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作文段子(共8篇)

来源:作文周刊网 时间:2017-04-27 03:35:30

篇一:2016高考作文最新素材

人机大战:思想的尊严只属于人类

2:0!一场史诗般的对弈引发举世关注,谷歌公司的“阿尔法狗”两度战胜世界围棋冠

军李世石,让接下来的比赛更加动人心弦。最终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但是“阿尔法狗”连赢两场,已经写下人工智能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人工智能真的会战胜人类吗?多少人在观看比赛时眉头紧锁,脑海里浮现着科幻电影里

人机大战的场景。其实,人工智能也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无论这场棋局最终结果如何,都是

人类的胜利。不过,人们的担忧,也反映出对人工智能的深层恐惧:人工智能是否有一天会在思维上超过人类、甚至取代人类?而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究竟是在创造未来,还是在召

唤恶魔?

不能不说,这样的忧虑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其来有自。人工智能在棋盘上战胜人类,“阿尔法狗”并非首次,但是与之前的象棋相比,围棋的巨大想象空间、多变的局势变换,向来

被认为是人工智能难以逾越的障碍。而今天,“阿尔法狗”的旗开得胜,不仅秀出了它的深

度学习能力,更向世界展示出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有了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支撑,人工智能

将进入蓬勃的发展期。难怪大名鼎鼎的科学家霍金教授都忧心忡忡,人工智能或将威胁人类

生存。

然而,正如段子手在事后的调侃,“我叫李世石,我和阿尔法狗最大的区别就是我赢了

我高兴,它却不会。”“阿尔法狗”确实赢得了比赛,但是它并不懂得赢了意味着什么,更

不能享受胜利的尊严与喜悦。在“可测度”的领域内,人工智能都将以其超乎想象的计算能

力超过人类,但是在“不可测度”的领域,以数学算法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就只能望洋兴叹。

这正如科学家所言,人工智能“有智能没智慧,有智商没情商,会计算不会算计”,它能在微秒之内完成百万级的乘法运算,能够存储世界上所有图书馆里面的知识,但如果要感知阴

晴圆缺的美丽、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人工智能还不如3岁的小孩。

因此,凭借围棋比赛就说“人工智能战胜人类”,显然有失偏颇,而断言人工智能将要

取代、威胁甚至控制人类,同样为时尚早。技术突变的“奇点”还没有降临,人工智能也还

不具备自我推理、自我学习、自我进化的能力。而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也远非数学算法所

能解释或取代。特斯拉在吟诵《浮士德》的过程中获得了创造交流电的灵感,亨德尔在穷困

潦倒的处境中奇迹般地创作出《哈里路亚》??人类群星闪耀时绽放出的灵感、热情与想象

力,正是独属于人类的思想特质,也是人工智能最难获得的思想能力。

不可否认,人工智能会带来颠覆性的影响,也必然会对人类的伦理道德带来巨大冲击,

但就像工业社会取代农业社会,智能社会取代信息社会也是大势所趋。放眼未来,人工智能

的产业化应用将蓬勃发展,这将是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引爆点,“智能+”也将取代“互

联网+”,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德国的工业4.0旨在打造智能工厂、智能生产、

智能物流,美国提出以智能制造实现“再工业化”的战略构想,中国也把人工智能列为“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点领域??在这场新的技术革命中,谁抢占先机,谁就能获得新一轮

产业革命的主动权。

自从英国数学家图灵提出“机器为什么不能像人那样思考”的命题,人工智能就开始进

入人类的思想。而人类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人工智能作为人类思想的产物,也将再次证

明人类的伟大。因此,无论“阿尔法狗”与李世石谁将获胜,都将是人类思想的高光时刻,

为此,我们有必要重温帕斯卡尔的这句话——“人的伟大——我们对于人的灵魂具有一种如

此伟大的观念,以致我们不能忍受它受人蔑视,或不受别的灵魂尊敬;而人的全部的幸福就

在于这种尊敬。”

“沪女逃离”反转剧的几点反思

被一顿饭吓跑的爱情故事,成为春节档最热的话题。围观者口诛笔伐、唇枪舌剑,画

面争奇斗俗,道德大棒漫天飞舞,有人怒斥“孔雀女”,有人贬低“凤凰男”,有人批判地域歧视,有人对社会现实沉重反思,从青年婚恋观、农村问题到城乡二元结构,从网民、自

媒体到传统媒体,一篇篇自我感觉良好的评说共同演绎成一场声势浩大的民意喧嚣。

然而,这场颇有思想冲击力的大戏还是穿帮了:女主角的饰演者是上海周边某省的一位

有夫之妇,杜撰这个故事只是为发泄情绪,而之后回应的所谓“男友”,则是与其素不相

识、倾情加盟的“路人甲”。新闻剧情反转已不是第一次,观众被打脸也绝非头一回,但一个吸引亿万读者、延续十余天的热点事件以这样的结局收场,还是让人口喷鲜血。我们不该

事后诸葛亮,但也绝不能一笑而过,从可资借鉴的角度出发,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首先,媒体能否引以为戒?部分媒体扮演了“推手”角色,这是事实,因此对其批评也

都无可非议。但是站在道德的高度说几句漂亮话都是容易的,但实际业务中面临的问题还是

值得讨论。比如有人批评媒体不加甄别、不辨真伪,忘记了调查与核实——新闻记者不是万能的,尤其网络的发言主体相当隐蔽,除非借助技术手段否则很难查清真相;比如批评媒体

心态浮躁,盲目跟风——在现实中,有一种操作已是常态:网帖是否真实有待考证,报道时

可以留有余地,但全民热议这是事实也是新闻。这种做法符合马克思“有机的报纸运动”还是假新闻、面对难以查证又没有官方回应的热点事件如何应对,这都值得讨论。

第二,始作俑者是否应该担责?一个生气的妻子借网络抒发情绪,这似乎并没有主观恶

意,也没有造成一个具体的受害者,但其自知引起轩然大波仍不现身澄清,让人难以接受,

而事件的影响也是难以估量。“躺着也中枪”的江西农村被冠上了愚昧落后“污名”,女主角所代表的上海女孩则引来脏水无数——可以说,这一虚假故事误导了公众,干扰了视听,

容易对读者造成认知偏差、加深固有成见,甚至激化社会矛盾。目前,我国刑法、“两高”有关司法解释、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都对惩治网络谣言有相关规定,但对于没有产生

明确危害行为、没有明确危害对象的内容仍存在概念不清、界定不明的尴尬。因此,对于今

后的网络监管,进一步明确细则、扎紧制度的笼子势在必行。

第三,这个谣言怎么会存活如此之久?公允地说,对网络发帖一一鉴别真伪,这不现

实,也没必要。但当它上升为社会议题,引发全民讨论,尤其是江西、上海等地方声誉已遭

抹黑、歪曲,并且事件细节存疑、网友质疑不断——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理应积极回

应、查名事实,澄清引导,而不是失语、缺位,坐视一条移花接木的虚假故事继续霸屏。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假故事背后有没有真问题?在剧情反转事件中,我们时常看到

一种心态发挥“神助攻”的作用——不管故事真假,问题是真实存在的。基于这种心理,核

心事实的真伪被冷落,各方热情投入,甚至义愤填膺、斗智斗勇,但是建立在虚假之上的讨

论,即便再激烈、再深刻,最后也不过是一地鸡毛、浪费口水,甚至还有不自知的危害性,

妨碍公众对真问题、真现象的关注,可谓贻害匪浅。

可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类都无法杜绝谣言——这不是悲观,但我们希望造假者

少一点,辟谣的力量再强一点、快一点。

力挺“民科”和热捧王林是同一种心态

这两天,“引力波”再次成为社交网络的热门话题。不过,这次不是来自物理学界的什

么科技新闻,而是被某营销号将5年前天津卫视的一档节目视频冠以煽动性的标题在社交网

络上传播,特别是以《5年前节目中他首提引力波,遭嘉宾嘲讽,如今他们都欠他一个道

歉》为标题热传,截止到笔者撰文,已经接近百万人观看,超过2万人为“同意枪毙方舟子

的请举手”的评论点赞。

且不论电视台将一名有争议的人诱导上娱乐综艺节目,是否符合媒体伦理。平心而论,

节目的科学嘉宾说话的方式与态度是颇有争议,有需要值得注意的地方,但站在科学的角

度,科学嘉宾在自然科学问题上的判断力还是值得信任。

仅从节目中三名娱乐明星罔顾科学嘉宾判断,却力挺郭英森,以及大量的民众几乎一边

倒地力挺郭英森来看,有理由让人为一些国人的科学素养捏把汗。尤其在五年后,这事儿又

被营销号恶意炒作后,有的名人在微博转发支持,以及众多的读者网民所表现出的力挺郭英

森的现象,凸显了我国科学教育的尴尬

郭英森作为一名“民科”,他所提出的所谓重大的“科学发现”,根本不需要什么物理

学界的专家来鉴定,只要接受过完整的义务教育的人都应该能够甄别真伪。可是,很难想象

那些娱乐明星,微博大V以及力挺“民科”的读者都是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但是他们显然在

最起码的科学素养上有所欠缺。

科学教育不是鼓吹一些科学成果,卖弄一些科学概念,而其根本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科

学思维,理解科学方法。就以“引力波”为例,这是一个理论物理学中的科学概念,早在百

年前就被爱因斯坦率先提出;前不久美国改进后的LIGO通过激光探测器首次观察到引力波

现象。它与郭英森的“引力波”概念完全风马牛不相及。虽然对于大多数民众而言,对理论

物理前沿不明觉厉,但至少郭英森的概念毫无科学含量,应该是能够甄别的。这就好比,没

吃过松露的食客,虽然不知道松露是什么味道,但店家贩卖的臭鸡蛋显然不是松露的味道。科学思维的最重要特质就是理性和质疑,对任何呈现的结论或成果,都要有理有据地予

以接受或者拒绝。所谓“理”,就是任何科学结论都应该满足逻辑上的自洽,通俗地讲就是

要“编圆了”。所谓“据”,就是任何科学的结论都应该得到事实依据的支撑。爱因斯坦提

出“引力波”,是经由严密的数学推理,在逻辑上高度自洽的科学假说;而LIGO的观察识

别则提供了事实依据的支撑。相形之下,郭先生提及的“引力波”,连概念都说不清楚,毫

无任何理据,要接受它还真需要无知无畏的勇气。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么多娱乐明星、微博大号、读者网友力挺“民科”郭英森,与前几年那么多明星权贵热捧王林大师有相似之处。而幕后炒作此噱头的营销号,显然像王

林大师一样深谙民众科学素养匮乏的现实,轻易地撩拨就能达到其网络营销的目的。科学教

育,我们亟待补上这一课。

胡蝶“破茧成蝶”

“大家好,欢迎收看《朝闻天下》,我是主持人胡蝶。”2009年7月27日,亮相央视

新闻频道早间新闻节目《朝闻天下》主播台的,是一张青春靓丽的新面孔——年仅26岁的

胡蝶就此登上中国主持界的最高舞台,靓丽“赛过范冰冰”,音色甜美如溪流,仪态端庄如

闺秀... ...

胡蝶2001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05年9月进入北京电视

台,2007年1月l日她在新版新闻栏目《直播北京》中挑起了大梁,北京电视台对她这位

新人是大力栽培,她曾参加奥运倒计时两周年、鸟巢卸载等大型直播活动,人气正处于上升

期的她被认为是有可能成为北京电视台“当家花旦”的女主持人。

可2007年3月,一直寻求自我突破的胡蝶报名参加了央视主办的CCTV第五届主持人大赛。在报名参赛的5700名选手中,胡蝶不仅与其他35名选手一同顺利进入复赛,还一举获

得了初赛的冠军。

还没来得及庆祝,一个艰难的选择突然摆在了24岁的胡蝶的面前。考虑到如果胡蝶继

续参赛,台里就有可能会失去这个已经小有名气的业务骨干,北京电视台的领导找到胡蝶,

要求她退出主持人大赛。

辞职,坚持比赛,还是退赛是摆在胡蝶面前的两个同样不舍的选项。选择辞职继续参

赛,如果比赛中发挥失常,没有机会进入央视,就会失业;即使名次靠前,也未必就一定能

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何况这次比赛强手如林,选手的水平难分伯仲,竞争异常激烈。选择

退赛,将来也能成为与中央电视台比邻的北京台的“当家花旦”,还有可能进入中央电视

台,但就要同这场中国主持界的顶级赛事告别,而且退赛的经历可能会使她永远失去参加这

项比赛的机会。

胡蝶认为只要入了主持人这一行,这辈子就应该经历一场这样的大赛磨炼。做出选择的

过程对胡蝶来说是痛苦的,她一直是坚毅果敢的人,下定决心就不会回头,她说:“大不了从头再来!”胡蝶毅然选择辞职参赛。

辞去工作投入央视主持人大赛后,为了能完成比赛,胡蝶背负着沉重的压力,经过半年

多的鏖战,2007年12月30日晚,第五届CCTV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决赛落下帷幕,胡蝶力

压众精英,最终成为总冠军。她也因此成为7年来唯一一位获得女冠军的最年轻的选手。

夺冠后,胡蝶顺利地走进了中央电视台,成为《今日亚洲》的节目主持人。她甜美的风

格让节目收视率上升不少,她播报新闻的视频截图,更成为最热门的转寄分享邮件。一名观

众表示:“看了《今日亚洲》,真是耳目一新。以前的主持人老端着架子,有距离感。她却

很亲近,把国际新闻播得很好看。”今年6月初,传闻《新闻联播》改版,而其中的主持人

也将面临调整。胡蝶被好事的网友推举出来。胡蝶等年轻靓丽的女主播成为网友们最热门的

讨论对象,胡蝶也被一些媒体报道为“央视最美女主播”。看到网友和观众力挺胡蝶,新闻

中心曾计划6月底将胡蝶从4套调整到新闻频道,让她直接主持《新闻联播》,但考虑到各

种因素,便让胡蝶先在《朝闻天下》历练一段时间。

7月27日央视新闻频道栏目全新改版,胡蝶成为了主播,胡蝶主持《朝闻天下》之

后,给其增色不少,一些人竟然改变了生活习惯,早上一定要看完这档节目才去上班。

现在看来,正是当初破釜沉舟决定继续参加比赛的举动,成就了今日的胡蝶。

人生是一场旅程,面对岔路口,每一个选择都代表着一段截然不同的未来。给你两个同

样充满诱惑的选项,并且绝不透露每个选项带来的将是什么,这就是生活。在面对人生中的

种种选择时,胡蝶告诉我们:人生就是选择,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更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

么,不想要的又是什么,明确了就不要给自己留后路,而要把自己逼上绝路,那么就会“破茧成蝶”,一飞冲天。

志存高远

他年仅42岁,却已在当今世界上最热门、最前沿的多个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全球最

大在线支付平台的创始人,制造出第一辆在商业上获得成功的电动汽车,还是全球首位成功

发射火箭的私人老板。他就是埃隆·马斯克。

马斯克的创业经历跌宕起伏、精彩纷呈。坊间流传大名鼎鼎的钢铁侠便是以他为原型改

编的。他的精彩人生里充满了让人眼花缭乱的高科技。不仅如此,他在商业运作上的成功更

是让同行艳羡不已。有人认为,他是乔布斯之后新的传奇,还有人说,他或许是下一个改变

世界的人。

1971年6月28日,马斯克出生在南非。父亲是一名工程师。马斯克10岁时就学会了

软件编程,两年后,他用他设计出的一个小游戏,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992年,在皇

后大学学习两年后,马斯克转学至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并在那里获得了经济学和物理

学的学士学位。毕业时,马斯克就已经确定了自己最想涉足的领域即互联网、清洁能源与航

空。如今这三个理想,在他不满40岁时就已统统实现。

1995年,马斯克到斯坦福大学攻读材料科学和应用物理硕士,但他只待了短短两天就

辍学了。之后他便踏入了互联网领域。马斯克与他的兄弟创建了Zip2项目,这是一个为新

闻机构开发的在线内容出版软件,很快就获得了数家企业的青睐。1999年Zip2被康柏公司

收购以后,马斯克成立了一家在线金融支付公司X.com,随后收购了Confinity公司,新公

司更名为PayPal,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网络支付公司。但他却不满足于此,随后创立了特斯

拉和SpaceX公司。

特斯拉汽车公司成立于2003年,该公司生产的ModelS型全电动汽车被媒体称为“汽车

工业的苹果”,登上美国最畅销豪华车榜单,还被评为美国最安全汽车。而这是马斯克在前

创始人研发失败的情况下接手,经过几年研发才取得的成功。随后,马斯克为了实现儿时的

太空梦,创建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但SpaceX公司研发的运载火箭在经历了3次发

射失败之后,已经把马斯克的钱消耗殆尽,让他濒临破产。但即便如此,马斯克仍然坚持进

行第4次发射。结果他这个破釜沉舟的决定成功了。因为SpaceX的火箭造价比较低,他们

赢得了全球各国的火箭商业合同更赢得了美国政府的认可。它拿到了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16亿美元的订单。

马斯克至此成为硅谷最耀眼的明星他被称为“史上最牛创业者”“最励志的企业

家”。而回顾马斯克跌宕起伏的创业史不难发现,高远的眼光、大胆的设想和孤注一掷的决

心是这位传奇企业家成功的最大秘诀。

【素材分析】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成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志存高远、前沿思

维、创新理念、不畏挫折、果敢决断,这些都是成就“最励志企业家”马斯克不可或缺的元

素。年轻的朋友不应“放过”马斯克,当努力从他身上汲取营养。

【速用名言】

1.人的理想志向往往和他的能力成正比。——英国作家约翰逊

2.只要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一切都会变得得心应手。——美国武器设计师勃朗宁 约翰·格登:全班倒数第一得了诺贝尔奖

约翰·格登正处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他穿着深蓝色和白色相间的细格子衬衫,双手抱

在胸前,收紧下巴,向诸多记者摆出一个矜持又有派头的姿势。

2012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发出通知,这位英国生物学家和另一位日本生物学

家山中伸弥,共同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可在面对镜头的时候,这位79岁的老人却把一张中学成绩报告单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在这张已经发黄的纸片上可以看到,63年前,这位生物学最高奖项的得主在生物课上排名

全班倒数第一,并且被授课老师评价为“非常愚蠢”。

“我相信他(格登)想要成为一名科学家,但从他的表现来看,这个想法简直是痴人说梦。”这位老师写道,“他连基本的生物学知识都学不会,想在这个领域有所成就完全不可

能。”

半个多世纪以来,无论是进入牛津大学攻读生物学博士学位,还是后来被誉为“克隆之父”、获得国际医学大奖拉斯克奖,格登从没忘记过这些严苛的评语。事实上,这张成绩报

告单一直被装裱在一个精致的木质相框中,并且被挂在格登剑桥大学的办公室里。

与之相伴几十年后,凭借着一枚诺贝尔奖章,这位曾经的差学生,终于顶着一头白发,

成功地回击了当年的差评。

在老师“非常愚蠢”的评价过去半个多世纪后,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表达了不同的意

见。

“这是灾难性的一学期。他的工作离令人满意还差得很远??他的各项表现都非常糟

糕,很多时候他都处在麻烦中,因为他根本不听劝告,只坚持用自己的方法。”

“我相信格登想要成为一名科学家,但从他的表现来看这个想法简直是痴人说梦??无论对于格登本人以及教育他的老师,(让他学习生物学)都是在完完全全地浪费时间。” 从那张成绩报告单的评语中,人们几乎可以想见这位诺奖得主当时令老师气急败坏的模

样。那是1949年的夏季学期,550分的满分,格登只得到231分,相当于百分制里的42

分。而他的名次,在全班18名学生中,排名倒数第一。

15岁那年,在伊顿公学全年级250名男生中,格登的生物课成绩同样排名最末。63年

后的今天,他却被评为全世界最聪明的人之一,与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共同分享生物学研究

的最高荣誉,以及800万瑞典克朗(折合人民币753万元)的奖金。

瑞典皇家科学院毫不吝啬对格登的最高评价。他们在发布的获奖评语中说,格登的研究

成果“革命性地改变了我们对细胞和组织发育的认知”。

这位差生的回击始自1962年。当时,距离老师的严苛评语已经过去了13年,他不仅没被吓到,反而在牛津大学拿到了生物学博士的学位。在博士后的研究中,他完成了一个著名

篇二:天天象上高考季:2016高考作文名师解读大汇总

高考季

更多高考政策信息

天天象上高考季:2016高考作文名师解读大汇总

2016高考早已落下帷幕,但高考作文仍被人们津津乐道,看多了段子手、键盘侠们的“花式批判”,让我们回归正途,看看名师对2016年高考作文的独家解读。

课标全国卷Ⅰ——漫画作文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

【适用地区:河北、河南、山西、江西、广东、安徽、湖南、湖北、福建】

名师解读

【审题误区】

1、(走题)要学会赏识教育。

分析:画面中有两个孩子,有的同学会误以为家长对成绩差的孩子采取的是赏识教育,并从孩子的笑容得出结论,要学会赏识教育。其实如果这个家长真的采取赏识教育,那么,孩子得55分时就不会加以责罚了。

2、(偏题)莫要鞭打快牛。

高考季

分析:有的同学看到得98分的孩子受到责罚,61分的孩子却得到褒扬,便觉得这样做对学习成绩优秀孩子是不公平的,于是总结出写作重点:莫要鞭打快牛。其实,画面中反映的是不同的家长的行为,成绩优秀的孩子的家长的确是在鞭打快牛,但这个立意却把画面中的成绩较差的孩子给忽略了。

【写作点拨】

1、紧扣内容——岂能让分数成为孩子的命根

分析:这幅漫画反映了家长们对待孩子学习的普遍现象。他们不问试卷的深浅,不问不同孩子在考试中的成绩,更不问孩子成绩之外的其它方面的情况。以为分数比上次高就是进步,分数低了就是退步;进步了就要奖励,退步了就要责罚。分数成了孩子的命根,一切唯分数论。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是对孩子的错误的教育方法,不利于孩子的成人成才。

2、结合寓意——要奖励后进,但莫要鞭打快牛

分析:为了激励后进,我们有时会想出各种举措;对于后进的进步,我们也不会吝啬溢美之词。但对于先进,却总以为理所当然;如果稍微出现一点退步,就加以责罚,甚至上纲上线。其实,进步要想再接再厉更上层楼,比那些后进者获得一些进步要难得多。进步的过程总会有瓶颈;进步的顶峰也无法超越。所以,你可以奖励后进,但莫要鞭打快牛。

3、结合寓意——对事物的评价要注意标准、方式

分析:对孩子的评价,如果只是以学习成绩的优劣为标准,教育出来的人才就不会是真正的人才;在社会生活中同样如此,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应该且必须的多元的。对孩子的教育,

高考季

也不能简单地采取鼓励或责罚的方式;比如帮孩子分析原因啊,思想疏导啊等等;在社会生活中也同样如此,对于一个人的进步或退步,我们也应该采取多种积极有效的方式去帮助促进他专业成长。

课标全国卷Ⅱ——如何提高语文素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适用地区: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内蒙古、新疆、云南、海南】

名师解读

乍看作文题,两个突出印象:一是情理之中,料想之外;二是功在考试,利在千秋。

高考季

情理之中是因为今年沿袭了去年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料想之外是因为太接地气了,让学生思考自己日日进行的事情,而且开放度高,因学生素养差异,区分度必定好,是一道好题。

语文素养是2001年《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概念,是语文的灵魂,喊了15年,学生正真关注很少,如今以高考题目出现,引导效果必定难以估计,所以既能很好选拔出语文素养好的学生,又能引导天下学生走向语文学习的正道,功在千秋啊。

这道题的任务类型是做决定式任务,需要在提到的三种途径中做出抉择,选其一。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要害是“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选其一,但在阐述道理时应通过一定文字量,与其他两条途径比较,说清自己的理由。

课标全国卷Ⅲ——小羽的创业故事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适用地区:广西 四川 云南 贵州】

名师解读

就这道作文题本身来讲,材料与生活紧密相连,关注社会民生,关注时代热点,体现了高考作文“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基本规范和要求集中体现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的“敬业、友善”。作文的基本立意已经在材料中给定,审题难度较低,培养学生对社会、人生的认识,能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因此,这道作文题,可以由果溯因,挖掘小羽成功——致富带头人的成功原因,并以此立意。当然小羽的成功有多种因素,既有创新开放,又有规则合作,更有分享与共享的时代正能量。考生可以从如何规范经济市场促进共同富、心系民众、弘扬着分享共赢精神、利人利己的双赢观念、开放的思想与在共同富裕中体现更大人生价值的时代先锋精神等角度思考并入手写作。学生如果仅抓住材料中的某一点分析,未免狭隘。

高考季

在写法上,依然可以按照新材料作文的写法,当然按照任务驱动型作文来写,依然可以成就高水平的文章,或者说今年这个作文题目偏重于任务驱动型作文。关键是能够对这个材料做理性思考和深入挖掘,结合材料进行评析,结合社会生活做深挖宽拓。

立意角度

1、分享精神成就更美好的人生,共同富裕彰显更大人生价值。

2、变“苦守”为“放手”,规范市场,遏制假冒伪劣。

3、用胸怀和眼界开拓市场;用规范为发展开路等。

4、用观念引领全新发展;创新观念,拓宽发展之路;政府可在市场规范与发展上做得更好等。

北京卷——神奇的书签/“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①《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肺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超越了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书签,与书相伴,形式多样。设想你有这样一枚神奇的书签:它能与你交流,还能助你实现读书的愿望......你与它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请展开想象,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表现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有细节,有描写。

名师解读

《“老腔”何以令人震撼》“老腔” 老腔是陕西省非常古老的汉族戏曲表演形式。长期在华阴广泛流传,分老腔、时腔两个剧种,表演方法和全国大致相同,先搭好台子、撑好"亮子",然后借助灯火,以竹签挑拨用皮革雕成的人物进行舞台表演。流传千年的老腔是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老腔的演出者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他们有着一种天生的本能,那就是从苦难中提取情趣。可以想象:高旷的原野,沧桑的老农,粗哑的嗓音,看过老腔演出的人怎能无不为之震撼呢?我想,每位观众产生的印象都应该是苍凉悲壮。

篇三:高考作文模板段子

段子——高考作文

模板

坚强不屈司马迁, 忧国忧民范仲淹。 马恩搅基不容易, 红军一走几万里。 身残志坚张海迪, 辱将韩信胯下骑。

大江东去苏东坡, 风急天高杜子美。 蓬莱文章建安骨, 安石变法反吃苦。 飘逸孤傲李太白, 屈原含泪悔自裁。

祖逖起舞因闻鸡, 江州司马泪萋萋。 黄花堆里易安愁, 庄子一部逍遥游。 囊萤映雪很辛劳, 年年最忙数三曹。

挺身挡枪黄继光, 舍身取义文天祥。 借光凿壁为读书, 鞠躬尽瘁诸葛亮。

爆破鬼才董存瑞, 勾践躺在柴上睡。 灯泡一闪爱迪生, 炫父狂魔朱自清。 晓风残月柳三变, 若虚江流水滟滟。 霸王自刎乌江畔, 东篱之内隐陶潜。 说什么东施效颦,道什么裹脚孙膑。纵然苏武牧羊,高祖屈膝;马革裹尸,昭君有意;学森报国,树人弃医;武穆刺字,廉颇负棘都乃英雄出众;纵然后主多情,纵然雨巷悠悠,纵然王师北定中原日,金牌急召岳飞还,但多年考场劳累,童鞋们不觉得他们该休息一下了么?不想千篇一律,就早些避开他们吧!

篇四:2016高考作文热点素材 高考作文备考新作文素材

2016高考作文备考新作文素材

目 录

1. 一周语文

2. 快播案:法治和舆情当以正义为交点

3. “黑老大成人大代表”是黑恶基层渗透

4. 婚检验出艾滋,医院岂能向配偶隐瞒

5. 甘阳被打,没有理由叫好

6. 微言大义

7. 民意调查怎会有“标准答案”

8. 王欣是互联网“混沌年代”的代表

9. 大国政治退潮后的中东乱局

10. 摇滚变色龙人生已足够传奇

11. 鲍伊用什么影响中国?

12. 化解医保支出压力,别先打民众主意

13. 转“卖”疾病类贴吧,给医托钻营之机

14. “直播造人”:二次元也不能挑战法律

15. 一个大学院长的权力有多大

1. 一周语文

●聊天时我脑内的弹幕已厚到看不见人了

释义:语出知乎,讨论“跟没常识的人聊天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时,知友卜生发言:“1、这个世界上比憋屎憋尿更难受的是憋住不翻白眼;2、聊天时我脑内的弹幕已厚到看不见人了”。“脑内弹幕”一词实新鲜别致——像“腹黑”的视觉版?像“吐槽”的加强版?●手癌

释义:网路熟词,特指那种在用手机或PC打字时经常手误,不是打错字,就是表错情,不是发错言,就是说错话、办错事??情急是原因?事儿多是原因?多任务是原因?又或者,食指半径过大也是原因之一?

绿色泡泡

释义:“所谓的‘绿色泡泡’其实指的是苹果的短信处理方式。当iPhone通过苹果的iMessage服务成功把短信发送到另一台iPhone上时,文本框所显示的背景颜色是蓝色??当iPhone向非iPhone用户发出短信时,文本框的背景色就会变成绿色——但有些人却十分厌恶这种绿色”。“绿色泡泡”与“蓝色泡泡”间这种由手机设定引发现实歧视,反证出技术本身也隐含人文基因?

●愿快递最快到达你手中

释义:语出饭友王金牙儿:“据说辞旧迎新之际必须要感性,必须要逼格,必须有淡淡的唏嘘与温情。好吧,2016年,愿快递最快到达你手中,愿承诺与爱不再被辜负,愿所有初心坚定依旧,愿树和云层摇曳生长,愿目光与街角洒满温柔,愿你的旅途上,有山川、大海、歌赋,而爱的人,就在你的身旁”??这类年末祝福多半应景应时而来,多半会虚虚虚成鸡汤,而这一则务实到有“快递”,务虚到有“歌赋”,虚实兼备,喜欢。

我一直在找借口喜欢这个世界

释义:语出编剧史航微博,岁末年初,心绪繁复多端,史航这则戏言般的“找借口”,让人更多唏嘘喟叹。整个句子将“喜欢+世界”这个动宾词组框定于“借口”的限定之中,其勉强、为难直至勉为其难缓慢洇出,打湿我们心里趋向无限辽阔的不甘和不屑,搅拌在一起,滋味繁复难言。

2. 快播案:法治和舆情当以正义为交点

快播案上舆情、技术与司法交织的局面,对网络时代的司法践行提出要求:要秉持司法独立公正审判,也要主动向公众释疑。

■ 社论

连日来,作为2016年“互联网开年第一案”的快播案庭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庭审控辩双方表现的社会评价、技术中立能否成为有效抗辩事由,及由本案衍生出来的网络实名制、未成年人保护和制定技术标准的讨论等等,都汇聚成强烈司法民意不断激荡于网络舆情之中。

快播案进入公共空间后引发巨大社会反响,既跟快播的用户基数有关,也跟司法公开程度和网络传播技术的发达休戚相关:正是“长镜头”全方位的庭审直播,为公众围观这场总时长达20多小时的“司法大剧”提供了窗口,互联网+法治传播的技术让庭审变为法治的讲堂。

自从该案跨越“公开”门槛,就无可避免伴随着多元化解读。就现在而言,庭审上的有些“语录”在网上被编成了段子,也有人就问题分析问题;有人基于生活体验和身份立场去说事,也有人从网络技术伦理层面探讨技术便利性的“正确用途”与网络技术产品道德??

这也折射出了人们特别是网民的法治认知地貌的坑洼不平。

毫无疑问,讨论与争议也是促使司法个案实现“看得见的正义”的动力。但也要看到,凝结在该案上的技术与法律因素,有些有着专业知识的门槛,这些既无法完全跟现实舆论环境隔绝,也不可能被舆情左右,抑或是把法律问题道德化。像被告人是否有罪、罪轻罪重,这些在司法范畴内的事宜交给司法裁决。而庭审网络直播的本质意图,也是通过舆论监督确保“司法归司法”、不受干扰,而不是呼吁偏离法治理念的“网络审判”。

像该案中,公众对网络技术的理解,成了影响其是非判断的重要因素。很多网民轻易会接受“快播只是个播放器”的判断。技术本身的工具性,使其天生就拥有在法律上的“中立性”,近年来国内外的很多判例中,都将技术中立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豁免责任的主要抗辩事由。

但技术中立也存在法律、道德上的界限。现在很多网络技术领域专业人士倾向于认为,快播主要是利用P2P技术的播放平台,按照点击量把“热门视频”的缓存,存储于自己两千个服务器之中,再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推荐和搜索向用户加以展示。这让快播从中立的播放器变为了实际上的传播者。从法律层面看,一旦相关资源涉嫌违法,快播很难规避法律责任。事实上,快播的技术构成与云盘、即时通讯工具、邮箱等传播方式不同,后者的服务器不会主动抓取用户上传的资源,也不会将用户的资源以“缓存”方式存储提供给第三人,而快播会。

而此案的最终走向,也终究要依托于技术本身判断,置于法律视野中考量,以确保公平正义。审判公开,其实也是确保公平正义的方式,但其公开目的不止于此,还在于面向社会的普法教育。对公众而言,既然像快播这类案件有很强的专业性,超出一般人的知识范围,司法机关在秉承公开、独立审判的同时,就应借助互联网+的传播手段,用专业知识主动、及时给公众释疑解惑,让其判决被信服。

说到底,快播案上技术与法律、舆情与司法交织的局面,是对网络时代的司法践行提出的要求:既要在接受舆论监督中,秉持司法独立公正审判,也要及时回应舆论关切,多向公众释疑,这样,才能让正义成为法治和舆情的交汇点,也能让公众观念跟法治理念间得到更多磨合。

3. “黑老大成人大代表”是黑恶基层渗透

宪法确认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变成黑老大的“一言堂”,个中暗含的黑恶势力基层渗透路径,必须斩断。

■ 观察家

据新华社报道,山西吕梁市方山县张志雄黑恶势力团伙案日前提起公诉。从该案披露的情况看,黑恶势力首脑张志雄的行为让人触目惊心:他在银行工作期间,打跑央行方山县支行行长,并当众侮辱、戏弄新行长致其任命未能进行;抢夺矿山企业,逼迁本地村民;还公开操纵民主选举,强行掌控村务公章??而这位长期组织黑恶势力团伙、操纵基层政权、四处横行霸道的黑老大,却还是经选民选举产生的县人大代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规定,人大代表应当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这就说明,代表必须是守法模范,不管是在履职过程中,还是在日常活动中,都应是守法模范。可当选县人大代表前,张志雄就已成为当地有名的黑恶势力。对这样一个动辄蓄意滋事、还曾暴力抗法、有多次重大违法行为的人,能被提名为候选人,且能够顺利当选,确实让人难以理解。按照选举法的规定,县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而要想当选为一名县级人大代表,必须要经过选民提名、选民小组讨论协商甚至预选方式确定候选人、正式投票差额选举等多个程序。如果选举过程真能完全尊重选民意愿,依法进行,根据张志雄当时的所为,他

篇五:【大象舆情】2016高考作文大集锦

【大象舆情】2016高考作文大集锦 快来吐

槽吧!!!

导语:

2016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作文题目新鲜出炉。6月7日中午,高考语文结束之后,各省份的高考作文一度霸屏,快来看看你的家乡出了什么题目吧。

一、舆情综述

6月7日是高考第一天,中午语文考试结束后,各省份的高考作文题目陆续在网上流传,成为关注的焦点。

2016年高考语文作文共10道试题,题型以材料作文为主,其中3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另外7道由北京(两套,2选1)、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市命制。

二、媒体报道

(一)关注度走势

(信息来源于大象舆情监测系统)

从关注图可见,语文考试前,已经有少量关于高考作文的预测等报道。而在6月7日11时,报道量达到首个峰值,为965条。此时多为关于作文题目内容的报道,随后对题目的各种评论、观点以及作文解析等等逐渐出现。在6月8日8时,报道量再次达到峰值,为860条。

(二)各平台报道量 (信息来源于大象舆情监测系统)

据大象舆情监测系统显示,

截止6月8日14时,关于2016年高考作文的报道达718718条,其中微博平台是传播的主要途径,相关信息达67万余条。其次,新闻媒体、各大网站及微信平台的报道量比较大。

(三)媒体关注度

(信息来源于大象舆情监测系统)

在关注度统计图中,不包含微博数据,则今日头条、新浪网、大众网对高考作文的关注较多。今日头条以2856条报道远超其它媒体。

(信息来源于大象舆情监测系统)

在饼状图中,可以明显看到,再对高考作文报道排名前十的媒体中,今日头条占比达49.3%,占据近半壁江山。

三、各省份高考作文

全国卷Ⅰ(适用于:河北、河南、山西、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安徽)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文章。

全国卷Ⅱ(适用于: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内蒙古、新疆、陕西、重庆、海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

课堂有效教

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全国卷Ⅲ(适用于:广西、云南、贵州)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北京卷(二选一):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胸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

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②书签,与书相伴,形式多样。设想你有这样一枚神奇的书签:它能与你交流,还能助你实现读书的愿望??你与它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请展开想象,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上海卷: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浙江卷:

亚马逊创始人Jeff Bezos在普林斯顿大学2010年毕业典礼上讲到: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 ,而选择比天赋更重要。

江苏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字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

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山东卷:

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旅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天津卷: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络空间中汲取知识;你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著;你也可以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圣今贤对话的乐趣??

当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

四、网友观点

“你确定这不是段子手出的题吗”“你确定这不是小学生出的题吗”??2016年高考作文题在各大网站及各种微信公众号中一露脸,网上写作文的、吐槽的、点评的马上出现。 (信息来源于大象舆情监测系统)

1.作文题目偏难(33%)

@可耐的晓晓迎:幸好今年不是我高考呢,太难了吧。

篇六:2016高考作文热点素材 高考作文备考新作文素材

2016高耂作文备耂新作文素材

目 彔

1. 一周语文

2. 快播案:法治和舆情当以正义为交点

3. “黑老大成人大代表”是黑恶基层渗透

4. 婚检验出艾滋,医院岂能向配偶隐瞒

5. 甘阳被打,没有理由叫好

6. 微言大义

7. 民意调查怎会有“标准答案”

8. 王欣是互联网“混沌年代”的代表

9. 大国政治退潮后的中东乱局

10. 摇滚变色龙人生已足够传奇

11. 鲍伊用什么影响中国?

12. 化解医保支出压力,别先打民众主意

13. 转“卖”疾病类贴吧,给医托钻营乊机

14. “直播造人”:二次元也不能挑战法律

15. 一个大学院长的权力有多大

1. 一周语文

●聊天时我脑内的弹幕已厚到看不见人了

释义:语出知乎,讨论“跟没常识的人聊天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时,知友卙生収言:“1、这个世界上比憋屎憋尿更难受的是憋住不翻白眼;2、聊天时我脑内的弹幕已厚到看不见人了”。“脑内弹幕”一词实新鲜别致——像“腹黑”的视觉版?像“吐槽”的加强版?●手癌

释义:网路熟词,特指那种在用手机或PC打字时经常手误,不是打错字,就是表错情,不是収错言,就是说错话、办错事……情急是原因?事儿多是原因?多仸务是原因?又或者,食指半径过大也是原因乊一?

绿色泡泡

释义:“所谓的‘绿色泡泡’兵实指的是苹果的短信处理方式。当iPhone通过苹果的iMessage服务成功把短信収送到另一台iPhone上时,文本框所显示的背景颜色是蓝色……当iPhone向非iPhone用户収出短信时,文本框的背景色就会变成绿色——但有些人却十分厌恶这种绿色”。“绿色泡泡”与“蓝色泡泡”间这种由手机设定引収现实歧视,反证出技术本身也隐含人文基因?

●愿快递最快到达你手中

释义:语出饭友王金牙儿:“据说辞旧迎新乊际必须要感性,必须要逼栺,必须有淡淡的唏嘘与温情。好吧,2016年,愿快递最快到达你手中,愿承诺与爱不再被辜负,愿所有刜心坚定依旧,愿树和云层摇曳生长,愿目光与街角洒满温柔,愿你的旅途上,有山川、大海、歌赋,而爱的人,就在你的身旁”……这类年末祝福多半应景应时而来,多半会虚虚虚成鸡汤,而这一则务实到有“快递”,务虚到有“歌赋”,虚实兼备,喜欢。

我一直在找借口喜欢这个世界

释义:语出编剧史航微単,岁末年刜,心绪繁复多端,史航这则戏言般的“找借口”,让人更多唏嘘喞叹。整个句子将“喜欢+世界”这个动宾词组框定于“借口”的限定乊中,兵勉强、为难直至勉为兵难缓慢洇出,打湿我们心里趋向无限辽阔的不甘和不屑,搅拌在一起,滋味繁复难言。

2. 快播案:法治和舆情当以正义为交点

快播案上舆情、技术与司法交织的局面,对网络时代的司法践行提出要求:要秉持司法独立公正审刞,也要主动向公众释疑。

■ 社论

违日来,作为2016年“互联网开年第一案”的快播案庭审,成为社会兲注的焦点。庭审接辩双方表现的社会评价、技术中立能否成为有敁抗辩事由,及由本案衍生出来的网络实名制、未成年人保护和制定技术标准的讨论等等,都汇聚成强烈司法民意不断激荡于网络舆情乊中。

快播案迚入公共空间后引収巨大社会反响,既跟快播的用户基数有兲,也跟司法公开程度和网络传播技术的収达休戚相兲:正是“长镜头”全方位的庭审直播,为公众围观这场总时长达20多小时的“司法大剧”提供了窗口,互联网+法治传播的技术让庭审变为法治的讱堂。

自仍该案跨越“公开”门槛,就无可避克伴随着多元化解读。就现在而言,庭审上的有些“语彔”在网上被编成了段子,也有人就问题分析问题;有人基于生活体验和身仹立场去说事,也有人仍网络技术伦理层面探讨技术便利性的“正确用途”与网络技术产品道德……

这也折射出了人们特别是网民的法治认知地貌的坑洼不平。

毫无疑问,讨论与争议也是促使司法个案实现“看得见的正义”的动力。但也要看到,凝结在该案上的技术与法律因素,有些有着专业知识的门槛,这些既无法完全跟现实舆论环境隑绝,也不可能被舆情左右,抑或是把法律问题道德化。像被告人是否有罪、罪轻罪重,这些在司法范畴内的事宜交给司法裁决。而庭审网络直播的本质意图,也是通过舆论监督确保“司法归司法”、不受干扰,而不是呼吁偏离法治理念的“网络审刞”。

像该案中,公众对网络技术的理解,成了影响兵是非刞断的重要因素。很多网民轻易会掤受“快播只是个播放器”的刞断。技术本身的工其性,使兵天生就拥有在法律上的“中立性”,近年来国内外的很多刞例中,都将技术中立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豁克责仸的主要抗辩事由。

但技术中立也存在法律、道德上的界限。现在很多网络技术领域专业人士倾向于认为,快播主要是利用P2P技术的播放平台,按照点击量把“热门视频”的缓存,存储于自己两千个服务器乊中,再通过直掤或间掤的掦荐和搜索向用户加以展示。这让快播仍中立的播放器变为了实际上的传播者。仍法律层面看,一旦相兲资源涉嫌远法,快播很难觃避法律责仸。事实上,快播的技术构成与云盘、即时通讯工其、邮箱等传播方式不同,后者的服务器不会主动抓取用户上传的资源,也不会将用户的资源以“缓存”方式存储提供给第三人,而快播会。

而此案的最终走向,也终究要依托于技术本身刞断,置于法律视野中耂量,以确保公平正义。审刞公开,兵实也是确保公平正义的方式,但兵公开目的不止于此,还在于面向社会的普法教育。对公众而言,既然像快播这类案件有很强的专业性,超出

2016高考作文段子

一般人的知识范围,司法机兲在秉承公开、独立审刞的同时,就应借助互联网+的传播手段,用专业知识主动、及时给公众释疑解惑,让兵刞决被信服。

说到底,快播案上技术与法律、舆情与司法交织的局面,是对网络时代的司法践行提出的要求:既要在掤受舆论监督中,秉持司法独立公正审刞,也要及时回应舆论兲切,多向公众释疑,这样,才能让正义成为法治和舆情的交汇点,也能让公众观念跟法治理念间得到更多磨合。

3. “黑老大成人大代表”是黑恶基层渗透

宪法确认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变成黑老大的“一言堂”,个中暗含的黑恶势力基层渗透路径,必须斩断。

■ 观察家

据新华社报道,山西吕梁市方山县张志雄黑恶势力团伙案日前提起公诉。仍该案披露的情冴看,黑恶势力首脑张志雄的行为让人触目惊心:他在银行工作期间,打跑央行方山县支行行长,幵当众侮辱、戏弄新行长致兵仸命未能迚行;抢夺矿山企业,逼辿本地村民;还公开操纵民主选丽,强行掌接村务公章……而这位长期组织黑恶势力团伙、操纵基层政权、四处横行霸道的黑老大,却还是经选民选丽产生的县人大代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觃定,人大代表应当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这就说明,代表必须是守法模范,不管是在履职过程中,还是在日常活动中,都应是守法模范。可当选县人大代表前,张志雄就已成为当地有名的黑恶势力。对这样一个动辄蓄意滋事、还曾暴力抗法、有多次重大远法行为的人,能被提名为候选人,且能够顺利当选,确实让人难以理解。按照选丽法的觃定,县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掤选丽产生。而要想当选为一名县级人大代表,必须要经过选民提名、选民小组讨论协商甚至预选方式确定候选人、正式投票差额选丽等多个程序。如果选丽过程真能完全尊重选民意愿,依法迚行,根据张志雄当时的所为,他

篇七:2016届高考作文主题分类审题训练

2016届高考作文主题分类审题训练

文化类

(一)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我又不是人民币,怎么能让人人都喜欢我?!”

“鉴于国内油价不断上涨,国家决定成立新的产油企业以打破垄断遏制油价。现在共有四家成品油生产企业: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以及中地沟油。” 这是风靡荧屏、网络的“周立波语录”。语录主题分散、重心游移,“没有风格,只剩腔调”,“语不惊人死不休”。但是,这些靠庞大的幕后团队由网上流行的“段子”整合而成的语录,却因聚集当下周遭社会、生活、情感的一切“桥段”——调侃、恶搞、社会情绪、人间乱象、流言飞语、流行时尚、恶性事件而迅速“走红”。

【审题提示】

这是一则现象类的新材料作文,需要对材料中提及的“周立波语录”迅速走红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要注意的是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倾向性“语录主题分散、重心游移”,“聚集当下周遭社会、生活、情感的一切‘桥段’——调侃、恶搞、社会情绪、人间乱象、流言飞语、流行时尚、恶性事件”。可联系类似的现象,探究此类现象产生的根源、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素材链接】

1、作文材料源自于2011年5月7日《人民日报》李舫的文章《从“娱乐至死”到“愚乐至死” ——“文化批评,我拿什么拯救你”》。

2、“周立波语录”代表的是一种文化批评,而文化批评水准的高低,关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观照、文化反思、文化发展的能力。

3、这一现象的产生与科技的高度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个个都是通讯社,人人都有麦克风”,科技的高度发展改变了信息的发布方式,让每个人平等地拥有了发布信息的权力,其中有一种不正常的倾向,就是某些文化批评不是以追求真理为目的,而是更多围绕某种需要而展开。一极是过度吹捧,一极是一味谩骂。过度吹捧,毫无疑问不足取。一味地谩骂,把批评等同于骂,打冷枪、出冷拳、打群架,同样有巨大的危害。

4、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认为“现在文化不仅表现为一种热热闹闹的浅层化,还存在着明显的文化被滥用的情况。当任何东西都可以冠上文化的时候,实际上,文化被消解得差不多了。”

5、当失语、乱语成为常态,评论也就逐渐失去了自身的独立品格,甚至“受雇”于商业利益,为人吆喝,变相炒作,抢夺眼球,制造卖点,文化不再是尊严的存在。

6、要警惕“群体盲思”和“信息茧房”。 如果信息聚合和文化判断失当,人们很快就会失去理性,人群很快就会变为暴徒。

7、在一个信息超负荷的时代里,人们对信息的随波逐流很容易使自己退回到信息封锁时代的偏见。

8、文化批评存在的价值在于它更关注人性、关注当下、关注实践,关注日常生活的审美判断和意义识别,关注文化工业、文化市场、大众文化以及中国现代化模式,这些标志着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意识与参与意识的重新凸显,标志着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参与意识。

9、人类文化上的每一小步,都是通向自由的一大步。历史上文化的昌盛也总是伴随着批评的活跃。文化兴盛,则言路畅通,批评健康的时代一定也是文化繁荣

的时代。与往昔相比,文化批评今天有了一个更宽容的空间,如何不辜负这个空间,主动维护文化和批评的纯净,主动抵制人情的诱惑、商业的诱惑、名利的诱惑,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10、积极健康的文化批评的价值在于,批评家们不应仅仅徜徉于文化舞台的聚光灯下,更应该跋涉于文化思想的边界、人类精神的顶峰。

11、今天的时代是文化走向繁荣和发展的时代,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我们对批评家的约束越严格、他们的自律性越高,就说明他们需要担负的文化责任越重大。

12、批评家应该通过跟文化作品、文化产品、文化环境的相互砥砺、相互应对和相互磨合,规范文化批评的法则和样式,预言中国文化未来的发展前景和路向。

(二)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材料一:温家宝在同济大学对师生们的即兴演讲中讲到: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材料二: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大门上的横幅上这样写道:只有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活着,这个国家才活着。

【审题提示】

这是一篇多则材料构成的新材料作文,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自有着不同的深刻内涵,现在将两则材料放在一起,是希望能够将两者结合起来思考,揭示两则材料内在的深层次的联系。

温家宝的话告诉我们:民族的希望与未来与这个民族有一些仰望和关注天空,即能够放眼世界、瞩目未来、有远大理想的人密切相关。

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大门上横幅中的“活”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活着,就意味着文化和历史在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没有创新、没有发展,那样的文化是没有生命的,如同死了一般,如果这样,那么以文化和历史为支撑的国家也将不复存在。

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关心国家命运,继承、创造、发展着国家的文化和历史,这样国家、这样的民族才能坚实和牢固地立足于世界,并与世界一同走向美好的未来。

【素材链接】

1、温家宝在上海对同济大学学生即席演讲时,他先引用一句哲言(黑格尔):“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然后深情地说:“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的人。”这席话,语重心长,令人感奋。

2、仰望和关注天空,就是要不局限和拘泥于个人或本民族的一己私利、一席之地。个人或单个民族与所处的世界总是相辅相成的,既是世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又在世界中发挥着积极和能动作用。要与世界和谐相处、携手共进,任何时候,就不能仅是关注、凝视鼻子底下的那么一小点、脚下的那么一小块。只有心胸开阔、目光远大,才是世界所共同崇尚和尊敬的。

3、文化部前任部长孙家正有一句名言:“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

4、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远没能达到这个境界,没有与我们的物质产品一路同行。一般说来,发达国家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发展中国家主要是消费者;发达国家

是文化消费的引领者,发展中国家更多是扮演追随者。因此,在文化建设领域,我们面临着从世界市场走向世界工厂、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双重任务。

5、我们有长城、运河、兵马俑,举世闻名;我们还有京剧、昆曲和越剧,有口皆碑。但应该清醒地看到,这首先是祖宗的光荣,其次才是后人的骄傲。假如不能创造出同样灿烂的当代文化,我们的文化就有可能中断,变成一种博物馆的文化。只有创新才能赢得历史,赢得时代;只有创新才能赢得大众,赢得世界。

人生类

(三)约翰?堂恩曾说:“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必须是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 对此材料你有何想法?请联系实际写一篇作文,要求不少于800字,诗歌除外。

【审题提示】

立意角度:可以强调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可以突出公民的责任感、普世意识。 对“最坚固的岛屿”的定义要明晰,然后阐明“成为大陆的一部分”的内涵,即强调两者之间的关系。

可联系现实生活中过分张扬个性的人生观,联系毕淑敏的《我很重要》来辩证分析;也可联系日本地震后有网友叫嚣“日本遭天谴”的谬论,指明日本的地震实质是全世界的灾难。

(四)“抑”是“向下压,压制”,也可以指一种抑制状态;“扬”是“高举,往上升”,也可以指一种昂举状态。音乐有抑扬,文章有抑扬,自然万物有抑扬,社会百态有抑扬,人生有抑扬??

关于“抑扬”,你有什么经历和见闻?有什么感受和体验?有什么感悟和见解?请根据上述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审题提示】

这是一个关系型的材料作文,首先要理解“抑”与“扬”的含义,材料第一段实际上已经有所交代。问题是这种阐释对考生而言是抽象的。考生必须把它具体化:把道理与自己的“经历和见闻”“感受和体验”“感悟和见解”联系起来。这是作文立意的核心所在。比如,社会要和谐发展,总是要惩恶扬善,总是要打击假丑恶,弘扬真善美;自然界花开花落,春荣冬枯,丽日晴空与雨雪霏霏,无不渗透着某种“抑扬”哲学;人生也是一样,有春风得意的时候,也有情志受挫的时候,对学生而言;父母的唠叨,老师的要求学校的规定很多情况下是“抑制”性的,也会与内心里张扬个性的愿望发生矛盾,所以人生就是正确处理抑扬面对抑扬的过程。从健康的角度将,人不能长时间处于被压抑被抑制的状态,也不能一直处于高度兴奋的高潮状态,而应该张弛有度,抑扬有律。

教育类

(五)有个四五岁男孩,平时总爱反着穿袜子,父亲有时帮他把袜子好好地穿上,他还要自己脱下来,再翻个面穿上去。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没想到他竟理直气壮地说:“袜子是我在

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

要求:①自选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立意参考】

1.儿子角度(关键词:自知、适合自己、坚持自己的做法、亲身体验)

与儿子角度相关的关键语句是“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这应该是本次作文立意的关键句。审题的核心要素是如何看待自我行为,“自己”一词为立意的关键点。当然,对于表现出不健康思想的文章,即使紧扣“自己”这一角度,教师也要从严扣分。从另一个角度看,材料还有一个如何看待他人与外物的角度,这就给学生留下了辩证思维的空间。

解读此关键语句,可有以下立意:

(1)为自己而活(不必活在别人的眼光下);(2)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3)勇于打破常规,选择适合自己的;(4)只要适合自己,就应该被尊重;(5)坚持符合自己发展的做法;(6)人生如人穿袜子,苦乐自知;(7)别人只是观众;(8)快乐的感受因人而异;(9)实践出真知,行不行要靠亲身体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10)人要根据需要去控制物,而不能成为物的奴隶。(物的价值在为人所用,而非为了好看。)

2.父亲角度(关键词:别人的感受、合乎习惯常规、站在孩子的角度)

与父亲角度相关的关键语句是“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父亲想引导孩子照常规穿袜,孩子却不听从,父亲生气也是人之常情。但父亲也不能不尊重孩子感受,不能一味要求孩子按惯例做事。毕竟,孩子的做法是建立在真实感受上的,看似违反常规,却不违反常理,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作为父亲有必要予以尊重,这对培养孩子的个性很重要。孩子的童真不应该被扼杀,只要孩子的举动不违背常理,只要适合其成长轨迹都应该被理解、尊重、甚至引导、鼓励。因此,面对孩子的另类表现,家长怎样处理就是一门成长教育的高深学问。 解读此关键语句,可有以下立意:

(1)教育孩子时要尊重孩子的真实感受,因势利导;(2)人要努力适应、遵守社会规范(我们的行为举止要合乎习惯,顺乎常规。)(3)要多考虑他人感受。

3.综合角度

人既要保有本真,尊重自我;又要努力适应社会规范。

写作要求中明确规定,可以从材料中自选角度立意,因而可从男孩的角度切入立意,也可从父亲的角度切入立意,也可综合男孩及父亲的观点立意。对人物观点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言之有理即可。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

华东师大二附中应届毕业生孙恺文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面试时有一段精彩的问答——

问:列出上一年里你最喜欢的几部著作。

答:《论语》、《诗经》、《鲁迅短篇小说选》、《2000年民歌集》。

问:列出你经常阅读的印刷物或电子出版物。

答:《时代杂志》、《新闻周刊》、《维基百科全书》、《法国世界报》。 问:列出上一年里你最喜欢的电影、表演、展览会、音乐会及各种演出。答:《哈姆莱特》、两部易生戏剧、《超级笨蛋》、《埃及博物馆》、《卢浮宫》、《血钻》、《无间道风云》、《卢旺达饭店》、《阳光小美女》、《辛普森一家》、《越狱》。

材料(二)

“在我面试(复旦大学自主招生面试)的那一组,我问了所有学生一个共同的问题:读过些什么书?但他们给出的答案让我太失望!所有学生报出的书名要么与教材相关、要么是老师规定的、要么就是四大名著,只有一个学生的答案超出了四大名著的范畴:《悲惨世界》。”

【审题提示】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而且有两则材料,虽说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但作文立意的确定应以上述两段材料的共同的“意”为基础。材料(一)材料(二)形成鲜明的对照,且发人深思。中外不同的大学面试时所问的问题何其相似,可学生的回答却大相径庭。面试问题的接近,说明中外大学都十分看重学生的课外积累和经典的阅读,而学生截然不同的回答则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忽视经典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审题时应从这一现象出发,深入思考其产生的原因,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立意】

1、可以从应试教育的弊端及教育制度入手,谈经典阅读走进课堂的重要性。

2、可以从中外大学招生面试题目的共性出发,谈新型的人才观或中学通识教育的重要。

3、也可以从社会的大环境入手,从家庭教育入手,谈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的重要性。

4、还可以从学生自身出发,谈经典阅读应成为发自内心、提升素养的一种精神需求。

【素材链接】

1、面试结束后,一名经济学院的考官感叹:“可能学生负担太重了,他们的阅读范围真的很小。”

2、日常的语文教学也以应试为目的,大多是“速成式”的“短平快”,常常败坏了学生的读书胃口,塞满了自我学习的时间。表面上功课优秀,实际上与文学与文化名著绝缘,很多同学是高中毕业了,却仍然没有学会读书,没有读书的方法和审美意识。

3、在今天这个大众文化盛行的时代背景之中,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语境对传统语文教育尤其是经典阅读是一种冲击。

4、经典阅读可以增强语言感知、培养思维能力、提高写作能力、丰富人的心灵,提高人文素养。

5、 “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懂得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博尔赫斯)

公民意识类

篇八:2016高考漫画作文

高二语文材料

何以高处不胜寒 董越(北京大学)

人处于世间,恰如蜉蝣渺于沧海。是选择做一只曳尾游鱼,乘兴而来,了然自适;还是选择做那一跃龙门的锦鲤,追求飞黄腾达的掌声与荣耀;这无非是“人生得意须尽欢“和“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两种人生态度。是否大鹏就一定要一飞冲天,翔于九天之上?是否可登高处,便要永居于高,一旦拾级而下,便要为世之不齿?

不知从何时起,“优秀“就像一种标签,一旦被贴上,就难以摘下,甚至成为一种责任。得了一百分的孩子,成绩优异似乎就成了他的责任,稍有失误,即使仍有不错的成绩,也是被谴责的对象。而曾经不及格的孩子,自然而然被贴上了“六十分万岁”的标签,只要刚刚及格,便会得到褒奖。这种评价标准表面上是对”超越自我便是胜利“的摇旗呐喊,但更进一步,这样的评判是否对那些身居“高处”的人太过不公。为何一日为高,就要终身为栖身高处而不懈努力?为何“高处”就一定要“不胜寒”?

不得不承认这世上的偏见依旧存在,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虽随着各种政治活动和社会问题不断被推翻,社会秩序在不断地向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但我们往往会忽视,这社会对优秀者的偏见。这种偏见被“能者多劳”不断地粉饰、放大,成为优秀者一定要做成大事的筹码。社会的这种期盼使得被冠以“优秀者”标签的那类人,永远被戴着“只能得一百分”的镣铐,甚至稍有不慎,便被裹挟到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众矢之的。而这种偏见,却恰恰容易被期待与希望粉饰,成为高处不胜寒的元凶。

在百度搜索栏中输入“北大学生”或是“高校学生”,仅从其搜索条中自动跳出的结果,便可以看出这社会中对于大学生群体,尤其是高校大学生的偏见与恶意。近年来的新闻噱头中,标题党屡见不鲜:“北京大学学生军训惊现低头族”、

“北大学生卖猪肉”、“清华毕业难找工作”、“北大博士做中学老师”、“被埋葬的北大精神”。这些新闻报道无一不点击量数万,成为社会大众舆论的话题,“北大”、“清华”被看成是“本应有所作为的一类人”而因“卖猪肉”、“做村官”、“当老师”而被冠以没出息、浪费资源的体现,这种想法何尝不是社会的悲哀。这对已经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成人来说,可能只是人茶余饭后的消遣,而当这种议论被尚未有判断能力的孩子来说却影响深远。当有一个孩子问你“我学习有什么用,读完北大的不还是去卖猪肉”的问题时,社会就应该反思,这些所谓的言论究竟是一些不成功的人在自我安慰,还是说这世上所有的北大人就一定要走传统的从官求仕路,来追求传统意义上的成功?

社会只看到北大学生卖猪肉,却没有看到其公司已经做成了产业链,上市市值已达130亿元;只看到北大博士做老师,却没有看到其在边远山区桃李芬芳,收获人生价值;只看到了“军训惊现低头族”,却不知道大多数的学生是用读书来打发休息时间。先放下人们所没看见的“后半句”而言,即使这些人没有收获后半句,“卖猪肉”、“当老师”、“就业难”是否就应该作为大学生失败的标准吗?优秀与否的确应为社会大众的普适价值,但这样的标准是否太过表面、太过庸俗了呢?

能够拿到满分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束缚,可以拿来证明自我,而不应被用来框定未来。这世上对高处者有过多的期待,表面上是重视,内里则是被粉饰的偏见和伤害。

人生本就是拾级而上的,期待高者的再登高峰本是无可厚非。但人们却常常忘记路上那沟沟壑壑与岔路丛生。究竟走什么道路才算成功,却难成定论。说不定一味地爬高,走到末了成一处悬崖;而高者恰逢其时地下了几重台阁,也可能见到看到不为人知的美景。你可能为他停在半山腰而止不住惋惜,却不知他已阅尽赏心乐事,获取人间千言。

高处本应花紧簇,高处何以不胜寒。

但求社会重抖擞,不拘一格待人才。(1472字)

作者感悟:

能够参加这次“海峡两岸大学生高考作文竞写活动”,我的内心是十分复杂的。写作的过程中甚至比当年自己高考时还要谨慎。一是因为自己的名字前写上了”北京大学中文系“这样的定语,就如同我作文中内容所写的一样,这种聚光灯效应使我迟迟不敢下笔,自知自己水平有限,无论写成什么样的文章都难以代表中文系;另外大学生的身份也使自己反复思考自己的写作立场。究竟还是写高中时候那传统的八股应试文,还是像个大学生不限字数,徜徉开去。最后还是选择了这样一个比较规范的文体,来带入这样一个主题,即社会上对所谓的”优秀群体“不应有过分的评判,应有理解之宽容。不同的社会道路选择本就无可厚非,

而现在人们对于优秀的评价过于苛刻,使得高处愈加不胜寒。这本就是一种社会舆论的捆绑,是不适合当今人才发展的。

只有强者,才会被求全责备 唐维(清华大学)

这个世界真不公平。我猜这个考了98分的孩子一定会这样想。

拿了61分竟会备受赞扬,考了98分却要挨一个巴掌?这世上怎会有这样毫无道理的咄咄怪事?

可是这世上这样的怪事还真不少。生活中似乎总有这样的例子,好人一时糊涂,便要一生背上道德污点;恶人良心发现,却莫名被颂为人性之光。这个世界仿佛得了一种怀疑的怪病,专顾着求全责备,颠倒黑白,好像把所有好的说成了坏的,没本事的说成了有本事的才满意似的。

我们究竟是了为什么,才会对一些人如此宽容,却对另一群人如此严苛呢? 曾经有一个段子流行一时:当四川人对一个人失望的时候,他会说什么呢?他会说,算了,鸳鸯锅就鸳鸯锅吧。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的父母对你失望的时候,他们又会说什么呢?

“挺好的,挺好的,至少,你已经及格了。”

所谓美石当攻玉,朽木不可雕。没有希望,恐怕也就不会有失望了。倘若你把及格当作追求的目标,那61分的确够好;可如果你把100分当做自己的志向,那98分也无法令人满足。我们之所以对98分的孩子严苛,是因为他还有可能成为强者;对61分的孩子宽容,却是因为他太弱,以至于失去了成为强者的资格。

从55分进步到61分,得到的不是赞誉,而是人们对一事无成者的怜悯。从100分退步到98分,收获的不是责备,而是人们对功业未竟者的惋惜。赞誉与赞誉,批评与批评,在这里,是截然不同的。

这世界上没有人会执着地要求一个只考了六十分的人再多考两分——他本来就是个弱者,及格就好了,何必斤斤计较,求全责备。但所有人都会期待着,那个考到了九十八分的人可以更进一步,日臻完满,进而登上神坛。所以弱者得到的,永远是“及格就好”的宽慰,而强者承受的,却是“为何没能更进一步”的指责。

强者生来就是要被批评,被诋毁的。因为他们比任何人都要接近真理,所以不得不承受凡人殷切的期望;因为他们比任何人都要接近至善,所以不得不忍受世人灼热的目光。他们要忍受着世人的苛刻与不解,才能在通向真理与至善的道路上前进小小的一步,而这一切只因为,他们是强者。

这个世界其实非常公平,那些尖酸的批判与苛刻的指责,其实是对强者最好的赞赏。只有一个人立于世界之巅,才有可能被人指指点点,而那些水坑里的蛆虫,的确活得怡然,可是又有谁会关心他们的命运呢?

能忍受多少诋毁,就能承受多少赞美。宽慰的话语其实比尖酸的批评更加难忍,平庸地死去其实比力战而亡更需要勇气。伟大永远伴随着挑剔与严苛,也正是这些痛苦使得伟大变得更加伟大。

不要成为一个畏惧痛苦的人,要成为一个畏惧平庸的人;不要成为一个渴望鲜花的人,要成为一个渴望伟大的人。

因为,有缺憾的战士依旧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依旧是苍蝇。

教师点评:

漫画的意义,在于激发人的思想,让人看到人性之深邃。看图作文,便是要将透于纸背的“力”抒写出来。唐维同学此文,完满地实现了这一写作目标。 文章将画面中左右两片背后的代码进行了破译,一唇一掌的表象近似,所蕴藏的恰是社会中强者与弱者从付出、成就、贡献、地位、身份及回报的一系列的差异,是“美石当攻玉,朽木不可雕”的河水井水之别,是神坛与平地、战士与苍蝇的天壤悬隔。文章的标题,已然深刻地印证了鲁迅那句千古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

高处不胜寒 李茜(复旦大学)

人们常说“百尺竿头、更近一步”,但这一步往往比之前的九十九步更难。但旁观者往往不知其中奥义,照例理所当然地去期待更完美的表现。这就是高处不胜寒的悲哀。

因此,我们习惯性地对强者更加苛责,却对弱者报以宽容。我们只看到强者停滞不前甚至稍显退步,就忽视了他为夯实之前的积淀做出的努力;却为弱者的点滴进步而欢呼雀跃。

想起刘翔两次因伤病退出奥运会,随之而来便是国人的猜疑、斥责、怒骂甚至诽谤,他们不能接受“亚洲飞人”就这么错失了为国争光的机会。但刘翔本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待遇,他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时就已经获得了奥运会冠军,创造了前无古人的惊喜成绩,实现了无数优秀运动员无法实现的梦想,这本身就值得掌声和喝彩。但在退赛之后,刘翔的所有成绩似乎都被抹杀了,人们只愿意分享他获得金牌的喜悦,却从未在意他与伤病做的艰苦斗争。这就是强者的悲哀,被记住的永远是失败,哪怕之前的成绩再圆满,也被选择性的遗忘了。

金庸小说中拥有天下第一剑法的剑客名叫独孤求败,其他剑客都被湮没在其光芒之下。杨过之于他,只是蛮横任性的无知儿童;令狐冲之于他,如同落魄悲情的市井之徒。独孤求败,已经没有对手,但求一败,无敌而又寂寞。金庸笔下的这个剑客不正是一种隐喻么,他的剑道已然是其人生境界,是寂寞虚无,不通人情的。这种无敌的境界正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傲视天下,身畔无人,人生再无乐趣可言、再无目标可寻。这种境界,何其孤冷又何其悲伤,人真正到达完美的极致,也就远离了俗世的贪嗔喜乐。所以,完美是一种非人的境界,也就是说,凡人永远不可能达到不败的顶峰。这是隐喻,更是忠告。对完美过分苛责,只会坠入虚无。

龙泉寺的存在也许是高处不胜寒走向极端的例子。龙泉寺的“高知僧人”让其成为“清华北大分校”,法师班底有清华大学博士、北航教授、中科院博士等。柳智宇就是其中一个,与无数学霸一样,他通过数学竞赛走进了北大,但他最后走进了龙泉寺。从小在一群高智商的孩子中长大,是天子骄子中更优秀的个体,在与分数的斗争中获得更美好的前程。但他也忍不住困惑,他十几年来几近左右

手互博的竞赛人生是为了什么,虽然在外人看来,他是如此春风得意、前途无量。最终他在佛教中找到了久违的宁静,觉得那是自我修养的正道。曾经学校和父母都对他寄以最殷切的希望,他也没有辜负众人的期待,也许有困难也许有失败,他最后做到了。但没有人能解释做到的意义是什么,也没有人真正给予他关怀——除去分数和前程外对个体的关怀。

然而现实往往要我们学会在最惨烈的优胜劣汰的社会系统中成长。人们眼中看到的是强者,甚至期待看到强者越来越强。没有理所当然的成功,但多的是理所当然的看客。

黑塞的《悉达多》曾这样讲述一个青年人寻找世界真理、生命真理、自我真理的故事:“世界并非是不完美的,或是正处在一条缓慢通向完美的路上??学会爱这个世界,不再拿它与某个我所希望的、臆想的世界相比,与一种我凭空臆想的完美相比,而是听其自然,爱它,乐意从属于它。”希望高处不止是孤独和寒意,而多一点关怀理解;希望高处不止是竞争与残酷,而多一点沉思的空间;希望高处的人也能有机会欣赏沿途的星光璀璨,做一个自由的人,心不为形役,形也不为心劳。

教师点评:

这篇文章从“高处”的不自由入笔,深入探讨了人生的两难处境,很有哲理性。文章的材料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现实,却看到了其中大众心理的乖缪,进而寻找出“高处不胜寒”的社会原因,将问题推进到更深层的人类精神症状,有犀利的现实批判性。

期待 钟荧(浙江大学)

一年级开学日,背着书包的懵懂孩子们蹦跳着走进教室时,还不知站在学校大门口挥手的父母,有着怎样热切的期待目光。随着年月见长,那些粘附在他们身上的期待日渐沉重,在每次考试和评比中一点点显露出来。相对公平而严厉的规则促生了比较,在简单的学生时代里,满足这一期待,似乎悄悄成为了浮夸口号下真正的目标。

这样看来,漫画中场景的出现似乎也变得现实而理所当然:考过满分的孩子固然可以得到表扬,但当他身上的期待值已经被默认成为一百分后,最微小的失误也会被看作耻辱;反之,如果一个孩子始终徘徊在及格线之下,那么他偶然的一次超常发挥,便会赢得奖励和赞赏。

可惜,无论是赏是罚,对两个孩子而言,都只是一个悲剧。因为被期待绑架了的奋斗,与好奇和智慧都毫无关系。人们一边呼吁着素质教育,一边让孩子活在被期望的环境里:他们一边为了维护自己在别人目光中的地位而拼命,一边又被固定在某一种层次的期望之中——被期望着成为英雄与被期望着成为乞丐一样可悲。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从小擅长作文的三毛,在题目为“我的理想”的课上第一次受到老师严厉的责罚——她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拾荒者。路边的杂物对于童