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朝阳区高三期末语文作文(共9篇)

来源:作文周刊网 时间:2017-06-26 03:28:15

篇一:北京市朝阳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北京市朝阳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三年级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长150分钟满分150分) 2016.1

本试卷共8页。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7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毫无疑问,《山河故人》不是一部晦涩的艺术片,而是一部大多数人都能看懂的情感电影。导演贾樟柯并没有像以往那样一味客观地展现中国社会的尴尬和悲怆,而是在片中寄予了时代感。

影片选取了1999年、2014年、2025年三个时间点,讲述晋生、涛、梁子等人,或因为感情,或为了生活,彼此由相聚到最终离别的故事。影片以人物的离合为主线,片中“离别”的场景随处可见,无论是好友为争夺爱人反目、夫妻因感情失和而离异,还是年迈的老父突然因病逝世、亲生骨肉远走他乡,小人物的悲欢离合都被逐渐放大,引发观众共鸣。“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这句印在电影《山河故人》宣传海报上的台词,将影片中所有突兀的欢聚与离别凝聚起来,展现在观众眼前。影片中的情感动人心弦,让众多观影者开始反思自己与父母和家庭的关系:“越是关系亲近的人越容易彼此伤害,比如父母、爱人”,“离开了‘山河’的人,不知是否也会与‘故人’越来越远”,“每个人都要有一把回家的钥匙”??除了关注小人物的故事,对这三个时间点的生活状态描绘,也暗含着对中国社会过去、当下、未来的对比、想象及思考。

《山河故人》是一部完全着重表现内在情感的电影。拍的也是贾樟柯一直迷恋并坚守的主题——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动带给人的生存危机和情感困惑。贾樟柯通过结构、剪辑和视觉语言的探索,用了大量时空留白和抒情特写长镜头来丰富人物的个性。

(取材于陈彦蓉《山河故人,岁月呼啸而珍重在心》)

1.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山河故人》以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为主线,用三段式的结构讲述了跨度几十年的故事。

B.宣传海报上的台词“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特别能引起观众情感的共鸣和反思。

C.《山河故人》是着重表现内在情感的电影,亲情、友情、爱情交织在一起,动人心弦。

D.虽然影片中用了大量时空留白和抒情特写长镜头,但《山河故人》并不是一部艺术片。

2.电影《山河故人》中的“时代感”是如何体现的?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4分) 材料二

北青艺评:我看完影片后最突出的感受就是有种挥之不去的“乡愁”。从早期的“故乡三部曲”到《世界》《三峡好人》《海上传奇》,“乡愁”可以说是您电影一以贯之的主题。《山河故人》的创作初衷也是有意追求“乡愁”的表达吗?

贾樟柯:拍摄《山河故人》一开始捕捉到的是漂泊,是移动。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漂泊者,最初在汾阳这个县城,然后喜欢上电影,开始进入到大城市学习工作。这种背井离乡寻找生活可能性的命运是具有普遍性的。最近这两年,移民的情况又特别多,我身边很多朋友都移民出国了。所以漂泊感是萦绕在我的创作初衷里面的。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漂泊感?是因为我们都有根深蒂固的乡土观念。我觉得这个故事应该从故乡讲起,这样就把故事的开端放在20世纪90年代的山西。

北青艺评:和您的上一部电影《天注定》相比,《山河故人》的风格截然不同,一个是尖锐地描写个体的生存困境,一个是温情地表现个体的情感状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创作变化?

贾樟柯:我觉得写感情的时候很难不温情。不过情感之间的暴力性在《山河故人》里还是存在的。比如影片中涛和儿子的感情,他们之间有一种互相冷战、抵触、折磨的关系,这种感情关系里面不顺畅的东西也延续到了未来。在现在这个社会,打一个电话、买一张飞机票是多容易的事情,但两人处于情感冷战里,谁先去迈出这一步,反而是很难很难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一部挺冷的电影。

北青艺评:《山河故人》中出现了汾阳话、上海话、普通话、英语等各色语言,可见影片非常注重表达语言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关联。您为何如此强调语言问题?

贾樟柯:这两年方言的没落是让我挺吃惊的事情。我现在回太原,遇到好多年轻人都不会讲太原话。方言其实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表达。例如我老家山西汾阳的方言称“走路”为“簸颠”,“扔”叫“搏力”,多形象呀,这里面酝酿了更细腻的情感色彩和含义。但最近这两年方言的消失非常快。另外,我到国外的移民家庭做资料收集的时候,发现很多孩子讲中文张不开嘴。这个问题今天也许还没有那么突出和明显,但绝对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

北青艺评:影片里的怀旧情绪似乎契合了当下中国弥漫的“集体怀旧”的社会情绪。现在像《同桌的你》《港囧》等电影中怀旧叙事大行其道,您怎么看这种怀旧风潮?

贾樟柯:我有时和朋友开玩笑,说等我老了写回忆录,分上半部和下半部,上半部叫“互联网之前”,下半部叫“互联网之后”。互联网之后,传统的生活方法形态确实改变得很厉害,它消解了我们情感相处的方式,比如思念带来的想象。我小时候觉得思念这个东西是很浓烈的,你只要隔了50公里,真是就像千山万水,只能通过写信交流了。而现在,交流的简单化却让人的情感反而淡了许多。

北青艺评:所以说《山河故人》根本上表现了互联网和科技时代个体的孤独感以及个体之间的情感疏离。[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

贾樟柯:是的。我自己开始有这种感觉是坐车行走在高速公路上的时候。从高速公路上看村庄和城市,好像一切都冷下来了。《小武》表现的那个年代,人和人之间充满抱怨、矛盾,但是人际关系是热的。可21世纪以后,你会发现人与人之间逐渐有一种疏离。这种感受是从那时候开始的,这几年互联网全面渗透之后,感触就更深了。

(取材于《北青艺评》对贾樟柯的采访)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一”,与“一以贯之”的“一”,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2分)

A.一心一意 B.一败涂地C.一技之长D.一失足成千古恨

4.文中画线的句子“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一部挺冷的电影”,“这个角度”指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5.贾樟柯说“方言其实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表达”。请结合“材料二”中所举的例子,并另举一个你知道的方言例子,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6.下面是电影《山河故人》中多次播放的主题曲中的一段歌词。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简要概括电影通过这首主题曲表达的情感。(4分)

他乡天气渐凉,前途或有白雪飞。假如能,不想别离你,不肯不可不忍不舍失去你。珍重,珍重,即使山河有分离,纵在两地,一生也等你。

材料三

《山河故人》肯定是贾樟柯最有野心的电影,他几乎是用更大的投资、更完美的技术、更新鲜的影像语言重拍了自己的成名作《站台》,并试图囊括当代中国过去、现在到未来的所有情感。

从《三峡好人》开始,贾樟柯就变成了两个贾樟柯,一个是外国媒体还大喊“Bravo”(精彩)的贾樟柯,一个是被国内媒体指责太过迎合西方人胃口,并且已经才华逝去的贾樟柯。这一次,这种分裂注定更为明显。

一直以来,贾樟柯最善于捕捉并且描述当代中国,从《站台》走出来以后,这似乎就是贾樟

柯每一部电影乐此不疲要干的事情。可是在《山河故人》中,我们却“只见山河,未见故人”。 或许迷失是种必然,因为谁有能力描述这个被现代化裹挟前进的瞬息变化的中国?谁能说得清,这个国家13亿人当下的爱恨是什么,更遑论未来?

时代跑得太快,我们没赶上,贾樟柯也没赶上。

于是在这个中国电影的光辉盛世里,贾樟柯在自己的电影中,把自己弄丢了。

用电影拍摄一个当代中国的现实寓言当然没有问题,可是当电影里的一切都沦为符号与棋子,都在为这个寓言服务,甚至被寓言的寓意所摆布时,这个寓言就是荒诞的,那么电影当然也是站不住脚的。

我们能够理解贾樟柯为什么拍这部电影,他自己说得很明白:“社会发展已经那么快了,我们在匆匆赶路的时候,不应该忽视了生活中最基础的情感。”

可是当他试图用三种不同的画幅展示1999年、2014年和2025年时,创作野心和形式感却盖过了一切,以致于电影人物更加符号化、映射的社会议题更多、故事的连续性更强,可是比起同样是讲述县城小人物志的电影《站台》,《山河故人》却失去了原本的穿透力。 (取材于非罗《别了山河,哪有故人》)

7.根据“材料三”,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由于影片囊括了当代中国过去、现在到未来的所有情感,《山河故人》赢得了外国媒体的一致好评。

B.贾樟柯的所有电影都是描述当代中国社会现实和人的情感的,但《山河故人》却没有表现这一主题。

C.若电影的形式远远大于内容,即便有再大的投资、再完美的技术和艺术手法,也无法成为上乘佳作。

D.作者认为,人物符号化、映射的社会议题多、故事连续性强,是导致《山河故人》失败的主要原因。

8.根据以上三个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电影《山河故人》着力表现了中国社会中人与人、人与故乡的情感与距离之间的复杂纠葛。

B.有评论者认为,电影《山河故人》里,人物使用的语言标志着人物身份和情感的文化认同。

C.《山河故人》中流露出的浓浓怀旧情绪,源于互联网时代生命个体的孤独感和情感的疏离。

D.贾樟柯试图在《山河故人》中捕捉并描述当代中国以迎合西方人胃口,注定了电影的失败。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5题。

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

故湖州长史苏君,有贤妻杜氏,自君之丧,布衣蔬食。居数岁,提君之孤子,敛其平生文章,走南京,号泣于其父曰:“吾夫屈于生,犹可伸于死。”其父太子太师以告于予,予为集次其文而序之,以著君之大节,与其所以屈伸得失,以深诮世之君子当为国家乐育贤材者,且悲君之不幸。其妻卜以嘉祐元年十月某日,葬君于润州丹徒县义里乡檀山里石门村。又号泣于其父曰:“吾夫屈于人间,犹可伸于地下。”于是杜公及君之子泌,皆以书来,乞铭以葬。 君讳舜钦,字子美。君之祖讳易简,以文章有名,官至礼部侍郎。父讳耆,官至工部郎中。君少以父荫补太庙斋郎,调荥阳尉。非所好也,已而锁其厅去。举进士中第,知蒙城县。丁父忧,服除,迁大理评事。

君状貌奇伟,慷慨有大志。少好古,工为文章。所至皆有善政。官于京师,位虽卑,数上疏论朝廷大事,敢道人之所难言。范文正公荐君,召试,得集贤校理。自元昊反,兵出无功,而天下殆于久安,尤困兵事。天子奋然用三四大臣,欲尽革众弊以纾民。于是时,范文正公

与今富丞相多所设施,而小人不便。顾人主方信用,思有以撼动,未得其根。以君文正公之所荐,而宰相杜公婿也,乃以事中君,坐监进奏院祠神,奏用市故纸钱会客为自盗除名。君名重天下,所会客皆一时贤俊,悉坐贬逐。然后中君者喜曰:“吾一举网尽之矣。”其后三四大臣继罢去,天下事卒不复施为。

君携妻子居苏州,买木石作沧浪亭。日益读书,大涵肆于六经。时发其愤闷于歌诗至其所激往往惊绝又喜行草书皆可爱故虽其短章醉墨落笔争为人所传。天下之士,闻其名而慕,见其所传而喜,往揖其貌而竦,听其论而惊以服,久与其居而不能舍以去也。居数年,复得湖州长史。庆历八年十二月某日,以疾卒于苏州,享年四十有一。

初,君得罪时,以奏用钱为盗,无敢辩其冤者。自君卒后,天子感悟,凡所被逐之臣复召用,皆显列于朝。而至今无复为君言者,宜其欲求伸于地下也,宜予述其得罪以死之详,而使后世知其有以也。

(取材于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发其愤闷/于歌诗至其所激/往往惊绝/又喜行/草书皆可爱/故虽其短章/醉墨落笔/争为人所传

B.时发其愤闷于歌/诗至其所激/往往惊绝/又喜行草/书皆可爱/故虽其短章醉墨/落笔争为人所传

C.时发其愤闷于歌诗/至其所激/往往惊绝/又喜行草/书皆可爱/故虽其短章/醉墨落笔/争为人所传

D.时发其愤闷于歌诗/至其所激/往往惊绝/又喜行草书/皆可爱/故虽其短章醉墨/落笔争为人所传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深诮世之君子当为国家乐育贤材者诮:讥讽

B.范文正与今富丞相多所设施设施:实施

C.乃以事中君中:中伤

D.大涵肆于六经涵肆:潜心竭力

1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去掉后对意思表达影响最大的一项是(3分)

A.犹可伸于地下

B.以文章有名

C.已而锁其厅去

D.所会客皆一时贤俊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举进士中第:又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朝廷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服除:指守丧期满。古时父母去世,在朝做官的儿子要辞官回家为父母守丧。

C.六经:指孔子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乐》《论语》六部儒家经典。

D.庆历:是宋仁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始于汉武帝。

1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苏舜钦生于官宦世家,结交之人亦为当朝名士,职位虽低,却敢议论朝廷大事。

B.皇帝重用范文正公、苏舜钦等三四位大臣推行改革措施,却因小人阻挠而失败。

C.苏舜钦因被小人告发用卖旧公文纸所得的公款宴请宾客而获罪,被除去了官籍。

D.自苏舜钦去世之后,与他同案被牵连的大臣都被再度起用,官位显赫重登朝堂。

1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予为集次其文而序之,以著君之大节

②宜予述其得罪以死之详,而使后世知其有以也

15.本文开头写“故湖州长史苏君,有贤妻杜氏”。请结合文章第一段内容,分条概括杜氏的“贤”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17分。

16.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⑴—⑷题。(17分)

还山宅

杨师道

暮春还旧岭,徙倚玩年华。

芳草无行径,空山正落花。

垂藤扫幽石,卧柳碍浮槎【注】。

鸟散茅檐静,云披涧户斜。

依然此泉路,犹是昔烟霞。

【注】槎:读chá,指小舟。

⑴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徙倚”意为徘徊流连,“玩年华”是指尽情享受美好春光。

B.第二联描写了暮春的衰败景象:荒草弥漫,空山寂静,落花飘零。

C.第三联写轻风吹拂垂藤扫过幽石,横卧的柳枝挡住了前行的小舟。

D.本诗第二、三联对仗尤为巧妙,既有上下句对仗,又有句内对仗。

⑵下列诗歌的体裁与本诗相同的两项是(4分)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无名氏《迢迢牵牛星》)

B.金汤既失险,玉石乃同焚。坠叶还相覆,落羽更为群。岂谓三秋节,重伤千里分。促离弦更转,幽咽水难闻。欲训相思处,山川间白云。(隋·孔绍安《别徐永元秀才》)

C.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唐·张九龄《感遇》)

D.夜寒生酒思,晓雪引诗情。热饮一两盏,冷吟三五声。铺花怜地冻,销玉畏天晴。好拂乌巾出,宜披鹤氅行。梁园应有兴,何不召邹生?(唐·白居易《雪朝乘兴欲诣李司徒留守先以五韵戏之》)

E.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⑶有人说,诗题“还山宅”中的“还”字是最能体现全诗主旨的“诗眼”,除了首联直接点明“还”字以外,全诗处处都是围绕“还”来写的。请选取诗中的任意两联(首联除外)简要分析。(4分)

⑷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6分)

诗的第二联写“芳草无行径,空山正落花”,其中“芳草”“落花”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意象。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有“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①,②”之句,范仲淹在《苏幕遮(碧云天)》中写“③,④”,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中也有“⑤,⑥”的描写。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

静默卢沟桥

概念中的卢沟桥在每个有知有识的中国人心中,真实的卢沟桥此时就静静地伫立在我们面前。 只是,这个名字从少年历史课堂上走进我们心灵的时候,便因为那特殊的历史含义牢驻每个少年梦境。也想像过千百回它该有的悲壮与凝重,于是,当“卢沟桥”从三个汉字变成一座桥呈现在面前时,就有些惊惶失措了:它怎么就从梦里走出来了呢?

正午的阳光温柔而祥和地覆盖了京城南面这片空旷的原野,干涸的永定河以流动的姿态畅畅快快地将大地一分为两岸,于是,河上便架起了这座名气太盛的桥——卢沟桥。

篇二:2016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试卷及答案

语文2016.5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

提起“人工智能”,人们总是想到科幻小说或电影里的虚构情节。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每天都在使用人工智能了,只是可能没意识到而已。

把人工智能等同于机器人是常见的误解。机器人只是人工智能的容器,这个容器不见得非得是人形。如果说人工智能是大脑的话,机器人就是身体,这个身体不一定是必需的。比如智能手机里的语音助手,控制它的软件和数据就是人工智能,它发出的说话声音是这个人工智能的拟人化体现,但是语音助手本身并没有机器人的外形。

人工智能是个广义的概念。从手机里的计算器到无人驾驶汽车,再到未来可能改变世界的重大变革,都属于人工智能的范畴。人工智能分为三类。擅长某方面单一功能的叫弱人工智能。例如有可以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人工智能,但它只会下象棋,你若问它明天的天气,它就不知怎么回答了。在各方面都能和人类比肩的人工智能称为强人工智能。教育学家弗雷德森把“智能”定义为“一种宽泛的心理能力,能够进行思考、计划、理解复杂理念和从经验中学习等操作”,强人工智能在进行这些操作时应该和人类一样得心应手。第三种是超人工智能。著名的人工智能思想家波斯特罗姆这样描述超人工智能:“它在几乎所有领域,包括科学创新和社交技能,都比最聪明的人类大脑聪明很多。”

现在我们的世界中弱人工智能已经无处不在。你的手机里就充满了弱人工智能系统。当你用地图软件导航、接受音乐电台推荐、查询明天的天气时,其实都是在利用弱人工智能。百度之类的搜索引擎也是一个巨大的弱人工智能,背后包含了非常复杂的排序方法和内容检索。军事、制造、金融等领域也早已广泛运用各种复杂的弱人工智能。

创造强人工智能则要难得多。迄今为止,人类的大脑是我们所知宇宙中最复杂的东西。要想创造一个达到人类智能水平的电脑,需要解决的困难可能超乎想象。首先要有具备人脑运算能力的硬件。事实上,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中国的天河二号每秒能进行

3.4亿亿次运算,早已超过这个运算力了。但更困难的还在于,怎样利用这样的运算能力让电脑真正模拟人脑。不过,硬件的发展和软件的创新都是以指数级增长的速度发生的,开端可能像蜗牛漫步,但是后期会跑得非常快,强人工智能可能比我们预期的更早降临。然后,人类就可以做好迎接超人工智能降临的准备了。(取材于[美]雷〃库兹韦尔等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机器人不一定具有人工智能,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B.人工智能是个广义概念,它的呈现方式是多样的。

C.目前生活中实际运用的人工智能都是弱人工智能。

D.在未来社会人工智能有可能全面地远远超越人类。

2.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弱人工智能”的一项是(3分)

A.自动扫地机器人B.纳米涂层手机屏幕

C.垃圾邮件过滤器D.汽车雷达感应系统

3.根据“材料一”,下面图形中对人工智能发展速度和趋势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材料二

1956年,科学家马文〃明斯基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个概念。1997年,名为“深蓝”的人工智能击败了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那时候人类以为,围棋不会被人工智能破解,因为围棋需要的计算量太大了。一盘围棋可以出现多少种可能?这个数字等于目前观测到的全宇宙原子数的平方,再乘上100亿。

计算破解行不通,人工智能采用了两个新招数。第一招,“向人学”:“看”人类怎么下棋。第二招,“自学”:人工智能每天自己跟自己对弈100万局。在对弈过程中,人工智能还有两个策略:一是“看大局”,给每一个落子后的局面评分,直接排除掉那些明显拖累局面的“烂棋”;二是“看细节”,给每一个落子的后续发展打分,倘若推算几步后发现发展不妙,立刻抛弃这条路,不再继续。大局分和细节分,二者取个平均分,就是谷歌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的下棋思路。简单,但管用。2016年3月,AlphaGo以4:1战胜了九段棋手李世乭。

这场胜利震动了世界。因为AlphaGo下棋的方式太像人类了,如果只看棋谱不看思考时间,根本看不出对弈双方谁是人类。许多人都在惊呼:人工智能已经变得越来越像人了!

一旦人工智能可以模仿人脑,它将具备人类经过生命数十亿年演化才获得的大部分心智能力。物理学家霍金呼吁人们警惕人工智能即将对人类生存构成的威胁——不久前,他因此“荣获”了“卢德奖”,一个专门授予反科学、阻碍技术进步人士的“奖项”。

人工智能正在让一部分人失业,这的确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假如你从事的是程序性的工作,不管是体力还是脑力的,在自动化浪潮前,都有失业的危险。因此,理性的人应该努力转向人工智能还没有太大竞争优势的非程序性工作,比如需要具体评估每颗牙怎么补、与每个患者怎么沟通的牙医——假如有个牙科钻头在你的嘴里,相信你并不希望它握在机器人手中。(取材于游识猷的相关文章)

4.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围棋需要的计算量太大,所以AlphaGo花了19年才完成了全部计算。

B.AlphaGo与“深蓝”的主要区别在于,AlphaGo能完全模仿人类大脑下棋。

C.物理学家霍金因为反对发展人工智能,招致了科学界进步人士的一致批评。

D.与目前的人工智能比,人更擅长在非程序性工作中做出复杂的判断和交流。

5.根据“材料二”,在未来的几年,下列从业者中最有可能失业的一项是(3分)

A.教师 B.保险推销员

C.律师 D.商场收银员

材料三

如果有一天,人类创造出了超人工智能,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呢?

许多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人对此感到非常兴奋。很难想象会有什么问题是超级智能解决不了的。疾病、贫困、环境毁灭、各种不必要的苦难,这些都是超级智能可以应对解决的。最激动人心的一个设想是: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类实现永生。仔细想想,我们的身体是原子构成的,衰老只是身体的组成物质用旧了,就像汽车开久了零件会用旧一样。如果人工智能可以操纵各种原子结构,就能拥有完美的修复技术,或者干脆直接生产新零件不断替换掉旧的,这辆车就能永远开下去。甚至,我们可以 ——把大脑中所有的记忆数据直接转移到一个由超级智能制造出的全新的身体里。

但是,在另一些人眼里,人工智能对人类构成的威胁甚至超过核武器。一次采访中,对“人工智能未来是否会自行思考、进化并给人类带来灾难”这个问题,比尔〃盖茨的回答是:“我属于对超人工智能充满担忧的阵营。如果机器能替代人类做事,而没有发展为超级智能,那么只要管理好这些机器,善于利用,似乎没有太大危险。但在几十年的发展之后,人工智能很可能强大到需要警惕的阶段。”物理学巨匠霍金认为,成功研发人工智能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犯的最大错误,不幸的是,这也可能是最后一个错误。他说:“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将

敲响人类灭绝的警钟。这项技术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并且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自行重新设计。人类受限于缓慢的生物学进化速度,无法与之竞争和对抗,最终将被取代。”

近日,包括霍金在内的数百名专家在一封公开信上联合签名,呼吁国际社会对人工智能研究进行合理监管,确保最前沿的研究不会失控。公开信指出,人工智能研究正快速取得进步,将对整个社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专家们警告说:尽管现有的人工智能研究成果给世界带来了更多便利,但是也应该警惕人工智能可能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潜在伤害。科学家需要采取措施,预防最糟糕的结果出现。

忧也罢,乐也罢,毋庸臵疑的是,无论是从现有的实际应用,还是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人工智能都是一把双刃剑。

(取材于吴君蒙、张孝文等相关文章)

6.根据“材料三”,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换一个司机 B.换一条新路线

C.换一辆新车 D.换一个新导航

7.为什么说“无论是从现有的实际应用,还是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人工智能都是一把双刃剑”?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回答。(5分)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4题。

卞望之,济阴人也。望之断裁切直,有名誉。成帝即位,行登基大典,司徒王导以疾不至。望之正色于朝曰:“王公岂社稷之臣邪!大典之际,宁是人臣辞疾之时!”【①】闻之,乃舆疾而至。时上召乐谟为郡中正,召庾怡为廷尉评,谟、怡各称父命不就。望之奏曰:“若人各私其子,则为王者无人。如此则先圣之言废,君臣之道散。谟父广以平夷称,怡父珉以忠笃显,受宠圣世,身非己有,况及后嗣而可专哉!若顺【②】之意,则人皆不为郡中正,人伦废矣。顺【③】之意,则人皆不为廷尉评,刑辟息矣。一切不得以私废公。”朝议以为然。

望之勤于吏事,以褒贬为己任,欲轨正督世,不肯苟同时好,然性不弘裕,才不副意,故为诸名士所少,而无卓尔优誉。或谓之曰:“卿恒无闲泰,不亦劳乎?”望之曰:“诸君恢弘道德,风流相尚,执鄙吝者,非望之而谁!”

时庾亮将征苏峻,言于朝曰:“峻狼子野心终必为乱今征之为大司马笼其心释其权纵不顺命为祸犹浅若复经年为恶滋蔓不可复制此晁错劝汉景帝早削七国事也。”众臣皆无异。望之固争,谓亮曰:“峻拥强兵,多藏无赖,且逼近京邑,若为司马,危及朝廷。宜深思远虑,恐未可仓卒。”亮不纳。后峻果称兵。诏以望之为领军将军,望之率众与峻大战西陵,为峻所破,六军败绩。望之时发背创,犹未合,力疾而战,率数百人,攻贼麾下,苦战,遂死之,时年四十八。二子事亲孝,相随赴贼,同时见害。

及峻平,朝议追谥望之。尚书郎弘讷曰:“死事之臣古今所重。望之正色在朝,见危授命。贼峻造逆,戮力致讨,父子并命,可谓破家为国,守死勤事。”遂追谥望之为“”。

(取材于《晋书》)

8.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徒王导以疾不至以:认为

B.宁是人臣辞疾之时宁:难道

C.则为王者无人为:成为

D.望之固争固:本来

10.“若人各私其子”中的“私”意为,与《邹忌讽齐王纳谏》“,

”中的“私”意思相同;“诸君恢弘道德”中的“恢弘”意为,与《出师表》“”中的“恢弘”意思相同;“二子事亲孝”中的“事”意为,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事”意思相同;“戮力致讨”中的“戮力”意为,与《鸿门宴》“”中的“戮力”意思相同。(8分)

11.根据文意,文中①②③处依次填入的人名是、、。(3分)

12.“谥”是古代人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评判性称号,所用的字一般有固定的含义。根据下列对谥字含义的解说,最适合填入文章结尾横线处的一项是(3分)

德美才秀曰文清白守洁曰正恤民除害曰武贤德信修曰穆

虑国忘家曰忠直道不挠曰贞慈惠爱亲曰孝遏恶扬善曰明

A.文正B.武穆C.忠贞D.孝明

1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卞望之认为个人利益应该服从国家利益,得到了群臣的赞同。

B.卞望之对人要求严苛,连自我评价也是见识浅陋,固执小气。

C.庾亮想讨伐苏峻,卞望之认为苏峻实力过强,不可轻举妄动。

D.与苏峻作战时,卞望之从敌后包围进攻,但未及合围就兵败。

14.请把第二段中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5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7题。

与刘伯宗【1】绝交诗

(汉)朱穆

北山有鸱,不洁其翼。

飞不正向,寝不定息。

饥则木揽,饱则泥伏。

饕餮贪污,臭腐是食。

填肠满嗉,嗜欲无极。

长鸣呼凤,谓凤无德。

凤之所趣,与子异域。

永从此诀,各自努力。

注释:【1】刘伯宗:朱穆旧友,困顿时曾颇受朱穆照顾,后趋炎附势。朱穆激于义愤,与之绝交。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中“不洁”“不正”“不定”勾勒出鸱品行不端的形象。

B.“饥则”一句,写鸱肚子饿了就到树上偷其他鸟类的幼鸟来吃。

C.第七句中的“饕餮”是传说中贪吃的怪兽,这里用来比喻鸱。

D.最后两句是说双方从此绝交,今后各自努力,来日一争高下。

16.下列诗句中的“凤”,与本诗中的“凤”所表达的意境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唐·王勃《滕王阁序》)

B.凤饥不啄粟,所食唯琅玕。焉能与群鸡,刺蹙争一餐。(唐·李白《古风》)

C.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D.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1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①②题。(6分)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

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耶?”(取材于《庄子·秋水》)

①朱穆诗中和庄子笔下的鸱,形象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②朱穆和庄子写鸱,用意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2题。?

国宝

吴承墨刚走下站台,梅城就用一场裹着梅花气息的温润小雨款待了他。让他感到温润的,还有王老板的那双手。见面握手是一种常见礼节,可王老板握着他的手时,掌心竟有些发热发潮。

下榻,洗漱,吃早茶。吴承墨迫不及待地问:“东西在哪里?”“不急不急。”王老板说,“您老刚下车,先在这里养养神。”

“那是,养好了精神,看东西才不会走眼。”吴师母说。

午饭后,王老板就拉着吴承墨和师母直奔梅园。吴承墨的童年是在这里度过的,江南小城的梅花,曾给他带来多少灵感与熏陶。进了梅园,他一看到满园盛开的梅花,竟高兴得孩子似的手舞足蹈,当场吟就一首咏梅诗:

不为浮华动,月下独自开。吟吟低浅唱,一枝报春来。

刚刚吟完,王老板就拍手赞叹。吴承墨诗兴大发,又接连吟了好几首。

第二天早餐桌上,吴承墨又问起东西在哪里。王老板还是说:“不急不急。我听收藏圈里的人说,您是国宝级的大师,您只要闭着眼在书画前走一走,用鼻子闻一闻,就能鉴定出是真品还是赝品。”“那都是人家瞎吹的。”吴承墨说。

早餐后,王老板租了一条观光船,沿着古运河一路游览,还请来了两位评弹演员。老两口品着时鲜,喝着美酒,听着琵琶的伴奏和美女的清唱。吴承墨真的有些醉了,是被乡情陶醉了。陶醉之余,竟自言自语道:“看来,老了还是回江南来定居,江南的山水养人。”

“这是古今常理,落叶归根嘛,大师!”王老板附和。

闲谈中,王老板终于提起了那件东西。竟是一代国画宗师八大山人的一帧山水长卷。吴承墨下意识地发出一声叹息:“哦!”这些年,他过目的书画不少,但能鉴定如此有分量的国宝,还是头一回。

第三天早茶后,王老板带吴承墨夫妇驱车驶入一个新建小区。一幢幢别墅在湖光山色中隐现,路边,一株株春梅正含苞欲放。王老板领着两人走向湖边的一幢独体小别墅——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仿古建筑,门前就是鹤湖。转到三楼露天阳台,王老板朝湖面一指,道:“大师,您作首诗吧。”此刻,波光潋滟的湖面上,一群白鹤正飞上飞下,盘旋起落。吴承墨顿时诗兴大发,脱口吟道:

岸边梅花湖中鹤,哪是青来哪是白?天上嫦娥楼上客,哪是人来哪是仙?

王老板又是拍手赞叹:“好诗好诗!吴师母,喜欢这里吗?”

“岂止是喜欢,我都不想走了!”吴师母笑道。“如果师母喜欢,我就送给你们!”王老板说。

话音刚落,吴承墨就说:“这么贵的小楼,你就是敢送,我也不敢收啊!”吴师母看了他一眼。

下午,王老板将二老接到了拍卖公司,从保险柜里拿出一个用黄缎装裱的轴盒,从里面取出一个装裱精致的卷轴,缓缓将其打开。吴承墨就像一个上手术台的主刀大夫,穿上白大褂,戴上白手套,围着长案缓缓转了一周,然后走近,俯身向展放在案上的墨宝。画面上有江南的群山、曲水、春梅,依山临水傍梅的,是一间小小的草寮。八大山人画草寮,只是草草数笔,淡墨上漂一层赭石,极其传神,似乎住在草寮里的人,都不食人间烟火。

篇三:2016高三期末汇编.作文.学生版

高三期末汇编之2016作文

海淀期末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3.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⑴ 请任选下面的一幅图画,通过描绘画面内容,表现其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要求:内容具体,描写生动。

图1图2图3

⑵ 近日,有媒体呼吁“别被微信朋友圈箍紧了生活”,请对这一观点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⑶ 光明网以“诗意·2015”为主题举办创作大赛,请你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投稿参赛。要求:感情真挚,有感染力。

24.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⑴ 在文章《这一代的清风明月》中,作者感叹“每一代有每一代的清风明月”,“这一代的人,还是要找回这一代的清风明月才好”。请以“找回清风明月”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⑵ “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交给我们的一个课题。请以“讲好中国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西城期末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6.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学习生活中,我们曾经在许多场合接触过朗诵。请选择给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朗诵活动中的某一特定场景,写一段描写性文字。

②在征集首都市民形象的公益广告活动中,有这样一条应征作品:“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请在主题表达、语言创意、广告效果中选定一个角度,写出你对这一应征作品的评价。

③阅读经典日渐得到全社会关注,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推动“整本书阅读进校园”活动。请选择你整本阅读过的一部作品,写一段有感染力的推荐介绍文字。

27.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刚刚过去的一年,无论世界、国家,还是家庭、个人,都经历了各自路途中的阴晴雨雪。过去这一年中的喜怒哀乐,哪些是值得你回味的?

请以“2015,值得回味的日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②《那里的世界只剩下一种人》中有一句话:“如果有一天没有了纸质书……不,我相信我不会见到这一天。”(转自:wWw.zUOwenzHoukan.com 作文 周刊:2016朝阳区高三期末语文作文)作者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纸质书以及阅读生活的热爱。飞速向前的生活中,很多事物都在发展变化着,很多东西都有可能逝去。

请以“如果有一天没有了 ”为题作文。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要求:自选一物填在横线上(书籍除外)。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

东城期末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6. 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高中三年,同学们参加了不少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戏剧表演、辩论赛、演讲等。你最喜欢的活动是哪一种?请简要陈述理由。

②学校消防演习中,有些同学嬉笑打闹,有些同学行动拖沓……请针对这种现象,拟一则广播稿。要求内容具体,态度友善。

③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是北洋军阀段祺瑞的执政府旧址,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于此。每年三月十八日,总有学生来此献花。请就献花时的场景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27.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最近微信和QQ上常出现这样的信息:“孩子正在参加评选活动,请大家帮忙给XX号孩子投上宝贵的一票,麻烦大家了。”

面对此类现象,有人说这是家长爱孩子的表现,也有人说这样做有失公平,还有人说这是用媒体谋私利??你对此有何看法?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②《走宁夏》中,作者深信“不管人类文明发达到了何等程度,我们永远需要不断回归精神的故乡” 。请以“精神的故乡”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朝阳期末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2.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近期因“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市教委多次发出中小学停课通知。有一些家长表示反对,理由有“停课会耽误孩子学习”“家长上班没人照看孩子”等等。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请简要陈述观点和理由。

②请从下列文学作品人物中任选一位,为他(她)写一则小传,介绍他(她)的主要生平经历、思想性格,表达你对他(她)的认识和感情。

贾宝玉(《红楼梦》)江姐(《红岩》)桑地亚哥(《老人与海》)

③请以“境”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哲理小诗。

23.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

①在不久前举行的“2015年汉语盘点”活动中,“创”(chuànɡ)字作为最能反映社会

热点话题的汉字之一,入选十大“年度汉字”。打开网络、电视、报纸,与“创”有关的话题随处可见:创新、创造、创业、创意、创作、开创……

“创”字引发了你哪些思考和联想?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②电影《山河故人》宣传海报上的台词是“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在人生之路上,能陪伴我们的人、事、物大多如此,只能相伴一段,终将离你而去。哪些人、事、物曾经陪伴过你?陪伴时是怎样的情形?又为何分离?分离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感悟和联想?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石景山期末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1)学校即将举办戏剧节,演出《雷雨》《哈姆雷特》《堂吉诃德》等剧目。请你为演出节目单撰写一段角色介绍文字。要求写清剧目与角色名称,突出角色的形象特点。

(2)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有人喜欢在“圈”里晒晒照片,吐吐槽,也有人不想再被其“绑架”,甚至退出了微信。对此,你有何思考?请写一段文字,表达你的观点和理由。

(3)请以“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为首句,写一段抒情文字。

26.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1)如果人类历史上的某项发明在社会生活中消失,将会发生什么?

请展开想象,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

(2)张居正家书中说:“吾家以诗书发迹,平生苦志励行,所以贻则于后人者,自谓不敢后于古之世家名德。”从中可以看出古人对家风的重视。作家王蒙近日也撰文指出:“有时候与一个人接触,很快就感觉到他或她的文明程度、道德自律、举止进退、做人修养、乃至人格人性这些东西,多半与家庭的影响、家学的渊源、家风的承继、家教的成果有密切的关系。家教家风关乎世道人心。”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

丰台期末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2.微写作(10分)

从下面3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乱写“到此一游”的陋习,损毁古迹,有碍观瞻。为此,国内外一些旅游景点特设游客留言牌,供游者留言。假如八达岭长城景区设置留言牌,请你在留言牌处写一段温馨得体的话,倡导有留言意愿的游客在此留言,以免胡刻乱画。

②近日,某大学生因多次捕捉珍稀猛禽被判刑十

年半。此事广受网民关注,某网站特开专栏热议。一

时间,跟帖无数,观点纷呈。请你也跟一个帖子,表

明自己的观点。

③日前,对日起诉的最后一位

中国慰安妇病逝。自从多年前从日

本败诉归来,争得对方的道歉成为

老人执着的信念。老人临终前仍念

念不忘,嘱托后代继续为她的尊严

抗争。请认真观察右侧老人生前的

这幅照片,作一段肖像描写,力求

表现老人的内心情感。

23.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古今中外许多作家常把目光投向各种动物,创作了不少传世佳作。比如,清代文学家李渔在他的《闲情偶寄》中,写了很多人们所熟知的动物,寄托了自己丰富的人生情致。现代派文学家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则让主人公变成“大甲虫”,由此表现了荒诞人生的悲喜剧。

请你任选一种动物,发挥想象,寄托情怀,写一篇记叙类文章,题目自拟。

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一封平淡无奇的辞职信曾在网上迅速走红。原因就是它说出了人们的一种梦想——向往大世界。然而,明代文学家归有光却安于蜗居之小,在“室仅方丈”的项脊轩里自信地说:“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

这两种人生态度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大与小”为内容范围,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昌平期末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6.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50字左右。

①为将昌平区建成绿色模范城市,请写一段话,向区政府献计献策。要求条理清楚,可操作性强。

②高三某班将召开“为青春喝彩”主题班会,请你写一个发言。要求感情真挚,可写诗歌。

③北京市中学生戏剧节将上演《茶馆》《哈姆雷特》《窦娥冤》《鸿门宴》,请任选一个剧目写剧情简介。

27.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自定文体(诗歌除外)。 ①《细雨探花瑶》引发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对此你有怎样的见闻和看法。写一篇文章。

②请以“悔”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篇四:2016年高三期终考试作文分析及参考文章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不知从何时起,“最”文化开始流行起来。比如“最大份炒饭”“最多人在床上吃早餐”,还有“最美乡村教师”“最美村官”等。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思考和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材料分析】

从材料整体来看,“最”文化主要有两类呈现形式:“最大份炒饭”“最多人在床上吃早餐”;“最美乡村教师”“最美村官”。对于这两类“最”文化,命题者是有意以对比的形式呈现出来的,第一类“最”文化,只是量大、人多而已,它们往往利用网民的围观所造成的轰动效应以及强大的“吸睛”功能,直白地显现着商业意图和宣传目的,如果任由这种浮夸的“最”文化流行,只会助涨社会的浮躁风气。

第二类“最”文化,是社会正能量的体现,具有模范导向作用。一个国家要强盛,一个社会要发展,确实得需要这种踏实的“最”文化。

【立意写作】

此次考试作文的写作,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的写作,它应该属于评论类、评说类或是时评类文章,写作中要“就事论事—就事选例—就事说理”, 所评所说,必须与所评之“事”密切相关,不能游离于“事”高谈阔论。

此次考试作文出现的基本情况大致如下:

1、 就两类“最”文化,能够进行辩证思考,且思考深刻。批判什么,赞扬什么,旗帜鲜

明,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其它各项写作指标均有上乘表现,此类作文定为一类文,53分以上。

2、 就一类“最”文化,进行深入思考,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其它各项写作指标均有上

乘表现,此类作文定为一类下或二类上,50分左右。

3、 文章只是把所给材料作为由头,行文过程不能“就事论事—就事选例—就事说理”, 游

离于“事”高谈阔论,此类作文为偏题作文,定为40分以下。

4、 文章由“最”说开去,围绕“最”做文章,不谈“最”文化,不涉及材料所给的两类

“最”,此类作文也偏离题意,定为36分以下。

切入分43分,50—60分的作文不少于10℅—15℅。

【参考文章】

我们如何面对“最”文化

作者 卢文

不知从何时起,“最”文化开始流行起来。既有传递正能量的“最美”,也有颇具调侃意味的“最萌身高差”“最牛辞职信”,近日被热炒的则是“最大份炒饭”和“最小诗人”。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无时无刻不被过量的信息包围着。不管什么信息,要想抓住读者的眼球,非得有个响亮的名头不可,因此很多人、物、事因为某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特征便被网民随意安上了“最×”的标签。“最美××”“最牛××”“最萌××”等最初就是这样在各路网民的围观下产生的。很多人、物、事被贴上“最”字标签,本是网民的无心为之,但其产生的轰动效应,却让人见识了“最”文化的强大“吸睛”功能。因此,一些人为了功利性目的,开始利用炒作、造假、包装等各种手段,人为地制造出各种“最”来,“最”文化也更加流行起来。

比如,除了“最大份炒饭”,仅餐饮界,近年来就相继出现了“最大辣椒炒肉”“最大剁椒鱼头”“最大南瓜饼”“最大年糕”。此外,诸如“最大规模的孕妇瑜伽课”“最多人在床上吃早餐”“最多人同时打麻将”“最多人跳广场舞”等别开生面的纪录也相继诞生。稍加审视一下这些依靠人力或者简单重复创造的“最”便可发现,它们往往直白地显现着商业意图和宣传目的,背后大多由企业策划、包装,甚至不乏地方政府的影子。这些“最”的创造,论可操作性,可以简单速成,一旦找到噱头,参与者各尽其能,各取所需,只要人多、砸钱,短时期就能搞定。最后再看效果,总能吸引大量眼球。正所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最好”“最大”“最牛”恐怕是极少的,总是宣称自己“最×”的,如果不是在无知地卖萌,就是在故意吹牛。而从审美上看,一些人之所以喜欢给一些东西贴上“最”标签,其实是单薄的想象力和乏善可陈的创造力在作怪。因此,作为旁观者,面对这种愈演愈烈的“最”文化,也就无须大惊小怪,明白其中的门道就行了。当然,“最”文化并非都是浮夸的。比如,作为企业,追求产品质量最好,追求服务质量最优,追求最佳的生产工艺,这些都是应该大力提倡的。前述的“最”文化实质是贪图形式之美、声势之壮,而不管实际效益和影响如何,而后面的“最”文化,追求的则是效用上的“最完美”、路径上的“最适合”。如果任由前面那种浮夸的“最”文化流行,只会助涨社会的浮躁风气。而一个国家要强盛,一个社会要发展,则确实得有点后面那种踏实的“最”文化。

遗憾的是,如今的媒体上,到处充斥着“最大份炒饭”之类的浮夸的“最”文化的新闻,缺少的是对“追求产品质量最好”等“最”文化的报道。媒体的煽风点火,为各种不知是真是假的“最牛”“最大”“最萌”提供了宣传的平台,而普通人的围观则进一步助推了这种浮夸的“最”文化的流行。在这里,我们呼吁媒体,不要做炒作者的推手,而要做干事者的帮手。作为普通人,面对流行的“最”文化,则应该多点冷静思考,少点起哄围观。

光明网《光明日报》【文化聚焦·求同存异】

篇五:【2016北京市高三朝阳区 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精校版)

【2016北京市各城区一模语文试题汇集】朝阳区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6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西游记》中的金箍棒,某种意义上就是孙悟空的化身和符号。金箍棒什么样?书上说:“二丈(一丈约

3.33米)多长,斗来粗细,两头两个金箍,中间一段乌铁。”让人费解的是这“两个金箍”。箍的作用,是防止开裂或分散的,比如木桶的桶箍、女孩子头上戴的发箍。金箍棒中间是实心的“乌铁”,装两个箍岂不多余?

金箍棒有能大能小的神通,可以放进耳朵里,所以叫“如意金箍棒”。它还有一个神奇的来历,即它本来是大禹治水的时候“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也叫“定海神针”。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中两个“定”字的意思不一样。第一个

“定”是“测定”的意思。古人用什么来测定水位深浅呢?浅水用棍子一戳就知道,水深千百尺的大江大海如何测?用一根绳子拴上重物,扔到水里,然后拉上来量绳子的长度。古代的船上有这种东西,是船锚的前身,叫做“碇子”或“椗子”。“定”“碇”“椗”,应该是同一个东西。写法不同是因为做“定”的材料不同,用石头做的叫“碇”,用木头做的叫“椗”。

我们从考古实物上,似乎看到了惊人的“巧合”。1983年出土于福建晋江县深沪湾的宋代椗子,椗材是褐黑色的铁力木,长7.57米,两头宽分别为37厘米和32厘米,和古代的斗大小相当。椗上有铁箍的锈迹,宽7厘米。考古人员说,铁力木虽然质地坚密似铁,但毕竟是木,又要长期泡在水里,铁箍是为了增加整体强度、防止木材断裂安装的。这样看来,金箍棒简直就是这条椗子的翻版啊!

有一个民间传说,更加强了金箍棒和椗子的联系。传说当年郑和下西洋,船队经过泉州湾时,适遇台风,一时浪涛激涌。郑和立即下令将一根“镇海针”投入海中,风浪顿时平息。这个传说的缘起,是因为当地浅海处有一根巨大的锚杆插在泥里,涨潮的时候不见,落潮的时候才可见。传说讲的其实就是郑和随机应变,下令抛锚,化险为夷。海船遇到台风,靠谱的做法是找个安全地方抛锚。民间把郑和神化了,抛的锚也就化身为“镇海针”了。

不得不佩服写出“定海神针”的这位作者的想象力:因为是棍子,所以能测水深;因为和水有关,所以先归大禹管,后归龙宫管,而龙宫又是号称藏宝的地方。作为全书最重要的道具,金箍棒就这样被安排出不凡的来历。这真是作家匠心独具的功夫。不妨大胆推测一下,这位作者,恐怕和海洋、水运的关系非常密切。因为不要说古代,即便是现代,海船上的各种工具,恐怕一般人也多不认识。只有见过这种东西的人,才编得出这样的细节。

(取材于李天飞《李天飞讲西游·第三回》)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一句中的“定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定子”的“定”是名词,定子是古时候的人用来测量水位深浅的一种工具。

B.定子用密度大的材料制成,先沉入水中,再通过测量其长度得知水位深浅。

C.古代船上使用定子,后来演变为船锚,增加了使船只在水面上停稳的功能。

D.“定子”也可写作“碇子”“椗子”,“碇”“椗”都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2.第三段中“惊人的‘巧合’”指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

3.下列为“材料一”所拟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金箍棒的“箍” B.定海神针的“定”C.金箍棒的演变 D.金箍棒的原型

材料二

《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本领非凡,出神入化。可他一旦丢失了金箍棒,任凭有天大本领,也难免赤手空拳之忧,只落得垂头丧气。有一句俗话叫“猢狲没棒弄”,立时威风大减,活画出他那嗒然若丧的神态。可见这根棒非同小可。

自古英雄都有自己爱使的一件兵器,得心应手,所向披靡。关云长的刀,李逵的斧??哪里数得尽!但是却单单让孙大圣选取了一根“金箍棒”,端的是何缘故?它到底是什么样子?是像今日戏台上镀镍的金光闪闪两头有箍的圆棍儿一条吗?这个棒究竟是什么呢?它果真是东海龙宫中的“定海神针”吗?

所谓“金箍棒”,“金”就是黄金、金属,“箍”就是两头有箍。这就出现疑问了:那么厉害的一个棒还得靠箍,这个棒还结实吗?我曾考证过,“金箍棒”原本是“荆觚棒”。“荆”是一种荆条,这个东西最坚最硬;“觚”是觚楞,意思是棱角。中华最古的兵器叫做“殳”,就是用这种荆条做成的八角棒。这就是最早的荆觚棒,跟“定海”其实没什么关系。

为什么孙悟空的金箍棒又能降妖除怪呢?这跟桃木有关。古人认为桃木是辟邪的,现在我们过年贴的春联,最初的原型就是挂在大门左右的两根桃木棒,做成荆觚棒的样子,用以驱邪避怪。荆觚棒在民间传说中讹了音,才变成了“金箍棒”。

这还跟《红楼梦》有点联系。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着“除邪祟”,说到这儿,大家可能就明白了,贾宝玉

的通灵宝玉和孙悟空的金箍棒是一个老祖宗分下来的,大小不同,作用一致:辟邪。有趣极了,这属于我们的民俗学问。中华民族有许多独特的风俗习惯,其中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小说里面离不开民俗,我们重视、欣赏“四大名著”,原因复杂得很,但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一定要加强对我们中华民族基本的理念、知识、道德、观念的了解,然后再读这四大名著,就会左右逢源,更加明白其中的文化内容。

(取材于周汝昌《金箍棒的本义》)

4.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金箍棒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英雄都有自己爱使的兵器,孙悟空本领非凡,全都靠金箍棒。

B.现在戏台上的金箍棒,材质、色泽和形状,都与其原型不符。

C.金箍棒其实并没有“箍”,如果真有了箍,金箍棒就不结实了。

D.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是从金箍棒演变而来的,都有辟邪的作用。

5.下列对“材料二”中加点的词语,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旦:与《阿房宫赋》中“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中的“一旦”,意思相同。

B.嗒然若丧:“丧”读“sānɡ”,意思是死丧。

C.辟邪:“辟”与“辟谣”的“辟”读音和意思都相同。

D.左右逢源:贬义词,形容办事圆滑,在文中属误用。

6.“材料二”中的“猢狲没棒弄”是歇后语的前半句,下列是其后半句的一项是(2分)

A.坐不住 B.空欢喜 C.没得耍了 D.坐立不安

材料三

金箍棒是《西游记》中孙悟空使用的武器,同猪八戒的钉耙、沙和尚的宝杖、唐僧的袈裟一样,是身份与性格的重要标记,更是一个具有多重象征意义的文化符码。

金箍棒源于大禹治水的传说。大禹作为治理洪魔的英雄,其行为体现着为天下太平而牺牲的精神,这说明金箍棒本质上蕴藏着定乾坤、安天下的天性,体现着人们消灾、安居的愿望,这决定了它向善的价值取向。

其次,金箍棒全名“如意金箍棒”,体现着中华文化中万事如意的心理诉求,也暗示了对自由的渴望。孙悟空是一个石破而生的自然之子,他天生的自由个性与金箍棒相结合,使他获得了话语权,要与玉帝争天庭,表达了当时的人们要求自由、反抗专制的愿望,显示了自由精神的宝贵。

此外,被唐僧收为徒弟后,孙悟空运用金箍棒,一路除妖伏魔,这时的金箍棒转变为除暴安良的手段,实现社会公平和谐理想的法宝。

金箍棒是孙悟空的法宝,而套在他头上的紧箍却是他不得不接受的一件令他苦恼的法器。两件器物集于一身,一个张扬自由精神和世俗欲望,一个束缚自由,压抑欲望,两股相反的力量同在一体。作者为什么要构思出这么一个限制自由个性的法器呢?从作者的态度看,他对反叛与自由精神的颂扬是有所保留的,他意识到无限制的权力与欲望膨胀会扰乱社会秩序,会动摇社会基础,金箍棒的威力不应无限放纵,而当受规约。于是他巧妙地设置了“紧箍咒”,借唐僧之口管束住了孙悟空。

“既有棒,何有咒?”这恰是《西游记》的深意所在,作者通过金箍棒和紧箍咒这对相辅相成的象征符号,表达了一种辩证的思考:个人自由和权力欲望不可任意泛滥,应当受到限制。

归根到底,棒咒同体的设置,主要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主导意识——“和合”文化意识。中国文化讲求中和、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强调多元的和谐、异质的协调、对立的消解。“金箍棒”和“紧箍咒”二者的运用都要有一个适宜的度,才能有和谐社会,太平盛世,这符合中华文化的总体价值取向。

(取材于杨中举《金箍棒与紧箍咒:一对多重文化象征符码》)

7.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游记》中的武器,既是人物身份性格的重要标记,也是具有多重象征意义的文化符码。

B.“如意金箍棒”中“如意”二字,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表达了追求自由、反抗专制的理想。

C.金箍棒象征自由,紧箍象征束缚,两件器物集于孙悟空一身,反映了他对自由的矛盾态度。

D.“既有棒,何有咒?”一句与《三国演义》中的“既生瑜,何生亮?”一样,表达了相同的情感。

8.关于金箍棒的起源,“材料一”与“材料二”作者观点不同。你赞同哪种观点?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简要说明理由。(6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子墨子言曰:“今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修保而勿失。然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

乱,是何故也?是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使能为政也。”

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今王公大人之要务在于众贤。曰:“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欲众其国之贤良之士,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将可得而众也。”古之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甲】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是以国之富贵亲近者闻之,皆以失其所恃而为义,而国之远者闻之,皆以上举义不辟远而为义。逮至远鄙郊外之臣、门庭庶子、国中之众、四鄙之民闻之,皆竞为义,则国之贤者众矣。贤者之治国也,国家治而刑法正,官府实而万民富。

古之圣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国之贤者,高与之爵,厚与之禄,重与之令。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重,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定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人人思贤也。

今王公大人亦欲效古人,以尚贤使能为政,然高与之爵而禄不从也。夫高爵【乙】无禄,民不信也。民不信,岂能亲其上哉?故先王言曰:“贪于政者,不能分人以事;厚于货者,不能分人以禄。”事则不与,禄则不分,天下之贤人将何自至乎王公大人之侧哉?若贤者不至乎王公大人之侧,则不肖者在左右也。王公大人尊此,以为政乎国家,则赏必不当贤,而罚亦必不至暴。苟赏不当贤而罚不至暴,则为贤者不劝,而为暴者不阻矣。是以使治官则盗,守城则倍,君有难则不死,出亡则不从。故圣王以尚贤使能为政。尚贤者,政事之本而百姓之利也。

(取材于《墨子·尚贤》)

9.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

10.下列选项中的加点字,与例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4分)

①例:有能则举之

A.一举成名 B.举一反三C.举国同庆D.唯才是举 ②例:事则不与

A.患难与共 B.与人为善C.欲取先与D.与时俱进

11.根据文意,如果在文中【甲】【乙】两处分别加入虚词,意思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且乙:而 B.甲:则乙:而

C.甲:且乙:则 D.甲:则乙:则

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以设问形式从反面提出治理国家要重用贤能的人。

B.墨子认为要给予贤能的人足够的财富、地位、礼遇、荣誉。

C.墨子认为当时的王公大人不重用贤才,身边都是不肖之徒。

D.文中以“古之圣王”与“今王公大人”做出了鲜明的对比。

13.请把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14.文章结尾说:“尚贤者,政事之本而百姓之利也。”墨子认为,重用贤能的人对百姓有好处。请根据文意概括,重用贤能的人对百姓有哪些好处。(4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5—18题。

喜迁莺 晋师胜淝上【1】李纲【2】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壮,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 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3】何曾专美!

注释:【1】晋师胜淝上: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前秦的苻坚以百万之师犯晋,东晋谢安指挥八千军士在淝水抗击,并大获全胜。【2】李纲:北宋末、南宋初的抗金名臣。【3】周雅:指《诗经》中赞颂周宣王战功的诗篇。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词开篇写景,描写长江白浪涛涛,奔腾千里,是阻隔南北的天然界线。

B.“破强敌”三句写谢安指挥若定,从容不迫,对部下颐指气使,十分严厉。

C.“结阵当蛇豕”中的“蛇豕”意思是毒蛇和野猪,在这里比喻凶残的敌人。

D.“延晋祚,庇烝民”写东晋在淝水取得胜利,使国运延续,人民得到庇护。

16.下列诗句中的“鹤”,与“夜闻数声鸣鹤”中的“鹤”所表达的意境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诗经·小雅·鹤鸣》)

B.闻鹤唳而心惊,听胡笳而泪下。(南北朝·庾信《哀江南赋》)

C.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崔颢《黄鹤楼》)

D.夜鹤晓猿时复闻,寥寥长似耿离群。(宋·林逋《山中寄招叶秀才》)

17.前人评这首词:“于宋廷有良史之鉴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作者写“淝水之战”有何用意。(5分)

1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6分)

古诗文中经常会写前代的人和事。刘禹锡《陋室铭》中的“ ① , ② ”,是以古代明贤自比;杜牧《泊秦淮》中的“ ③ , ④ ”,用陈后主荒淫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统治者;陆游《书愤》中用“ ⑤ , ⑥ ”两句,既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意,更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慷慨悲凉。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题。?

乡魂

倘若你生长在故乡,那份乡情乡恋牵肠挂肚自不必说;倘若你出生在异地他乡,你对它的印象与情感都是从长辈那里间接获得的,对故乡,你又是怎样一种感觉?

数年前,我应邀与几位作家南下访游,依主人安排,途经宁波一日。车子一入宁波,大家还在嘻哈交谈,我却默然不语,脸贴车窗,使劲向外张望着,好像急于想抓住什么,好跟心里的故乡勾挂一起。此时我才发现心里的故乡原是空空的。我对自己产生了怀疑,面对祖父与父亲的出生地,为何毫无感应?

啊,故乡原本只是我的一个符号——籍贯!

我不是“回”故乡,而是“来”故乡,第一次。我渴望与故乡拥抱和共鸣,但我不知道与故乡的情感怎样接通。好似一张琴闲在那儿,谁来弹响?怎么弹响?

下车在街上走走,来往行人的宁波话一入耳,意外地有种亲切感,透入心怀,驱散了令我茫然的陌生感。 我很笨,一直没从祖父和父亲那里学会宁波话。但这特有的乡音仿佛是经常挂在人们嘴边的家乡的民歌,伴着我的童年、少年。那时,来串门看望祖父的爷爷奶奶们,大都用这种话与祖父交谈。父亲平时讲普通话,逢到此时便也用这种怪腔怪调插言谈话,好像故意不叫我听懂,气得我噘起小嘴抗议。那些老爷爷老奶奶们便逗我,哄我,依然还说那种难懂的宁波话??这曾经让我又气又恨的宁波话,为什么此刻有如施魔法时的咒语,一下子把依稀的往事、把不曾泯灭的旧情、把对祖父与父亲那些活生生的感觉,全都召唤回来,逼真地如画一般地复活了?

在天童寺,一位老法师为我们讲述这座古寺的经历。他地道的宁波口音,使我如听外语,全然不懂。我便仔细去端详这法师的仪容,竟然发现他与祖父模样很像:布衣布袜,清瘦身躯,慈眉善眼,尤其是光光的头顶中央有个微微隆起的尖儿。北方大汉剃了光头,见棱见角,或圆或平;宁波人歇顶后,头顶正中央便显露出这个尖儿来,青亮青亮,仿佛透着此地山水那种聪秀灵气。我觑起眼睛再感觉一下,简直就是祖父坐在那里说话!

祖父喜欢用薄胎细瓷的小碟小碗吃饭。他晚年患糖尿病,吃米都必须先用铁锅炒过。他从不叫我吃他的饭,因为炒过的米少了养分。宁波临海,这里的人吃起海鲜精熟老到。祖父吃清蒸江螺那一手真叫空前绝后,满满一勺入口,只在嘴里翻几翻,伴随着吱吱的吸吮声,再吐出来便都是玲珑精巧的空壳了。每次吃江螺,不用我邀请,祖父总会令人惊叹又神气十足地表演一番。然而,祖父,如今你在哪儿呢?我心头情感一涌,忽然张开眼睛,想对老法师大喊一声:爷爷!

奇怪,祖父是在我十岁那年去世的,三十年过去了,什么缘故使我隔着岁月烟尘,如此动情地呼叫他呢? 是我走到故乡来了,还是故乡已悄然走进我的心中?

前两年,我去新加坡参加一个会议。忽有十几位上了年纪的华侨同胞到宾馆来访,见面先送我一本刊物,封面上大大地写一个“冯”字。原来是此地冯氏宗亲会的成员。华人在海外,组织各种同乡同族会,彼此守望相助,可剖肝胆。每每同乡同族人有了难题,便一齐合力解助;若同乡同族人有了成就,也同喜同贺。一位冯姓长者对我说:“你是咱冯家的骄傲啊!”

我看见坐在侧面的一位老者,清瘦,文弱,似曾相识,心有所动,问道:“您家乡在哪儿?”

“宁波。”他一开口,便带着很重的乡音。

我听了,随即说:“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我老家也在宁波。”

他马上叫起来:“现在就是一家,我们好近呀!”随即急渴渴向我打听故乡的情形。

多亏我头年途经故乡,有点见闻,才不致窘于回答。他一边听我讲,一边忽而大发感慨:“全都不一样了,不一样了??”忽而冲动地站起来,手一指叫着:“那是我去捉过鱼的地方!”然后逼我讲出更多细节,仿佛直要讲得往事重现才肯作罢。

这老乡情不自禁把座椅挪到我身前,面对面拼命问,使劲听。可惜我只在故乡停了一天,说不出更多见闻。但我发现,我随便扯些街道的名称、旧楼的式样、蔬菜的种类,他也都视如天国珍闻,引发他一串串的问题、感叹或惊叫。他脱口吟道:“ 。”我感到故乡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牢牢吸住一切属于它的人们,不管背离它多久多远。

我怕冷落了他人,才要转换话题,那些人却笑眯眯摆手说:“不碍事,你再给他多讲讲吧??”

他们高兴这样旁听,直听得脸上全都散发出微醺的神气,好像与我的这位老乡分享着一种特殊的幸福,那便是得以慰藉的乡恋。

此时我多么像在家人中间,张张陌生的面孔埋藏着遥远的亲切。我想象着在哪里曾与他们相关相连,唐宋还是秦汉?我想起在黄河边望着它烟云迷漫、波光闪耀的来处,幻想着它万里之外那充满魅力的源头。同种同族,同乡同姓,有一种血脉相通的源头感。

有着共同源头的人,身上必定潜在着一个共同的生命密码,神秘地相牵。(取材于冯骥才的同名散文)

19.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次来到宁波,作者却毫无心灵感应,他不禁对自己的故乡产生了怀疑。

B.作者儿时觉得宁波话怪腔怪调,到故乡后,却觉得乡音入耳,格外好听。

C.对三十年前去世的祖父的思念,使作者心中萌生出的故乡情愈发强烈了。

D.作者对故乡宁波并不熟悉,只好杜撰些见闻来应付海外同乡急切的打探。

20.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D.今时明月他乡客,旧地故人往日情

21.下列文中画线的词语中,加点词的运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牵肠挂肚 B.慈眉善眼C.可剖肝胆D.血脉相通

22.本文第一部分中,作者为什么强调自己不是“回”故乡,而是“来”故乡?(3分)

23.本文第二部分中详细描写了天童寺的老法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24.本文结尾写道:“有着共同源头的人,身上必定潜在着一个共同的生命密码,神秘地相牵。”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5.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①高三学生小李非常热爱文学,语文考试成绩却一直不理想;他对英语兴趣一般,但考分却总能名列前茅。对报考大学时选择文学专业还是英语专业,小李犹豫不定。作为他的好朋友,请你为他提一些有帮助的建议。

②文学评论中有“性格即命运”的观点,意思是人物的性格决定了人物的命运。请从下列文学作品人物中任选一位,简要分析其主要性格特点与命运的关系。

林冲(《水浒传》) 阿Q(《呐喊·阿Q正传》) 老葛朗台(《欧也妮·葛朗台》) ③请以“花儿开了”为开头,续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

26.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

①胡双钱是中国大型商用飞机制造首席钳工,他在35年里亲手加工过数十万个精密零件,没出现过一个次品。他用手工打磨出来的零件,精密程度堪比现代化数控车床加工出来的零件。王津是故宫文物钟表修复师,他修了大半辈子钟表,数百件文物在他手中起死回生。有时,修好一座钟表要花上他好几年时间,每个零件都要经过反复调校,不能有一丝一毫误差。孟剑锋是传统工艺美术錾刻师,他錾刻的“纯银丝巾果盘”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为了制作出完美的作品,他不断改进錾刻工具,反复实验,不允许有一丁点瑕疵。

篇六:2016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

语文试卷 2016.3

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6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西游记》中的金箍棒,某种意义上就是孙悟空的化身和符号。金箍棒什么样?书上说:“二丈(一丈约3.33米)多长,斗来粗细,两头两个金箍,中间一段乌铁。”让人费解的是这“两个金箍”。箍的作用,是防止开裂或分散的,比如木桶的桶箍、女孩子头上戴的发箍。金箍棒中间是实心的“乌铁”,装两个箍岂不多余?

金箍棒有能大能小的神通,可以放进耳朵里,所以叫“如意金箍棒”。它还有一个神奇的来历,即它本来是大禹治水的时候“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也叫“定海神针”。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中两个“定”字的意思不一样。第一个

“定”是“测定”的意思。古人用什么来测定水位深浅呢?浅水用棍子一戳就知道,水深千百尺的大江大海如何测?用一根绳子拴上重物,扔到水里,然后拉上来量绳子的长度。古代的船上有这种东西,是船锚的前身,叫做“碇子”或“椗子”。“定”“碇”“椗”,应该是同一个东西。写法不同是因为做“定”的材料不同,用石头做的叫“碇”,用木头做的叫“椗”。

我们从考古实物上,似乎看到了惊人的“巧合”。1983年出土于福建晋江县深沪湾的宋代椗子,椗材是褐黑色的铁力木,长7.57米,两头宽分别为37厘米和32厘米,和古代的斗大小相当。椗上有铁箍的锈迹,宽7厘米。考古人员说,铁力木虽然质地坚密似铁,但毕竟是木,又要长期泡在水里,铁箍是为了增加整体强度、防止木材断裂安装的。这样看来,金箍棒简直就是这条椗子的翻版啊!

有一个民间传说,更加强了金箍棒和椗子的联系。传说当年郑和下西洋,船队经过泉州湾时,适遇台风,一时浪涛激涌。郑和立即下令将一根“镇海针”投入海中,风浪顿时平息。这个传说的缘起,是因为当地浅海处有一根巨大的锚杆插在泥里,涨潮的时候不见,落潮的时候才可见。传说讲的其实就是郑和随机应变,下令抛锚,化险为夷。海船遇到台风,靠谱的做法是找个安全地方抛锚。民间把郑和神化了,抛的锚也就化身为“镇海针”了。

不得不佩服写出“定海神针”的这位作者的想象力:因为是棍子,所以能测水深;因为和水有关,所以先归大禹管,后归龙宫管,而龙宫又是号称藏宝的地方。作为全书最重要的道具,金箍棒就这样被安排出不凡的来历。这真是作家匠心独具的功夫。不妨大胆推测一下,这位作者,恐怕和海洋、水运的关系非常密切。因为不要说古代,即便是现代,海船上的各种工具,恐怕一般人也多不认识。只有见过这种东西的人,才编得出这样的细节。

(取材于李天飞《李天飞讲西游·第三回》)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一句中的“定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定子”的“定”是名词,定子是古时候的人用来测量水位深浅的一种工具。

B.定子用密度大的材料制成,先沉入水中,再通过测量其长度得知水位深浅。

C.古代船上使用定子,后来演变为船锚,增加了使船只在水面上停稳的功能。

D.“定子”也可写作“碇子”“椗子”,“碇”“椗”都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2.第三段中“惊人的?巧合?”指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

3.下列为“材料一”所拟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金箍棒的“箍” B.定海神针的“定” C.金箍棒的演变 D.金箍棒的原型

材料二

《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本领非凡,出神入化。可他一旦丢失了金箍棒,任凭有天大本领,也难免赤手空拳之忧,只落..

得垂头丧气。有一句俗话叫“猢狲没棒弄”,立时威风大减,活画出他那嗒然若丧的神态。可见这根棒非同小可。 ....

自古英雄都有自己爱使的一件兵器,得心应手,所向披靡。关云长的刀,李逵的斧……哪里数得尽!但是却单单让孙大圣选取了一根“金箍棒”,端的是何缘故?它到底是什么样子?是像今日戏台上镀镍的金光闪闪两头有箍的圆棍儿一条吗?这个棒究竟是什么呢?它果真是东海龙宫中的“定海神针”吗?

所谓“金箍棒”,“金”就是黄金、金属,“箍”就是两头有箍。这就出现疑问了:那么厉害的一个棒还得靠箍,这个棒还结实吗?我曾考证过,“金箍棒”原本是“荆觚棒”。“荆”是一种荆条,这个东西最坚最硬;“觚”是觚楞,意思是棱角。中华最古的兵器叫做“殳”,就是用这种荆条做成的八角棒。这就是最早的荆觚棒,跟“定海”其实没什么关系。

为什么孙悟空的金箍棒又能降妖除怪呢?这跟桃木有关。古人认为桃木是辟邪的,现在我们过年贴的春联,最初的原型就是挂在大门左右的两根桃木棒,做成荆觚棒的样子,用以驱邪避怪。荆觚棒在民间传说中讹了音,才变成了“金箍棒”。 这还跟《红楼梦》有点联系。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着“除邪祟”,说到这儿,大家可能就明白了,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和孙悟空的金箍棒是一个老祖宗分下来的,大小不同,作用一致:辟邪。有趣极了,这属于我们的民俗学问。中华民族有许..

多独特的风俗习惯,其中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小说里面离不开民俗,我们重视、欣赏“四大名著”,原因复杂得很,但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一定要加强对我们中华民族基本的理念、知识、道德、观念的了解,然后再读这四大名著,就会左右逢...源,更加明白其中的文化内容。 (取材于周汝昌《金箍棒的本义》) .

4.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金箍棒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英雄都有自己爱使的兵器,孙悟空本领非凡,全都靠金箍棒。

B.现在戏台上的金箍棒,材质、色泽和形状,都与其原型不符。

C.金箍棒其实并没有“箍”,如果真有了箍,金箍棒就不结实了。

D.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是从金箍棒演变而来的,都有辟邪的作用。

5.下列对“材料二”中加点的词语,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旦:与《阿房宫赋》中“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中的“一旦”,意思相同。 B.嗒然若丧:“丧”读“sānɡ”,意思是死丧。

C.辟邪:“辟”与“辟谣”的“辟”读音和意思都相同。 D.左右逢源:贬义词,形容办事圆滑,在文中属误用。

6.“材料二”中的“猢狲没棒弄”是歇后语的前半句,下列是其后半句的一项是(2分)

A.坐不住 B.空欢喜 C.没得耍了 D.坐立不安

材料三

金箍棒是《西游记》中孙悟空使用的武器,同猪八戒的钉耙、沙和尚的宝杖、唐僧的袈裟一样,是身份与性格的重要标记,更是一个具有多重象征意义的文化符码。

金箍棒源于大禹治水的传说。大禹作为治理洪魔的英雄,其行为体现着为天下太平而牺牲的精神,这说明金箍棒本质上蕴藏着定乾坤、安天下的天性,体现着人们消灾、安居的愿望,这决定了它向善的价值取向。

其次,金箍棒全名“如意金箍棒”,体现着中华文化中万事如意的心理诉求,也暗示了对自由的渴望。孙悟空是一个石破而生的自然之子,他天生的自由个性与金箍棒相结合,使他获得了话语权,要与玉帝争天庭,表达了当时的人们要求自由、反抗专制的愿望,显示了自由精神的宝贵。

此外,被唐僧收为徒弟后,孙悟空运用金箍棒,一路除妖伏魔,这时的金箍棒转变为除暴安良的手段,实现社会公平和谐理想的法宝。

金箍棒是孙悟空的法宝,而套在他头上的紧箍却是他不得不接受的一件令他苦恼的法器。两件器物集于一身,一个张扬自由精神和世俗欲望,一个束缚自由,压抑欲望,两股相反的力量同在一体。作者为什么要构思出这么一个限制自由个性的法器呢?从作者的态度看,他对反叛与自由精神的颂扬是有所保留的,他意识到无限制的权力与欲望膨胀会扰乱社会秩序,会动摇社会基础,金箍棒的威力不应无限放纵,而当受规约。于是他巧妙地设臵了“紧箍咒”,借唐僧之口管束住了孙悟空。

“既有棒,何有咒?”这恰是《西游记》的深意所在,作者通过金箍棒和紧箍咒这对相辅相成的象征符号,表达了一种辩证的思考:个人自由和权力欲望不可任意泛滥,应当受到限制。

归根到底,棒咒同体的设臵,主要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主导意识——“和合”文化意识。中国文化讲求中和、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强调多元的和谐、异质的协调、对立的消解。“金箍棒”和“紧箍咒”二者的运用都要有一个适宜的度,才能有和谐社会,太平盛世,这符合中华文化的总体价值取向。 (取材于杨中举《金箍棒与紧箍咒:一对多重文化象征符码》)

7.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游记》中的武器,既是人物身份性格的重要标记,也是具有多重象征意义的文化符码。

B.“如意金箍棒”中“如意”二字,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表达了追求自由、反抗专制的理想。

C.金箍棒象征自由,紧箍象征束缚,两件器物集于孙悟空一身,反映了他对自由的矛盾态度。

D.“既有棒,何有咒?”一句与《三国演义》中的“既生瑜,何生亮?”一样,表达了相同的情感。

8.关于金箍棒的起源,“材料一”与“材料二”作者观点不同。你赞同哪种观点?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简要说明理由。(6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子墨子言曰:“今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修保而勿失。然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是何故也?是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使能为政也。”

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今王公大人之要务在于众贤。曰:“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欲众其国之贤良之士,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将可得而众也。”古之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甲】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是以国之富贵亲近者闻之,皆以失其所恃而为义,而国之远者闻之,皆以上举义不辟远而为义。逮至远鄙郊外之臣、门庭庶子、国中之众、四鄙之民闻之,皆竞为义,则国之贤者众矣。

其上哉?故先王言曰:“贪于政者,不能分人以事;厚于货者,不能分人以禄。”事则不与,禄则不分,天下之贤人将何自至.

乎王公大人之侧哉?若贤者不至乎王公大人之侧,则不肖者在左右也。王公大人尊此,以为政乎国家,则赏必不当贤,而罚亦必不至暴。苟赏不当贤而罚不至暴,则为贤者不劝,而为暴者不阻矣。是以使治官则盗,守城则倍,君有难则不死,出亡则不从。故圣王以尚贤使能为政。尚贤者,政事之本而百姓之利也。(取材于《墨子·尚贤》)

9.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

10.下列选项中的加点字,与例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4分)

①例:有能则举之 A.一举成名 B.举一反三C.举国同庆D.唯才是举 .....

②例:事则不与A.患难与共 B.与人为善C.欲取先与D.与时俱进 .....

11.根据文意,如果在文中【甲】【乙】两处分别加入虚词,意思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且 乙:而 B.甲:则 乙:而 C.甲:且 乙:则 D.甲:则 乙:则

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以设问形式从反面提出治理国家要重用贤能的人。 B.墨子认为要给予贤能的人足够的财富、地位、礼遇、荣誉。

C.墨子认为当时的王公大人不重用贤才,身边都是不肖之徒。 D.文中以“古之圣王”与“今王公大人”做出了鲜明的对比。

13.请把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14.文章结尾说:“尚贤者,政事之本而百姓之利也。”墨子认为,重用贤能的人对百姓有好处。请根据文意概括,重用贤能的人对百姓有哪些好处。(4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5—18题。

【】喜迁莺 晋师胜淝上1

【】李纲2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壮,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

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

【】祚,庇烝民,周雅3何曾专美!

注释:【1】晋师胜淝上: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前秦的苻坚以百万之师犯晋,东晋谢安指挥八千军士在淝水抗击,并大获全胜。【2】李纲:北宋末、南宋初的抗金名臣。【3】周雅:指《诗经》中赞颂周宣王战功的诗篇。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词开篇写景,描写长江白浪涛涛,奔腾千里,是阻隔南北的天然界线。

B.“破强敌”三句写谢安指挥若定,从容不迫,对部下颐指气使,十分严厉。

C.“结阵当蛇豕”中的“蛇豕”意思是毒蛇和野猪,在这里比喻凶残的敌人。

D.“延晋祚,庇烝民”写东晋在淝水取得胜利,使国运延续,人民得到庇护。

16.下列诗句中的“鹤”,与“夜闻数声鸣鹤”中的“鹤”所表达的意境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诗经·小雅·鹤鸣》) B.闻鹤唳而心惊,听胡笳而泪下。(南北朝·庾信《哀江南赋》)

C.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崔颢《黄鹤楼》)

D.夜鹤晓猿时复闻,寥寥长似耿离群。(宋·林逋《山中寄招叶秀才》)

17.前人评这首词:“于宋廷有良史之鉴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作者写“淝水之战”有何用意。(5分)

1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6分)

古诗文中经常会写前代的人和事。刘禹锡《陋室铭》中的“ ① , ② ”,是以古代明贤自比;杜牧《泊秦淮》中的“ ③ , ④ ”,用陈后主荒淫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统治者;陆游《书愤》中用“ ⑤ , ⑥ ”两句,既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意,更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慷慨悲凉。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题。?

乡魂

倘若你生长在故乡,那份乡情乡恋牵肠挂肚自不必说;倘若你出生在异地他乡,你对它的印象与情感都是从长辈那里间接获得的,对故乡,你又是怎样一种感觉?

数年前,我应邀与几位作家南下访游,依主人安排,途经宁波一日。车子一入宁波,大家还在嘻哈交谈,我却默然不语,脸贴车窗,使劲向外张望着,好像急于想抓住什么,好跟心里的故乡勾挂一起。此时我才发现心里的故乡原是空空的。我对自己产生了怀疑,面对祖父与父亲的出生地,为何毫无感应?

啊,故乡原本只是我的一个符号——籍贯!

我不是“回”故乡,而是“来”故乡,第一次。我渴望与故乡拥抱和共鸣,但我不知道与故乡的情感怎样接通。好似一张琴闲在那儿,谁来弹响?怎么弹响?

下车在街上走走,来往行人的宁波话一入耳,意外地有种亲切感,透入心怀,驱散了令我茫然的陌生感。 我很笨,一直没从祖父和父亲那里学会宁波话。但这特有的乡音仿佛是经常挂在人们嘴边的家乡的民歌,伴着我的童年、少年。那时,来串门看望祖父的爷爷奶奶们,大都用这种话与祖父交谈。父亲平时讲普通话,逢到此时便也用这种怪腔怪调插言谈话,好像故意不叫我听懂,气得我噘起小嘴抗议。那些老爷爷老奶奶们便逗我,哄我,依然还说那种难懂的宁波话……这曾经让我又气又恨的宁波话,为什么此刻有如施魔法时的咒语,一下子把依稀的往事、把不曾泯灭的旧情、把对祖父与父亲那些活生生的感觉,全都召唤回来,逼真地如画一般地复活了?

在天童寺,一位老法师为我们讲述这座古寺的经历。他地道的宁波口音,使我如听外语,全然不懂。我便仔细去端详这法师的仪容,竟然发现他与祖父模样很像:布衣布袜,清瘦身躯,慈眉善眼,尤其是光光的头顶中央有个微微隆起的尖儿。北方大汉剃了光头,见棱见角,或圆或平;宁波人歇顶后,头顶正中央便显露出这个尖儿来,青亮青亮,仿佛透着此地山水那种聪秀灵气。我觑起眼睛再感觉一下,简直就是祖父坐在那里说话!

祖父喜欢用薄胎细瓷的小碟小碗吃饭。他晚年患糖尿病,吃米都必须先用铁锅炒过。他从不叫我吃他的饭,因为炒过的米少了养分。宁波临海,这里的人吃起海鲜精熟老到。祖父吃清蒸江螺那一手真叫空前绝后,满满一勺入口,只在嘴里翻几翻,伴随着吱吱的吸吮声,再吐出来便都是玲珑精巧的空壳了。每次吃江螺,不用我邀请,祖父总会令人惊叹又神气十足地表演一番。然而,祖父,如今你在哪儿呢?我心头情感一涌,忽然张开眼睛,想对老法师大喊一声:爷爷!

奇怪,祖父是在我十岁那年去世的,三十年过去了,什么缘故使我隔着岁月烟尘,如此动情地呼叫他呢? 是我走到故乡来了,还是故乡已悄然走进我的心中?

前两年,我去新加坡参加一个会议。忽有十几位上了年纪的华侨同胞到宾馆来访,见面先送我一本刊物,封面上大大地写一个“冯”字。原来是此地冯氏宗亲会的成员。华人在海外,组织各种同乡同族会,彼此守望相助,可剖肝胆。每每同乡同族人有了难题,便一齐合力解助;若同乡同族人有了成就,也同喜同贺。一位冯姓长者对我说:“你是咱冯家的骄傲啊!”

我看见坐在侧面的一位老者,清瘦,文弱,似曾相识,心有所动,问道:“您家乡在哪儿?”

“宁波。”他一开口,便带着很重的乡音。

我听了,随即说:“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我老家也在宁波。”

他马上叫起来:“现在就是一家,我们好近呀!”随即急渴渴向我打听故乡的情形。

多亏我头年途经故乡,有点见闻,才不致窘于回答。他一边听我讲,一边忽而大发感慨:“全都不一样了,不一样了……”忽而冲动地站起来,手一指叫着:“那是我去捉过鱼的地方!”然后逼我讲出更多细节,仿佛直要讲得往事重现才肯作罢。

这老乡情不自禁把座椅挪到我身前,面对面拼命问,使劲听。可惜我只在故乡停了一天,说不出更多见闻。但我发现,我随便扯些街道的名称、旧楼的式样、蔬菜的种类,他也都视如天国珍闻,引发他一串串的问题、感叹或惊叫。他脱口吟道:“ 。”我感到故乡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牢牢吸住一切属于它的人们,不管背离它多久多远。

我怕冷落了他人,才要转换话题,那些人却笑眯眯摆手说:“不碍事,你再给他多讲讲吧……”

他们高兴这样旁听,直听得脸上全都散发出微醺的神气,好像与我的这位老乡分享着一种特殊的幸福,那便是得以慰藉的乡恋。

此时我多么像在家人中间,张张陌生的面孔埋藏着遥远的亲切。我想象着在哪里曾与他们相关相连,唐宋还是秦汉?我想起在黄河边望着它烟云迷漫、波光闪耀的来处,幻想着它万里之外那充满魅力的源头。同种同族,同乡同姓,有一种血脉相通的源头感。

有着共同源头的人,身上必定潜在着一个共同的生命密码,神秘地相牵。 (取材于冯骥才的同名散文)

19.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次来到宁波,作者却毫无心灵感应,他不禁对自己的故乡产生了怀疑。

B.作者儿时觉得宁波话怪腔怪调,到故乡后,却觉得乡音入耳,格外好听。

C.对三十年前去世的祖父的思念,使作者心中萌生出的故乡情愈发强烈了。

D.作者对故乡宁波并不熟悉,只好杜撰些见闻来应付海外同乡急切的打探。

20.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D.今时明月他乡客,旧地故人往日情

21.下列文中画线的词语中,加点词的运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牵肠挂肚 B.慈眉善眼C.可剖肝胆D.血脉相通 ........

22.本文第一部分中,作者为什么强调自己不是“回”故乡,而是“来”故乡?(3分)

23.本文第二部分中详细描写了天童寺的老法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24.本文结尾写道:“有着共同源头的人,身上必定潜在着一个共同的生命密码,神秘地相牵。”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高三学生小李非常热爱文学,语文考试成绩却一直不理想;他对英语兴趣一般,但考分却总能名列前茅。对报考大学时选择文学专业还是英语专业,小李犹豫不定。作为他的好朋友,请你为他提一些有帮助的建议。

②文学评论中有“性格即命运”的观点,意思是人物的性格决定了人物的命运。请从下列文学作品人物中任选一位,简要分析其主要性格特点与命运的关系。 林冲(《水浒传》) 阿Q(《呐喊·阿Q正传》) 老葛朗台(《欧也妮·葛朗台》)

③请以“花儿开了”为开头,续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

26.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

①胡双钱是中国大型商用飞机制造首席钳工,他在35年里亲手加工过数十万个精密零件,没出现过一个次品。他用手工打磨出来的零件,精密程度堪比现代化数控车床加工出来的零件。王津是故宫文物钟表修复师,他修了大半辈子钟表,数百件文物在他手中起死回生。有时,修好一座钟表要花上他好几年时间,每个零件都要经过反复调校,不能有一丝一毫误差。孟剑锋是传统工艺美术錾刻师,他錾刻的“纯银丝巾果盘”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为了制作出完美的作品,他不断改进錾刻工具,反复实验,不允许有一丁点瑕疵。

这些人身上,都体现出了可贵的“工匠精神”。

对于“工匠精神”,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②金箍棒是孙悟空的法宝,给孙悟空增添了无穷威力。在西天取经路上,孙悟空用它降妖除怪,扫平了重重阻碍。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有形的或无形的“金箍棒”?它是什么?它曾给你带来过怎样的经历与感悟?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6.3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6分)

1.(3分)B(“测量其长度”与原文“拉上来量绳子的长度”不符)

2.(4分)指的是考古出土的宋代椗子与《西游记》中对金箍棒的描写极为相像(1分):大小形制(或“长度、粗细、形状”)一致(1分),都有箍(1分),褐黑色、质地坚密似铁的铁力木与乌铁的颜色质地很相似(1分)。【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3.(3分)D4.(3分)B(A.“全都”有误;C.“有了箍,金箍棒就不结实了”有误;D.“从金箍棒演变而来的”有误)

5.(2分)A(B.“丧”读“sànɡ”,意为失去;C.“辟邪”的“辟”读“bì”,意为排除,“辟谣”的“辟”读“pì”,意为驳斥;D.形容做事得心应手,非贬义)

6.(2分)C 7.(3分)B(A.“武器”有误,应为“金箍棒”;C.“反映了他对自由的矛盾态度”与文意不符;D.“表达了相同的情感”有误)

8.(6分)【示例1】赞同“材料一”的观点:金箍棒源于“椗子”。从外形上看,考古出土的宋代椗子与书中对金箍棒外形的描写极为吻合;从旁证上看,有民间传说将“椗子”与“镇海针”联系起来;从文化内涵上看,金箍棒起源于“椗子”,与大禹治水的传说相关联,体现了人们消灾、安居的愿望,与书中向善的价值取向吻合。

【示例2】赞同“材料二”的观点:金箍棒源于“荆觚棒”。从读音上看,金箍棒与“荆觚棒”读音相近,很可能是讹传造成的误写;从功能上看,“荆觚棒”是武器,又能辟邪,与孙悟空用金箍棒降妖除怪一致;从文化内涵上看,“荆觚棒”的功能,能够体现金箍棒除暴安良、实现社会公平和谐理想的象征含义。【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如答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9.(5分)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定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人人思贤也 【评分参考】答对2处得1分。答错2处扣1分。扣完为止。

10.(4分)①(2分)D(A.中举;B.列举;C.全;D.任用) ②(2分)C(A.和;B.偕同;C.给;D.随着)

11.(3分)B 12.(3分)C(“认为当时的王公大人不重用贤才,身边都是不肖之徒”与原文“若贤者不至乎王公大人之侧,则不肖者在左右也”不符)

13.(6分)如果奖赏不能落到贤人身上,处罚不能落到恶人身上,那么贤能的人就不会被勉励,作恶的人就不会被阻止。因此让不贤的人治理官府就会监守自盗,让他守城就会背叛,君王有难时他就不肯献身,君王外出流亡他就不肯跟随。(“劝”“阻”“是以”“倍”“死”“亡”各1分)【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14.(4分)重用贤能的人,可以治理好国家,使百姓获得安定、富足的生活(2分);可以让普通劳动者有机会得到任用,才华有用武之地(2分)。【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

15.(3分)B(“对部下颐指气使,十分严厉”有误,“颐指”在这里是形容谢安神情淡定,从容指挥的样子)

16.(3分)B

17.(5分)作者写“淝水之战”是为了借古讽今(1分)。词中写东晋凭借长江天险的地理优势和任用有才能的将士谋划作战,最终以少胜多,成功击退了敌人的侵略(2分),借此劝谕南宋统治者要鼓足信心,因为南宋有同样的地理优势,也不乏抗金的人才,只要借鉴历史经验,坚决抗击金兵,就一定能以弱胜强,抵御外辱(2分)。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如答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8.(6分)①南阳诸葛庐②西蜀子云亭 ③商女不知亡国恨 ④隔江犹唱《后庭花》

⑤出师一表真名世⑥千载谁堪伯仲间【评分参考】每空1分。句中有错该句不得分。书名号不计分。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19.(3分)C(A.“对自己的故乡产生了怀疑”与文意不符;B.“格外好听”与原文“有种亲切感”不完全一致;D.“杜撰”“应付”有误)【评分参考】选C得3分,选B得1分。20.(3分)D 21.(3分)B(其他三项都是比喻义)

22.(3分)“回”意味着曾经在故乡生活过,“来”强调的是作者第一次来到故乡(1分),“来”字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陌生与隔膜(1分),为下文对故乡情感的转变埋下伏笔(1分)。【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23.(6分)文中详细描写了老法师的地道宁波口音,呼应了上文对童年时听宁波话回忆(2分);描写了老法师的仪容,与祖父极为相似,引出了下文对爷爷的深切怀念(2分)。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情感,从陌生、隔膜到亲切、认同的转变(1分),为下文抒发自己对故乡的热爱做铺垫(1分)。【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24.(4分)这句话的含义是:有共同的民族文化的人(2分),内心一定有共同的民族情感,能够相通、共鸣(2分)。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10分)【评分参考】(1)符合题目要求,以7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2)超过字数不扣分。

26.(50分)

篇七:2016届北京海淀区高三期末语文微写作范文

2016届北京海淀区高三期末语文微写作范文

23.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1)请任选下面的一幅图画,通过描绘画面内容,表现其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要求:内容具体,描写生动。

图1 图2 图3

(2)近日,有媒体呼吁“别被微信朋友圈箍紧了生活”,请对这一观点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3)光明网以“诗意·2015”为主题举办创作大赛,请你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投稿参赛。要求:感情真挚,有感染力。

范文:

23(1)10分:

是夜,月朗星稀,万籁归寂。唯一的光亮是那盏油灯如豆火焰徐徐吐出的暖光。少年郎俊朗的面孔便融在了这灯火之中,只余眉下阴翳与双唇翕动。时间似乎凝固,只余书页缓缓翻过。夜,还很长;人,却未倦。古有书人囊萤映雪,今有少年披星戴月。油灯变成了白炽灯,又变成了荧光灯,变的是灯火,不变的是的少年紧蹙双眉下的“勤”字。

一抹艳阳照进小屋,在地上投下一大一小两个阴影。小男孩挥动扇子,呼呼的气流声与窗外的蝉鸣相映成趣,为坐在椅子上织衣服的母亲吹奏出一支小曲。男孩热得满头大汗,却仍用力的挥动手臂。母亲偶尔一个抬头浅笑,眼神中流动的脉脉温情如清泉,驱散了夏日的燥热。如此一副母慈子孝的画面,蝉鸣夜掩盖不了孩子的拳拳孝心和母亲的眷眷深情。

夜半三更,黄卷青灯。高月入室,蝉声阵阵。灯火在渐渐枯竭的油中摇曳,桌上慢慢的书简抵御深夜的寒冷。士子手中笔已乱,卷前墨石已过半。窗棂木吱吱作响,一声书页翻过惊得虫飞。士子之家,寒窗苦读;帝王之家,精血图志。万物息时,唯此孤案。孤影为心而恒在,为意而坚守。

一根铁棍一杆秤,一头信誉一头财。图中的伙计用信誉的筹码称量着金财。他面带微笑,眯着眼,慢慢地将信誉的筹码向后拨,寻找着信与利的平衡。伙计一身长褂,黑裤布鞋,正是中国店铺老式装扮,而他寻找的平衡正是中华老字号的依凭——信与利。人无信而不利,店无信而倒闭。而最可怕的是人心倒闭,而所幸老字号都在,信也在。

孤灯如豆,窗外的沉沉夜色熄灭了万家灯火,却让这坐在长案前的年轻男子愈发精神。他全神贯注于手中的书籍,不闻窗外之事。油灯爆出一个小小的灯花,暗了一些,可他恍然

未觉。只见他时而蹙眉沉思,仿佛遭遇难题;时而微笑点头,读到了什么精辟之言;时而伏

案疾书,仿佛恍然大悟。长夜漫漫,勤奋的学习却未停止。

一袭没有丝毫修饰的布衣裹着少年清瘦的身体,少年静静坐在简陋的书桌旁,桌前微弱的烛光是夜里唯一的光芒,两侧是高高垒起的书卷。清俊的面庞上是儒士之气,眉间有为国效力的志气,目光专注地落在书页上,字字句句,凝神阅读,少年通过这薄薄纸张,接通千百年古代圣贤的思想,以此为起点,担起一家,一族,一国之责任。

一盏孤灯闪动着微茫的光,在黑暗中圈出一片光明。闪动的灯下,一本书凝聚着学子专注的目光。夜风微微吹来,他全然没有感觉到冷,只是平静的注视着书,仿佛已将全身心投入其中。窗外隐约飘来报更的声音,竟已是三更,读书人的脸上都几乎没有倦容,在浓重夜色的包围下,夜深人静的孤寂中,他用勤奋照亮通往未来的路。

淡淡的烛光摇曳,心如案几,坚定磐实,除书香墨卷外别无他念,一心一念只在于眼前千颗字珠、百列诗行。窗外暗香浮动,夜间薄雾漫进窗内,轻轻拂过墨水未干的毛笔、砚台,发丝、衣襟微动,却浑然不知。眼里时有思想的微光闪过,嘴中时有章句的吟诵传出,烛光下人影也淡淡,映在墙上,是世代中国人勤奋的身影啊!

23(2)

10分:

我并不同意这一观点。首先,朋友圈作为一个通讯工具及娱乐软件,本身就是娱乐大众,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这并非“箍紧了生活”;其次,在朋友圈里,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新闻时事,更加放眼于外界;最后,亲朋好友们发的照片或视频之素材丰富,既可以让我们了解外国文化与风景,又能见识到山珍野味,这些都是发散生活,而非箍紧。

我反对此观点。远方故人难相见,是朋友圈让我了解了他现在的处境与生活,让我们再相见时如同从未分离;近身友人易知晓,是朋友圈让我知晓身边朋友的生活,使我了解他们的喜好、乐趣,从中感受他们的快乐;个人生活易分享,同时是朋友圈让我可以时时发表我的感觉,与朋友分享我或悲或喜,或甜或苦的生活,所以朋友圈没有箍紧生活。

于“微信朋友圈”而言,应“进退自如”。“进”者,享其乐用其便也。借网络之申诉,延伸生活之空间。清风明月,夏雨冬雪,尽在掌中,人情冷暖,挥手可叹,此为利也。“退”者,避其害,防其乱也。若困于其中不能自拔,反不觉身边美景,不念眼前亲人,为其中庸俗之事所扰。岂不既害又乱?进退自如,方不被困,始得生活之自如自在。

我赞同媒体这样的观点。微信本是交往交流的工具,但在朋友圈内“为了刷屏而刷屏”,终日沉溺其中的行为着实是浪费光阴,不可取。当下,诸多年轻人为了赢得“人脉”,拓宽“交际圈”,终日在朋友圈中做分享,秀旅游、秀美食,而这样的做法无疑让他们无法专注于学业与事业,让他们只耽溺于“点赞数”。事实上,朋友圈只应成为我们闲余时的玩乐,学业、家庭与事业才应是生活的主旋律。

我赞同媒体的观点,在微信如日中天的时代,我们一定不能被朋友圈箍紧了生活。许多人为了发朋友圈,读书只是摘金句浅尝辄止,外出旅游忙着自拍无暇欣赏风景,他们迷恋于一个个“赞”带来的虚荣心的满足。在我看来,这些人成了朋友圈的奴隶。其实,朋友圈只是一个社交平台,不能让它成为生活的全部,我们要活得洒脱,为自己而活。

23(3)高分、满分答案

9分

初见你时,你灿若繁星在我心中发芽;再见你时,你浩如烟海在我心中生根。 2015,诗你伴我身边,共饮一杯清茶,同研一碗清砂;你就像那水墨青花,何惧刹那芳华。 那淅淅沥沥的杏花雨,美得令人心醉;那缠缠绵绵的相思树,痛尽我的心扉。 喜亦或悲,你都是在我心中酿成一壶美酒,共醉同唱那情诗画意。

啊,2015,你承载了太多太多。你经历了天津港爆炸的巨大悲剧,深圳滑坡的痛苦哀号;你也经历了九三大阅兵的胜利举办,乌镇互联网大会的成功召开。你尝尽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你如此独特,可也朴朴实实。新的生命不断诞生,也有生命走到尽头,祖国壮美山川依然挺立,边疆战士不畏辛劳……啊,2015,你匆匆地离去,留下无限记忆……

一五年的朝阳已经落下,而它的温度却远未散尽。时代的演进,既可是大国的磅礴叙事,是阅兵现场老兵眼中的石印铁痕,是女排十一年后登顶世界的精神触动,是屠呦呦在诺贝尔奖上书写的第一笔华人之华;时光的流转,却也细致入微,至每个人的生活。丰饶梦想的付诸,短暂苦痛的心碎,亲人对聚的温暖,每个人的2015,都是一串心灵回响的音符,奏给自己听。

2015年注定是为梦想拼搏的一年,也是考验一个人的品格的一年。所以我想写一首诗,给自己,和与我一样拼搏着的人:侯门相府何需攀,赏心悦目山水间。任尔风雪寒霜劲,洁身自傲俯群山。少年自有凌云志,哪管旁人碎碎言。且趁年少恣意狂,我命由我不由天。

10分:

我记得,每一个浓重如墨的夜里,散了自习的我们行走在漫长的青砖路上,累并快乐。我记得,每一个晨星未退的早上,踏进校门的我们承载着背后的温暖目光,倦却心安。这一年,有太多的故事值得留念,申奥成功或是一部影剧热卖,还有我们高三的日子里平凡的时光,身边的亲友,眼前的未来,都那么真切。2015,走了。但我一直记得。

若要用一个字来说尽2015,我会说,诗。朋友,你定会叹气。但是在那93飞机划过湛蓝的天空喷出的彩色烟雾里,在巴黎血洗后人们如平日一样在花店买的红玫瑰里,是诗意呀。或让我们看向身边,地铁中少女飞舞的黄丝巾,街角吉他手和弦的伏线,或是2015年第一场雪落在你面颊上的凉意,也是诗。生活中总有压力,每个新年是另一个2015,但若你愿拧开时间的禁锢去体悟,你的心中定会有诗。

回首2015,诗意填满人生。生活步履匆匆,还不忘世界之大,出去走走,欣赏身边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阴霾渐渐驱散,又重现蓝蓝的天空,昂首仰望,赞叹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阅兵场上,有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气魄;医学史中,留呦呦鹿鸣,食野之蒿的佳话。2015,像沉舟侧畔的白帆般驶过,我们的2015,我们的诗意人生。

朋友,2015已经悄悄离我们而去,而它的诗意却仍在你我心中回荡。天空中也许常是阴霾,双眸中闪烁的却是对蓝天的渴望。马路上也许依旧拥堵,车灯照亮的却是忙碌的身影中不变的梦想。台灯下也许仍然在奋笔疾书,鼻尖处舞动的却是十八岁的昂扬。2015,也许每一天的日子都一样平凡。用心体会,你就会将其中无穷的诗意于心中珍藏。

春去秋来,我跨过前尘云烟,越过那阻隔两岸情的海峡,实现那历史性的相握,将两岸情深融入血骨;我飞过铁塔以西,带去希望与光明,用爱抚慰恐惧遗留下的创伤与悲鸣。而我终将要为时代刻下烙印,以爱与暖为纽带连结世界成为整体,在这不安中指点彷徨,在和平里重建辉煌,诗意地行走在洲际大洋间,在2015年且行且珍惜。

篇八:2016朝阳高三一模作文标杆文与讲评

2016朝阳高三一模作文标杆文与讲评

【试题回放】

①胡双钱是中国大型商用飞机制造首席钳工,他在35年里亲手加工过数十万个精密零件,没出现过一个次品。他用手工打磨出来的零件,精密程度堪比现代化数控车床加工出来的零件。王津是故宫文物钟表修复师,他修了大半辈子钟表,数百件文物在他手中起死回生。有时,修好一座钟表要花上他好几年时间,每个零件都要经过反复调校,不能有一丝一毫误差。孟剑锋是传统工艺美术錾刻师,他錾刻的“纯银丝巾果盘”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为了制作出完美的作品,他不断改进錾刻工具,反复实验,不允许有一丁点瑕疵。

这些人身上,都体现出了可贵的“工匠精神”。

对于“工匠精神”,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550分 梦的背后,是一张保护网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但梦的背后,有太多辛酸,有太多不为人知的血与泪。一个人,太渺小,生活能轻而易举地将他击倒;一个工匠,形单影只,聚不起社会的力量,中国制造跟不上工业4.0的步子。大国工匠梦的背后,工匠精神的背后,需要我们用网来守护。

《墨子 尚贤》中语云:“古之圣王为政,列德而尚贤。国之贤者,高于之爵,厚与之禄,重之以令。”是也,工匠亦然,倘若以全社会之力而形成一张梦的保护网,梦不会碎。

高与之爵。德国有许多蓝领工人,却是比白领经理更令人尊敬的存在。他们靠自己的劳动和技术为生,地位较高,虽是工人,却也体面得像个绅士。这是社会给予他们的肯定,给予他们那双劳动后布满老茧的手以崇高的敬意。

大国工匠,也需要这样一张来自社会的保护网,不受人白眼,深爱着自己的职业。

厚与之禄。梦,也是需要金钱为代价的。当商人等不及一个个精细打磨的手工瓷器出路,市场上流动的就只能是统一形态的碗和盆。何不多给工匠们一些时间,一些支持,助他们圆梦,他们梦圆的时候,中国才能真正走入工业4.0,这张金钱锻造的网,少不了。

重之以令,给予工匠们以礼遇、荣耀,就像《感动中国》所做的那样,给予那些不知名的英雄以最最光明的舞台,这是一张荣耀之网。网住的是人心,是感动,也是我们苦苦寻找的工匠精神。我想,带着如此满满的感动,工匠们的心底也必是充满暖意,他们定会制造出更为精良的匠心制作,匠心筑梦,也定会吸引更多的匠人,怀揣着工匠精神,一同筑梦。

梦,需要网的保护。社会要动起来,织一张地位、财富、礼遇与荣耀的大网,网住了工匠精神,网住了中国未来。

梦的背后,是一张保护网,你我一同编织。

勿失工匠精神 48分

在喧嚣的时代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黑夜里默默打磨自己的工具,白天在自己的岗位上辛苦劳作。他们决不让次品流出自己的手。他们是胡双钱,是王津,是孟剑锋,更是许多默默无闻的人。他们都具有着宝贵的工匠精神。

对于不同的人,“工匠精神”有着不同的定义。凋零与倒闭,媒体人的转型与出走,然而留下的人都明白,他们坚守的“工匠精神“始终未变。无论是百年前的《申报》创始人史量才,还是今天的媒体人程益中,媒体工作者的工匠精神都是对真相与自由的不懈追求,是为弱势群体坚守,为大众利益代言,为社会公平守望。他们的工匠精神是报道真相,不让扭曲事实的新闻报道流于世;是呼唤正义与自由,让社会更加美好;是媒体人能坚守住自己的工匠精神。那么,“标题党”将不会出现,虚假新闻也会成为过去。

这是一个企业格局不断变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一些传统企业,诺基亚、摩托罗拉淡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苹果、淘宝。然而,无论企业家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如何改变,他们的工匠精神却始终不变,就是对产品质量的不懈追求。君不见老干妈董事长陶华碧,钻研数十年职位做最好辣酱;君不见格力总裁董明珠,降低广告投入,大力改善产品质量,反观某些企业家,想方设法降低成本,不惜以降低产品质量为代价,他们是去了自己的工匠精神,等待他们的是牢狱之灾。

对于不同行业的人,工匠精神有不同的意义,但归根结底,都是承担起责任,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

若是政治家能勿失“工匠精神”,那么贪官污吏将会绝迹,更好的制度与体质将会出现;若是企业家能勿失自己的“工匠精神”那么三聚氰胺、苏丹红指挥使字典里的名词;若是人人都能勿失自己的“工匠精神”,那么“无害”的社会将会出现。

不要认为自己的力量太过渺小,人人都是不可被屏蔽的存在。若每个人都能勿失工匠精神,泱泱中华大地会更加温暖!

中国的工匠精神将何去何从(47)

提到工匠精神,我们最先想到的便是“匠人”这个日本词汇了,日本人自古便推崇“匠人精神”,就以食物为例吧,在日本,人们心中对饮食的最高标准,不是法餐、意菜或某个菜名这种单一的词汇,而是某某人做的某种食物,这便是匠人精神的体现了。日本京都的四大料理之神都是像寿司之神、天妇罗之神这样的以单一食物所形成的,这也就体现出了匠人精神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力求在单一领域做到完美。在日本,人们甚至可以说出细分到某一种茶点的匠人的名字,而这种崇尚匠人的社会气象又能使许多传统技艺在匠人手中流传至今,可以说,工匠精神代表着传承。

不只是日本,其实工匠精神存在于世界的每个角落。瑞士的制表师能不借助电脑和机械,一把镊子、一副眼镜,就能组装出世界上最复杂的机械表芯。每当我们捧起一块这样的手表,陀飞轮、星相、音乐、报时等功能之下,我们能听到齿轮咬合的轻响,这便是制表师日日夜夜在工作台上创造的奇迹。同样的工匠还有许多,法国的高级皮具师,德国的跑车发动机调效师,捷克的水晶工艺师,他们在世界上的不同角落,用自己的双手和技艺,创造出一件又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可以说,在现代社会,工匠精神是高档、完美的代名词。

那么在中国呢?中国的工匠精神在哪里?我们可以在博物馆中找到它:一件件精美的漆器、玉器、青釉、粉彩,古代的匠人们将这些精美的艺术品创造出来,保留至今,当我们对着这些文物惊叹古时匠人精神的伟大时,又会不会疑问:“我们现代的工匠精神在哪里呢?”当中国变为世界工厂,当机器替代了灯下工人的双手,当人们开始对千篇一律的电子产品热情不已,又有几个人会想到保护我们濒临灭绝的工匠

精神呢?也许我们可以从外国的事例中为中国工匠精神看似黑暗的未来中找到一点光亮。工匠精神是冰冷的机器所代替不了的,当工匠精神被大众所重视,当手工的艺术与流水线上的产品区别开来,当工匠精神带上本应属于它的高贵,我们的工匠精神才能得以发扬光大。

评语:立意鲜明,思考深入,内容充实,表达比较流畅。

所谓工匠

当我听到耳熟能详的品牌名字,如“百达翡丽、江诗丹顿、万国、卡地亚”时,我脑海中常常浮现出一位年迈的老人,戴上老花镜,在深夜的台灯下,一次次打磨着不足几毫米的零件。手表,在生活中或许是件奢侈品,但也因此体现出了工匠精神的伟大。老钟表师们夜以继日的坚持着每一个没有丝毫偏差的零件,才做出百年不停的机械手表。

工匠精神是坚持认真、坚持细致。

日本赛车手井田在职业生涯结束后开始着手改装汽车,每一辆保时捷都由他亲手只用眼睛与彩笔在模具上画出,精心打磨剪裁一星期甚至一个月后,才安装在车体上,完美无缺。不得不讲,日本人的工匠精神着实让人佩服。

工匠精神是少而精,不求利。

德国人生产的汽车每年都会限量,但他们只用半年工资便买得起,每一辆汽车都可以使用二十到四十年。对于工匠精神,可谓完美的诠释。

相反,马虎与凑合终酿恶果。

旧时,有一位画家在画马时觉得不像,便将其改成了老虎。他的两个儿子问他时,他便解释道一个是马,另一个是老虎。于是他的儿子出去打猎时,一个将马误看,射死了一匹千里马,另一个将虎误看,骑上去被咬死了。凑合看着像,却终酿成了悲剧。

中国目前的工匠精神是稀缺的。

在如今这个变化万千的年代,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安静下来,持之以恒般做一件小事。但不论是身边微末之事的变化,还是宏大的社会政事变化,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在万千改变中却总有一些东西历久弥新。它们经历时间的淬炼,依然散发出灼灼的光芒,就如我们头顶的苍穹一般,日升日落,亘古如斯,那便是工匠精神的产物。

我们必须具备工匠精神。或许现在的我们如少年般浮躁豪言“差不多”,但成熟后,反观自己的不足,由虚而实剥落浮华,将自己从一弯急流瀑布点化为静水深流时,我们才会发觉工匠精神如此重要。所谓工匠,亦是认真细致。

45分

我们需要工匠精神

时代飞速发展,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慢”的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工业时代。中国式制造业大国,而现在很多企业都追求“投资少,见效快”的理念,从而能忽略了“工匠精神”,导致如今中国人去日本等地大批量采批生活用品,甚至连马桶盖,剪刀等也求“日本制造”,对中国制造敬而远之。

这类现象的出现正是因为现在“工匠精神”的缺乏,放眼周遭,浮躁之风滋生蔓延,所以我们才需要工匠

精神。

工匠精神,需要它让我们追求完美。荣宝斋的王玉良大师一生追求完美,他所做的《夜宴图》木板复刻至今无人再做第二份,因为他所做的太精妙,难度太大。他用1667块木板才做成,先打板打印,不合适的再修改,如此反复,一年半才做成,其坚守细致完美的工匠精神令人叹服。正因这样的工匠精神,才让我们获得如此艺术精品。相信有了这样追求完美的精神,那些粗制滥造的产品也就不复存在了。 工匠精神,需要它来让我们解放心灵,摒弃浮躁之气。著名拼布艺术家金媛善认为,工匠精神需要坚守,情怀和修行。她精心端坐,几百个小时做出世人精绝的《百花争艳》,在外国展览上备受称赞。她肯静心做事,如同修行一般地做布艺术,反观我们的制造业,恨不得一个小时做出成百上千的次品,让国人对“中国制造”失去信心,假如有金大师一般的不顾浮躁,只专心做自己的产品,“中国制造”一定会大放异彩。

逯耀东先生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以米饭为主食的国家,我们有一只有内涵的碗吗?我们每天点灯生活,我们有一盏有感觉的灯吗?是啊,如今文明推动文明太快,来不及体会传统文化之美,做不出有中国人情怀的东西,即使有也是少数,所以我们要从今天开始抛下浮躁做产品,慢一点也不是坏事,将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工匠精神发扬起来,融入产品,拉回国人总“向外看”的目光,让中国制造有朝一日成为人人争先购买的产品。

工匠精神,我们需要它!

如匠人般坚守 45分

曾看到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并不合乎所有人的梦想,有的人选择了放弃,而有的人却选择了坚持.”而比坚持更可贵的,是对于完美的不懈追求.

“我坚持做一件事的原因,是我想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做到极致.”这是56岁的金浩所说的一句话,他用了21年的时间,把一家普普通通的街头书店,变为了整个上海滩最大,最美的书店—钱书阁.书店中藏书之多,设计之精妙,都源于他的那份对于完美的追求.在整理书籍这一方面的长达二十余年的监守,让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同时也为读书爱好者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和视野.

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中,有记者来到制作手工杆秤的小镇.富有南方特点的小巷中,男男女女忙于制作手工杆秤.他们选好原材料,用尺子量好所需的长度,把制造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做到精致,量取,秤重尽量做到毫厘不差.花了大量时间与心血,做出了标准的秤.他们的监守,为的是商家能诚信经营,消费者有更多保障.

工人亲身打造的零件,修复师对钟表的反复校准,传统工艺美术刻师的精雕细琢,都是对"工匠精神"的一种坚守.一个团队花了20年时间编出的字典;一位老人传承文化,筛选,煮沸,晾晒出的红糖.正式因为有人在精益求精,有人在批量生产商品的时代里,选择坚守,才让飞机正常运行,才让中华文明得以传承.一个人的坚守,就会让世界大有不同.那么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更需要如匠人般监守的执著.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质量时常为无法保障,长久以往,中国将会在世界之林失去站稳脚步的机会.各行各业都需要慢下脚步,坚守自己份内的职责,做到精致,那么才会国泰,国泰才能民安.人民生活需要质量的保障,质量需要对匠人精神的坚守.十年磨一剑的耐力,克尽职守的态度,精益求精的决心,才能让文化传承,让国家永存.在快速发展的时代里,我们无法改变时代发展的脚步,能做到的便是一成不变的如匠人的坚守.

工匠与商人 45分

现代社会,每每提到买汽车,买手机,买手表,中国人总会侃侃而谈:手机要买老美的苹果,汽车还是德国人制造的保险,手表要小日本的用期较长久……那么国货呢?为什么国人口中大谈特谈的没有一件国货呢?

哦,因为我们国家的工匠都成为了商人。

从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等官员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精心制作,诚信品质,坦然而有力的名言:“我有一船之力即抵洋人一船之力。”那时即使中体西用的思想有种种弊端,但我国学习西方器具,制造本国工业品的诚意却是令人感动的!在那些动荡的时代,我国出现了如邓稼先般无数爱国工匠,为国家工业捐躯。他们对零件,对一个小数点的执著充分体现了一个工匠认真负责的态度及敬业精神。

反观现代,化身为商人的工匠们不知廉耻的赚黑心钱,小到毫无技术便敢沿街摆摊修手机贴膜,大到为了赚钱将客人一点小问题的用品说得天花乱坠,干脆骗人家花大价钱修复……

仅仅是因为逐利之心造就了一批披着工匠外衣的商人么?

当然不。

现代人对待工业品的态度也是造就这一情况的致命缘由。老人们常言以前人的东西坏了去修而现代人的东西坏了却会扔掉。然而正是这看似平常的举动使中国工业久久停滞不前。时代在进步,科技日新月异,于是人们习惯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尤其中国人更从自身便追求品牌,追求新兴。人们对工匠劳动成果不再尊重,甚至淡去民族危机时的爱国之心去支持外国货,于是工匠们也只好只挣一时利益,化身商人。 中国商人已太多太多,工匠却如脱发般日渐稀少。我真心希望首先国家可以倡导人们支持国货,扶持工匠;其次国人把目光放长远,为我国工匠开辟一条道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工匠们要认清身份,担起责任与义务,真正造福人民,敬业务本!

别等N年以后,提起中国只空有一个文明古国的外号,实则一群黑心商家的无工匠国度!

44分

浮躁社会中的一抹清凉

“世界上的百年老店中,日本占三成”这样的一则新闻吸引了我的眼球。我一直以为中国是对传统老店保留较好的国家,为什么仍在营业的老店竟不及日本?直到我了解到日本手艺人的“匠人精神”。山本酱油的第三代传人山本太郎为了酿出最好的酱油竟用了一年时间去学习怎么制作最好的木桶。有人问他这是不是浪费时间,他却认为这是他对父辈们以及对顾客们的责任。这样的精神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如同一缕清风,沁人心脾。

工匠的精神便是专注于眼前手下,踏踏实实地做好职责内的事。工匠从不关心自己的产品卖的价格,只关心人们觉得哪里还可以改进。人的心思是有限的,不能用同样的热情去同时对待多件事情,工匠们便把自己的全部精力专注于手中的工件,心无旁骛,剩下的事情便交给别人。每个人如果都能有这样的工匠那么只要分工明确社会便永远不会混乱,但现在人们看到电影业赚钱快,于是不管是作家,歌手,出吃人全去当导演,最后只落得本职工作没做好,电影口碑也很差的尴尬地步。

工匠精神的首要条件便是塌下心来。面前有很多条路时,或许有的路看起来是捷径,有的路看起来又长又艰难,但你又怎么会知道这两条路有着相同的终点呢?我始终认为没有努力是没有结果的,没有任何

篇九:2016-2017北京高三期末作文汇编

2016-2017期末高三语文作文汇编

(东城)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 北京市共辖16个区,每个区都有其地理、物产、风俗等文化特征,请你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为外地游客拟定一个“一日游”的游览计划,并对游览地做简要介绍。要求:简洁,明确,有吸引力。

② 名称各异的手机解题软件,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之为“解题神器”。随着这些“解题神器”在中小学生中的覆盖率越来越高,社会上对此的争议也随之而来。请针对上述现象发表评论。要求:言之成理,自圆其说。

③《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等六部经典名著中一定有你喜欢或不喜欢的人物,请选择一个人物,写一段话表达你的感情。要求:结合人物的经历或性格。

26.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西方的光,东方的影》一文结尾作者慨叹“留给美的空间”越来越少,请以“美的空间何以越来越少”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不拘泥这篇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见解。

②为了让大家能在上下班的途中看书,前不久,一女演员在地铁里“藏”了100本书,其中还有几本中夹着她的留言。当她把“藏”书过程分享到网上后,网友们纷纷在地铁里寻找了起来??

请为自己设定一个身份(藏书者、寻书者、书??),围绕这个身份,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展开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西城)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六部经典名著以其独特的魅力,为人们所熟知。

①有很多人喜欢外出旅行时带上书。如果外出旅行需要从这六本书里选择一本,你会带哪一本呢?请谈谈你的理由。要求结合书的内容或艺术特点等,言之有理。

②这六部作品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情感丰富的人物形象。请从这六部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形象,以“ ,我看到了你灼热的心”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在横线上填写人物名字,结合书中的具体内容。

26.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纸上。

①《庄重》这篇文章,是作者的一家之言。你对“庄重”有怎样的看法?请以“也说‘庄重’”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不要局限于朱以撒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将自己的书贴上特定标签或写上几句话投放到公共场所,如咖啡馆、地铁或公园内的长凳上??无偿提供给拾取到的人阅读;拾取的人阅读之后,再以相同的方式将该书投放到公共环境中去。这就是“漂流书活动”。

每一位主人都希望自己的书被人带走,想象着它进入另一些人的世界——和他们发生各种奇

妙的联结。这样,一本流动起来的书,便有了它的故事——书的生命或人的生命,都可能由此变得不再平淡。

请根据上面的提示语,发挥想象,以“漂流书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立意自定;有形象,有情节,有创意。

(海淀)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请从“中国结、微信、灯笼、饺子、高铁”中任选三个词语,展开合理想象,描绘一个欢乐的场景。要求:描写生动,注意特定的氛围。150字左右。

②有人说: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还是手拉手。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谈谈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150字左右。

③请以“2016年,总有什么让我们无法忘怀”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150字以内。

26.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请以“都是为了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洞庭湖畔,伴随着古朴豪放的渔歌,老渔夫燃香祭拜,祈祷丰收与平安,拥有数千年历史的牧渔纳福仪式被重新演绎。今冬的小雪节气,北京的第一场雪如约而至,朋友圈一时被雪景与兴奋刷屏。不少人感叹,下雪是大自然举办的一场仪式,让我们感受到了鲜明的季节变化。

有人说,仪式不过是一种形式,其实可有可无;有人认为仪式内涵丰富,不可或缺;有人觉得,身处快节奏的社会,可以没有仪式,但不能没有仪式感??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朝阳)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4.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北京的春节庙会,有人认为是一道必不可少的风景,有人认为有种种弊端可以取缔了,你怎么看?请谈谈看法。

②请从《红楼梦》里的王熙凤、《狂人日记》里的狂人、《边城》里的翠翠、《老人与海》里的桑提亚哥中任选一个人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为其画像。

③请以“蓝天下”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25.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

①请从“嘿、哦、哈、呵、啊、哟、唉??”中选取一个词语,填充在题目空白处“ 来了??”,并以此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②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这段话能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丰台)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 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1)从下面三幅图画中任选一幅进行描绘。要求描写细致,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或精神面貌。不超过150字。

孙少平 林黛玉 桑地亚哥

(2)中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传统意象,如杨柳、菊花、鸿雁、落日等,这4个传统意象中你最喜爱哪一个,请说明理由。要求条理清晰,言之成理。不超过150字。

3《华严经》中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你的“初心”是什么?请以“不忘初心”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诗。不超过150字。

2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1《西湖的“相宜”》中说:“除少数景点外,整个湖区是免费开放的。这种智慧的举措,使得西湖更呈现一种大气和开放气度,提升了人气,反过来促进了城市的繁荣与发展。”

这段话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2今天是一个思想开放、科技发达、经济繁荣、生活多元的新时代,假如发明活字印刷的毕昇、锐意改革的王安石、千古才女李清照、知书达礼的刘兰芝、落魄潦倒的孔乙己来到今天,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请从上述5个人物中选择一个,以“假如________生活在今天”为题,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在横线上填上所选人物,完成题目;自选角度,自定立意。

(石景山)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4. 微写作(1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以下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据调查,许多大学生对其报考学校及专业缺少了解。其中,75.2% 的学生“了解一小部分”或“全不了解”,3.4% 的学生“了解”。这导致学生入学后学习兴趣不高,接近20%的学生对就读学校不满意,超过50%的学生对就读专业不满意。

①请就上述材料内容发表评论。要求言之成理,自圆其说。

②为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你去请教职业生涯规划老师。老师需要先了解你的情况,请写一段话介绍自己。要求条理清楚,言之有物。

③苏霍姆林斯基说:“选好专业,这是幸福的源泉。”请围绕“我的专业,我的幸福”,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25.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蒙古长调》叙写了蒙古民族灵魂的歌音——蒙古长调,它穿越时空,魅力永恒。但在现代工业文明的侵蚀下,蒙古长调也面临着危机。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②虽然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但人类仍然对自由飞翔充满渴望。像人类一样,世间万物何曾没有飞翔的愿望。当飞翔如愿实现,你的世界会发生怎样生动而启迪心灵的故事。 请展开想象,以“飞翔的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请在横线上填写适合的词语(自选一实物),补全题目。

(昌平)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微写作(10分)

请自选《红楼梦》的一个精彩片段,从人物、手法和语言等某一方面加以赏析。150字左右。 黛玉葬花、宝玉挨打、宝钗扑蝶、香菱学诗、晴雯撕扇、元春省亲、熙凤弄权??

26.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仪的家园,请展开想象,以“我心中的家园”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有细节,有描写。

②“初心”即赤子之心,是问道求法、向仁至善之心。不管是芸芸众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自勉,还是一个国家“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宣示,从中都看到了一种赤忱执著。 这段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不忘初心”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