重就轻,选取材料中无关紧要的句子作为立论的依据。材料作文中所用的任何材料(寓言、诗歌、漫画、图表等)都有一个最佳的主旨,我们应当在理解主旨的基础上

寻找适合于自己的立意角度,切不可盲目的用猎奇的心态,寻找“擦边球”。

以上三种误区,它们的致命弱点都涉及到材料作文中的“材料”,而关键是那些“材料”恰巧是考生写作的依据,所以材料作文在立意、行文时必须紧扣的要素,如果通篇没有提到材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点材,那就严重违背命题要求了。其实,材料作文的点材并不难,应对考试来说,我们考生只要做到在文章的必要位置不失时机借用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提出论点或者点化主题,即使阅卷老师压力很大,阅卷速度很快,也会立刻看出文章与材料的关系。

现笔者想就《语文必修三》“表达与交流”版块中的一个材料作文题为例,来谈一下材料作文中如何做到材料与观点紧密结合。

材料作文题目:阳台上栽了一棵丝瓜,有一天,孩子发现藤上开了两朵粉黄色的花,母亲要将这两朵花摘掉,孩子大惑不解。母亲说:“离根最近的、开得最早的花虽然漂亮,让人看着高兴,但很难结瓜。按说近水楼台先得月,结的瓜个儿大才是,可是丝瓜藤的目标是向上、向远方延伸,它要铆足劲儿心无旁骛地将力向前面输送。这两朵花离根最近,反而得不到充足的营养。摘去它们,藤才不会分散精力,力就通畅了,后面的花越开越欢,瓜越结越大。不信,你留下它们自己观察吧。” 孩子将信将疑。不久,母亲的话得到了验证,那两朵花也凋谢了。

一则材料立意的角度有多个,当然也有最佳立意和一般立意,如果从“藤”的角度立意:取与舍;割舍与发展;如果从“先开的两朵花”的角度立意:优势与劣势,急功近利,现象与本质;如果从“母亲的做法”角度立意:摘花体现了舍与得,对孩子的教育体现了没有说教,让事实说话;如果从“母亲的话”的角度立意:志存高远,永远向上,

目标远大,心无旁骛。从材料总体上来看,最佳立意应该有三个:志存高远;目标远大,不留恋途中风景;舍弃眼前利益,实现高飞的梦想。一般立意也有三个:目标专一,才能成就大事;拼搏使人成功;放开手让我高飞。

在前面三个误区的分析中已谈到,材料作文的最大丢分点是考生不注意把握在行文中恰当引用材料,不注意让材料中的关键句子与文章论点相结合。那么,到底如何做到呢?

一是全面概述材料内容,引出结论。例文:“丝瓜藤上,离根最近的花难以结实终而凋亡,而离根很远的花却能结出又大又好的果实。其实人生往往也是这个道理,只有志存高远,才能获得成功。”这篇题为《志当存高远》的文章,一开始就全面概述材料,进而引出观点,开门见山,引人入胜。

二是直接点出材料,简明扼要。例文:“读罢这则材料,不禁使我想到一个道理:早开的花不结果,早结的果实永远不是最甜的。这就像是我们爬山一样,想要看到更好的风景,就需要向更高处攀登。”这篇题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文章,不直接引用材料,而是在文章一开始亮出自己的观点:我是看过材料才提出结论的,让阅卷老师明确知道我的观点来源于材料本身,一下子就抓住了阅卷老师的心理。

三是从材料中的某一对象入手,切入观点。例文:“故事中的母亲显然是明智的,她清楚,若丝瓜花在近处就开放那必然不成气候,只有那些随瓜藤不断向远方延伸的花儿才能结出好的果实,才是最美丽的花朵。其实,我们不正像这些花朵一样吗?唯有志存高远,花开远方才能结出最大最美味的果实。”这篇题为《花开远方》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